卷上之上

關燈
山房獨坐觀極樂。

    豁然無事暢人情。

     一室一床居物外。

    一缾一缽寄生涯。

    門前縱有通村路。

    是我何曾識一家。

     昔生未了今須了。

    此生度取累生身。

    古佛未悟同今者。

    悟了今人即古人。

     木食艹衣心似月。

    一生無念複無涯。

    時人若問居何處。

    渌水青山是我家。

     朝看花開滿樹紅。

    暮觀花落樹還空。

    若将華比人間事。

    花與人間事一同。

     柳色含煙花笑枝。

    莺啼林下幾人知。

    後生正好尋玄路。

    莫棄光陰虛度時。

     志慕空門誓不休。

    莫将閑事挂心頭。

    白雲便是修行伴。

    從聽時光去不留。

     知身是幻不求名。

    浮漚出沒幾時生。

    借問雲山學道者。

    此去修行早晚成。

     在夢那知夢是虛。

    覺來方覺夢中無。

    迷時恰似夢中士。

    悟後還同睡起夫。

     迷人未了勸盲聾。

    土上加泥更一重。

    了人有意如迷意。

    祇在迷中迷不逢。

     人情濃厚道情微。

    道用人情世豈知。

    空有人情無道用。

    人情能得幾多時。

     成佛人稀念佛多。

    念來歲久卻成魔。

    君今欲得易成佛。

    無念之心不較多。

     家具摐摐一老翁。

    眉間長發白匆匆。

    心休意息從何有。

    祇為心頭萬事空。

     二時粥飯随長短。

    三界休求也大精。

    世間大有多求者。

    直至無常不稱情。

     未了及時親徧禮。

    不須端坐守清貧。

    直似羅[目*候]羅密行。

    争如迦葉不聞聞。

     若教求道似求名。

    世上無人道不成。

    心靜道場何曾到。

    世間塵路等閑行。

     杉松直拔映峰巒。

    一色長青道者看。

    四氣盛衰無變異。

    豈同凡木有多般。

     就中慈母感兒情。

    失便哀啼處處驚。

    門市人多非是母。

    雖然觀矚淚還盈。

    母來尋見兒還見。

    當下回顔不作聲。

     眉間毫相焰光身。

    事見争如理見親。

    事有祇因於理有。

    理慈方便化天人。

    一朝大悟俱消卻。

    方得名為無事人。

     沙門莫苦遠祇桓。

    身四威儀且自觀。

    蓬若出麻終不直。

    僧離清衆太無端。

    從前上古諸先德。

    盡向叢林裡獲安。

     人天須假像行持。

    無像無形世豈知。

    空生體得岩中坐。

    華雨由來責見遲。

    三乘欲學如斯事。

    直似空生方始知。

     一切名山到因腳。

    辛苦年深與襪着。

    如今年老不能行。

    手裡把個破木杓。

    破木杓。

    表與衆生甘露藥。

    衆生吃了盡惺惺。

    一切昏迷皆失卻。

     無端遣向墨池邊。

    染得身衣黑似煙。

    卻去上流清處洗。

    身心用盡亦如然。

    令教脫卻重披素。

    不免依前着淨緣。

    染淨二途俱不了。

    到頭須得自心玄。

     拟住城隍守不非。

    見雲生處又思歸。

    三間茅舍喜猶在。

    九帶青蘿尚繞圍。

    松栢近栽方始盛。

    槿花秋首未嘗萎。

    山雲叆叇雖垂布。

    承攬不知誰複誰。

     自從知始覺無明。

    一衲随緣祇麼行。

    被人罵辱無心诤。

    見說無為上拟争。

    祇合守愚居暗室。

    又緣缁素要分明。

    為報往來參學者。

    得師無意始無生。

     微微細雨下多時。

    百卉抽枝長不知。

    正化叵興民自贍。

    叵興民贍亦如斯。

    天觀萬物如刍狗。

    有覆無心更望伊。

    不因無事在林下。

    争覺王侯有此資。

     備米柴茶是事殷。

    茅茨蓬戶不驚人。

    晨朝有粥齋時飯。

    資我如常任運身。

    冬至息心随分過。

    春來量力事須懃。

    支持若得今生度。

    來世還如無事人。

     學道如鑽火。

    逢煙且莫休。

    直待金星現。

    歸家始到頭。

     閻浮有大寶。

    見少得人稀。

    若人将獻我。

    成佛一饷時。

     悟則一饷時。

    能了萬劫疑。

    若人萬劫疑。

    不了一饷時。

     不了萬劫疑。

    古德豈論之。

    為報參玄士。

    須懷悔底時。

     尋牛須訪迹。

    學道訪無心。

    迹在牛還在。

    無心道易尋。

     唯念門前樹。

    能容鳥泊栖。

    來者無心喚。

    騰身不慕歸。

    若人心似樹。

    與道不相違。

     夜寒宜向火。

    護衆到天明。

    日出身溫暖。

    心惺思更惺。

     豈是無幹意。

    多求失道情。

    我見多求者。

    年高事不成。

     老似臨江樹。

    風搖枝必危。

    岸崩随水去。

    入海勿人追。

     道死如枯木。

    波濤豈更違。

    時人雖不顧。

    能歇海盲龜。

     新創三間舍。

    多泥慮有風。

    門前無貴客。

    拙意懶迎逢。

     飯吃随時食。

    衣穿獨自縫。

    若人來問我。

    招手報伊聾。

     十月夜明深。

    山寒冷徹心。

    棄緣求大道。

    一衲更無衾。

     體得如來意。

    知無寒暑侵。

    悟無成佛者。

    有質事須襟。

     守道無幹意。

    化緣如響音。

    大凡成佛者。

    一一盡無心。

     破布裹閑身。

    無言可示人。

    居山山得樂。

    住郭郭還欣。

     體得無生意。

    朝朝近古人。

    若也更不會。

    雖樂苦臨身。

     唯念深秋扇。

    臨冬轉就閑。

    銀裝将物裹。

    篾作插檐間。

     祇為因無用。

    方能伴住山。

    不因無用後。

    伴我住應難。

     拄杖行低道。

    逢溪澡漱多。

    平田偏樂坐。

    人命可經過。

     守道身心息。

    資緣豈撓他。

    除非僧次外。

    歸寺補袈裟。

     覺倦燒爐火。

    安铛便煮茶。

    就中無一事。

    唯有野僧家。

     一念心清淨。

    蓮華處處開。

    一華一淨土。

    一土一如來。

     頭戴朝生菌。

    身披補破衣。

    見貧人可可。

    同道乃方知。

     龍牙山裡龍。

    形非世間色。

    世上畫龍人。

    巧巧描不得。

    唯有識龍人。

    一見便心息。

     西來意未明。

    徒學諸知見。

    不識本真性。

    契道即懸遠。

     若能明實相。

    豈用陳知見。

    一念了自心。

    開佛諸知見。

     寄語諸仁者。

    複以何為懷。

    達道見自性。

    自性即如來。

     天真元具足。

    修證轉差回。

    棄本卻逐末。

    祇守一場呆。

     法燈禅師拟寒山 今古應無墜。

    分明在目前。

    片雲生晚谷。

    孤鶴下遙天。

    岸柳含煙翠。

    溪花帶雨鮮。

    誰人知此意。

    令我憶南泉。

     幽鳥語如篁。

    柳垂金線長。

    煙收山谷靜。

    風送杏花香。

    永日蕭然坐。

    澄心萬慮亡。

    欲言言不及。

    林下好商量。

     誰信天真佛。

    興悲幾萬般。

    蓼花開古岸。

    白鹭立沙灘。

    露滴庭莎長。

    雲收溪月寒。

    頭頭垂示處。

    子細好生觀。

     閑步遊南陌。

    唯便野興多。

    傍花看蝶舞。

    近柳聽莺歌。

    稚子撈溪萊。

    山翁攜蕨籮。

    問渠何處住。

    回首指前坡。

    每思同道者。

    屈指有寒山。

    得意千峰下。

    無人共往還。

    朝看雲片片。

    暮聽水潺潺。

    若問幽奇處。

    侬家住此間。

     三春媚景時。

    疊嶂含煙雨。

    攜籃采蕨歸。

    和米铛中煮。

    食罷展殘書。

    莺鳥關關語。

    此情孰可論。

    唯我能相許。

     幽岩我自悟。

    路險無人到。

    寒燒帶葉柴。

    倦即和衣倒。

    間窗任月明。

    落葉從風掃。

    住茲不計年。

    漸覺垂垂老。

     野老負薪歸。

    催婦連宵織。

    看他家事忙。

    且道承誰力。

    問渠渠不知。

    特地生疑惑。

    傷嗟今古人。

    幾個知恩德。

     自住國清寺。

    因循經幾年。

    不窮三藏教。

    匪學祖師禅。

    一事攻燒火。

    餘閑任性眠。

    生涯何所有。

    今古與人傳。

     飒飒西風起。

    飄飄細雨飛。

    前村孤嶺上。

    樵父擁蓑歸。

    蹑履尋荒徑。

    支筇似力微。

    時人應笑我。

    笑我者還稀。

     洞山五位頌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莫怪相逢不相識。

    隐隐猶懷舊日嫌。

     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分明觌面更無他。

    休更迷頭還認影。

     正中來。

    無中有路出塵埃。

    但能莫觸當今諱。

    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

    兩刃相逢不須避。

    好手猶如火裡蓮。

    宛然自有沖天意。

     兼中到。

    不落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欲出常流。

    折合還歸炭裡坐。

     洞山五王子頌(石霜諸禅師出題。

    洞山悟本大師頌) 誕生 天然貴胤本非功。

    德合乾坤育勢隆。

    始末一期無雜種。

    分宮六宅不他宗。

    上和下睦陰陽順。

    共氣連枝器量同。

    欲識誕生王子父。

    鶴騰霄漢出銀籠。

     朝生 苦學論情世莫群。

    出來凡事已超倫。

    詩成五字三冬雪。

    筆落分毫四海雲。

    萬卷積功彰聖代。

    一心忠孝輔朝君。

    鹽梅不是生知得。

    金榜何勞顯至勳。

     末生 久栖岩嶽用功夫。

    艹榻柴扉守至孤。

    十載見聞心自委。

    一身冬夏衣缣無。

    澄凝愁笑三秋思。

    清苦高名上哲圖。

    業就帝科酬極志。

    比來臣相不當途。

     化生 傍分帝命為傳持。

    萬裡山河布政威。

    紅影日輪凝下界。

    碧油風冷暑炎時。

    高低豈廢尊卑奉。

    五袴蘇塗遠近知。

    妙印手持煙塞靜。

    當陽那肯露纖機。

     内生 九重深密複何宣。

    挂弊興來顯妙傳。

    祇奉一人天地貴。

    從他諸道自分權。

    紫羅帳合君臣隔。

    黃合簾垂禁制全。

    為汝方愚宮屬戀。

    遂将黃葉止啼錢。

     禅門諸祖師偈頌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