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選語錄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
師叔在否。
曰巳去。
沩曰。
去時有甚麼語。
曰無語。
沩曰。
莫道無語。
其聲如雷。
師在襄州破威儀堂。
隻著襯衣。
于砧椎邊拈椎雲。
道得即不打。
于時大衆默然。
師便打一下。
南嶽西園昙藏禅師 師一日自燒浴次。
僧問何不使沙彌。
師撫掌三下。
東廚有一大蟒長數丈。
張口呀氣。
毒焰熾然。
侍者請避之。
師曰。
死可逃乎。
彼以毒來。
我以慈受。
毒無實性。
激發則強。
慈苟無綠。
冤親一揆。
言訖。
其蟒按首徐行。
條然不見。
磁州馬頭峰神藏禅師 上堂。
知而無知。
不是無知而說無知。
便下座。
烏臼和尚 玄紹二上座參。
師乃問二禅客發足甚麼處。
玄曰江西。
師便打。
玄曰。
久知和尚有此機要。
師曰。
汝既不會。
後面個師僧祇對看。
紹拟近前。
師便打曰。
信知同坑無異土。
參堂去。
問僧近離甚處。
曰定州。
師曰。
定州法道何似這裡。
曰不别。
師曰。
若不别。
更轉彼中去。
便打。
僧曰。
棒頭有眼。
不得草草打人。
師曰。
今日打著一個也。
又打三下。
僧便出去。
師曰。
屈棒元來有人吃在。
曰争奈杓柄在和尚手裡。
師曰。
汝若要。
山僧回與汝。
僧近前奪棒打師三下。
師曰。
屈棒屈棒。
曰有人吃在。
師曰。
草草打著個漢。
僧禮拜。
師曰。
卻與麼去也。
僧大笑而出。
師曰。
消得恁麼。
消得恁麼。
古寺和尚 丹霞來參經宿。
明旦粥熟。
行者隻盛一缽與師。
又盛一碗自吃。
殊不顧丹霞。
丹霞亦自盛粥吃。
行者曰。
五更侵早起。
更有夜行人。
丹霞問師。
何不教訓行者。
得恁麼無禮。
師曰。
淨地上不要點污人家男女。
丹霞曰。
幾不問過這老漢。
石臼和尚 師初參馬祖。
祖問甚麼處來。
師曰。
烏臼來。
祖曰。
烏臼近日有何言句。
師曰。
幾人于此茫然。
祖曰。
茫然且置。
悄然一句作麼生。
師乃近前三步。
祖曰。
我有七棒寄打烏臼。
你還甘否。
師曰。
和尚先吃。
某甲後甘。
本溪和尚 師因龐居士問。
丹霞打侍者意在何所。
師曰。
大老翁見人長短在。
居士曰。
為我與師同參。
方敢借問。
師曰。
若恁麼從頭舉來。
共你商量。
居士曰。
大老翁不可共你說人是非。
師曰。
念翁年老。
居士曰。
罪過罪過。
石林和尚 師見龐居士來。
乃豎起拂子曰。
不落丹霞機。
試道一句子。
居士奪卻拂子。
卻自豎起拳。
師曰。
正是丹霞機。
居士曰。
與我不落看。
師曰。
丹霞患啞。
龐公患聾。
居士曰。
恰是。
師無語。
居士曰。
向道偶爾。
又一日問居士。
某甲有個借問。
居士莫惜言語。
居士曰。
便請舉來。
師曰。
元來惜言語。
居士曰。
這個問訊。
不覺落他便宜。
師乃掩耳曰。
作家作家。
鎮州金牛和尚 師每自做飯供養衆僧。
至齋時。
舁飯桶到堂前作舞。
呵呵大笑曰。
菩薩子。
吃飯來。
百靈和尚 師一日與龐居士路次相逢。
問曰。
南嶽得力句。
還曾舉向人也無。
士曰。
曾舉來。
師曰。
舉向甚麼人。
士以手自指曰龐公。
師曰。
直是妙德空生。
也贊歎不及。
士卻問阿師得力句。
是誰得知。
師戴笠子便行。
士曰善為道路。
師更不回首。
則川和尚 師摘茶次。
龐蘊曰。
法界不容身。
師還見我否。
師曰。
不是老師。
洎答公話。
士曰。
有問有答。
蓋是尋常。
師乃摘茶不聽。
士曰。
莫怪适來容易借問。
師亦不顧。
士喝曰。
這無禮儀老漢。
待我一一舉向明眼人。
師乃抛卻茶籃。
便歸方丈。
一日在方丈内坐。
士來見。
乃曰。
隻知端居丈室。
不覺僧到參時。
師垂下一足。
士便出。
行三兩步卻回。
師乃收足。
士曰。
可謂自由自在。
師曰。
我是主。
士曰。
阿師隻知有主。
不知有客。
師喚侍者點茶。
士作舞而出。
忻州打地和尚 師自江西領旨。
常晦其名。
凡學者緻問。
唯以棒打地示之。
時謂之打地和尚。
一日被僧藏卻棒。
然後緻問。
師但張其口。
僧問門人曰。
隻如和尚。
每日有人問。
便打地。
意旨如何。
門人即于竈内取柴一片。
擲置釜中。
江西椑樹和尚 師卧次。
道吾近前牽被覆之。
師曰作麼。
吾曰蓋覆。
師曰。
卧底是。
坐底是。
吾曰。
不在這兩處。
師曰。
争奈蓋覆何。
吾曰。
莫亂道。
道吾一日從外歸。
師問甚麼處去來。
道吾曰。
親近來。
師曰。
用簸這兩片皮作麼。
道吾曰借。
師曰。
他有從汝借。
無作麼生。
道吾曰。
隻為有所以借。
淨杯和尚 淩行婆來禮拜。
師與坐吃茶。
婆乃問盡力道不得底句。
分付阿誰。
師曰。
浮杯無剩語。
婆曰。
未到浮杯。
不妨疑著。
師曰。
别有長處。
不妨拈出。
婆斂手哭曰。
蒼天中更添冤苦。
師無語。
婆曰。
語不知偏正。
理不識倒邪。
為人即禍生。
後有僧舉似南泉。
泉曰。
苦哉浮杯。
被這老婆摧折一上。
婆後聞。
笑曰。
王老師猶少機關在。
澄一禅客逢見行婆。
便問怎生是南泉猶少機關在。
婆乃哭曰。
可悲可痛。
一罔措。
婆曰。
會麼。
一合掌而立。
婆曰。
伎死禅和。
如麻似粟。
一舉似趙州。
州曰。
我若見這臭老婆。
問教口啞。
一曰。
未審和尚怎生問他。
州便打。
一曰。
為甚麼卻打某甲。
州曰。
似這伎死漢不打。
更待幾時。
連打數棒。
婆聞卻曰。
趙州合吃婆手裡棒。
後僧舉似趙州。
州哭曰。
可悲可痛。
婆聞此語。
合掌歎曰。
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
州令僧問如何是趙州眼。
婆乃豎起拳頭。
僧回舉似趙州。
州作偈曰。
當機觌面提。
觌面當機疾。
報汝淩行婆。
哭聲何得失。
婆以偈答曰。
哭聲師巳曉。
巳曉複誰知。
當時摩竭國。
幾喪目前機。
潭州龍山和尚 洞山與密師伯行腳。
見溪流菜葉。
洞曰。
深山無人。
因何有菜随流。
莫有道人居否。
乃相與撥草。
溪行五七裡間。
忽見師羸形異貌。
放下行李問訊。
師曰。
此山無路。
阇黎從何處來。
洞曰。
無路且置。
和尚從何而入。
師曰。
我不從雲水來。
洞曰。
和尚住此山多少時耶。
師曰。
春秋不涉。
洞曰。
和尚先住。
此山先住。
師曰不知。
洞曰。
為甚麼不知。
師曰。
我不從人天來。
洞曰。
和尚得何道理。
便住此山。
師曰。
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
直至于今絕消息。
洞山始具威儀禮拜。
便問如何是主中賓。
師曰。
青山覆白雲。
曰如何是賓中主。
師曰。
長年不出戶。
曰賓主相去幾何。
師曰。
長江水上波。
曰賓主相見。
有何言說。
師曰。
清風拂白月。
洞山辭退。
師乃述偈曰。
三間茅屋從來住。
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
浮生穿鑿不相關。
又曰。
一池荷葉衣無數。
滿地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
又移茅屋入深居。
因燒庵。
不知所如。
故人亦稱隐山和尚。
襄州龐蘊居士 唐貞元初。
谒石頭。
乃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頭以手掩其口。
豁然有省。
後與丹霞為友。
一日石頭問曰。
見老僧以來。
日用事作麼生。
士曰。
若問日用事。
即無開口處。
乃呈偈曰。
日用事無别。
惟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舍。
處處沒張乖。
朱紫誰為号。
邱山絕點埃。
神通并妙用。
運水及搬柴。
頭然之。
曰子以缁耶素耶。
士曰。
願從所慕。
遂不剃染。
後參馬祖。
問曰。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士于言下頓領玄旨。
士見丹霞。
霞作走勢。
士曰。
猶是抛身勢。
作麼生是颦呻勢。
霞便坐。
士以拄杖劃地作七字。
霞于下劃個一字。
士曰。
因七見一。
見一忘七。
霞便起去。
士曰。
更坐少時。
猶有第二句在。
霞曰。
向這裡著語得麼。
士遂哭出去。
士悟後。
以舟盡載珍橐數萬。
沈之湘流。
舉室修行有女名靈照。
常鬻竹漉籬以供朝夕。
有偈曰。
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
大家團栾頭。
共說無生話。
士一日庵中獨坐。
蓦地雲。
難難。
十石油麻樹上攤。
龐婆接聲雲。
易易。
百草頭上祖師意。
靈照雲。
也不難。
也不易。
饑來吃飯困來睡。
士坐次。
問靈照曰。
古人道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作麼生。
照曰。
老老大大。
作這個語話。
士曰。
你作麼生。
照曰。
明明石草頭。
明明祖師意。
士乃笑。
士賣竹漉籬。
下橋吃撲。
靈照見。
亦去爺邊倒。
士日。
你作甚麼。
照曰。
見爺倒地。
某甲相扶。
士曰。
賴是無人見。
士将入滅。
謂靈照曰。
視日早晚。
及午以報。
照遽報。
日巳中矣。
而有蝕也。
士出戶觀次。
靈照即登父座。
合掌坐亡。
士笑曰。
我女鋒捷矣。
于是更延七日。
州牧于公□問疾次。
士謂之曰。
但願空諸所有。
慎勿實諸所無。
好去。
世間皆如影響。
言訖。
枕于公膝而化。
遺命焚棄江湖。
藥山惟俨禅師 住藥山後。
海衆四集。
遵布衲浴佛。
師曰。
這個從汝浴。
還浴得那個麼。
遵曰。
把将那個來。
師乃休。
院主報打鐘也。
請和尚上堂。
師曰。
汝與我擎缽盂去。
曰和尚無手來多少時。
師曰。
汝隻是枉披袈裟。
曰某甲隻恁麼。
和尚如何。
師曰。
我無這個眷屬。
謂雲岩曰。
與我喚沙彌來。
岩曰。
喚他來作甚麼。
師曰。
我有個折腳铛子。
要他提上挈下。
岩曰。
恁麼則與和尚出隻手去也。
師便休。
園頭栽菜次。
師曰。
栽即不障汝栽。
莫教根生。
曰既不教根生。
大衆吃甚麼。
師曰。
汝還有口麼。
頭無對。
師晚參雲。
我有一句子。
待特牛生兒即向汝道。
時有僧便出雲。
特牛生兒也。
隻是和尚不道。
師喚侍者将燈來。
其僧便抽身入衆。
師問龐居士。
一乘中還著得這個事麼。
士曰。
某甲隻管日求升合。
不知還著得麼。
師曰。
道居士不見石頭得麼。
士曰。
拈一放一。
未為好手。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士珍重便出。
師曰。
拈一放一的是好手。
士曰。
好個一乘問宗。
今日失卻也。
師曰是是。
師因僧問學人有疑。
請師決。
師曰。
待上堂時來。
與阇黎決疑。
至晚上堂。
衆集。
師曰。
今日請決疑上座在甚麼處。
其僧出衆而立。
師下禅床把住曰。
大衆。
這僧有疑。
便與一推。
卻歸方丈。
問僧年多少也。
僧雲。
七十二也。
師雲。
是年七十二那。
僧雲是。
師便打。
問已事未明。
乞和尚指示。
師良久曰。
吾今為汝道一句亦不難。
隻宜汝于言下便見去。
猶較些子。
若更入思量。
卻成吾罪過。
不如且各合口。
免相累及。
師令供養主抄化。
甘贽行者問。
甚處來。
曰藥山來。
甘曰作麼。
曰教化。
甘曰。
将得藥來麼。
曰行者有甚麼病。
甘便舍銀兩錠。
意山中有人。
必不受此。
主歸納疏。
師問曰。
子歸何速。
主舉前話。
師曰。
速送還他。
子著賊了也。
主遂送還。
甘曰。
由來有人。
益金以施。
師久不升座。
一日院主白雲。
大衆久思和尚示誨。
曰打鐘著。
時大衆才集定。
便下座歸方丈。
院主随後問雲。
和尚許為大衆說話。
為甚麼一言不措。
師曰。
經有經師。
律有律師。
争怪得老僧。
丹霞天然禅師 一日石頭告衆曰。
來日鏟佛殿前草。
至來日。
大衆諸童行各備鍬钁鏟草。
獨師以盆盛水沐頭。
于石頭前胡跪。
頭見而笑之。
便與剃發。
又為說戒。
師乃掩耳而出。
再往江西谒馬祖。
未參禮。
便入僧堂内騎聖僧頸而坐。
時大衆驚愕。
遽報馬祖。
祖躬入堂視之。
曰我子天然。
師即下地禮拜曰。
謝師賜法号。
因名天然。
祖問從甚處來。
師曰石頭。
祖曰。
石頭路滑。
還跶倒汝麼。
師曰。
若跶倒。
即不來也。
乃杖錫觀方。
過慧林寺。
遇天大寒。
取木佛燒火向。
院主诃曰。
何得燒我木佛。
師以杖子撥灰曰。
吾燒取舍利。
主曰。
木佛何有舍利。
師曰。
既無舍利。
更取兩尊燒。
主自後眉須堕落。
明日再往禮拜。
見國師便展坐具。
國師曰。
不用不用。
師退後。
國師曰。
如是如是。
師卻進前。
國師曰。
不是不是。
師繞國師一匝便出。
國師曰。
去聖時遙。
人多懈怠。
三十年後。
覓此漢也難得。
訪龐居士。
見女子靈照洗菜次。
師曰。
居士在否。
女子放下菜籃叉手而立。
師又問居士在否。
女子提籃便行。
師遂回。
須臾居士歸。
女子乃舉前話。
士曰。
丹霞在麼。
女曰去也。
士曰。
赤土塗牛奶。
師問龐居士。
昨日相見何似今日。
士曰。
如法舉昨日事來。
作個宗眼。
師曰。
隻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
士曰。
我在你眼裡。
師曰。
某甲眼窄。
何處安身。
士曰。
是眼何窄。
是身何安。
師休去。
士曰。
更道取一句。
便得此話圓。
師亦不對。
士曰。
就中這一句無人道得。
師與龐居士行次。
見一泓水。
士以手指曰便與麼。
也還辨不出。
師曰。
灼然是辨不出。
士乃戽水潑師二掬。
師曰。
莫與麼。
莫與麼。
士曰。
須與麼。
須與麼。
師卻戽水發士三掬。
師曰。
正與麼時。
堪作甚麼。
士曰。
無外物。
師曰。
得便宜者少。
士曰。
誰是落便宜者。
問僧甚麼處宿。
曰山下宿。
師曰。
甚麼處吃飯。
曰山下吃飯。
師曰。
将飯與阇黎吃底人還具眼也無。
僧無對。
潮州大颠禅師 僧問其中人相見時如何。
師曰。
早不其中也。
曰其中者如何。
師曰。
不作個問。
韓文公一日相訪。
問師春秋多少。
師提起數珠曰會麼。
公曰不會。
師曰。
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
至門前見首座。
舉前話問。
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師。
理前問。
師亦扣齒三下。
公曰。
元來佛法無兩般。
師曰。
是何道理。
公曰。
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師乃召首座問是汝如此對否。
座曰是。
師便打。
趁出院。
文公又一日白師曰。
弟子軍州事繁。
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師良久。
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
乃敲禅床三下。
師曰作麼。
平曰。
先以定動。
後以智拔。
公乃曰。
和尚門風高峻。
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僧問苦海波深。
以何為船筏。
師曰。
以木為船筏。
曰恁麼即得度也。
師曰。
盲者依前盲。
啞者依前啞。
一日将癢和子廊下行。
逢一僧問訊次。
師以癢和子蓦口打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
大颠老野狐。
不曾孤負人。
潭州長髭禅師 師問僧甚處來。
曰九華山控石庵。
師曰。
庵主是甚麼人。
曰馬祖下尊宿。
師曰。
名甚麼。
曰不委他法号。
師曰。
他不委。
你不委。
曰尊宿眼在甚處。
師曰。
若是庵主親來。
今日也須吃棒。
曰賴遇和尚放過某甲。
師曰。
百年後讨個師僧也難得。
李行婆來。
師乃問憶得在绛州時事麼。
婆曰。
非師不委。
師曰。
多虛少實在。
婆曰。
有甚諱處。
師曰。
念你是女人。
放你拄杖。
婆曰。
某甲終不見尊宿過。
師曰。
老僧過在甚麼處。
婆曰。
和尚無過。
婆豈有過。
師曰。
無過底人作麼生。
婆乃豎拳曰。
與麼總成颠倒。
師曰。
實無諱處師見僧。
乃擒住曰。
獅子兒。
野幹屬。
僧以手作撥眉勢。
師曰。
雖然如此。
猶欠哮吼在。
僧擒住師曰。
偏愛行此一機。
師與一掴。
僧拍手三下。
師曰。
若見同風。
汝甘與麼否。
曰終不由别人。
師作撥眉勢。
僧曰。
猶欠哮吼在。
師曰。
料想不由别人。
汾州石樓禅師 僧問未識本來性。
乞師方便指。
師曰。
石樓無耳朵。
曰某甲自知非。
師曰。
老僧還有過。
曰和尚過在甚麼處。
師曰。
過在汝非處。
僧禮拜。
師便打。
大同濟禅師 米胡領衆來。
才欲相見。
師便拽轉禅床。
面壁而坐。
米于背後立少時。
卻回客住。
師曰。
是即是。
若不驗破。
巳後遭人貶剝。
令侍者請米。
米卻拽轉禅床便坐。
師乃繞禅床一匝。
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
領衆便出。
訪龐居士。
士曰。
憶在母胎時。
有一則語。
舉似阿師。
切不得作道理主持。
師曰。
猶是隔生也。
士曰。
向道不得作道理。
師曰。
驚人之句。
争得不怕。
士曰。
如師見解。
可謂驚人。
師曰。
不作道理。
卻成作道理。
士曰。
不但隔一生兩生。
師曰。
粥飯底僧。
一任檢責。
士鳴指三下。
師見龐居士來。
便掩卻門曰。
多知老翁。
莫與相見。
士曰。
獨坐獨語。
過在阿誰。
師便開門。
才出。
被士把住曰。
師多知。
我多知。
師曰。
多知且置。
閉門開門。
卷之與舒。
相較幾許。
士曰。
隻此一問。
氣急殺人。
師默然。
士曰。
弄巧成拙。
一日問龐居士。
是個語言。
古今少人避得。
隻如龐公還避得麼。
曰諾。
師再舉前話。
士曰。
甚麼處去來。
師曰。
非但如今。
古人亦有此語。
士作舞而出去。
師曰。
風颠老。
風颠老。
自過教誰檢。
士來訪。
提起笊籬喚曰。
大同師。
大同師。
師不顧。
士曰。
石頭一宗。
瓦解冰消。
師曰。
若不得龐公輩。
灼然如此。
士抛下笊籬曰。
甯教不直一文錢。
師曰。
錢雖不直。
欠他又争得。
士作舞而退。
師乃提起笊籬曰。
龐公龐公。
士曰。
你要我笊籬。
我要你木杓。
師作舞而退。
士撫掌笑曰。
歸去來。
歸去來。
黃檗希運禅師 師上堂。
衆才集。
師拈拄杖一時打散。
複召大衆。
衆回首。
師曰。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便打。
一日上堂。
大衆雲集。
乃曰。
汝等諸人欲何所求。
以拄杖趁之。
大衆不散。
師卻複坐曰。
汝等諸人盡是[口+童]酒糟漢。
恁麼行腳。
取笑于人。
但見八百一千人處便去。
不可圖他熱鬧也。
汝等既稱行腳。
亦須著些精神好。
還知道大唐國裡無禅師麼。
時有僧問。
諸方尊宿盡聚衆開化。
為甚麼卻道無禅師。
師曰
師叔在否。
曰巳去。
沩曰。
去時有甚麼語。
曰無語。
沩曰。
莫道無語。
其聲如雷。
師在襄州破威儀堂。
隻著襯衣。
于砧椎邊拈椎雲。
道得即不打。
于時大衆默然。
師便打一下。
南嶽西園昙藏禅師 師一日自燒浴次。
僧問何不使沙彌。
師撫掌三下。
東廚有一大蟒長數丈。
張口呀氣。
毒焰熾然。
侍者請避之。
師曰。
死可逃乎。
彼以毒來。
我以慈受。
毒無實性。
激發則強。
慈苟無綠。
冤親一揆。
言訖。
其蟒按首徐行。
條然不見。
磁州馬頭峰神藏禅師 上堂。
知而無知。
不是無知而說無知。
便下座。
烏臼和尚 玄紹二上座參。
師乃問二禅客發足甚麼處。
玄曰江西。
師便打。
玄曰。
久知和尚有此機要。
師曰。
汝既不會。
後面個師僧祇對看。
紹拟近前。
師便打曰。
信知同坑無異土。
參堂去。
問僧近離甚處。
曰定州。
師曰。
定州法道何似這裡。
曰不别。
師曰。
若不别。
更轉彼中去。
便打。
僧曰。
棒頭有眼。
不得草草打人。
師曰。
今日打著一個也。
又打三下。
僧便出去。
師曰。
屈棒元來有人吃在。
曰争奈杓柄在和尚手裡。
師曰。
汝若要。
山僧回與汝。
僧近前奪棒打師三下。
師曰。
屈棒屈棒。
曰有人吃在。
師曰。
草草打著個漢。
僧禮拜。
師曰。
卻與麼去也。
僧大笑而出。
師曰。
消得恁麼。
消得恁麼。
古寺和尚 丹霞來參經宿。
明旦粥熟。
行者隻盛一缽與師。
又盛一碗自吃。
殊不顧丹霞。
丹霞亦自盛粥吃。
行者曰。
五更侵早起。
更有夜行人。
丹霞問師。
何不教訓行者。
得恁麼無禮。
師曰。
淨地上不要點污人家男女。
丹霞曰。
幾不問過這老漢。
石臼和尚 師初參馬祖。
祖問甚麼處來。
師曰。
烏臼來。
祖曰。
烏臼近日有何言句。
師曰。
幾人于此茫然。
祖曰。
茫然且置。
悄然一句作麼生。
師乃近前三步。
祖曰。
我有七棒寄打烏臼。
你還甘否。
師曰。
和尚先吃。
某甲後甘。
本溪和尚 師因龐居士問。
丹霞打侍者意在何所。
師曰。
大老翁見人長短在。
居士曰。
為我與師同參。
方敢借問。
師曰。
若恁麼從頭舉來。
共你商量。
居士曰。
大老翁不可共你說人是非。
師曰。
念翁年老。
居士曰。
罪過罪過。
石林和尚 師見龐居士來。
乃豎起拂子曰。
不落丹霞機。
試道一句子。
居士奪卻拂子。
卻自豎起拳。
師曰。
正是丹霞機。
居士曰。
與我不落看。
師曰。
丹霞患啞。
龐公患聾。
居士曰。
恰是。
師無語。
居士曰。
向道偶爾。
又一日問居士。
某甲有個借問。
居士莫惜言語。
居士曰。
便請舉來。
師曰。
元來惜言語。
居士曰。
這個問訊。
不覺落他便宜。
師乃掩耳曰。
作家作家。
鎮州金牛和尚 師每自做飯供養衆僧。
至齋時。
舁飯桶到堂前作舞。
呵呵大笑曰。
菩薩子。
吃飯來。
百靈和尚 師一日與龐居士路次相逢。
問曰。
南嶽得力句。
還曾舉向人也無。
士曰。
曾舉來。
師曰。
舉向甚麼人。
士以手自指曰龐公。
師曰。
直是妙德空生。
也贊歎不及。
士卻問阿師得力句。
是誰得知。
師戴笠子便行。
士曰善為道路。
師更不回首。
則川和尚 師摘茶次。
龐蘊曰。
法界不容身。
師還見我否。
師曰。
不是老師。
洎答公話。
士曰。
有問有答。
蓋是尋常。
師乃摘茶不聽。
士曰。
莫怪适來容易借問。
師亦不顧。
士喝曰。
這無禮儀老漢。
待我一一舉向明眼人。
師乃抛卻茶籃。
便歸方丈。
一日在方丈内坐。
士來見。
乃曰。
隻知端居丈室。
不覺僧到參時。
師垂下一足。
士便出。
行三兩步卻回。
師乃收足。
士曰。
可謂自由自在。
師曰。
我是主。
士曰。
阿師隻知有主。
不知有客。
師喚侍者點茶。
士作舞而出。
忻州打地和尚 師自江西領旨。
常晦其名。
凡學者緻問。
唯以棒打地示之。
時謂之打地和尚。
一日被僧藏卻棒。
然後緻問。
師但張其口。
僧問門人曰。
隻如和尚。
每日有人問。
便打地。
意旨如何。
門人即于竈内取柴一片。
擲置釜中。
江西椑樹和尚 師卧次。
道吾近前牽被覆之。
師曰作麼。
吾曰蓋覆。
師曰。
卧底是。
坐底是。
吾曰。
不在這兩處。
師曰。
争奈蓋覆何。
吾曰。
莫亂道。
道吾一日從外歸。
師問甚麼處去來。
道吾曰。
親近來。
師曰。
用簸這兩片皮作麼。
道吾曰借。
師曰。
他有從汝借。
無作麼生。
道吾曰。
隻為有所以借。
淨杯和尚 淩行婆來禮拜。
師與坐吃茶。
婆乃問盡力道不得底句。
分付阿誰。
師曰。
浮杯無剩語。
婆曰。
未到浮杯。
不妨疑著。
師曰。
别有長處。
不妨拈出。
婆斂手哭曰。
蒼天中更添冤苦。
師無語。
婆曰。
語不知偏正。
理不識倒邪。
為人即禍生。
後有僧舉似南泉。
泉曰。
苦哉浮杯。
被這老婆摧折一上。
婆後聞。
笑曰。
王老師猶少機關在。
澄一禅客逢見行婆。
便問怎生是南泉猶少機關在。
婆乃哭曰。
可悲可痛。
一罔措。
婆曰。
會麼。
一合掌而立。
婆曰。
伎死禅和。
如麻似粟。
一舉似趙州。
州曰。
我若見這臭老婆。
問教口啞。
一曰。
未審和尚怎生問他。
州便打。
一曰。
為甚麼卻打某甲。
州曰。
似這伎死漢不打。
更待幾時。
連打數棒。
婆聞卻曰。
趙州合吃婆手裡棒。
後僧舉似趙州。
州哭曰。
可悲可痛。
婆聞此語。
合掌歎曰。
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
州令僧問如何是趙州眼。
婆乃豎起拳頭。
僧回舉似趙州。
州作偈曰。
當機觌面提。
觌面當機疾。
報汝淩行婆。
哭聲何得失。
婆以偈答曰。
哭聲師巳曉。
巳曉複誰知。
當時摩竭國。
幾喪目前機。
潭州龍山和尚 洞山與密師伯行腳。
見溪流菜葉。
洞曰。
深山無人。
因何有菜随流。
莫有道人居否。
乃相與撥草。
溪行五七裡間。
忽見師羸形異貌。
放下行李問訊。
師曰。
此山無路。
阇黎從何處來。
洞曰。
無路且置。
和尚從何而入。
師曰。
我不從雲水來。
洞曰。
和尚住此山多少時耶。
師曰。
春秋不涉。
洞曰。
和尚先住。
此山先住。
師曰不知。
洞曰。
為甚麼不知。
師曰。
我不從人天來。
洞曰。
和尚得何道理。
便住此山。
師曰。
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
直至于今絕消息。
洞山始具威儀禮拜。
便問如何是主中賓。
師曰。
青山覆白雲。
曰如何是賓中主。
師曰。
長年不出戶。
曰賓主相去幾何。
師曰。
長江水上波。
曰賓主相見。
有何言說。
師曰。
清風拂白月。
洞山辭退。
師乃述偈曰。
三間茅屋從來住。
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
浮生穿鑿不相關。
又曰。
一池荷葉衣無數。
滿地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
又移茅屋入深居。
因燒庵。
不知所如。
故人亦稱隐山和尚。
襄州龐蘊居士 唐貞元初。
谒石頭。
乃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頭以手掩其口。
豁然有省。
後與丹霞為友。
一日石頭問曰。
見老僧以來。
日用事作麼生。
士曰。
若問日用事。
即無開口處。
乃呈偈曰。
日用事無别。
惟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舍。
處處沒張乖。
朱紫誰為号。
邱山絕點埃。
神通并妙用。
運水及搬柴。
頭然之。
曰子以缁耶素耶。
士曰。
願從所慕。
遂不剃染。
後參馬祖。
問曰。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士于言下頓領玄旨。
士見丹霞。
霞作走勢。
士曰。
猶是抛身勢。
作麼生是颦呻勢。
霞便坐。
士以拄杖劃地作七字。
霞于下劃個一字。
士曰。
因七見一。
見一忘七。
霞便起去。
士曰。
更坐少時。
猶有第二句在。
霞曰。
向這裡著語得麼。
士遂哭出去。
士悟後。
以舟盡載珍橐數萬。
沈之湘流。
舉室修行有女名靈照。
常鬻竹漉籬以供朝夕。
有偈曰。
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
大家團栾頭。
共說無生話。
士一日庵中獨坐。
蓦地雲。
難難。
十石油麻樹上攤。
龐婆接聲雲。
易易。
百草頭上祖師意。
靈照雲。
也不難。
也不易。
饑來吃飯困來睡。
士坐次。
問靈照曰。
古人道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作麼生。
照曰。
老老大大。
作這個語話。
士曰。
你作麼生。
照曰。
明明石草頭。
明明祖師意。
士乃笑。
士賣竹漉籬。
下橋吃撲。
靈照見。
亦去爺邊倒。
士日。
你作甚麼。
照曰。
見爺倒地。
某甲相扶。
士曰。
賴是無人見。
士将入滅。
謂靈照曰。
視日早晚。
及午以報。
照遽報。
日巳中矣。
而有蝕也。
士出戶觀次。
靈照即登父座。
合掌坐亡。
士笑曰。
我女鋒捷矣。
于是更延七日。
州牧于公□問疾次。
士謂之曰。
但願空諸所有。
慎勿實諸所無。
好去。
世間皆如影響。
言訖。
枕于公膝而化。
遺命焚棄江湖。
藥山惟俨禅師 住藥山後。
海衆四集。
遵布衲浴佛。
師曰。
這個從汝浴。
還浴得那個麼。
遵曰。
把将那個來。
師乃休。
院主報打鐘也。
請和尚上堂。
師曰。
汝與我擎缽盂去。
曰和尚無手來多少時。
師曰。
汝隻是枉披袈裟。
曰某甲隻恁麼。
和尚如何。
師曰。
我無這個眷屬。
謂雲岩曰。
與我喚沙彌來。
岩曰。
喚他來作甚麼。
師曰。
我有個折腳铛子。
要他提上挈下。
岩曰。
恁麼則與和尚出隻手去也。
師便休。
園頭栽菜次。
師曰。
栽即不障汝栽。
莫教根生。
曰既不教根生。
大衆吃甚麼。
師曰。
汝還有口麼。
頭無對。
師晚參雲。
我有一句子。
待特牛生兒即向汝道。
時有僧便出雲。
特牛生兒也。
隻是和尚不道。
師喚侍者将燈來。
其僧便抽身入衆。
師問龐居士。
一乘中還著得這個事麼。
士曰。
某甲隻管日求升合。
不知還著得麼。
師曰。
道居士不見石頭得麼。
士曰。
拈一放一。
未為好手。
師曰。
老僧住持事繁。
士珍重便出。
師曰。
拈一放一的是好手。
士曰。
好個一乘問宗。
今日失卻也。
師曰是是。
師因僧問學人有疑。
請師決。
師曰。
待上堂時來。
與阇黎決疑。
至晚上堂。
衆集。
師曰。
今日請決疑上座在甚麼處。
其僧出衆而立。
師下禅床把住曰。
大衆。
這僧有疑。
便與一推。
卻歸方丈。
問僧年多少也。
僧雲。
七十二也。
師雲。
是年七十二那。
僧雲是。
師便打。
問已事未明。
乞和尚指示。
師良久曰。
吾今為汝道一句亦不難。
隻宜汝于言下便見去。
猶較些子。
若更入思量。
卻成吾罪過。
不如且各合口。
免相累及。
師令供養主抄化。
甘贽行者問。
甚處來。
曰藥山來。
甘曰作麼。
曰教化。
甘曰。
将得藥來麼。
曰行者有甚麼病。
甘便舍銀兩錠。
意山中有人。
必不受此。
主歸納疏。
師問曰。
子歸何速。
主舉前話。
師曰。
速送還他。
子著賊了也。
主遂送還。
甘曰。
由來有人。
益金以施。
師久不升座。
一日院主白雲。
大衆久思和尚示誨。
曰打鐘著。
時大衆才集定。
便下座歸方丈。
院主随後問雲。
和尚許為大衆說話。
為甚麼一言不措。
師曰。
經有經師。
律有律師。
争怪得老僧。
丹霞天然禅師 一日石頭告衆曰。
來日鏟佛殿前草。
至來日。
大衆諸童行各備鍬钁鏟草。
獨師以盆盛水沐頭。
于石頭前胡跪。
頭見而笑之。
便與剃發。
又為說戒。
師乃掩耳而出。
再往江西谒馬祖。
未參禮。
便入僧堂内騎聖僧頸而坐。
時大衆驚愕。
遽報馬祖。
祖躬入堂視之。
曰我子天然。
師即下地禮拜曰。
謝師賜法号。
因名天然。
祖問從甚處來。
師曰石頭。
祖曰。
石頭路滑。
還跶倒汝麼。
師曰。
若跶倒。
即不來也。
乃杖錫觀方。
過慧林寺。
遇天大寒。
取木佛燒火向。
院主诃曰。
何得燒我木佛。
師以杖子撥灰曰。
吾燒取舍利。
主曰。
木佛何有舍利。
師曰。
既無舍利。
更取兩尊燒。
主自後眉須堕落。
明日再往禮拜。
見國師便展坐具。
國師曰。
不用不用。
師退後。
國師曰。
如是如是。
師卻進前。
國師曰。
不是不是。
師繞國師一匝便出。
國師曰。
去聖時遙。
人多懈怠。
三十年後。
覓此漢也難得。
訪龐居士。
見女子靈照洗菜次。
師曰。
居士在否。
女子放下菜籃叉手而立。
師又問居士在否。
女子提籃便行。
師遂回。
須臾居士歸。
女子乃舉前話。
士曰。
丹霞在麼。
女曰去也。
士曰。
赤土塗牛奶。
師問龐居士。
昨日相見何似今日。
士曰。
如法舉昨日事來。
作個宗眼。
師曰。
隻如宗眼還著得龐公麼。
士曰。
我在你眼裡。
師曰。
某甲眼窄。
何處安身。
士曰。
是眼何窄。
是身何安。
師休去。
士曰。
更道取一句。
便得此話圓。
師亦不對。
士曰。
就中這一句無人道得。
師與龐居士行次。
見一泓水。
士以手指曰便與麼。
也還辨不出。
師曰。
灼然是辨不出。
士乃戽水潑師二掬。
師曰。
莫與麼。
莫與麼。
士曰。
須與麼。
須與麼。
師卻戽水發士三掬。
師曰。
正與麼時。
堪作甚麼。
士曰。
無外物。
師曰。
得便宜者少。
士曰。
誰是落便宜者。
問僧甚麼處宿。
曰山下宿。
師曰。
甚麼處吃飯。
曰山下吃飯。
師曰。
将飯與阇黎吃底人還具眼也無。
僧無對。
潮州大颠禅師 僧問其中人相見時如何。
師曰。
早不其中也。
曰其中者如何。
師曰。
不作個問。
韓文公一日相訪。
問師春秋多少。
師提起數珠曰會麼。
公曰不會。
師曰。
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
至門前見首座。
舉前話問。
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師。
理前問。
師亦扣齒三下。
公曰。
元來佛法無兩般。
師曰。
是何道理。
公曰。
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師乃召首座問是汝如此對否。
座曰是。
師便打。
趁出院。
文公又一日白師曰。
弟子軍州事繁。
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師良久。
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
乃敲禅床三下。
師曰作麼。
平曰。
先以定動。
後以智拔。
公乃曰。
和尚門風高峻。
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僧問苦海波深。
以何為船筏。
師曰。
以木為船筏。
曰恁麼即得度也。
師曰。
盲者依前盲。
啞者依前啞。
一日将癢和子廊下行。
逢一僧問訊次。
師以癢和子蓦口打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
大颠老野狐。
不曾孤負人。
潭州長髭禅師 師問僧甚處來。
曰九華山控石庵。
師曰。
庵主是甚麼人。
曰馬祖下尊宿。
師曰。
名甚麼。
曰不委他法号。
師曰。
他不委。
你不委。
曰尊宿眼在甚處。
師曰。
若是庵主親來。
今日也須吃棒。
曰賴遇和尚放過某甲。
師曰。
百年後讨個師僧也難得。
李行婆來。
師乃問憶得在绛州時事麼。
婆曰。
非師不委。
師曰。
多虛少實在。
婆曰。
有甚諱處。
師曰。
念你是女人。
放你拄杖。
婆曰。
某甲終不見尊宿過。
師曰。
老僧過在甚麼處。
婆曰。
和尚無過。
婆豈有過。
師曰。
無過底人作麼生。
婆乃豎拳曰。
與麼總成颠倒。
師曰。
實無諱處師見僧。
乃擒住曰。
獅子兒。
野幹屬。
僧以手作撥眉勢。
師曰。
雖然如此。
猶欠哮吼在。
僧擒住師曰。
偏愛行此一機。
師與一掴。
僧拍手三下。
師曰。
若見同風。
汝甘與麼否。
曰終不由别人。
師作撥眉勢。
僧曰。
猶欠哮吼在。
師曰。
料想不由别人。
汾州石樓禅師 僧問未識本來性。
乞師方便指。
師曰。
石樓無耳朵。
曰某甲自知非。
師曰。
老僧還有過。
曰和尚過在甚麼處。
師曰。
過在汝非處。
僧禮拜。
師便打。
大同濟禅師 米胡領衆來。
才欲相見。
師便拽轉禅床。
面壁而坐。
米于背後立少時。
卻回客住。
師曰。
是即是。
若不驗破。
巳後遭人貶剝。
令侍者請米。
米卻拽轉禅床便坐。
師乃繞禅床一匝。
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
領衆便出。
訪龐居士。
士曰。
憶在母胎時。
有一則語。
舉似阿師。
切不得作道理主持。
師曰。
猶是隔生也。
士曰。
向道不得作道理。
師曰。
驚人之句。
争得不怕。
士曰。
如師見解。
可謂驚人。
師曰。
不作道理。
卻成作道理。
士曰。
不但隔一生兩生。
師曰。
粥飯底僧。
一任檢責。
士鳴指三下。
師見龐居士來。
便掩卻門曰。
多知老翁。
莫與相見。
士曰。
獨坐獨語。
過在阿誰。
師便開門。
才出。
被士把住曰。
師多知。
我多知。
師曰。
多知且置。
閉門開門。
卷之與舒。
相較幾許。
士曰。
隻此一問。
氣急殺人。
師默然。
士曰。
弄巧成拙。
一日問龐居士。
是個語言。
古今少人避得。
隻如龐公還避得麼。
曰諾。
師再舉前話。
士曰。
甚麼處去來。
師曰。
非但如今。
古人亦有此語。
士作舞而出去。
師曰。
風颠老。
風颠老。
自過教誰檢。
士來訪。
提起笊籬喚曰。
大同師。
大同師。
師不顧。
士曰。
石頭一宗。
瓦解冰消。
師曰。
若不得龐公輩。
灼然如此。
士抛下笊籬曰。
甯教不直一文錢。
師曰。
錢雖不直。
欠他又争得。
士作舞而退。
師乃提起笊籬曰。
龐公龐公。
士曰。
你要我笊籬。
我要你木杓。
師作舞而退。
士撫掌笑曰。
歸去來。
歸去來。
黃檗希運禅師 師上堂。
衆才集。
師拈拄杖一時打散。
複召大衆。
衆回首。
師曰。
月似彎弓。
少雨多風。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便打。
一日上堂。
大衆雲集。
乃曰。
汝等諸人欲何所求。
以拄杖趁之。
大衆不散。
師卻複坐曰。
汝等諸人盡是[口+童]酒糟漢。
恁麼行腳。
取笑于人。
但見八百一千人處便去。
不可圖他熱鬧也。
汝等既稱行腳。
亦須著些精神好。
還知道大唐國裡無禅師麼。
時有僧問。
諸方尊宿盡聚衆開化。
為甚麼卻道無禅師。
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