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選語錄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為有相不是。
眼前葉葉塵塵。
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
個個釋迦迦葉。
異則萬籁皆鳴。
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
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藥療。
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
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鏡得磨。
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
故令離盡諸相。
諸相離了何如。
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
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願雖深。
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福慧雙圓。
當來授記居先。
斷常绉塵有染。
卻于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
盡被情愛染習。
隻為貪著情多。
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
無情心剛似鐵。
直饒父母妻兒。
又與他人何别。
常守一顆圓光。
不見可欲思量。
萬法一時無著。
說甚地獄天堂。
然後我命在我。
空中無聲無堕。
出沒諸佛土中。
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
我當亦從中證。
化現不可思議。
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禅客。
凡事不會揀擇。
昔時一個黑牛。
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
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
内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
恰似渾囵吞棗。
此法惟佛能知。
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
隻學鬥口合唇。
誇我問答敏急。
卻元不識主人。
盡是尋枝摘葉。
不解窮究本根。
得根枝葉自茂。
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
轉于人我難除。
與我靈源妙覺。
遠隔千裡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
空說積年學道。
心高不肯問人。
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
邪見業重為因。
若向此生不悟。
後世争免沉淪。
無心頌 堪笑我心。
如頑如鄙。
兀兀騰騰。
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
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
亦不私已。
不持戒律。
不徇忌諱。
不知禮樂。
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
百無一會。
饑來吃飯。
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
覺則行履。
熱則單衣。
寒則蓋被。
無思無慮。
何憂何喜。
不悔不謀。
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
逆旅而巳。
林木栖鳥。
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
去亦不止。
不避不求。
無贊無毀。
不厭醜惡。
不羨善美。
不趨靜室。
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
不誇已是。
不厚尊崇。
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
大小内外。
哀樂得喪。
欽悔險易。
心無兩睹。
坦然一揆。
不為福先。
不為禍始。
感而後應。
迫而後起。
不畏鋒刃。
焉怕虎兕。
随物稱呼。
豈拘名字。
眼不就色。
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
皆屬妄僞。
男女形聲。
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
不染不礙。
自在逍遙。
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
映徹表裡。
包裹六極。
無有遐迩。
光兮非光。
如月在水。
取舍既難。
複何比拟。
了茲妙用。
迥然超彼。
或問所宗。
此而巳矣。
西江月一十二首。
一 妄想不複強滅。
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齊修。
迷悟豈拘前後。
悟即刹那成佛。
迷而萬劫輪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滅盡恒沙罪垢。
二 本自無生無滅。
強作生滅區分。
隻如罪福亦無根。
妙體何曾增損。
我有一輪明鏡。
從來隻為蒙昏。
今朝磨瑩照乾坤。
萬象昭然難隐。
三 我性入諸佛性。
諸方佛性皆然。
亭亭寒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現。
小即毫毛莫識。
大時遍滿三千。
高低不約信方圓。
說甚短長深淺。
四 法法法元無法。
空空空亦非空。
靜喧語默本來同。
夢裡何勞說夢。
有用用中無用。
無功功裡施功。
還如果熟自然紅。
莫問如何修種。
五 善惡一時忘念。
榮枯都不關心。
晦明隐顯任浮沉。
随分饑餐渴飲。
神靜湛然常寂。
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
風動莫驚盡恁。
六 對鏡不須強滅。
假名權立菩提。
色空明暗本來齊。
真妄休分兩體。
悟即便名淨土。
更無天竺曹溪。
誰言極樂在天西。
了即彌陀出世。
七 人我衆生壽者。
甯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沒吾伊。
念念不須尋覓。
見是何曾見是。
聞非未必聞非。
從來諸用不相知。
生死誰能礙你。
八 住相修行布施。
果報不離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雲。
墜落隻緣力盡。
争似無為實相。
還源返樸歸淳。
境忘情盡任天真。
以證無生法忍。
九 魚兔若還入手。
自然忘卻筌[四/弟]。
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遺棄。
未悟須憑言說。
悟來言說成非。
雖然四句屬無為。
此等仍須脫離。
十 悟了莫求寂滅。
随緣且接群迷。
斷常知見及提攜。
方識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
六度萬行修齊。
圓光一顆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濟。
十一 我見時人談性。
隻誇口急酬機。
及逢境界轉癡迷。
又與愚人何異。
說得便須行得。
方明言行無虧。
能将慧劍斬摩尼。
此号如來正智。
十二 欲了無生妙道。
惟須自見真心。
真身無相亦無音。
清淨法身隻恁。
此道非無非有。
非中有甚求尋。
二邊俱遣棄中心。
見了名為上品。
眼前葉葉塵塵。
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
個個釋迦迦葉。
異則萬籁皆鳴。
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
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藥療。
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
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鏡得磨。
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
故令離盡諸相。
諸相離了何如。
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
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願雖深。
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福慧雙圓。
當來授記居先。
斷常绉塵有染。
卻于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
盡被情愛染習。
隻為貪著情多。
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
無情心剛似鐵。
直饒父母妻兒。
又與他人何别。
常守一顆圓光。
不見可欲思量。
萬法一時無著。
說甚地獄天堂。
然後我命在我。
空中無聲無堕。
出沒諸佛土中。
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
我當亦從中證。
化現不可思議。
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禅客。
凡事不會揀擇。
昔時一個黑牛。
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
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
内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
恰似渾囵吞棗。
此法惟佛能知。
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
隻學鬥口合唇。
誇我問答敏急。
卻元不識主人。
盡是尋枝摘葉。
不解窮究本根。
得根枝葉自茂。
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
轉于人我難除。
與我靈源妙覺。
遠隔千裡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
空說積年學道。
心高不肯問人。
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
邪見業重為因。
若向此生不悟。
後世争免沉淪。
無心頌 堪笑我心。
如頑如鄙。
兀兀騰騰。
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
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
亦不私已。
不持戒律。
不徇忌諱。
不知禮樂。
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
百無一會。
饑來吃飯。
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
覺則行履。
熱則單衣。
寒則蓋被。
無思無慮。
何憂何喜。
不悔不謀。
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
逆旅而巳。
林木栖鳥。
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
去亦不止。
不避不求。
無贊無毀。
不厭醜惡。
不羨善美。
不趨靜室。
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
不誇已是。
不厚尊崇。
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
大小内外。
哀樂得喪。
欽悔險易。
心無兩睹。
坦然一揆。
不為福先。
不為禍始。
感而後應。
迫而後起。
不畏鋒刃。
焉怕虎兕。
随物稱呼。
豈拘名字。
眼不就色。
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
皆屬妄僞。
男女形聲。
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
不染不礙。
自在逍遙。
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
映徹表裡。
包裹六極。
無有遐迩。
光兮非光。
如月在水。
取舍既難。
複何比拟。
了茲妙用。
迥然超彼。
或問所宗。
此而巳矣。
西江月一十二首。
一 妄想不複強滅。
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齊修。
迷悟豈拘前後。
悟即刹那成佛。
迷而萬劫輪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滅盡恒沙罪垢。
二 本自無生無滅。
強作生滅區分。
隻如罪福亦無根。
妙體何曾增損。
我有一輪明鏡。
從來隻為蒙昏。
今朝磨瑩照乾坤。
萬象昭然難隐。
三 我性入諸佛性。
諸方佛性皆然。
亭亭寒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現。
小即毫毛莫識。
大時遍滿三千。
高低不約信方圓。
說甚短長深淺。
四 法法法元無法。
空空空亦非空。
靜喧語默本來同。
夢裡何勞說夢。
有用用中無用。
無功功裡施功。
還如果熟自然紅。
莫問如何修種。
五 善惡一時忘念。
榮枯都不關心。
晦明隐顯任浮沉。
随分饑餐渴飲。
神靜湛然常寂。
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
風動莫驚盡恁。
六 對鏡不須強滅。
假名權立菩提。
色空明暗本來齊。
真妄休分兩體。
悟即便名淨土。
更無天竺曹溪。
誰言極樂在天西。
了即彌陀出世。
七 人我衆生壽者。
甯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沒吾伊。
念念不須尋覓。
見是何曾見是。
聞非未必聞非。
從來諸用不相知。
生死誰能礙你。
八 住相修行布施。
果報不離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雲。
墜落隻緣力盡。
争似無為實相。
還源返樸歸淳。
境忘情盡任天真。
以證無生法忍。
九 魚兔若還入手。
自然忘卻筌[四/弟]。
渡河筏子上天梯。
到彼悉皆遺棄。
未悟須憑言說。
悟來言說成非。
雖然四句屬無為。
此等仍須脫離。
十 悟了莫求寂滅。
随緣且接群迷。
斷常知見及提攜。
方識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
六度萬行修齊。
圓光一顆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濟。
十一 我見時人談性。
隻誇口急酬機。
及逢境界轉癡迷。
又與愚人何異。
說得便須行得。
方明言行無虧。
能将慧劍斬摩尼。
此号如來正智。
十二 欲了無生妙道。
惟須自見真心。
真身無相亦無音。
清淨法身隻恁。
此道非無非有。
非中有甚求尋。
二邊俱遣棄中心。
見了名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