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日谒白雲。
雲問牛醇乎。
公曰醇矣。
雲遽厲聲叱之。
公拱而立。
雲曰醇乎醇乎。
於是為公升堂曰。
牛來山中。
水足草足。
牛出山去。
東觸西觸。
瀛山誾雲。
郭公水牯牛醇則醇矣。
惜乎欠些頭角。
當時待白雲厲聲叱。
便好拽下座痛與一頓。
博山奉雲。
白雲一擡一捺善得養子之緣。
末上與麼道。
也是憐兒不覺醜。
△青十三 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禅師(青十三丹霞淳嗣) 上堂。
處處覓不得。
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良久曰。
賊身已露。
車溪沖雲。
處處覓不得。
且道什麼處不是。
有一處不覓自得。
人無下賤。
下賤自生。
良久。
什麼處去也。
賊身已露。
還我贓物來。
複雲。
真歇和尚祇解閉門作活。
未知奪角沖關。
且作麼生是奪角沖關底句。
卓拄杖雲。
扛江入水。
寶壽新雲。
者老賊被新上座捉敗了也。
還有人遮蓋得麼。
如無。
且與你一條出路。
拍香幾雲。
去。
道林志雲。
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拈拄杖雲。
春在草頭上。
遊人幾個知。
乃卓一卓。
崇先奇雲。
督亢圖窮匕首。
現旁觀者為之發豎。
還有不惜性命底漢麼。
長蘆普請次。
路逢一僧。
蘆以杖指地上竹擔。
僧拈起竹擔曰短些子。
蘆劈脊打曰。
者裡是什麼所在。
說長說短。
大慈言雲。
者僧赤身挨白刃。
不善趨避。
未免喪身失命。
長蘆雖則見兔放鷹。
怎奈勞而無功。
二者俱好與三十烏藤。
大慈恁麼道。
還有為長蘆出氣者麼。
複雲。
險。
長蘆上堂。
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
玉韫金山貴。
轉位就功是卻來底人。
紅爐片雪春。
功位俱轉。
通身不滞。
撒手無依。
石女夜登機。
密室無人掃。
正恁麼時。
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
良久曰。
歸根風堕葉。
照盡月潭空。
聞庵宗答僧問雲。
如何是轉功就位。
撒手無依全體現。
扁舟漁父宿蘆花。
如何是轉位就功。
夜半嶺頭風月靜。
一聲高樹老猿啼。
如何是功位齊彰。
出門不踏來時路。
滿目飛塵絕點埃。
如何是功位齊隐。
泥牛飲盡澄潭月。
石馬加鞭不轉頭。
雲溪挺雲。
且作麼生說個轉底道理。
良久雲。
且過那邊着。
又雲。
切忌折合。
明州天童宏智正覺禅師(青十三霞淳嗣) 示衆。
諸禅德。
吞盡三世佛底人。
為什麼開口不得。
照破四天下底人。
為什麼合眼不得。
許多病痛為你一時拈卻了也。
且作麼生得十成通旸去。
還會麼。
劈開華嶽連天色。
放出黃河倒海聲。
百丈泐雲。
天童費許多氣力。
不消山僧一彈指。
已拈卻了也。
複喝一喝雲。
無人識得渠。
天鬥偉雲。
小大天童者兩種人底病痛不妨為伊拈卻。
若是十成通旸則未可。
諸人要得十成通旸麼。
吃官酒。
卧官街。
毫無一物挂胸懷。
狂歌明月清風裡。
天子征書召不來。
天童因僧問。
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
童曰。
文彩未痕初。
消息難傳際。
曰。
一步密移玄路轉。
通身放下劫壺空。
童曰。
誕生就父時。
合體無遺照。
曰。
理既如是。
事作麼生。
童曰。
曆曆才回分化事。
十方機應又何妨。
曰恁麼則塵塵皆現本來身去也。
童曰透一切色超一切心。
曰如理如事又作麼生。
童曰。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将歸。
曰。
入市能長嘯。
歸家着短衫。
童曰。
木人嶺上歌。
石女溪邊舞。
崇先奇雲。
者僧久客未歸。
猶思故園風景。
天童老人不惜老婆與他話盡雲山。
若是未能身裡出門者。
何異夢中悲喜。
然雖如是。
瞞臯亭不得。
白岩符雲。
問在答處。
答在問處。
如此相見。
自非曲巷回廊無往不穿通過來者。
要插一嘴知不可得。
然細撿将來。
是則總是。
不是則總不是。
為什麼。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天童因僧問。
如何是向去底人。
童曰。
白雲投壑盡。
青嶂倚空高。
曰如何是卻來底人。
童曰。
滿頭白發離岩谷。
半夜穿雲入市廛。
曰如何是不去不來底人。
童曰。
石女喚回三界夢。
木人坐斷六門機。
清化嶾雲。
覺祖真乃道樞綿密智域淵深。
等閑為人處赤心片片及盡玄微。
而今不肖兒孫也要平分風月土上加泥。
有問如何是向去底人。
開眼不覺曉。
如何是卻來底人。
日午打三更。
如何是不去不來底人。
威音猶不住。
那赴兩頭機。
且道與天童相去幾多。
試簡點看。
婺州智者法铨禅師(青十三長蘆信嗣) 上堂。
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極慷慨。
斬得釘截得鐵。
硬剝剝地漢始得。
若是畏刀避箭碌碌之徒。
看即有分。
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天甯琦雲。
大小智者用盡自己心。
笑破他人口。
壽山别無奇特。
晨朝熱水洗面。
黃昏脫襪打眠。
大海從魚躍。
長空任鳥飛。
瀛山誾雲。
智者天甯一個緊似鐵篐。
一個寬如皮袋。
各見一邊則固是。
如今諸方在者裡作麼生。
始得與二老别出一頭地。
良久雲。
坐斷兩邊中不立。
還他過量越情人。
青龍操雲。
自口裡水漉漉地。
要人剿截恐難在。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三
雲問牛醇乎。
公曰醇矣。
雲遽厲聲叱之。
公拱而立。
雲曰醇乎醇乎。
於是為公升堂曰。
牛來山中。
水足草足。
牛出山去。
東觸西觸。
瀛山誾雲。
郭公水牯牛醇則醇矣。
惜乎欠些頭角。
當時待白雲厲聲叱。
便好拽下座痛與一頓。
博山奉雲。
白雲一擡一捺善得養子之緣。
末上與麼道。
也是憐兒不覺醜。
△青十三 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禅師(青十三丹霞淳嗣) 上堂。
處處覓不得。
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良久曰。
賊身已露。
車溪沖雲。
處處覓不得。
且道什麼處不是。
有一處不覓自得。
人無下賤。
下賤自生。
良久。
什麼處去也。
賊身已露。
還我贓物來。
複雲。
真歇和尚祇解閉門作活。
未知奪角沖關。
且作麼生是奪角沖關底句。
卓拄杖雲。
扛江入水。
寶壽新雲。
者老賊被新上座捉敗了也。
還有人遮蓋得麼。
如無。
且與你一條出路。
拍香幾雲。
去。
道林志雲。
祇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拈拄杖雲。
春在草頭上。
遊人幾個知。
乃卓一卓。
崇先奇雲。
督亢圖窮匕首。
現旁觀者為之發豎。
還有不惜性命底漢麼。
長蘆普請次。
路逢一僧。
蘆以杖指地上竹擔。
僧拈起竹擔曰短些子。
蘆劈脊打曰。
者裡是什麼所在。
說長說短。
大慈言雲。
者僧赤身挨白刃。
不善趨避。
未免喪身失命。
長蘆雖則見兔放鷹。
怎奈勞而無功。
二者俱好與三十烏藤。
大慈恁麼道。
還有為長蘆出氣者麼。
複雲。
險。
長蘆上堂。
轉功就位是向去底人。
玉韫金山貴。
轉位就功是卻來底人。
紅爐片雪春。
功位俱轉。
通身不滞。
撒手無依。
石女夜登機。
密室無人掃。
正恁麼時。
絕氣息一句作麼生相委。
良久曰。
歸根風堕葉。
照盡月潭空。
聞庵宗答僧問雲。
如何是轉功就位。
撒手無依全體現。
扁舟漁父宿蘆花。
如何是轉位就功。
夜半嶺頭風月靜。
一聲高樹老猿啼。
如何是功位齊彰。
出門不踏來時路。
滿目飛塵絕點埃。
如何是功位齊隐。
泥牛飲盡澄潭月。
石馬加鞭不轉頭。
雲溪挺雲。
且作麼生說個轉底道理。
良久雲。
且過那邊着。
又雲。
切忌折合。
明州天童宏智正覺禅師(青十三霞淳嗣) 示衆。
諸禅德。
吞盡三世佛底人。
為什麼開口不得。
照破四天下底人。
為什麼合眼不得。
許多病痛為你一時拈卻了也。
且作麼生得十成通旸去。
還會麼。
劈開華嶽連天色。
放出黃河倒海聲。
百丈泐雲。
天童費許多氣力。
不消山僧一彈指。
已拈卻了也。
複喝一喝雲。
無人識得渠。
天鬥偉雲。
小大天童者兩種人底病痛不妨為伊拈卻。
若是十成通旸則未可。
諸人要得十成通旸麼。
吃官酒。
卧官街。
毫無一物挂胸懷。
狂歌明月清風裡。
天子征書召不來。
天童因僧問。
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
童曰。
文彩未痕初。
消息難傳際。
曰。
一步密移玄路轉。
通身放下劫壺空。
童曰。
誕生就父時。
合體無遺照。
曰。
理既如是。
事作麼生。
童曰。
曆曆才回分化事。
十方機應又何妨。
曰恁麼則塵塵皆現本來身去也。
童曰透一切色超一切心。
曰如理如事又作麼生。
童曰。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将歸。
曰。
入市能長嘯。
歸家着短衫。
童曰。
木人嶺上歌。
石女溪邊舞。
崇先奇雲。
者僧久客未歸。
猶思故園風景。
天童老人不惜老婆與他話盡雲山。
若是未能身裡出門者。
何異夢中悲喜。
然雖如是。
瞞臯亭不得。
白岩符雲。
問在答處。
答在問處。
如此相見。
自非曲巷回廊無往不穿通過來者。
要插一嘴知不可得。
然細撿将來。
是則總是。
不是則總不是。
為什麼。
我王庫内無如是刀。
天童因僧問。
如何是向去底人。
童曰。
白雲投壑盡。
青嶂倚空高。
曰如何是卻來底人。
童曰。
滿頭白發離岩谷。
半夜穿雲入市廛。
曰如何是不去不來底人。
童曰。
石女喚回三界夢。
木人坐斷六門機。
清化嶾雲。
覺祖真乃道樞綿密智域淵深。
等閑為人處赤心片片及盡玄微。
而今不肖兒孫也要平分風月土上加泥。
有問如何是向去底人。
開眼不覺曉。
如何是卻來底人。
日午打三更。
如何是不去不來底人。
威音猶不住。
那赴兩頭機。
且道與天童相去幾多。
試簡點看。
婺州智者法铨禅師(青十三長蘆信嗣) 上堂。
要扣玄關須是有節操極慷慨。
斬得釘截得鐵。
硬剝剝地漢始得。
若是畏刀避箭碌碌之徒。
看即有分。
以拂子擊禅床下座。
天甯琦雲。
大小智者用盡自己心。
笑破他人口。
壽山别無奇特。
晨朝熱水洗面。
黃昏脫襪打眠。
大海從魚躍。
長空任鳥飛。
瀛山誾雲。
智者天甯一個緊似鐵篐。
一個寬如皮袋。
各見一邊則固是。
如今諸方在者裡作麼生。
始得與二老别出一頭地。
良久雲。
坐斷兩邊中不立。
還他過量越情人。
青龍操雲。
自口裡水漉漉地。
要人剿截恐難在。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