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二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南十一
洪州黃龍慧南禅師(南十一慈明圓嗣)
因化主歸上堂。
世間有五種不易。
一化者不易。
二施者不易。
三變生為熟者不易。
四端坐吃者不易。
更有一種不易。
是甚麼人。
良久曰聻。
便下座。
翠岩真時為首座。
藏主問。
适來和尚道第五種不易。
是什麼人。
真曰。
腦後見腮。
莫與往來。
天童傑雲。
一手不獨拍。
兩手鳴掴掴。
豁開三要三玄。
捏碎佛祖标格。
村歌社舞得人憎。
勝似當年白拈賊。
天甯琦雲。
山僧則不然。
第五種不易是甚麼人。
莫怪坐來頻勸酒。
自從别後見君稀。
雪窦雲雲。
是則是。
猶有者個在。
今日有問雪窦。
第五不易是什麼人。
但向道老僧随例餐[饑-幾+追]子。
也得三文買草鞋。
五磊權雲。
二大老與麼答話。
美則甚美。
了則未了。
山僧則不然。
第五不易是什麼人。
無漏國中留不住。
浮幢王剎任分身。
石霜尊雲。
或有問山僧。
第五不易是誰。
向道有眼無耳朵。
六月火邊坐。
黃龍因僧問。
德山棒。
臨濟喝。
直至如今少人拈掇。
請師拈掇。
龍曰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
機曰作家宗師今朝有在。
龍便喝。
僧禮拜。
龍曰。
五湖衲子。
一錫禅人。
未到同安。
不妨疑着。
百丈泐雲。
黃龍一向具咬豬狗底手腳。
今日被者僧折倒。
既是千鈞之弩不發鼷機。
為甚輕為破的。
具眼者分辨看。
黃龍示衆。
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
晝夜精勤無有暫暇。
有一人不參禅不論義。
把個破席日裡睡。
如是二人同到黃龍。
一人有為一人無為。
安下那一個即是。
良久雲。
功德天。
黑暗女。
有智主人。
二俱不受。
天童忞雲。
山僧不比黃龍小家子禅。
如是二人同到能仁。
一齊安下。
何故。
海闊從魚躍。
天空任鳥飛。
佛川義雲。
智眼精明。
門庭孤峻。
須讓黃龍。
撿點将來。
猶欠大人之相。
且道野山者裡又作麼生。
擊拂子雲。
但願春風齊着力。
一時吹入我門來。
黃龍室中嘗問僧曰。
人人盡有生緣。
上座生緣在何處。
正當問答交鋒。
卻複伸手曰。
我手何似佛手。
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
卻複垂腳曰。
我腳何似驢腳。
三十餘年示此三問。
學者莫能契其旨。
叢林目為三關。
龍翔欣雲。
黃龍三關如商君立法。
法雖行而先王之道廢矣。
故當時出其門者甚多。
得其傳者益寡。
使其恪守慈明家法。
子孫未緻斷絕。
白岩符雲。
陽春雪曲無能和者。
邨歌舞社到處與人合得着。
龍翔深悉此意。
故為如是語。
若曰曹溪波浪如相似。
無限平人被陸沉。
則龍翔失言又其甚矣。
蓋黃龍用處敏捷不落窠臼。
斯所以為慈明诤子。
而乃曰使其恪守慈明家法子孫未緻斷絕。
噫。
是何言之厲且過也。
吾所不敢聞命。
瑞鹿信雲。
我手何似佛手。
上大人丘乙己。
我腳何似驢腳。
化三千七十士。
人人有個生緣。
爾小生八九子。
上座生緣在甚麼處。
佳作仁可知禮也。
複雲。
黃龍設三關撈摝四海英靈。
大似布缦天網。
被山僧一時收下了也。
現前大衆還委悉麼。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南十一慈明圓嗣) 因僧問如何是佛。
岐曰三腳驢子弄蹄行。
曰莫祇者便是麼。
岐曰湖南長老。
徑山琇雲。
大小楊岐被者僧一問。
未免手腳俱露。
雲門信雲。
要會三腳驢子落處。
須向驢胎馬腹裡走一遍來。
見楊岐始不難。
能仁鑒雲。
盡謂楊岐答話奇特。
殊不知卻被者僧勘破。
悲華恁麼道。
有為楊岐作主底麼。
白岩符雲。
剖破籓籬。
别開潑天門戶。
還他楊岐老作。
然隻答得佛邊事。
若是佛向上事。
此去殑伽河十萬八千未為遠。
楊岐上堂。
楊岐乍住屋壁疎。
滿床盡撒雪真珠。
縮卻項。
暗嗟籲。
良久曰。
翻憶古人樹下居。
龍唐柱雲。
會長老親見慈明。
将謂有多少奇特。
遇茲境緣便打不過。
未免長籲短歎。
山僧乍住龍唐。
上無片瓦旁無四壁。
煙雲堆裡坐卧經行。
舉頭天外。
自在逍遙慶快。
諸禅德。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間。
楊岐在九峰受請。
下座。
九峰勤和尚把住曰。
且喜今日得個同參。
岐曰作麼生是同參底事。
曰九峰牽犂楊岐拽杷。
岐曰。
正恁麼時。
楊岐在前。
九峰在前。
峰拟議。
岐拓開曰。
将謂同參。
元來不是。
天甯琦於拟議處代峰便喝。
龍翔欣雲。
楊岐九峰埙篪疊奏。
今古罕聞。
龍翔今日對衆舉揚。
貴要大家知有。
且道知有個什麼。
祖翁田地無多子。
努力同心兩弟兄。
石塔忍雲。
者兩個尊宿骨肉操戈。
不顧旁觀者哂。
怎似我其天和尚。
甜言美語逼得鲇魚上竹竿。
略無回避處。
雖然。
在前在後固無論。
祇如弟遂兄高又且如何。
良久雲。
闆拍相催難縮手。
當風妙葉貴知音。
河渚謙於拟議處代峰雲。
念你今日新做長老。
楊岐一日問白雲端。
你受業師為誰。
端曰茶陵郁和尚。
岐曰聞伊過橋遭颠有省。
作偈甚奇。
能記否。
端為誦曰。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淨光
世間有五種不易。
一化者不易。
二施者不易。
三變生為熟者不易。
四端坐吃者不易。
更有一種不易。
是甚麼人。
良久曰聻。
便下座。
翠岩真時為首座。
藏主問。
适來和尚道第五種不易。
是什麼人。
真曰。
腦後見腮。
莫與往來。
天童傑雲。
一手不獨拍。
兩手鳴掴掴。
豁開三要三玄。
捏碎佛祖标格。
村歌社舞得人憎。
勝似當年白拈賊。
天甯琦雲。
山僧則不然。
第五種不易是甚麼人。
莫怪坐來頻勸酒。
自從别後見君稀。
雪窦雲雲。
是則是。
猶有者個在。
今日有問雪窦。
第五不易是什麼人。
但向道老僧随例餐[饑-幾+追]子。
也得三文買草鞋。
五磊權雲。
二大老與麼答話。
美則甚美。
了則未了。
山僧則不然。
第五不易是什麼人。
無漏國中留不住。
浮幢王剎任分身。
石霜尊雲。
或有問山僧。
第五不易是誰。
向道有眼無耳朵。
六月火邊坐。
黃龍因僧問。
德山棒。
臨濟喝。
直至如今少人拈掇。
請師拈掇。
龍曰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
機曰作家宗師今朝有在。
龍便喝。
僧禮拜。
龍曰。
五湖衲子。
一錫禅人。
未到同安。
不妨疑着。
百丈泐雲。
黃龍一向具咬豬狗底手腳。
今日被者僧折倒。
既是千鈞之弩不發鼷機。
為甚輕為破的。
具眼者分辨看。
黃龍示衆。
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
晝夜精勤無有暫暇。
有一人不參禅不論義。
把個破席日裡睡。
如是二人同到黃龍。
一人有為一人無為。
安下那一個即是。
良久雲。
功德天。
黑暗女。
有智主人。
二俱不受。
天童忞雲。
山僧不比黃龍小家子禅。
如是二人同到能仁。
一齊安下。
何故。
海闊從魚躍。
天空任鳥飛。
佛川義雲。
智眼精明。
門庭孤峻。
須讓黃龍。
撿點将來。
猶欠大人之相。
且道野山者裡又作麼生。
擊拂子雲。
但願春風齊着力。
一時吹入我門來。
黃龍室中嘗問僧曰。
人人盡有生緣。
上座生緣在何處。
正當問答交鋒。
卻複伸手曰。
我手何似佛手。
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
卻複垂腳曰。
我腳何似驢腳。
三十餘年示此三問。
學者莫能契其旨。
叢林目為三關。
龍翔欣雲。
黃龍三關如商君立法。
法雖行而先王之道廢矣。
故當時出其門者甚多。
得其傳者益寡。
使其恪守慈明家法。
子孫未緻斷絕。
白岩符雲。
陽春雪曲無能和者。
邨歌舞社到處與人合得着。
龍翔深悉此意。
故為如是語。
若曰曹溪波浪如相似。
無限平人被陸沉。
則龍翔失言又其甚矣。
蓋黃龍用處敏捷不落窠臼。
斯所以為慈明诤子。
而乃曰使其恪守慈明家法子孫未緻斷絕。
噫。
是何言之厲且過也。
吾所不敢聞命。
瑞鹿信雲。
我手何似佛手。
上大人丘乙己。
我腳何似驢腳。
化三千七十士。
人人有個生緣。
爾小生八九子。
上座生緣在甚麼處。
佳作仁可知禮也。
複雲。
黃龍設三關撈摝四海英靈。
大似布缦天網。
被山僧一時收下了也。
現前大衆還委悉麼。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袁州楊岐方會禅師(南十一慈明圓嗣) 因僧問如何是佛。
岐曰三腳驢子弄蹄行。
曰莫祇者便是麼。
岐曰湖南長老。
徑山琇雲。
大小楊岐被者僧一問。
未免手腳俱露。
雲門信雲。
要會三腳驢子落處。
須向驢胎馬腹裡走一遍來。
見楊岐始不難。
能仁鑒雲。
盡謂楊岐答話奇特。
殊不知卻被者僧勘破。
悲華恁麼道。
有為楊岐作主底麼。
白岩符雲。
剖破籓籬。
别開潑天門戶。
還他楊岐老作。
然隻答得佛邊事。
若是佛向上事。
此去殑伽河十萬八千未為遠。
楊岐上堂。
楊岐乍住屋壁疎。
滿床盡撒雪真珠。
縮卻項。
暗嗟籲。
良久曰。
翻憶古人樹下居。
龍唐柱雲。
會長老親見慈明。
将謂有多少奇特。
遇茲境緣便打不過。
未免長籲短歎。
山僧乍住龍唐。
上無片瓦旁無四壁。
煙雲堆裡坐卧經行。
舉頭天外。
自在逍遙慶快。
諸禅德。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間。
楊岐在九峰受請。
下座。
九峰勤和尚把住曰。
且喜今日得個同參。
岐曰作麼生是同參底事。
曰九峰牽犂楊岐拽杷。
岐曰。
正恁麼時。
楊岐在前。
九峰在前。
峰拟議。
岐拓開曰。
将謂同參。
元來不是。
天甯琦於拟議處代峰便喝。
龍翔欣雲。
楊岐九峰埙篪疊奏。
今古罕聞。
龍翔今日對衆舉揚。
貴要大家知有。
且道知有個什麼。
祖翁田地無多子。
努力同心兩弟兄。
石塔忍雲。
者兩個尊宿骨肉操戈。
不顧旁觀者哂。
怎似我其天和尚。
甜言美語逼得鲇魚上竹竿。
略無回避處。
雖然。
在前在後固無論。
祇如弟遂兄高又且如何。
良久雲。
闆拍相催難縮手。
當風妙葉貴知音。
河渚謙於拟議處代峰雲。
念你今日新做長老。
楊岐一日問白雲端。
你受業師為誰。
端曰茶陵郁和尚。
岐曰聞伊過橋遭颠有省。
作偈甚奇。
能記否。
端為誦曰。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