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一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南十 潭州石霜慈明楚圓禅師(南十汾陽昭嗣) 室中常插劍一口。

    旁置水一盆。

    草鞋一緉。

    凡見僧參。

    遽曰看劍。

    稍涉拟議。

    便喝出。

     天童華雲。

    我當時若見。

    便去左耳邊低聲下一轉語。

    待他貪觀天上。

    卻與一指。

    拟議拔劍便斬。

    蓦拈拄杖下座。

    一時打散。

     高峰妙雲。

    大小慈明勞而無功。

    西峰不動一槍一旗。

    從教凫短鶴長。

    何故。

    年年九月九。

    徧地菊花香。

     栖霞成雲。

    慈明如漢高之歌大風相似。

    若寝食不能一日去諸懷也。

    豈其終身以幹戈待天下乎。

    何恐懼如此。

     大沩海雲。

    慈明老人與麼施設。

    大似做成圈缋坑陷平人。

    大沩者裡則不然。

    有僧入門便高聲雲仔細。

    伊若眼目定動。

    連棒打出。

     慈明與永首座同辭汾陽後。

    相從二十年終不脫灑。

    一夕圍爐夜深。

    明以火箸敲炭曰。

    永首座永首座。

    永咄曰野狐精。

    明以手指曰。

    訝。

    郎當漢又恁麼去也。

    永於言下頓悟。

     高峰妙雲。

    慈明無端坑陷平人。

    合吃三十棒。

    永首座不合随風倒柂。

    亦當代吃十棒。

    或有個抱不平底出來道。

    西峰聻。

    隻向道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龍池微雲。

    永公雖然悟去。

    卻被火爐看破。

    慈明雖有起死回生手段。

    要且不出野狐見解。

    好與一坑埋卻。

     慈明問真點胸如何是佛法大意。

    真曰。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明呵之曰。

    頭白齒黃作者般見解。

    真卻問明。

    如何是佛法大意。

    明曰。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真於言下大悟。

     中峰本雲。

    驅耕夫牛。

    奪饑人食。

    慈明老人未為好手。

    真點胸雖則向者裡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若要知佛法大意。

    更參三十年始得。

     翠岩喆雲。

    慈明用向上鉗錘。

    敲出鳳凰五色髓。

    真老於言下吐氣。

    撲碎骊龍明月珠。

    雖則師資妙葉。

    啐啄同時。

    撿點将來。

    未免吃翠岩手中棒。

    何故。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神鼎僼雲。

    慈明雖解就窠打劫。

    怎奈與賊過梯。

    翠岩悟則不無。

    其如有屈無叫處。

    何故聻。

    早知燈是火。

    飯熟已多時。

     白岩符雲。

    慣敲識鎖。

    善破情關。

    浏陽手段有之。

    真公雖然悟去。

    文成偶爾。

    若是佛法大意。

    又豈止未曾夢見。

     慈明示衆。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

    前是案山。

    後是主山。

    那個是無為法。

    良久曰。

    向下文長。

    付在來日。

     天童華雲。

    天童也着一隻眼。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

    東拂于逮。

    西瞿耶尼。

    南閻浮提。

    北郁單越。

    到處去來。

    不如在此。

     天童忞雲。

    山僧也着一隻眼。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

    翻身趯倒劍門關。

    大地山河無寸土。

     廣教玉雲。

    慈明應庵二大老若有轉身處。

    佛法到今日不至掃土。

    廣教别資一路。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

    盞子撲落地。

    碟子成七片。

    相罵饒你接嘴。

    相唾饒你潑水。

    還會麼。

    擊拂雲。

    大海若知足。

    百川應倒流。

     慈明冬日榜僧堂。

    作此字[(○*○*○)/=]二[一/一]三[┘*└][(┐@三)*(田/?)][水-?+(曲-曰+口)]。

    其下注曰。

    若人識得。

    不離四威儀中。

    首座見曰。

    和尚今日放參。

    明聞而笑之。

     龍翔欣雲。

    衆中盡作奇特商量。

    其奈旁觀者哂。

    龍翔則不然。

    慈明如蟲禦木。

    首座偶爾成文。

    昆侖來處無涓滴。

    流出黃河九曲渾。

     芙蓉覺雲。

    大小慈明向威音王以前拈出一個膠盆子。

    首座随邪逐惡。

    便向他機境上起模畫樣。

    養子不及父。

    家門一世衰。

    山僧當時若在。

    直向道草本不勞拈出。

     神鼎僼雲。

    一人肘後符靈。

    難瞞識者。

    一人頂門眼正。

    已堕圈攣。

    撿點将來。

    各有差池。

    雖然。

    伯牙與子期。

    不是閑相識。

    然而天童今晚不可空然。

    拈拄杖空中打一圓相雲。

    若有人跳得出來。

    朝與他一腰玉泉布裈。

     東塔熹雲。

    大小石霜雖慈悲太煞善巧多方。

    撿點将來。

    也是好肉剜瘡。

     慈明問顯英首座近離甚處。

    曰金銮去。

    夏在甚處。

    曰金銮前。

    夏在甚處。

    曰金銮先前。

    夏在甚處。

    曰和尚何不領話。

    明曰我也不能勘得汝。

    教庫下供過奴子來勘。

    且點一碗茶與汝濕口。

     愚庵盂雲。

    石霜不奈者擔闆漢何。

    隻得打個懸空觔鬥。

    何不與渠本分草料趕出山門。

    絕教渠一世向金銮坐着。

     滁州琅琊慧覺禅師(南十汾陽昭嗣) 僧問。

    拈椎豎拂即不問。

    瞬目揚眉事若何。

    琊曰趙州曾見南泉來。

    曰學人未曉。

    琊曰。

    今冬多雨雪。

    貧家怎奈何。

     寶壽方雲。

    琅琊與麼答話。

    可謂寶藏大開。

    怎奈不遇高鑒。

    功成浪施。

    然不因夜來雁。

    怎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