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金粟元雲。
盡道東坡大儒秤子折卻。
誰知玉泉老漢一釣便上。
當時學士若知有轉身句。
敢保天下長老不奈伊何。
雖然。
也須扶起玉泉。
喝一喝。
西遁超雲。
東坡固是鈍漢。
玉泉亦太殺欺人。
見人可欺。
遂爾不顧自己敗缺。
東坡說姓秤。
便與他秤一秤。
萬一東坡雲果然上鈎來也。
或雲恰值牙行不在。
豈不使俗官反居上風。
□□岩代東坡雲。
不勞再驗。
□□玉代東坡雲。
者漢一釣便上。
洪州法昌倚遇禅師(青十北禅賢嗣) 問英勝二首座曰。
我欲來者裡起法堂。
且道作得個什麼向當。
英曰賊是小人。
昌曰邵武子動着便作屎臭。
英曰曾經霜雪苦。
昌曰。
明珠自有千金價。
怎肯林間打雀兒。
英曰。
大似持缽不得。
詐道不饑。
昌卻指勝曰。
你且道。
合作得個什麼向當。
勝曰。
本來無位次。
不用強安排。
昌曰。
你者驢漢。
安向甚處着。
勝曰一任敲磚打瓦。
昌曰也隻是個杜撰巡官。
英曰。
若是千金寶。
何須打雀兒。
昌曰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
英曰路見不平。
白岩符雲。
拳來腳去。
槍來劍去。
一步緊一步。
一着高一着。
三個老漢可謂經事多矣。
若是法堂向當。
終未能定奪在。
何故。
今年太歲當頭。
合逢戊巳。
法昌垂語。
我要一個不會禅底作國師。
徑山杲雲。
且道是醍醐句。
是毒藥句。
永州祚雲。
恁麼則十字街頭廖胡子。
大有長處。
平田本雲。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法昌上堂。
春山青。
春水綠。
一覺南柯夢初足。
攜筇縱步出松門。
是處桃花香馥郁。
因思昔日靈雲老。
三十年來無處讨。
如今競愛摘楊花。
紅香滿地無人掃。
雲門信雲。
者個語話若作禅道佛法商量。
太遠在。
若作風流景緻會。
又辜負法昌。
還有人向者裡和會得麼。
出來說看。
若和會未得。
元在法昌舌根上轉。
東明際雲。
雪峤老漢與麼拈提。
且道還契他法昌也未。
南康雲居佛印了元禅師(青十開先暹嗣) 入室次。
蘇子瞻适至。
印曰此間無坐榻。
學士來此作麼。
瞻曰暫借和尚四大為坐。
印曰山僧有一問。
學士道得即請坐。
道不得當輸玉帶。
瞻欣然曰便請。
印曰。
四大本空。
五蘊非有。
學士向什麼處坐。
瞻無對。
遂解下玉帶。
寶壽方别佛印。
於暫借四大為坐處拈棒便打。
天界盛於學士向什麼處坐處代子瞻雲。
若恁麼則被某甲坐斷也。
又雲。
者個破禅床我不坐。
天童忞雲。
佛印貪餌忘鈎。
東坡弄巧成拙。
若是山僧。
待他道四大本空五蘊非有。
向前曳倒便坐。
豈不顯得俊俏底蘇學士。
慧雲盛雲。
佛印雖則便宜。
性命已在東坡手裡。
檀度依雲。
學士方才要坐。
和尚錦帳高張。
怎奈措大寒酸。
不解蓦直便上。
豈可謂入幕之賓乎。
雖然。
至今玉帶猶鎮山門。
大好疑着。
白岩符雲。
金山者漢貪他蠅頭小利。
卻向俗官手裡生被活埋。
杭州慧日永明延壽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因二僧參。
乃問。
參頭曾到此間否。
曰曾到。
又問第二上座。
曾到此間否。
曰不曾到。
明曰一得一失。
少選侍者問。
适來二僧。
未審那個得那個失。
明曰。
你曾識者二僧也無。
曰不曾識。
明曰同坑無異土。
清化嶾雲。
平展處不犯鋒铓。
驗人處豈用多辭。
叵耐二僧無端累他侍者受屈。
天鬥偉雲。
黃河九曲。
非無其源。
梗楠千尺。
非無其本。
永明一期施設。
自非本深源遠。
豈可得哉。
然懵懂侍者且置勿論。
當時被二僧道個情知和尚曾見法眼。
又作麼生。
福州嚴峰師木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僧問。
靈山一會迦葉親聞。
嚴峰一會誰是聞者。
峰曰問者不弱。
瀛山誾雲。
者僧問處。
大似把炬逆風先着手。
嚴峰答處。
正如當垆賣酒便傾卮。
良久複雲。
笑殺旁觀。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嘗閱楞嚴經。
至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
斯即涅盤。
乃破句讀曰。
知見立。
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
見斯即涅盤。
於此有省。
或者曰師破句了也。
安曰此是我悟處。
乃畢生不易。
時号安楞嚴。
瀛山誾雲。
安公若不是悟去。
幾多人笑水潦鶴也。
且道伊悟底是有知見無知見。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青十法燈欽嗣) 因大梅煦參乃曰。
我要問汝從什麼處來。
若從僧堂來。
即是謾語。
不從僧堂來。
又是自瞞。
汝畢竟從甚處來。
梅於言下頓悟。
翠岩芝雲。
若不如是。
怎知如是。
友可玄雲。
者僧親從堂中來。
為甚卻道謾語。
雲居也是心斜不覺口歪。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一
盡道東坡大儒秤子折卻。
誰知玉泉老漢一釣便上。
當時學士若知有轉身句。
敢保天下長老不奈伊何。
雖然。
也須扶起玉泉。
喝一喝。
西遁超雲。
東坡固是鈍漢。
玉泉亦太殺欺人。
見人可欺。
遂爾不顧自己敗缺。
東坡說姓秤。
便與他秤一秤。
萬一東坡雲果然上鈎來也。
或雲恰值牙行不在。
豈不使俗官反居上風。
□□岩代東坡雲。
不勞再驗。
□□玉代東坡雲。
者漢一釣便上。
洪州法昌倚遇禅師(青十北禅賢嗣) 問英勝二首座曰。
我欲來者裡起法堂。
且道作得個什麼向當。
英曰賊是小人。
昌曰邵武子動着便作屎臭。
英曰曾經霜雪苦。
昌曰。
明珠自有千金價。
怎肯林間打雀兒。
英曰。
大似持缽不得。
詐道不饑。
昌卻指勝曰。
你且道。
合作得個什麼向當。
勝曰。
本來無位次。
不用強安排。
昌曰。
你者驢漢。
安向甚處着。
勝曰一任敲磚打瓦。
昌曰也隻是個杜撰巡官。
英曰。
若是千金寶。
何須打雀兒。
昌曰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
英曰路見不平。
白岩符雲。
拳來腳去。
槍來劍去。
一步緊一步。
一着高一着。
三個老漢可謂經事多矣。
若是法堂向當。
終未能定奪在。
何故。
今年太歲當頭。
合逢戊巳。
法昌垂語。
我要一個不會禅底作國師。
徑山杲雲。
且道是醍醐句。
是毒藥句。
永州祚雲。
恁麼則十字街頭廖胡子。
大有長處。
平田本雲。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法昌上堂。
春山青。
春水綠。
一覺南柯夢初足。
攜筇縱步出松門。
是處桃花香馥郁。
因思昔日靈雲老。
三十年來無處讨。
如今競愛摘楊花。
紅香滿地無人掃。
雲門信雲。
者個語話若作禅道佛法商量。
太遠在。
若作風流景緻會。
又辜負法昌。
還有人向者裡和會得麼。
出來說看。
若和會未得。
元在法昌舌根上轉。
東明際雲。
雪峤老漢與麼拈提。
且道還契他法昌也未。
南康雲居佛印了元禅師(青十開先暹嗣) 入室次。
蘇子瞻适至。
印曰此間無坐榻。
學士來此作麼。
瞻曰暫借和尚四大為坐。
印曰山僧有一問。
學士道得即請坐。
道不得當輸玉帶。
瞻欣然曰便請。
印曰。
四大本空。
五蘊非有。
學士向什麼處坐。
瞻無對。
遂解下玉帶。
寶壽方别佛印。
於暫借四大為坐處拈棒便打。
天界盛於學士向什麼處坐處代子瞻雲。
若恁麼則被某甲坐斷也。
又雲。
者個破禅床我不坐。
天童忞雲。
佛印貪餌忘鈎。
東坡弄巧成拙。
若是山僧。
待他道四大本空五蘊非有。
向前曳倒便坐。
豈不顯得俊俏底蘇學士。
慧雲盛雲。
佛印雖則便宜。
性命已在東坡手裡。
檀度依雲。
學士方才要坐。
和尚錦帳高張。
怎奈措大寒酸。
不解蓦直便上。
豈可謂入幕之賓乎。
雖然。
至今玉帶猶鎮山門。
大好疑着。
白岩符雲。
金山者漢貪他蠅頭小利。
卻向俗官手裡生被活埋。
杭州慧日永明延壽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因二僧參。
乃問。
參頭曾到此間否。
曰曾到。
又問第二上座。
曾到此間否。
曰不曾到。
明曰一得一失。
少選侍者問。
适來二僧。
未審那個得那個失。
明曰。
你曾識者二僧也無。
曰不曾識。
明曰同坑無異土。
清化嶾雲。
平展處不犯鋒铓。
驗人處豈用多辭。
叵耐二僧無端累他侍者受屈。
天鬥偉雲。
黃河九曲。
非無其源。
梗楠千尺。
非無其本。
永明一期施設。
自非本深源遠。
豈可得哉。
然懵懂侍者且置勿論。
當時被二僧道個情知和尚曾見法眼。
又作麼生。
福州嚴峰師木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僧問。
靈山一會迦葉親聞。
嚴峰一會誰是聞者。
峰曰問者不弱。
瀛山誾雲。
者僧問處。
大似把炬逆風先着手。
嚴峰答處。
正如當垆賣酒便傾卮。
良久複雲。
笑殺旁觀。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師(青十天台韶嗣) 嘗閱楞嚴經。
至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
斯即涅盤。
乃破句讀曰。
知見立。
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
見斯即涅盤。
於此有省。
或者曰師破句了也。
安曰此是我悟處。
乃畢生不易。
時号安楞嚴。
瀛山誾雲。
安公若不是悟去。
幾多人笑水潦鶴也。
且道伊悟底是有知見無知見。
洪州雲居道齊禅師(青十法燈欽嗣) 因大梅煦參乃曰。
我要問汝從什麼處來。
若從僧堂來。
即是謾語。
不從僧堂來。
又是自瞞。
汝畢竟從甚處來。
梅於言下頓悟。
翠岩芝雲。
若不如是。
怎知如是。
友可玄雲。
者僧親從堂中來。
為甚卻道謾語。
雲居也是心斜不覺口歪。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