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七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二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南五 魏府大覺和尚(南五臨濟玄嗣) 參臨濟。

    濟見豎起拂子。

    覺展坐具。

    濟擿下拂子。

    覺收坐具參堂去。

    時衆議曰。

    此僧莫是和尚親故。

    不禮拜又不吃棒。

    濟聞令侍者喚覺至曰。

    大衆道汝來參長老。

    又不禮拜又不吃棒。

    莫是長老親故。

    覺乃珍重下去。

     如庵彰雲。

    風來樹動。

    雨過山青。

    若二老者可謂作家相見逈出常情。

    雖然。

    檢點将來。

    大覺猶欠一籌。

    當時待侍者來喚。

    便好掌雲。

    者一掌合是堂頭老漢吃。

    非唯塞斷臨濟咽喉。

    且使一衆狐疑渙然冰釋。

     定州善崔禅師(南五臨濟玄嗣) 因州将王令公於衙署張座請說法。

    崔升座拈拄杖曰。

    出來也打。

    不出來也打。

    僧出曰崔禅聻。

    崔便擿卻拄杖曰。

    久立令公。

    伏惟珍重。

    便下座。

     五祖戒别僧便推倒禅床。

     琅琊覺雲。

    久經行陣者。

    終不展槍旗。

     雲蓋智雲。

    身挨白刃。

    不懼死生。

    也須是者僧始得。

    崔禅為什麼當機放過。

    要會麼。

    錦鱗已得休勞力。

    收取絲綸歸去休。

     薦福行雲。

    崔禅美則美矣。

    善則未善。

    何故。

    大似放過者僧。

    山僧即不然。

    待者僧出衆。

    未開口便與痛棒。

    他若皮下有血。

    必然别有生涯。

     龜峰光雲。

    崔禅布長蛇偃月大陣。

    欲統四大部洲為一世界。

    不是者僧攙旗奪鼓。

    未免陷在虜庭。

    且道坐籌帷幄鎮靜八方。

    水乳和同風雲會合一句作麼生道。

    若不藍田射石虎。

    幾乎悞殺李将軍。

     南澗問雲。

    雲蓋道者僧身挨白刃不懼死生。

    可惜崔禅當機放過。

    殊不知者僧吃了崔禅一頓棒至今轉身不得。

    要識崔禅麼。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寶掌白雲。

    崔禅拟欲當堂據令十處埋兵。

    不知冷地裡被個販私鹽漢突圍而入。

    幾乎打破蔡州。

     白岩符雲。

    者僧疋馬單刀向龍蛇陣裡斬将搴旗。

    不妨許伊是個豪傑中豪傑。

    争奈崔禅韬略尤能妙出孫吳。

    雖然。

    總不禁王公冷眼。

     廣教玉雲。

    出來也打。

    不出來也打。

    渾鋼打就生鐵鑄成。

    僧出曰崔禅聻。

    滿地刀槍。

    崔擿卻拄杖便下座。

    掘地陷平人。

    古人盡道者僧不顧危亡身挨白刃。

    殊不知大小崔禅被者僧靠來。

    隻得将錯就錯。

    還有識他汗臭氣者麼。

     幽州譚空禅師(南五臨濟玄嗣) 因鎮州牧有姑為尼。

    行腳回欲開堂為人。

    牧令空勘過。

    空問曰聞汝欲開堂為人是否。

    尼曰是。

    空曰。

    尼是五障之身。

    你作麼生為人。

    尼曰龍女八歲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又作麼生。

    空曰。

    龍女現十八變。

    你試一變看。

    尼曰。

    不是野狐精。

    變個什麼。

    空便打。

     鎮州牧主聞雲。

    和尚拄杖折那。

     翠岩芝雲。

    且道尼具眼不具眼。

    隻擔得條斷貫索。

    作麼生會。

     鄂州灌溪志閑禅師(南五臨濟玄嗣) 參臨濟。

    濟蓦胸搊住。

    溪曰領領。

    濟托開曰且放你一頓。

     天童華雲。

    灌溪氣宇如王。

    被臨濟活埋在鎮州城裡十字街頭。

    當時若是光孝。

    棒折也不放在。

    何故。

    家肥生孝子。

    國霸有謀臣。

     靈隐嶽雲。

    爐鞴之所鈍鐵猶多。

    雖然如是。

    不因夜來雁。

    争見海門秋。

     灌溪住後上堂。

    我在臨濟爺爺處得半杓。

    末山娘娘處得半杓。

    共成一杓吃了。

    直至如今飽不饑。

     天童覺雲。

    灌溪恁麼說話。

    且道是臨濟處得底。

    末山處得底。

    雖然一箭落雙雕。

    怎奈有時走殺有時坐殺。

    且作麼生得恰好去。

    捏聚放開全在我。

    拈來抛去更由誰。

     灌溪上堂。

    十方無壁落。

    四面亦無門。

    露裸裸。

    赤灑灑。

    沒可把。

    便下座。

     崇覺空雲。

    灌溪老漢向十字街頭逞風流。

    賣惺惺。

    道我解穿珍珠。

    解玉版。

    濄亂絲。

    卷筒絹。

    淫坊酒肆。

    瓦合輿台。

    虎穴魔宮。

    那咤忿怒。

    遇文王興禮樂。

    逢桀纣逞幹戈。

    今日被崇覺觑見。

    一場懡[怡-台+羅]。

     灌溪因僧問。

    久向灌溪。

    到來隻見漚麻池。

    溪曰。

    汝隻見漚麻池。

    要且不見灌溪。

    曰如何是灌溪。

    溪曰劈箭急。

     玄沙備雲。

    更學三十年未會禅在。

     天童悟雲。

    灌溪雖能拽轉鼻孔。

    争奈惹人情見。

    何不待伊問如何是灌溪。

    劈脊便打。

     鎮州萬壽和尚(南五臨濟玄嗣) 一日過訪寶壽。

    寶坐不起。

    萬展坐具。

    寶下禅床。

    萬卻坐。

    寶驟步入方丈閉卻門。

    萬乃歸院翌。

    日寶壽來複谒。

    萬亦坐不起。

    寶展坐具。

    萬亦下禅床。

    壽卻坐。

    萬遂歸方丈閉卻門。

    寶於侍者寮取灰圍卻方丈門便歸去。

    萬開門見曰。

    我不恁麼。

    他卻恁麼。

     磬山修雲。

    二老一沖一撞。

    如兩虎相見各露爪牙。

    無有一毫虧損處。

    不媿同參。

    足為模範。

    雖然。

    總未免傍觀者哂。

     白岩符雲。

    二老主賓相見。

    進退可觀。

    使覆師辱國者見。

    得不汗下。

    雖然。

    二手平出。

    就中一個占先。

    還委悉麼。

    我若作萬壽。

    見灰圍卻門。

    便展具望空與伊三拜。

     桐峰庵主(南五臨濟玄嗣) 因僧問者裡忽遇大蟲作麼生。

    峰便作虎聲。

    僧作怕怖勢。

    峰大笑。

    僧曰者老賊。

    峰曰争奈老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