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二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南五 袁州仰山南塔光湧禅師(南五仰山寂嗣) 因僧問。

    文殊是七佛之師。

    未審文殊還有師否。

    塔曰遇緣即有。

    曰如何是文殊師。

    塔豎起拂子。

    僧曰莫隻者便是麼。

    塔放下拂子叉手。

     寶壽方雲。

    文殊固有師也。

    隻是無人敢道。

    直饒南塔與麼提持。

    在他七佛之師則得。

    若論文殊之師。

    就是老僧也隻好口挂壁上。

     南塔因歸省仰山。

    山問汝來作甚麼。

    塔曰禮觐和尚。

    山曰還見和尚麼。

    塔曰見。

    山曰和尚何似驢。

    塔曰某甲見和尚亦不似佛。

    山曰不似佛似個什麼。

    塔曰。

    若有所似。

    與驢何别。

    山大驚曰。

    凡聖兩忘。

    情盡體露。

    吾以此驗人二十年無決了者。

    子保任之。

     白岩符雲。

    盡謂他父子如空合空似水投水。

    隻是仰山末上欠驅耕奪食辣手。

    若以山僧看來。

    卻是仰山惡毒。

    何故。

    當途錦阱。

    雖智者難忘。

     □□日雲。

    仰山不合大驚小怪。

    與伊蓦頭印定。

    當時待伊道若有所似與驢何别。

    便好震威喝出。

    沩仰法道不緻今日。

     晉州霍山景通禅師(南五仰山寂嗣) 參仰山。

    山閉目坐。

    通乃翹起右足曰。

    如是如是。

    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

    東土六祖亦如是。

    和尚亦如是。

    景通亦如是。

    仰下禅床打四藤條。

    通因此自稱集雲峰下四藤條天下大禅佛。

     雪窦顯雲。

    仰山藤條未到折。

    因甚隻與四下。

    須是個斬釘截鐵漢始得。

     翠岩芝雲。

    此四藤條亦不得作賞會。

    亦不得作罰會。

    如今作麼生會。

     昭覺勤雲。

    師資會合。

    輥芥投針。

    一期借路經過。

    不免遞相鈍置。

    雪窦道藤條未到折因甚隻打四下。

    胡餅裡讨甚麼汁。

    又雲。

    須是斬釘截鐵漢始得。

    大似随邪逐惡。

     雲蓋智雲。

    大禅佛翹一足。

    仰山打四藤條。

    不是盲枷瞎棒。

    且欲分付知音。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天童忞雲。

    者囫囵吞棗漢。

    你要知者四藤條落處麼。

    一藤條打他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

    一藤條打他東土六祖亦如是。

    一藤條打他和尚亦如是。

    一藤條打他某甲亦如是。

    諸仁者。

    還肯山僧恁麼判斷也無。

    若肯。

    不惟埋沒仰山。

    何處有他大禅佛。

    若不肯。

    怎奈囫囵吞棗。

    者裡也須是個斬釘截鐵漢始得。

     杭州無着文喜禅師(南五仰山寂嗣) 在仰山充典座。

    文殊嘗現於粥镬上。

    着以攪粥篦便打曰。

    文殊自文殊。

    文喜自文喜。

    殊乃說偈曰。

    苦瓠連根苦。

    甜瓜徹蒂甜。

    修行三大劫。

    卻被老僧嫌。

     白岩符雲。

    無着老漢眼中猶有物在。

    若是個見怪不怪底衲僧。

    莫說一文殊現相。

    縱使百千萬億文殊徧空徧界。

    還動得他一絲毫麼。

     髻珠昰征雲。

    且道粥镬邊打底。

    與當年金剛窟見底。

    是同是别。

    者裡定當得。

    要見無着也不難。

     魏府興化存獎禅師(南五臨濟玄嗣) 在大覺為院主。

    一日覺喚院主。

    我聞你道向南方行腳一遭。

    拄杖頭不曾撥着一個會佛法底。

    你憑個甚麼道理與麼道。

    化便喝。

    覺便打。

    化又喝。

    覺又打。

    化來日從法堂過。

    覺召院主。

    我直下疑你昨日者兩喝。

    化又喝。

    覺又打。

    化再喝。

    覺又打。

    化曰。

    存獎在三聖師兄處學得個賓主句。

    總被師兄折倒了也。

    願與存獎個安樂法門。

    覺曰。

    者瞎漢來者裡納敗缺。

    脫下衲衣痛與一頓。

    化於言下薦得臨濟於黃檗處吃棒底道理。

     中峰本雲。

    二虎之下。

    獸不容蹄。

    兩刃之間。

    人不容足。

    當大覺興化棒喝交馳之際。

    豈容心思意解於其間哉。

    雖然祗如大覺雲脫下衲衣痛與一頓。

    興化言下大悟。

    又悟個甚麼。

    者裡見得。

    許你作臨濟半個兒孫。

     南澗問雲。

    龍骧虎驟舉步猶迷。

    一縱一擒翻成鈍置。

    三聖大覺各具一隻眼。

    若非興化老漢。

    洎合勞而無功。

    脫下衲衣痛與一頓則且置。

    作麼生是臨濟在黃檗吃棒底道理。

    蓦拈拄杖雲。

    太平本是将軍緻。

    不許将軍見太平。

     白岩符雲。

    興化一生點胸點肋。

    坐斷天下人舌頭。

    到者裡為什麼不震威再喝。

    卻道我在三聖學得個賓主句總被師兄折倒了也。

    而大覺棒未折。

    為什麼不盡令行。

    乃亦曰者瞎漢來者裹納敗缺脫下衲衣痛與一頓。

    者裡也有些子誵訛。

    你若不曾與他興化大覺二老打個契合過來。

    要作臨濟兒孫且緩緩。

    即饒你與二老契勘分明。

    白岩者裡未敢全許。

    為什麼。

    不見道我尚未曾向紫羅帳裡與你撒珍珠。

     興化示衆。

    若是作家戰将。

    不用如何若何。

    便請單刀直入。

    時有旻德長老出衆便喝。

    化亦喝。

    德又喝。

    化亦喝。

    德禮拜歸衆。

    化曰适來若是别人。

    三十棒一棒也較不得。

    何故。

    為他旻德會一喝不作一喝用。

     首山念雲。

    看他興化與麼用。

    為什麼放得他過。

    諸上座。

    且道甚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

    前一喝後一喝。

    且道那個是賓那個是主。

    雖然如是。

    亦須仔細。

    便下座。

    又曰。

    二俱有過。

    二俱無過。

     琅琊覺雲。

    且道那一喝是不作一喝用。

    興化若無後句。

    疑殺天下人。

    雖然如是。

    曉者還稀。

     昭覺勤雲。

    作家相見須是恁麼。

    機如掣電眼似流星。

    原始要終扶頭接尾。

    所謂羽毛相似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