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一向言說。

    公曰。

    一向言說師又失宗。

    若作兩向三向。

    師還開得口麼。

    蓉曰。

    直是開口不得。

    可謂實也。

    公撫掌而出。

     昭覺勤雲。

    芙蓉何不道分付與我。

    待問如何是着實處。

    便好與一掌。

    待他眼目定動。

    更與一掌。

    何故。

    且要打斷許多葛藤。

     雲居莊雲。

    芙蓉無端惹起許多葛藤。

    若約徑山見處。

    便與攔胸一踏。

    直饒龐公知有馬大師着實處。

    也做手腳不及。

     佛川宗雲。

    者兩個撮驢糞漢也甚奇怪。

    雖然暗地抛竿。

    要且瞞野山不得。

     信州鵝湖大義禅師(南二馬祖一嗣) 唐憲宗诏入内。

    於麟德殿論義。

    湖問諸碩德曰。

    行住坐卧畢竟以何為道。

    有對知者是道。

    湖曰。

    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

    安得知者是乎。

    有對無分别是道。

    湖曰。

    善能分别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安得無分别是乎。

    有對四禅八定是道。

    湖曰。

    佛身無為。

    不堕諸數。

    安得四禅八定是乎。

    衆皆杜口。

     徑山杲雲。

    相罵饒你接嘴。

    相唾饒你潑水。

     天甯琦雲。

    僧投寺裡宿。

    賊打不防家。

     瑞鹿信雲。

    鵝湖長老辨似懸河。

    未免旁觀者哂。

    行住坐卧畢竟以何為道。

    貪觀天上月。

    失卻手中桡。

     鵝湖舉順宗帝問屍利禅師曰。

    大地衆生如何得見性成佛。

    利曰。

    佛性如水中月。

    可見不可取。

    謂憲宗帝曰。

    佛性非見必見。

    水中月如何攫取。

    帝乃問何者是佛性。

    湖對曰不離陛下所問。

    帝默契之。

     瀛山誾雲。

    若道不離陛下所問即是佛性。

    鵝湖眉毛亦須倒豎。

    何故。

    祇曉眼橫。

    不知鼻直。

     五台山隐峰禅師(南二馬祖一嗣) 俗姓鄧。

    在襄州破威儀堂隻着襯衣於砧椎邊拈起椎曰。

    道得即不打。

    于時大衆默然。

    峰便打。

     法眼益雲。

    鄧隐峰奇怪甚奇怪。

    要且打不着。

    又雲。

    其時一衆出自偶然。

     翠岩芝雲。

    此語有勘破處。

    且道勘破阿誰。

    雪窦顯雲。

    果然果然。

     東禅觀雲。

    彼時堂中是有人耶無人耶。

    若有人。

    可容得伊。

    若無人。

    争容得伊。

    又雲。

    笑殺旁觀。

     城山洽雲。

    當時若有人奪椎子卻打雲。

    看破了也。

    看者漢作何合殺。

     汾州無業大達禅師(南二馬祖一嗣) 示衆。

    若有一毫頭聖凡情念未盡。

    不免入驢胎馬腹裡去。

     白雲端雲。

    直使一毫頭聖凡情念淨盡。

    亦未免入驢胎馬腹裡去。

     磬山修雲。

    未盡淨盡。

    山僧今日一齊拈卻。

    諸人還見一毫頭麼。

    喝一喝雲。

    切忌鑽龜打瓦。

     無業因僧問如何是佛。

    業曰莫妄想。

    又僧問如何是佛。

    業曰即心是佛。

     雪窦顯於莫妄想處着語雲。

    塞卻鼻孔。

    於即心是佛處着語雲。

    拄卻舌頭。

     昭覺勤雲。

    正當恁麼時。

    舌頭又拄卻。

    鼻孔又塞卻。

    還有轉身吐氣處也無。

    便打。

     古南門雲。

    一轉語無繩自縛。

    一轉語金鍮不辨。

    一轉語堆山積嶽。

    更有一轉語。

    三十年後。

     南嶽西園昙藏禅師(南二馬祖一嗣) 一日自燒浴。

    僧問和尚何不使沙彌童行。

    園乃撫掌三下。

     曹山寂雲。

    一等是拍手撫掌。

    就中西園奇怪。

    俱胝一指頭禅蓋為承當處不谛當。

    僧卻問西園撫掌豈不是奴兒婢子邊事。

    山曰是。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山曰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

    山叱曰者奴兒婢子。

     天童覺雲。

    識尊卑。

    知貴賤。

    西園是作家。

    分玉石。

    辨金鍮。

    曹山不出世。

    者僧雖解切磋琢磨。

    也祇向奴兒婢子邊着倒。

    還知麼。

    放曠淋漓兩不傷。

    猶是夜明簾外客。

     愚庵盂雲。

    諸禅德。

    曹山與麼批判。

    為複是一期壓捺。

    為複是别有道理。

    有者道古人提唱總不可作實法會。

    理固如此。

    也須要頭腦清白。

    西園撫掌是甚時節。

    俱胝豎指是何節目。

    者裡缁素得出。

    許你親見西園。

    否則在人家屋檐下坐着。

    驢年去在。

     鎮州金牛和尚(南二馬祖一嗣) 每自做飯供養衆僧。

    至齋時舁飯桶到堂前作舞。

    呵呵大笑曰。

    菩薩子吃飯來。

     長慶棱雲。

    金牛大似因齋慶贊。

     大光誨因僧問。

    長慶道因齋慶贊意旨如何。

    光乃作舞。

    僧便禮拜。

    光雲見甚道理便禮拜。

    僧卻作舞。

    光雲者野狐精。

     東禅齊雲。

    祇如長慶大光。

    是明古人意。

    别為他分柝。

    諸人每日吃飯過堂。

    為當與古人一般。

    為當别有道理。

    若道别。

    且作麼生得别來。

    若道一般。

    恰到他舞又被喚作野狐精。

    還會麼。

    若不會。

    行腳眼在甚麼處。

     雪窦顯雲。

    雖然如是。

    金牛不是好心。

     瑞岩愠雲。

    金牛露出醜舉止。

    殘羹馊飯阿誰肯吃。

     金牛因臨濟來乃橫按拄杖當門踞坐。

    濟遂撫掌三下歸客堂。

    牛卻下。

    看人事了乃問。

    夫賓主相見各有軌儀。

    上座何得無禮。

    濟曰老和尚道什麼。

    牛拟開口。

    濟便打一坐具。

    牛作倒勢。

    濟又打一坐具。

    牛曰今日不着便。

    遂歸方丈。

     沩山佑問仰山。

    此二尊宿還有勝劣也無。

    仰雲勝即總勝。

    劣則總劣。

     沩山果雲。

    一人焦磚打着連底凍。

    一人得便宜是落便宜。

    具眼者辨取。

     靈隐禮雲。

    驅耕夫牛。

    奪饑人食。

    不無臨濟。

    若是毒蛇頭上揩癢。

    猛虎口裡橫身。

    須讓金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