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師面壁意作麼生。

    良久雲。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天童傑雲。

    二老宿敲磚打瓦。

    琅琊老畫虎成狸。

    諸人要見祖師面壁底意旨麼。

    窮坑難滿。

     有老宿曰。

    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我立地待汝構去。

     法眼益雲。

    山僧如今坐地待汝構去。

    還有道理也無。

    那個親那個踈。

    試裁斷看。

     昭覺勤雲。

    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我今日當衆慶忏。

     慧雲盛雲。

    三老橫身為物太煞婆心。

    其奈風波似難折合。

    山僧則不然。

    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我倦要睡去。

     石霜尊雲。

    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

    因甚諸人踏不着。

    隻為分明極。

    翻令所得遲。

     古德因僧問。

    一陽來複日長一線。

    未審佛法長多少。

    德曰長一線。

    又有僧問古德。

    一陽來複日長一線。

    未審佛法長多少。

    德曰一線長。

     薦福璨雲。

    一等共行山下路。

    眼中各自别風煙。

     高峰妙雲。

    就窠打劫還他二老本分鉗錘。

    若謂佛法短長。

    端的未夢見在。

    今日忽有問西峰佛法長多少。

    隻向他道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象田現雲。

    二老宿雖有補綴虛空底手段。

    要且紅線未斷。

    隻向長短上作活計。

    相去佛法奚啻十萬八千。

    若是山僧則不然。

    一陽來複日長一線未審佛法長多少。

    隻向他道休将玉線較長短。

    好把金針繡出看。

     古德曰。

    佛法大有。

    隻是牙痛。

     徑山杲雲。

    向道莫行山下路。

    果聞猿叫斷腸聲。

     勝法法雲。

    若是陶淵明。

    攢眉便歸去。

     古德曰。

    長者長法身。

    短者短法身。

     天童覺雲。

    且道舜若多神喚什麼作法身。

    良久雲。

    還會麼。

    不可續凫截鶴夷嶽盈壑去也。

     有一行者随法師入佛殿。

    向佛而唾。

    法師曰。

    行者少去就。

    何以唾佛。

    行者曰。

    将無佛處來與某甲唾。

    法師無語。

     沩山佑雲。

    仁者卻不仁者。

    不仁者卻仁者。

     仰山寂代法師。

    但唾行者。

    行者若有語。

    即向伊道還我無行者處來。

     資福侶代法師便打。

    又雲。

    也隻救得一半。

     白岩符雲。

    法師無語不妨渾金璞玉。

    隻是罕逢明鑒。

     有二住庵僧旬日不會。

    一日相見上。

    庵主問多時不見向甚麼處去。

    下庵主曰在庵中造個無縫塔。

    上庵主曰某甲也要造一個。

    請借塔樣看。

    下庵主曰。

    何不早說。

    恰被人借去了也。

     法眼益征雲。

    且道是借他樣不借他樣。

     曹溪守衣缽侍者因僧到乃提起衣曰。

    者是大庾嶺頭提不起底。

    僧曰為什麼卻在上座手裡。

    侍者無語。

     雲門偃雲。

    彼此不了。

    又於無語處代雲。

    遠向不如親到。

    又雲是獅子兒。

     白岩符雲。

    守衣缽侍者被者僧一拶。

    直得汗流夾脊。

    信知口是禍門。

    當時待道為什麼卻在上座手裡。

    但低聲雲阇黎不妨疑着。

    管教者僧屈膝有分。

     有婆子供養一庵主經二十年。

    常令一女子給侍。

    一日令女子抱定曰。

    正當恁麼時如何。

    主曰。

    枯木倚寒岩。

    三冬無暖氣。

    女子歸舉似婆。

    婆曰我二十年隻供養得個俗漢。

    遂遣出。

    燒卻庵。

     天童傑雲。

    者婆子洞房深穩水洩不通。

    偏向枯木上糁花。

    寒岩中發焰。

    個僧孤身逈逈慣入洪波。

    等閑坐斷潑天潮。

    到底身無涓滴水。

    仔細檢點将來。

    敲枷打鎖不無二人。

    若是佛法。

    未夢見在。

     南澗問雲。

    淩弱附強古今皆是。

    長裙賣俏邪法難扶。

    山僧昔年曾被婆子換卻眼睛。

    道者僧蹉過婆子。

    仔細檢點将來。

    卻是婆子蹉過者僧。

    撫掌呵呵大笑雲。

    三十年後與汝諸人說破。

     崆峒慈雲。

    衆中道庵主未在。

    婆子作家。

    恁麼舉揚隻見錐頭利。

    殊不知婆子不知庵主受用處。

    庵主不知婆子作用處。

    一對訝郎當。

    各與二十棒。

    何故。

    獅岩者裡賞罰分明。

     龍華體雲。

    者婆子雖通身手眼。

    終是老婆禅。

    唯者僧入火無煙入水不溺。

    頓使者婆子百千伎倆一時氷消瓦解。

     東塔熹雲。

    庵主牆高數仞關節不通。

    婆子暗度重關要探阃中春色。

    若非一場特地。

    争見暗合明投。

     天寶真雲。

    盡謂婆子有大手眼。

    看來卻被者僧一場活陷。

    者僧被遣出門。

    要且佛眼難觑。

     鳳山啟雲。

    高山流水。

    曲彌高和彌寡。

    伯牙與子期不是閑相識。

    婆子且置。

    還識得庵主的轉身句子麼。

    無限風流慵賣弄。

    免人指點好郎君。

     西遁超雲。

    從來拈提者多扶婆子抑者僧。

    不知婆子俗漢一語。

    罵盡天下人。

    者僧被逐而去。

    陷盡天下人。

     大愚哲雲。

    婆子有焚舟之計。

    且無破釜之能。

    者僧得退步之謀。

    尤少斬關之力。

    俱未免遭人檢點。

    雖然。

    要見婆子則易。

    見者僧則難。

     白岩符雲。

    明中坐舌頭。

    還他婆子。

    暗裡抽橫骨。

    須是者僧。

    雖然錐利鑿方各得其長。

    細檢将來。

    總是販私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