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麼處。

    向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龍華體雲。

    且道精魂與佛性相去多少。

    點石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勝思惟梵天謂不退轉天子曰。

    天子。

    我常於此佛國土。

    不曾見汝。

    天子曰。

    梵天。

    我亦不曾於此國土。

    不曾見我。

     天童悟雲。

    者兩個漢各自分疆立界。

    各各不相見。

    各各自稱尊。

    殊不顧旁觀者醜。

     大愚鵬雲。

    不曾見汝。

    不曾見我。

    一對無孔鐵錘。

    難為勘破。

    我當時若見。

    各與他二十拄杖。

     障蔽魔王領諸眷屬一千年随金剛齊菩薩。

    覓起處不得。

    忽一日得見乃問曰。

    汝依何而住。

    我一千年覓汝起處不得。

    齊曰。

    我不依有住而住。

    不依無住而住。

    如是而住。

     法眼益雲。

    障蔽魔王不見金剛齊即且從。

    隻如金剛齊還見障蔽魔王麼。

     徑山杲雲。

    既覓起處不得。

    一千年随從的是什麼。

    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無住而住如是而住。

    互相熱瞞。

    法眼道障蔽魔王不見金剛齊即且從隻如金剛齊還見障蔽魔王麼。

    恁麼批判也是看孔着楔。

    隻今莫有知妙喜起處底麼。

    乃喝一喝雲。

    寐語作麼。

     天甯琦雲。

    金剛齊道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無住而住。

    一時被障蔽魔王捉敗了也。

    雖然。

    也須扶起金剛齊始得。

     雲門信雲。

    金剛齊太殺漏逗。

    既不依有無而住。

    怎麼又被魔王觑見。

     資福侶征雲。

    一千年覓起處不得。

    為甚麼忽一日得見。

    莫是金剛齊滲漏麼。

    莫是魔王眼花麼。

    咄。

     須菩提尊者因說法次。

    帝釋雨花。

    乃問此花從天得耶。

    曰弗也。

    從人得耶。

    曰弗也。

    畢竟從何而得。

    帝釋乃舉手。

    尊者曰如是如是。

     雲門偃雲。

    帝釋舉手處。

    與你四大五蘊釋迦老子是同是别。

     天甯琦雲。

    澤廣藏山理能伏豹。

    放過須菩提尊者。

    尋常将什麼說法。

    也好與一拶。

     天甯慧雲。

    帝釋舉手。

    尊者如是。

    彼此都來熱瞞。

    到天甯者裡。

    各與他二十拄杖。

     雲門澄雲。

    帝釋舉手。

    尊者如是。

    未免互相瞞熱。

    祖師門下無如是事。

    我若作尊者。

    待伊舉手便與熱喝。

    要使帝釋天别有生涯。

     白岩符雲。

    大小尊者乞兒見小利。

    我則不然。

    當時見帝釋舉手。

    便一直向他道不是不是。

     須菩提岩中宴坐。

    諸天雨花贊歎。

    尊者問。

    空中雨花贊歎。

    複是何人。

    雲何贊歎。

    曰。

    我是梵天。

    敬重尊者善說般若。

    尊者曰。

    我於般若未曾說一字。

    汝雲何贊歎。

    曰。

    如是。

    尊者無說。

    我乃無聞。

    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

     雪窦顯雲。

    避喧求靜處。

    世未有其方。

    他在岩中宴座。

    也被者一隊漢塗污。

    更有者老漢把不住。

    問空中雨花贊歎複是何人。

    早見敗阙了也。

    我重尊者善說般若。

    惡水蓦頭潑。

    又雲我於般若未嘗說一字。

    草裡走。

    尊者無說我乃無聞。

    識甚好惡。

    總似者般底漢。

    何處有今日。

    複召雲。

    大衆。

    雪窦幸是無事。

    你來者裡覓個甚麼碗。

    以拄杖一時趁散。

     磬山修舉雪窦話畢雲。

    明覺老漢似個築漏洞底一般。

    空生梵天底不妨築着。

    自家底漏洞還曾築着也無。

     薦福如雲。

    大小空生不善宴座。

    惹得一隊漢撒沙撒土當面塗污一上。

    如來弟子解空何在。

    當時但兀坐不采。

    梵天縱有惡水。

    管教無處澆潑。

     龍華宗雲。

    須菩提老老大大。

    開眼着賊也不知。

     賓頭盧尊者因阿育王内宮齋三萬大阿羅漢躬自行香。

    見第一座虛位。

    王問其故。

    海意尊者曰此是賓頭盧位。

    此人近見佛來。

    須臾當至。

    言訖賓頭盧從空而下。

    王修敬已便問。

    承聞尊者親見佛來是否。

    尊者以手策起眉毛。

    良久曰會麼。

    王曰不會。

    尊者曰。

    阿耨達池龍王曾請佛齋。

    吾是時亦預其數。

     大沩喆雲。

    阿育王飯三萬阿羅漢。

    要且不識賓頭盧。

    當時待他策起眉毛。

    便與作禮。

    非唯識得尊者。

    亦乃同參古佛。

     汾陽昭代王雲。

    卻勞尊者。

     雲居元代王。

    當時蓦面便唾。

     虎丘隆雲。

    尊者得大機顯大用。

    不枉親見佛來。

    雖然。

    賴得育王放過。

    若不放過。

    打失眉毛也。

     白岩符雲。

    大小尊者瞞阿育王即得。

    若是别人則禍事。

    當時待道阿耨達池龍王曾請佛齋吾是時亦預其數。

    便好喚内侍撤去首席。

    看尊者作何去就。

     青龍操雲。

    二尊者若不是育王。

    并須出國。

     樟山量雲。

    操衲僧柄。

    偃阃外韬。

    在賓頭盧尊者得之矣。

    阿育王當時可惜放過。

    若不放過。

    待策起眉毛便好雲。

    與麼則合在第二位。

    自卻據第一位。

    看者老漢又當作何面孔。

     友可玄雲。

    阿育王隻解放行不解把住。

    者裡則不然。

    待道阿耨達池龍王請佛齋吾是時亦預其數。

    卻喚内侍。

    尊者遠降辛苦。

    再點一碗茶來。

     賢峰竟雲。

    尊者於三萬大阿羅漢中作第一座則固是。

    若論親見佛來則未可。

    何故。

    對大王前。

    不合指東話西。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