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日寐語。

    須菩提不合推過别人。

    雪窦不合停囚長智。

    或有個旁不甘底出來道。

    和尚棒教誰吃。

    也許伊具一隻眼。

     舍利弗因入城遙見月上女出城。

    舍利弗心中思惟。

    此姊見佛。

    不知曾得忍否。

    近前便問什麼處去。

    女曰如舍利弗與麼去。

    弗曰。

    我才入城爾當出城。

    雲何言如我與麼去。

    女曰諸佛弟子當依何住。

    弗曰諸佛弟子依大涅盤而住。

    女曰。

    諸佛弟子既依大涅盤而住。

    而我亦如舍利弗與麼去。

     沩山喆雲。

    一人入城一人出城。

    何言如舍利弗與麼去。

    若人知得此二人去處。

    十二時中動轉施為無非住諸佛大涅盤。

    若也未知。

    業識茫茫。

    無本可據。

     東禅觀雲。

    舍利弗依大涅盤而住。

    坐在解脫深坑。

    月上女如舍利弗與麼去。

    也是随邪逐惡。

     昭覺勤雲。

    住無所住。

    行無所行。

    見無所見。

    用無所用。

    各人腳跟下廓同太虛。

    如十日并照。

    觸處光輝。

    苟知恁麼。

    則與月上女同證無生得不退轉。

    随去來住無不皆在大解脫中。

    三世諸佛鼻孔一時穿卻。

    說什麼如舍利弗與麼去。

     報恩琇雲。

    月上女見也見得到。

    說也說得好。

    然檢點将來。

    尤欠丈夫之作。

    才見問什麼處去。

    便與劈面一掌。

    直教他兩眼流星安敢正視。

     城東有一老姥與佛同生。

    不欲見佛。

    每見佛來即便回避。

    雖然如此。

    回顧東西總皆是佛。

    遂以手掩面。

    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

     雪窦顯雲。

    諸上座。

    他雖是個老婆。

    宛有丈夫之作。

    既知回避稍難。

    不免吞聲忍氣。

    如今不欲見佛即許你。

    切忌以手掩面。

    何故。

    明眼底觑着。

    将謂雪窦門下教你學老婆禅。

     福嚴容雲。

    老姥不欲見佛。

    天然氣槩。

    東西總皆是佛。

    氣槩天然。

    於此見得。

    老姥即佛。

    佛即老姥。

    不然。

    則有寒暑兮促君壽。

    有鬼神兮妬君福。

     黃檗琦雲。

    不欲見佛。

    風平浪靜。

    總皆是佛。

    水漲船高。

    瞿昙節文則且置。

    且道老姥風騷在什麼處。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清化嶾雲。

    雪窦失卻一隻眼。

    殊不知者老婆猶帶脂粉氣在。

    見個黃面老子即便回避。

    若見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又向什麼處回避。

    還有為雪窦出氣者麼。

    出來試道看。

     崇先奇雲。

    城東老姥其知可及。

    其愚不可及。

    既知無處回避。

    何故以手掩面。

    婦女态度一時露出。

    即今還有不欲見佛者麼。

     漏澤杲雲。

    有底道幸自可憐生。

    苦苦相逼他作甚麼。

    有底道人人自己是佛。

    更向何處回避。

    似則似。

    是則未是。

    山僧黨理不黨親。

    敢道釋迦老子被城東觑破。

    何也。

    掀翻海嶽求知己。

    撥轉乾坤見太平。

     安國聰雲。

    婆子眼空四海旁若無人。

    宛有丈夫氣槩。

    是則固是。

    将手掩面不欲見佛。

    殊不知此處無銀三十兩。

     文峰玉雲。

    婆子忒殺逞俊。

    殊不知也是日下逃影。

     廣額屠兒於涅盤會上放下屠刀。

    便曰我是賢劫千佛一數。

     東山覺雲。

    今時叢林将為廣額是過去一佛權現屠兒。

    且喜沒交涉。

    又謂廣額是殺人不眨眼底漢揚下屠刀立便成佛。

    且喜沒交涉。

    又謂廣額放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數。

    者一佛多少分明。

    且喜沒交涉。

    要識廣額麼。

    夾路桃花風雨後。

    馬蹄何處避殘紅。

     城山洽雲。

    者屠兒都謂有大人之作。

    檢點将來也是瞎驢趁隊。

    何故。

    不見道丈夫自有沖天志。

    豈向他人行處行。

     波羅提尊者示異見王曰。

    在胎為身。

    處世為人。

    在眼曰見。

    在耳曰聞。

    在鼻辨香。

    在舌談論。

    在手執捉。

    在足運奔。

    徧現俱該法界。

    收拾在一微塵。

    識者知是佛性。

    不識喚作精魂。

    王聞感悟。

     徑山杲雲。

    即今問諸人。

    畢竟那個是佛性。

    那個是精魂。

     天甯琦雲。

    書頭教娘勤作息。

    書尾教娘莫瞌睡。

    還識娘面嘴麼。

    玉容寂寞淚欄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松隐然雲。

    諸方盡道異見王聞法開悟。

    殊不知波羅提尊者被王一拶。

    直得技窮力盡進退無門。

    妙喜盡平生力也救他不得。

    龍峰今日路見不平出一隻手去也。

    乃喝一喝雲。

    适來異見王波羅提妙喜盡向者裡掃蹤滅迹了也。

    更說甚麼佛性精魂作用見聞。

    盡是陽焰空花不勞把捉。

    且歸家穩坐一句作麼生道。

    太平天子朝元日。

    五色雲車駕六龍。

     瀛山誾雲。

    當時喚作佛性。

    尊者面皮已厚三尺。

    更說八處作用。

    教壞人家男女不少。

    雖然如是。

    比他一等弄精魂手腳猶較些子。

     能仁鑒雲。

    便與麼會。

    喚作依通。

    己眼未開。

    無自由分。

    直須竿頭進步。

    絕後再蘇始得。

    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

    小中現大。

    大中現小。

    雖然。

    還識祖師麼。

    為憐三歲子。

    不惜兩莖眉。

     洞山瑩拈拂子拂一拂雲。

    者個是佛性。

    将什麼喚作精魂。

    又拂一拂雲。

    者個是精魂。

    将什麼喚作佛性。

    複連拂兩拂雲。

    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便擿下拂子。

     大覺升雲。

    大小尊者隻識得精魂。

    佛性未夢見在。

    今日有問佛性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