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法王經
關燈
小
中
大
于其光□□□□□□□□□菩薩□□□□□□□□即從坐起。
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五體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
天中尊如來欲入涅槃。
時欲将至。
若滅度後千五百歲。
五濁衆生多作惡業專行十惡。
如此衆生福德力薄。
于佛所說十二部經甚深妙法多文廣義意趣難解。
于其法□不可□攬。
願佛慈悲為說大乘決定真實。
令此衆生得真妙藥。
療諸毒病悉令得愈。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為諸衆生問如是事。
得大利益不可思議。
我當為汝分别宣說真實大乘決定了義。
何以故。
度衆生故。
令諸衆生離煩惱故。
出地獄苦生淨土故。
必定解脫超生死故。
汝等皆當一心。
為汝宣說。
爾時大衆皆大歡喜踴躍。
異口同音俱發聲言。
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佛言。
諸善男子。
欲求解脫當斷攀緣。
一心無二舍有心相。
心性體空。
于心性中無染無舍。
若無取舍即無所得。
若無所得即名菩提。
何以故。
衆多煩惱皆一心生。
心若不生煩惱不生。
于諸境智即無取舍。
若無取舍即離諸著。
若離諸著即不攀緣。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衆生境智能生善惡。
是緣起處。
内外二邊諸法相入。
雲何于中而不取舍。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善男子。
一禅聚觀諸内外必竟不有。
何以故。
觀内顧内真性不生。
觀外顧外無明不起。
無生無起即無涅槃。
是為清淨。
是妙良藥。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所說大乘實相甚深微妙無上良藥入一乘谛。
而後衆生三業不淨。
作十惡業行闡提行。
根基狹劣難可措心藥病差别。
作何方便令入大乘。
佛告虛空藏菩薩。
我有方便令入大乘。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我從昔聞如來為大乘人說六波羅蜜法。
為中乘人說十二因緣法。
為小乘人說四谛法。
為闡提人說十善法。
皆對病根為說良藥。
雲何今日說一乘法以救四人。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我說一乘道法。
猶如一地能生萬物長養一切。
猶如大雨普潤一切在地生者皆得潤澤。
猶如一米一味之飯在世衆生人及非人皆以為食。
食者悉能長養身命。
譬如藥王善合妙丹。
衆生病熱服者清涼。
衆生病冷服者溫熱。
諸下痢者服之即斷。
諸下閉者服之即通。
無病不愈。
我說一乘法于彼四人療諸疾病亦複如是。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以何方便令彼十惡闡提衆生入一乘道。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男子。
我一乘法即具三乘。
更無别說而作三乘。
汝當谛聽。
為汝宣說。
善男子。
妙道深體一相無二。
以方便故而說三乘。
諸法三乘皆符一觀。
一切衆生雖有四種。
而于佛性亦無有二。
何以故。
一切佛一切衆生同一性相一體無異。
衆生之心自起分别。
佛是衆生。
衆生是佛。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佛性衆生性皆同一性。
一性平等等諸法故。
我有方便令入一乘。
善男子。
令彼衆生牢固心城。
勿令賊入六識大門。
金剛守護觀心住處知心住處。
于心住處即不住心。
若不住心心則不住。
不住諸惡及以境界即不攀緣。
離攀緣故心即無求心。
若無求心則無住。
若無住處即名實住心。
善男子。
衆生之心作諸煩惱。
皆為心神所起不住故。
其心若住即無煩惱。
若無煩惱即是菩提。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一切衆生作諸煩惱其心不住。
從何力起而作攀緣。
願佛慈悲為衆宣說。
佛言。
一切衆生作諸緣起有二性力。
何等為二。
一者緣外境界起。
是緣性力。
二者不緣境界起自心自起。
是性力。
善男子。
令諸衆生不起二性。
則無煩惱則無菩提。
若無煩惱若無菩提入真實處。
是真菩提。
汝等菩薩若化衆生當令心住。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化度衆生令其心住。
住在何處而得菩提。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善問。
如是心義是大菩薩摩诃薩不可思議。
汝當谛聽為汝宣說。
善男子。
若化衆生令其心住。
住不在内。
住不在外。
住不中間。
諸佛乘法亦不在内。
亦不在外。
亦不在中間。
住一心神于無住處故得菩提。
若得菩提亦無菩提可得。
是名如如。
何以故。
煩惱妄生。
為妄空故。
諸法不自生。
法亦空故。
此心但有空名。
心亦不可得心亦空故。
諸善男子。
若知心空。
不應于一空心中妄見一切。
若見一切即名心垢。
心垢若無即名漏盡。
眼色與心界三空常淨。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諸法若然。
一切衆生應于一身一心一世界能入一佛世界。
一佛世界能入遍滿虛空一切佛法世界。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男子。
如是如是。
一切世界入一世界。
一一世界有一一蓮華座。
一一蓮華中各有一如來座。
一一如來身充滿一切世界。
示現一切世界皆悉虛空。
諸佛莊嚴一切世界有一一菩薩。
身充滿一切世界。
有大神力。
于一毛孔中安置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入一衆生身。
一一衆生身一一世界數。
一一世界即是一佛。
一一佛道場一菩提樹。
一菩提樹下各有一佛座。
一佛身充滿一切世界。
一一佛妙聲亦充滿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皆随所應無不聞解皆為歡喜。
諸行者知法在其身中。
不應而于他方一切世界之處而心佛身。
應于一心一世界處而求佛身。
于一身中能生一切
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五體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
天中尊如來欲入涅槃。
時欲将至。
若滅度後千五百歲。
五濁衆生多作惡業專行十惡。
如此衆生福德力薄。
于佛所說十二部經甚深妙法多文廣義意趣難解。
于其法□不可□攬。
願佛慈悲為說大乘決定真實。
令此衆生得真妙藥。
療諸毒病悉令得愈。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為諸衆生問如是事。
得大利益不可思議。
我當為汝分别宣說真實大乘決定了義。
何以故。
度衆生故。
令諸衆生離煩惱故。
出地獄苦生淨土故。
必定解脫超生死故。
汝等皆當一心。
為汝宣說。
爾時大衆皆大歡喜踴躍。
異口同音俱發聲言。
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佛言。
諸善男子。
欲求解脫當斷攀緣。
一心無二舍有心相。
心性體空。
于心性中無染無舍。
若無取舍即無所得。
若無所得即名菩提。
何以故。
衆多煩惱皆一心生。
心若不生煩惱不生。
于諸境智即無取舍。
若無取舍即離諸著。
若離諸著即不攀緣。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衆生境智能生善惡。
是緣起處。
内外二邊諸法相入。
雲何于中而不取舍。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善男子。
一禅聚觀諸内外必竟不有。
何以故。
觀内顧内真性不生。
觀外顧外無明不起。
無生無起即無涅槃。
是為清淨。
是妙良藥。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所說大乘實相甚深微妙無上良藥入一乘谛。
而後衆生三業不淨。
作十惡業行闡提行。
根基狹劣難可措心藥病差别。
作何方便令入大乘。
佛告虛空藏菩薩。
我有方便令入大乘。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我從昔聞如來為大乘人說六波羅蜜法。
為中乘人說十二因緣法。
為小乘人說四谛法。
為闡提人說十善法。
皆對病根為說良藥。
雲何今日說一乘法以救四人。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我說一乘道法。
猶如一地能生萬物長養一切。
猶如大雨普潤一切在地生者皆得潤澤。
猶如一米一味之飯在世衆生人及非人皆以為食。
食者悉能長養身命。
譬如藥王善合妙丹。
衆生病熱服者清涼。
衆生病冷服者溫熱。
諸下痢者服之即斷。
諸下閉者服之即通。
無病不愈。
我說一乘法于彼四人療諸疾病亦複如是。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以何方便令彼十惡闡提衆生入一乘道。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男子。
我一乘法即具三乘。
更無别說而作三乘。
汝當谛聽。
為汝宣說。
善男子。
妙道深體一相無二。
以方便故而說三乘。
諸法三乘皆符一觀。
一切衆生雖有四種。
而于佛性亦無有二。
何以故。
一切佛一切衆生同一性相一體無異。
衆生之心自起分别。
佛是衆生。
衆生是佛。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佛性衆生性皆同一性。
一性平等等諸法故。
我有方便令入一乘。
善男子。
令彼衆生牢固心城。
勿令賊入六識大門。
金剛守護觀心住處知心住處。
于心住處即不住心。
若不住心心則不住。
不住諸惡及以境界即不攀緣。
離攀緣故心即無求心。
若無求心則無住。
若無住處即名實住心。
善男子。
衆生之心作諸煩惱。
皆為心神所起不住故。
其心若住即無煩惱。
若無煩惱即是菩提。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一切衆生作諸煩惱其心不住。
從何力起而作攀緣。
願佛慈悲為衆宣說。
佛言。
一切衆生作諸緣起有二性力。
何等為二。
一者緣外境界起。
是緣性力。
二者不緣境界起自心自起。
是性力。
善男子。
令諸衆生不起二性。
則無煩惱則無菩提。
若無煩惱若無菩提入真實處。
是真菩提。
汝等菩薩若化衆生當令心住。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化度衆生令其心住。
住在何處而得菩提。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善問。
如是心義是大菩薩摩诃薩不可思議。
汝當谛聽為汝宣說。
善男子。
若化衆生令其心住。
住不在内。
住不在外。
住不中間。
諸佛乘法亦不在内。
亦不在外。
亦不在中間。
住一心神于無住處故得菩提。
若得菩提亦無菩提可得。
是名如如。
何以故。
煩惱妄生。
為妄空故。
諸法不自生。
法亦空故。
此心但有空名。
心亦不可得心亦空故。
諸善男子。
若知心空。
不應于一空心中妄見一切。
若見一切即名心垢。
心垢若無即名漏盡。
眼色與心界三空常淨。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
世尊。
諸法若然。
一切衆生應于一身一心一世界能入一佛世界。
一佛世界能入遍滿虛空一切佛法世界。
佛告虛空藏菩薩。
善男子。
如是如是。
一切世界入一世界。
一一世界有一一蓮華座。
一一蓮華中各有一如來座。
一一如來身充滿一切世界。
示現一切世界皆悉虛空。
諸佛莊嚴一切世界有一一菩薩。
身充滿一切世界。
有大神力。
于一毛孔中安置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入一衆生身。
一一衆生身一一世界數。
一一世界即是一佛。
一一佛道場一菩提樹。
一菩提樹下各有一佛座。
一佛身充滿一切世界。
一一佛妙聲亦充滿一切世界。
一切世界皆随所應無不聞解皆為歡喜。
諸行者知法在其身中。
不應而于他方一切世界之處而心佛身。
應于一心一世界處而求佛身。
于一身中能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