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禪師語錄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也麼?輕輕踏著別無他,轉身須是英靈漢,不被渠瞞始作家。
婆子燒庵 抱住慇懃問最親,供他死漢少知情,若還具有羅空手,一彈分明落一禽。
黃龍三關 我手何似佛手?曾盜淨瓶楊柳,露出白拈嘴臉,天涯無處藏醜。
我腳何似驢腳?步步全無好惡,早經踏著烏龜,箇箇都是硬殼。
人人有箇生緣。
良駿何待加鞭?迅速穿花過柳,追風逐電如煙。
五祖雲:「譬如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秪是尾巴過不得。
」 透得尾巴過,牛身方始全,縱橫泥水裏,毛色轉新鮮。
看得尾巴透,方傾參學心,百花林裏戲,片葉不沾身。
破沙盆 沙盆既破量寬洪,包括乾坤更可容,一切聖賢收不得,秪因沙界覓無蹤。
僧問本師密和尚:「如何是三寶?」密雲:「一餐胡餅兩餐粥。
」僧雲:「不是者三飽。
」密雲:「老僧日日奉持。
」 問得分明荅得親,奉持那肯別殷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箇知歸不外尋? 本師一日上堂,舉世尊初生話畢,乃雲:「汝等不見黃面老子,更向者裏討甚麼碗?」下座,一時打散。
彼丈夫兮我丈夫,有何虧尟向人圖?枉教喫盡伶俜苦,到底衣珠外得無。
末後句 末後句,透何難?臘月梅花帶雪看,箇中若善尋梅者,不用寒香到鼻邊。
和普明禪師牧牛頌十首 未牧 蹉過聲前這一哮,反生邊見歷途遙,披毛帶角渾無慮,糞草何曾識稼苗? 初調 纔識牛兮鼻已穿,翻然自肯更加鞭,暫時不在頻偷走,猶把芒繩緊緊牽。
受制 渡水穿雲不亂馳,任他呼遣總相隨,雖然已是堪調治,未許山童暫放疲。
回首 一回入草一回頭,可比初時性已柔,滿徑落花思踐履,客途煙雨豈羈留? 馴伏 玲瓏石畔古松邊,任運騰騰始貼然,手裏有鞭須放下,鼻中去索不須牽。
無礙 觸處逢渠得自知,入泥入水又何拘?饑餐渴飲困來睡,底事從來無欠餘。
任運 己眼撐開宇宙中,胡來胡現任茸茸,山童閒唱還鄉曲,不覺令人歸思濃。
相忘 喪盡偷心豁達中,人牛何異復何同?從今兩絕隄防力,可以西兮可以東。
獨炤 脫盡皮毛赤體間,堂堂獨露笑談間,不是渠儂能了達,秪因透徹上頭關。
雙泯 空空寂寂杳無蹤,一點靈機盡埽空,智理不存悲化普,一輪明月炤幽叢。
世尊陞座,文殊白椎。
法王之法若何觀?已見文殊彊指南,不是瞿曇大慈愍,潑水教收智者難。
世尊睹明星 以己方人世盡然,瞿曇未越見還偏,不思愧點胭脂額,故把硃砂畫雪顏。
外道問那一通 那通不識五通虛,樹本無根豈有枝?仙人不遇大慈父,兩足懸空步步虛。
靈雲見桃 因桃起見見非桃,桃既非桃見亦消,桃見兩消是甚麼?靈雲從此得逍遙。
栴檀瑞像 情與無情共一真,木雕泥塑解飛迎,世尊親手曾摩頂,你我原非有二人。
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隻者一個也不消得,便拋下水中。
婆婆抱子問來原,撫棹酬機見不偏,不遇知音猶自可,知音知處道情乾。
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山雲:「新婦騎驢阿家牽。
」 新婦騎驢阿家牽,因邪打正道方圓,曲高不落尋常調,越色超聲契別傳。
法語 天植駱居士五十懸弧之辰,作佛事薦其先嚴,請說。
公今年五十,上天一晝夜,天方夢夢然,不知有佛法。
公反勝於天,知苦修解脫,自度能度人,先從度親始。
非但一世親,世世親皆度,追思曠劫來,循環六道苦,備知異類身,曾昔為父母,所以調禦師,普度於一切。
公能效佛行,大孝莫可喻。
示鈍斧禪人 非剛打就,豈鐵鑄成?八風不動,四相無侵。
收放自由,佛魔難近,隻這一著,無可標名。
喜子老大執侍三稔,欲離吾右,刈茅蓋頭,孜孜無倦操持,實乃僧中之龍。
和羅飯,骨董羹,隨家豐儉,暢子平生。
金沙眾居士以念佛米供齋,求法語。
向來米價貴如珠,此米超珠珠莫及,一句彌陀一粒米,一粒米動一佛出。
若將供養老趙州,定然有口也不食,何故聻?念佛一聲,漱口三日,還會趙州此言麼?秪為念佛人不得理緻,心外有法,取捨情生,反污己口,不若不念,故道此爾。
要知得理之念謂之正念、失理之念謂之邪念,須是得正去邪始得。
且作麼生方乃得正去邪?如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是念佛,是為得理。
何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者,念無雜念;相繼者,念無間斷;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都攝者,因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意貪法塵,貪即是愛。
經雲:「有愛則生,愛盡則死。
」故知貪愛為生死本。
如今要斷生死,先斷貪愛。
貪愛作麼生得斷?即將一句阿彌陀佛念念相繼,則自然眼不取色、耳不取聲、鼻不取香、舌不取味、身不取細滑、意不取法塵,總歸一句彌陀,謂之都攝六根。
貪取謂之亂,一句彌陀謂之淨,淨以掃亂,亂除愛盡則生死之因自空、輪迴之果自息,如是念佛方得斷生死、出沉淪、趣菩提、證涅槃,纔是究竟念佛,是為得理正念。
趙州祖師要人明取念佛之理,接引盲修瞎念之輩,故曰:
婆子燒庵 抱住慇懃問最親,供他死漢少知情,若還具有羅空手,一彈分明落一禽。
黃龍三關 我手何似佛手?曾盜淨瓶楊柳,露出白拈嘴臉,天涯無處藏醜。
我腳何似驢腳?步步全無好惡,早經踏著烏龜,箇箇都是硬殼。
人人有箇生緣。
良駿何待加鞭?迅速穿花過柳,追風逐電如煙。
五祖雲:「譬如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秪是尾巴過不得。
」 透得尾巴過,牛身方始全,縱橫泥水裏,毛色轉新鮮。
看得尾巴透,方傾參學心,百花林裏戲,片葉不沾身。
破沙盆 沙盆既破量寬洪,包括乾坤更可容,一切聖賢收不得,秪因沙界覓無蹤。
僧問本師密和尚:「如何是三寶?」密雲:「一餐胡餅兩餐粥。
」僧雲:「不是者三飽。
」密雲:「老僧日日奉持。
」 問得分明荅得親,奉持那肯別殷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箇知歸不外尋? 本師一日上堂,舉世尊初生話畢,乃雲:「汝等不見黃面老子,更向者裏討甚麼碗?」下座,一時打散。
彼丈夫兮我丈夫,有何虧尟向人圖?枉教喫盡伶俜苦,到底衣珠外得無。
末後句 末後句,透何難?臘月梅花帶雪看,箇中若善尋梅者,不用寒香到鼻邊。
和普明禪師牧牛頌十首 未牧 蹉過聲前這一哮,反生邊見歷途遙,披毛帶角渾無慮,糞草何曾識稼苗? 初調 纔識牛兮鼻已穿,翻然自肯更加鞭,暫時不在頻偷走,猶把芒繩緊緊牽。
受制 渡水穿雲不亂馳,任他呼遣總相隨,雖然已是堪調治,未許山童暫放疲。
回首 一回入草一回頭,可比初時性已柔,滿徑落花思踐履,客途煙雨豈羈留? 馴伏 玲瓏石畔古松邊,任運騰騰始貼然,手裏有鞭須放下,鼻中去索不須牽。
無礙 觸處逢渠得自知,入泥入水又何拘?饑餐渴飲困來睡,底事從來無欠餘。
任運 己眼撐開宇宙中,胡來胡現任茸茸,山童閒唱還鄉曲,不覺令人歸思濃。
相忘 喪盡偷心豁達中,人牛何異復何同?從今兩絕隄防力,可以西兮可以東。
獨炤 脫盡皮毛赤體間,堂堂獨露笑談間,不是渠儂能了達,秪因透徹上頭關。
雙泯 空空寂寂杳無蹤,一點靈機盡埽空,智理不存悲化普,一輪明月炤幽叢。
世尊陞座,文殊白椎。
法王之法若何觀?已見文殊彊指南,不是瞿曇大慈愍,潑水教收智者難。
世尊睹明星 以己方人世盡然,瞿曇未越見還偏,不思愧點胭脂額,故把硃砂畫雪顏。
外道問那一通 那通不識五通虛,樹本無根豈有枝?仙人不遇大慈父,兩足懸空步步虛。
靈雲見桃 因桃起見見非桃,桃既非桃見亦消,桃見兩消是甚麼?靈雲從此得逍遙。
栴檀瑞像 情與無情共一真,木雕泥塑解飛迎,世尊親手曾摩頂,你我原非有二人。
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隻者一個也不消得,便拋下水中。
婆婆抱子問來原,撫棹酬機見不偏,不遇知音猶自可,知音知處道情乾。
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山雲:「新婦騎驢阿家牽。
」 新婦騎驢阿家牽,因邪打正道方圓,曲高不落尋常調,越色超聲契別傳。
法語 天植駱居士五十懸弧之辰,作佛事薦其先嚴,請說。
公今年五十,上天一晝夜,天方夢夢然,不知有佛法。
公反勝於天,知苦修解脫,自度能度人,先從度親始。
非但一世親,世世親皆度,追思曠劫來,循環六道苦,備知異類身,曾昔為父母,所以調禦師,普度於一切。
公能效佛行,大孝莫可喻。
示鈍斧禪人 非剛打就,豈鐵鑄成?八風不動,四相無侵。
收放自由,佛魔難近,隻這一著,無可標名。
喜子老大執侍三稔,欲離吾右,刈茅蓋頭,孜孜無倦操持,實乃僧中之龍。
和羅飯,骨董羹,隨家豐儉,暢子平生。
金沙眾居士以念佛米供齋,求法語。
向來米價貴如珠,此米超珠珠莫及,一句彌陀一粒米,一粒米動一佛出。
若將供養老趙州,定然有口也不食,何故聻?念佛一聲,漱口三日,還會趙州此言麼?秪為念佛人不得理緻,心外有法,取捨情生,反污己口,不若不念,故道此爾。
要知得理之念謂之正念、失理之念謂之邪念,須是得正去邪始得。
且作麼生方乃得正去邪?如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是念佛,是為得理。
何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者,念無雜念;相繼者,念無間斷;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都攝者,因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意貪法塵,貪即是愛。
經雲:「有愛則生,愛盡則死。
」故知貪愛為生死本。
如今要斷生死,先斷貪愛。
貪愛作麼生得斷?即將一句阿彌陀佛念念相繼,則自然眼不取色、耳不取聲、鼻不取香、舌不取味、身不取細滑、意不取法塵,總歸一句彌陀,謂之都攝六根。
貪取謂之亂,一句彌陀謂之淨,淨以掃亂,亂除愛盡則生死之因自空、輪迴之果自息,如是念佛方得斷生死、出沉淪、趣菩提、證涅槃,纔是究竟念佛,是為得理正念。
趙州祖師要人明取念佛之理,接引盲修瞎念之輩,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