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著語雲:喚作物即不可。
) 拈曰:嵩頭陀勸還兜率,惟度生為急,不思彼樂。
這老兒家愛向鬧籃裏鑽頭顯異惑眾,好與三十棒。
如今向甚麼處去也?復拍手笑雲:「識取明州憨布袋。
」 張拙秀才(青五石霜諸嗣)參石霜,霜問公:「何姓?」曰:「姓張,名拙。
」霜曰:「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公忽有省。
(著語雲:何不道拙得巧,巧得拙?)乃呈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 拈曰:好偈,道也太煞道,秪是不曾踏著向上關捩。
恁麼道是蹋著、是不曾蹋著?未知有者疑著好。
呂巖真人,字洞賓(青八黃龍機嗣),嘗遊廬山歸宗書鐘樓壁曰:「一日清閒一日仙,六神和合體安然;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著語雲:問過黃龍始得。
)未幾,道經黃龍山,值黃龍陞堂,龍見意必呂公,欲誘而進,厲聲曰:「座傍有竊法者。
」呂毅然出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此意如何?」龍指曰:「這守屍鬼。
」呂曰:「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藥?」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呂薄訝,飛劍脅之,劍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詰曰:「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頓悟,作偈曰:「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解從前錯用心。
」龍囑令加護。
(評曰:呂紫巖真人雲:「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及見黃龍,又道:「始解從前錯用心。
」今有以玄門坐功而擬禪理者,豈不錯哉?) 拈曰:呂既悟矣!龍又囑令加護,此去如何?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唐裴相國休,字公美(南四黃檗運嗣),遊大安精舍,因觀壁間高僧真儀,公曰:「真儀可觀,高僧何在?」執事無對。
公曰:「此處莫有禪者否?」曰:「近有一僧投寺執役,頗似禪人。
」公曰:「可請來詢問?」時黃檗運禪師混跡勞侶,於是執事尋至,公欣然曰:「休適有一問,諸德吝辭,今請上人代語。
」檗曰:「請相公垂問。
」公舉前話,檗朗聲曰:「裴休!」公應諾。
檗曰:「在甚麼處?」(著語雲:解呼諾底不是高僧。
)公當下知旨,如獲髻珠。
拈曰:黃檗老人善用宗門爪牙,如蒼鷹攫兔,見即生擒;裴相公當下悟去,可謂知燈是火,不覓鄰煙。
要且未喫黃檗痛棒在。
何也?不曾行鳥道,終是隔煙村。
崔趙公(四祖旁八徑山欽嗣)問徑山國一欽禪師曰:「弟子出得家否?」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公於言下有省。
拈曰:國師話甚奇特,崔趙公位登樞要、具將相才,非大丈夫耶?乃謂其出家不得,公返於言下有省,如香象渡河之勢,截流徑過;有獅子脫絆之威,遊行無畏。
勇哉!丈夫見超言外,可謂真出家者矣!出家且置,或問:「如何是大丈夫事?」別有超方眼,還他過量人。
宣州刺史陸亙(南三南泉願嗣)問南泉禪師曰:「肇法師也甚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泉指牡丹曰:「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陸罔測。
拈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此語平常,元無奇怪,陸大夫作奇怪想,遂有此問。
南泉老人道:「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卻甚奇怪,陸大夫翻作平常會去。
雪關與麼批判?且道是奇怪?是平常?向這裏揀辨得出,許伊親見南泉。
睦州陳尚書操(南五睦州陳尊宿嗣)齋次,拈起餬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這箇麼?」曰:「適來喫箇甚麼?」公曰:「敲鐘謝響。
」(著語雲:收鞭太速。
) 拈曰:這僧俊鶻沖霄到也快便,怎奈末上遭他網子?秪如道:「敲鐘謝響又作麼生?」對他合雲:「草賊大敗。
」 又齋僧次,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著語雲:公心太險。
)問僧:「有箇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
」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
」僧曰:「知過必改。
」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著語雲:好贏頭。
) 拈曰:陳尚書之機辯峻比雲門、辣似睦州,蓋從二師處得來,故縱奪臨時、殺活自在,真宗門入作,所以下刃最緊也。
還識尚書麼?電火難追影,風雲莫辨真。
白侍郎居易(南三佛光滿嗣)守杭州日,聞鳥窠林禪師居秦望山,躬往謁焉!因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窠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公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
」窠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公作禮而退。
(著語雲:鳥窠不是善心人。
) 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佛法大意,非但白太傅佩為至訓,千古之下飲人以甘露也。
然雖如是,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韓文公退之(青三大顛通嗣)謫潮州日,聞大顛禪師道風遠著,因往謁之,問曰:「和尚春秋高多少?」師提起數珠示雲:「會麼?」公曰:「不會。
」師曰:「晝夜一百八。
」公罔措,遂回。
次日仍至寺門,見首座,便舉前話問意旨如何?座乃扣齒三下。
及見顛,仍前問,顛亦扣齒三下,公曰:「信知佛法無兩般!」顛曰:「何以見得?」公曰:「適來問首座亦如是。
」顛遂喚首座問:「適來是汝如此袛對否?」座曰:「是。
」顛便打趁出院。
拈曰:首座眼親、顛師手快,未免被文公勘破。
雖然,還知大顛打首座意麼?翻雲全在我,覆雨更繇誰? 公一日詣顛,請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句?」顛良久,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顛曰:「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有省,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箇入處。
」 拈曰:大顛吹無孔篴、打不響鼓,雪曲難酬,賞音誰與?三平善能承虛接響,略通一線,不然文公了無入處。
且道如何是文公入處?穿林雖有徑,轉盻更登峰。
公一日問禪者雲:「承聞講得《肇論》是否?」答曰:「是。
」公曰:「肇有四不遷是否?」曰:「是。
」公遂將茶盞撲破雲:「這箇是遷不遷?」禪者無對。
(評曰:得底人,雖譏呵怒罵皆為佛事,然則排斥詆毀豈亦公善為佛事者耶?昔程明道先生嘗遊嶺南,因至潮州訪公,與大顛師往來問道書凡二十四封,及留衣事,有遺亭在焉!乃作詩曰:「昌黎文字如山鬥,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
」蓋詩之意,疑公初惑而後信也。
今人學韓排佛,無乃為文公所惑乎!) 拈曰:文公撲破茶盞論遷不遷,不惟勘破禪者,且能勘破肇公。
且道勘破在甚麼處?咄!無汝著眼處。
鼎州李刺史翺(青三藥山儼嗣)嚮藥山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謁之,山執經卷不顧,李性福急,乃曰:「見面不如聞名。
」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李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會麼?」李曰:「不會。
」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缾。
」(著語曰:言端語的。
)李欣愜作禮,遂述偈曰:「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缾。
」又問:「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貧道無此閑家具。
」李莫測玄旨,山曰:「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水底行,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
」 拈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袖而去;貴耳何得賤目?驀鼻牽回。
藥山之妙用如此,豈不令人捷悟哉?秪如道:「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
」此是煉石補天手法,語尤絕妙。
秪如當時李公道:「滲漏亦不惡。
」還契他藥山意麼?具眼底試緇素看。
襄州王常侍敬初(南四為山祐嗣)視事次,米胡和尚至,公乃舉筆示之,米曰:「還判得虛空麼?」公擲筆入宅,更不復出,米緻疑。
明日憑鼓山供養主入探其意,米亦隨至,潛立罘罳間偵伺。
供養主纔坐,問曰:「昨日米和尚有甚言句便不相見?」公曰:「師子咬人,韓盧逐塊。
」米遽出,朗笑曰:「我會也!我會也!」公曰:「會即不無,你試道看?」米曰:「請常侍舉!」公乃豎起一隻箸,米曰:「這野狐精。
」(評曰:米胡也是奇衲子,不因失節,那能拔本?)公曰:「這漢徹也。
」(著語雲:常侍徹也未?) 拈曰:王常侍可謂鐵眼銅睛,不但令米胡緻疑,亦疑殺天下人。
雖然,當時也草草放過。
待米胡道:「這野狐精。
」復抽身便入。
何故?要教伊疑箇徹底。
太傅王延彬(青七長慶稜嗣)到招慶煎茶,朗上座與明招把銚,忽翻茶銚,公問:「茶罏下是甚麼?」朗曰:「捧罏神。
」公曰:「為甚麼翻卻茶?」朗曰:「事官千日,失在一朝。
」公拂衲便出。
(評曰:王太傅如秤衡上星兒,斤兩分明,秤得天下衲僧也。
簡點將來大似白拈賊,已被長慶、明招二師捉敗。
且道捉敗在甚麼處?)明招曰:「朗上座喫卻招慶飯了,卻向外邊打野梩。
」朗曰:「上座作麼生?」招曰:「非人得其便。
」(著語雲:不識明招。
) 拈雲:朗上座也是招慶寺裏僧,若不向外打野梩,爭顯太傅門戶崇高、明招家風闊大。
然雖如是,「非人得其便」,知他是甚麼心行,道出這般語來? 宋楊文公億,字大年(南十廣慧璉嗣),因微恙問環大師曰:「某今日忽違和,大師慈
」(著語雲:喚作物即不可。
) 拈曰:嵩頭陀勸還兜率,惟度生為急,不思彼樂。
這老兒家愛向鬧籃裏鑽頭顯異惑眾,好與三十棒。
如今向甚麼處去也?復拍手笑雲:「識取明州憨布袋。
」 張拙秀才(青五石霜諸嗣)參石霜,霜問公:「何姓?」曰:「姓張,名拙。
」霜曰:「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公忽有省。
(著語雲:何不道拙得巧,巧得拙?)乃呈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 拈曰:好偈,道也太煞道,秪是不曾踏著向上關捩。
恁麼道是蹋著、是不曾蹋著?未知有者疑著好。
呂巖真人,字洞賓(青八黃龍機嗣),嘗遊廬山歸宗書鐘樓壁曰:「一日清閒一日仙,六神和合體安然;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著語雲:問過黃龍始得。
)未幾,道經黃龍山,值黃龍陞堂,龍見意必呂公,欲誘而進,厲聲曰:「座傍有竊法者。
」呂毅然出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此意如何?」龍指曰:「這守屍鬼。
」呂曰:「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藥?」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呂薄訝,飛劍脅之,劍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詰曰:「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頓悟,作偈曰:「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解從前錯用心。
」龍囑令加護。
(評曰:呂紫巖真人雲:「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及見黃龍,又道:「始解從前錯用心。
」今有以玄門坐功而擬禪理者,豈不錯哉?) 拈曰:呂既悟矣!龍又囑令加護,此去如何?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唐裴相國休,字公美(南四黃檗運嗣),遊大安精舍,因觀壁間高僧真儀,公曰:「真儀可觀,高僧何在?」執事無對。
公曰:「此處莫有禪者否?」曰:「近有一僧投寺執役,頗似禪人。
」公曰:「可請來詢問?」時黃檗運禪師混跡勞侶,於是執事尋至,公欣然曰:「休適有一問,諸德吝辭,今請上人代語。
」檗曰:「請相公垂問。
」公舉前話,檗朗聲曰:「裴休!」公應諾。
檗曰:「在甚麼處?」(著語雲:解呼諾底不是高僧。
)公當下知旨,如獲髻珠。
拈曰:黃檗老人善用宗門爪牙,如蒼鷹攫兔,見即生擒;裴相公當下悟去,可謂知燈是火,不覓鄰煙。
要且未喫黃檗痛棒在。
何也?不曾行鳥道,終是隔煙村。
崔趙公(四祖旁八徑山欽嗣)問徑山國一欽禪師曰:「弟子出得家否?」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公於言下有省。
拈曰:國師話甚奇特,崔趙公位登樞要、具將相才,非大丈夫耶?乃謂其出家不得,公返於言下有省,如香象渡河之勢,截流徑過;有獅子脫絆之威,遊行無畏。
勇哉!丈夫見超言外,可謂真出家者矣!出家且置,或問:「如何是大丈夫事?」別有超方眼,還他過量人。
宣州刺史陸亙(南三南泉願嗣)問南泉禪師曰:「肇法師也甚奇怪,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泉指牡丹曰:「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陸罔測。
拈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此語平常,元無奇怪,陸大夫作奇怪想,遂有此問。
南泉老人道:「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卻甚奇怪,陸大夫翻作平常會去。
雪關與麼批判?且道是奇怪?是平常?向這裏揀辨得出,許伊親見南泉。
睦州陳尚書操(南五睦州陳尊宿嗣)齋次,拈起餬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這箇麼?」曰:「適來喫箇甚麼?」公曰:「敲鐘謝響。
」(著語雲:收鞭太速。
) 拈曰:這僧俊鶻沖霄到也快便,怎奈末上遭他網子?秪如道:「敲鐘謝響又作麼生?」對他合雲:「草賊大敗。
」 又齋僧次,躬自行餅,一僧展手擬接,公卻縮手,僧無語,公曰:「果然果然!」(著語雲:公心太險。
)問僧:「有箇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
」公自摑口曰:「某甲罪過。
」僧曰:「知過必改。
」公曰:「就闍黎乞取口喫飯得麼?」(著語雲:好贏頭。
) 拈曰:陳尚書之機辯峻比雲門、辣似睦州,蓋從二師處得來,故縱奪臨時、殺活自在,真宗門入作,所以下刃最緊也。
還識尚書麼?電火難追影,風雲莫辨真。
白侍郎居易(南三佛光滿嗣)守杭州日,聞鳥窠林禪師居秦望山,躬往謁焉!因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窠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公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
」窠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公作禮而退。
(著語雲:鳥窠不是善心人。
) 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佛法大意,非但白太傅佩為至訓,千古之下飲人以甘露也。
然雖如是,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韓文公退之(青三大顛通嗣)謫潮州日,聞大顛禪師道風遠著,因往謁之,問曰:「和尚春秋高多少?」師提起數珠示雲:「會麼?」公曰:「不會。
」師曰:「晝夜一百八。
」公罔措,遂回。
次日仍至寺門,見首座,便舉前話問意旨如何?座乃扣齒三下。
及見顛,仍前問,顛亦扣齒三下,公曰:「信知佛法無兩般!」顛曰:「何以見得?」公曰:「適來問首座亦如是。
」顛遂喚首座問:「適來是汝如此袛對否?」座曰:「是。
」顛便打趁出院。
拈曰:首座眼親、顛師手快,未免被文公勘破。
雖然,還知大顛打首座意麼?翻雲全在我,覆雨更繇誰? 公一日詣顛,請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句?」顛良久,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顛曰:「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有省,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箇入處。
」 拈曰:大顛吹無孔篴、打不響鼓,雪曲難酬,賞音誰與?三平善能承虛接響,略通一線,不然文公了無入處。
且道如何是文公入處?穿林雖有徑,轉盻更登峰。
公一日問禪者雲:「承聞講得《肇論》是否?」答曰:「是。
」公曰:「肇有四不遷是否?」曰:「是。
」公遂將茶盞撲破雲:「這箇是遷不遷?」禪者無對。
(評曰:得底人,雖譏呵怒罵皆為佛事,然則排斥詆毀豈亦公善為佛事者耶?昔程明道先生嘗遊嶺南,因至潮州訪公,與大顛師往來問道書凡二十四封,及留衣事,有遺亭在焉!乃作詩曰:「昌黎文字如山鬥,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
」蓋詩之意,疑公初惑而後信也。
今人學韓排佛,無乃為文公所惑乎!) 拈曰:文公撲破茶盞論遷不遷,不惟勘破禪者,且能勘破肇公。
且道勘破在甚麼處?咄!無汝著眼處。
鼎州李刺史翺(青三藥山儼嗣)嚮藥山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謁之,山執經卷不顧,李性福急,乃曰:「見面不如聞名。
」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李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會麼?」李曰:「不會。
」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缾。
」(著語曰:言端語的。
)李欣愜作禮,遂述偈曰:「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缾。
」又問:「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貧道無此閑家具。
」李莫測玄旨,山曰:「欲得保任此事,直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水底行,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
」 拈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袖而去;貴耳何得賤目?驀鼻牽回。
藥山之妙用如此,豈不令人捷悟哉?秪如道:「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
」此是煉石補天手法,語尤絕妙。
秪如當時李公道:「滲漏亦不惡。
」還契他藥山意麼?具眼底試緇素看。
襄州王常侍敬初(南四為山祐嗣)視事次,米胡和尚至,公乃舉筆示之,米曰:「還判得虛空麼?」公擲筆入宅,更不復出,米緻疑。
明日憑鼓山供養主入探其意,米亦隨至,潛立罘罳間偵伺。
供養主纔坐,問曰:「昨日米和尚有甚言句便不相見?」公曰:「師子咬人,韓盧逐塊。
」米遽出,朗笑曰:「我會也!我會也!」公曰:「會即不無,你試道看?」米曰:「請常侍舉!」公乃豎起一隻箸,米曰:「這野狐精。
」(評曰:米胡也是奇衲子,不因失節,那能拔本?)公曰:「這漢徹也。
」(著語雲:常侍徹也未?) 拈曰:王常侍可謂鐵眼銅睛,不但令米胡緻疑,亦疑殺天下人。
雖然,當時也草草放過。
待米胡道:「這野狐精。
」復抽身便入。
何故?要教伊疑箇徹底。
太傅王延彬(青七長慶稜嗣)到招慶煎茶,朗上座與明招把銚,忽翻茶銚,公問:「茶罏下是甚麼?」朗曰:「捧罏神。
」公曰:「為甚麼翻卻茶?」朗曰:「事官千日,失在一朝。
」公拂衲便出。
(評曰:王太傅如秤衡上星兒,斤兩分明,秤得天下衲僧也。
簡點將來大似白拈賊,已被長慶、明招二師捉敗。
且道捉敗在甚麼處?)明招曰:「朗上座喫卻招慶飯了,卻向外邊打野梩。
」朗曰:「上座作麼生?」招曰:「非人得其便。
」(著語雲:不識明招。
) 拈雲:朗上座也是招慶寺裏僧,若不向外打野梩,爭顯太傅門戶崇高、明招家風闊大。
然雖如是,「非人得其便」,知他是甚麼心行,道出這般語來? 宋楊文公億,字大年(南十廣慧璉嗣),因微恙問環大師曰:「某今日忽違和,大師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