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侍者成巒傳善錄
法孫開詗編
妙行語錄
崇禎丙子春,司理海岸黃公、中丞集生餘公,洎武林眾縉紳居士請師重興妙行禪寺,以三月念五日進院。
三門。
「八字打開,旋風百匝,先在其中,猶遲八刻。
咦!且從者裏入。
」 天王殿。
「不動而升,普光明殿!帝網幢前,與麼相見。
」 伽藍殿。
「明月為廊,清風作殿!拈起鋤頭,從頭翻轉。
然雖如是,善建者不拔。
」 祖師殿。
「萬派千枝,源頭一線,信手拈花,無人能薦。
」咄雲:「展。
」 佛殿。
「玉殿苔封不帶埃,珠林寶網鏡光開,世尊猶自拈花笑,且道笑箇甚麼?咦!笑有箇人重來。
」上堂,指法座雲:「作禮燈王,借此寶座,大家有分,得坐便坐。
」遂陞座,拈香祝 聖竟,斂衣就座。
維那白椎畢,師乃雲:「生平不學楊岐老,破院風光卻儼然;今日又來湖墅寺,起爐搭竈豎空拳。
棗柏大士道:『法無定相,遇緣即宗。
』山僧在博山,出門不知有虎跑底事;在虎跑,開堂不知有妙行底事。
即今受請而來,都著一毫念頭預為不得,此喻彌陀一坐具地因緣成,既有壞廢必當興,倘藉眾緣或可濟事。
然則緣之一字安排不得,躲避不得,所以雲:『萬般從此道,一味信前緣。
』」拈拄杖雲:「秪有拄杖子不屬因緣、本無成壞,亦不用安排躲避,卻能為一切眾生之所憑靠。
山僧登山涉水、拄地撐天,全承渠力,豈更由誰?倚在禪床角,則聲臭俱無;拈出法堂前,則乾坤攪動。
諸人還知麼?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卓拄杖下座。
黃海岸居士封翁八十誕,會城眾宰官居士請上堂,海岸居士問:「壽等虛空是何人?」師雲:「量過虛空者。
」進雲:「虛空如何過?」師雲:「出門先辨路,轉步按飛雲。
」進雲:「恁麼則過了也。
」師雲:「切忌撞倒煙樓。
」士禮拜雲:「還須老漢始得。
」師雲:「普!」良久乃雲:「海岸居士,兩任浙中司理,投錢飲水,清畏人知,決讞平反,視民如子。
其尊翁自崑居士,亦嘗令建德,先後美政俱擅,循良可見,趨庭義方,別有家傳。
今首夏初三日,乃封翁八十華誕,武林眾士紳,想其人、頌其德,無以效華封之祝,因各以衣裓盛諸香花,詣妙行禪院請轉法輪,以祝封翁無量之壽。
山僧道:以法為親,以慧為命,不但父子同條,亦乃祖佛齊證。
如脅尊者八十出家、老趙州八十行腳,全憑者箇風流,趁入花叢矍鑠。
非特此二老也,一切諸佛諸祖以及自崑居士、海岸居士,亦無不憑者箇而入大光明藏,成就世出世間諸大功德也。
功德且置,秪如今日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生道?無根樹子無今古,果熟香飄溢壽筵。
珍重。
」 鄭三渠、方清寰二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高高山頂立時如何?」師雲:「巖顛驚石墜。
」進雲:「深深海底行時如何?」師雲:「水怒浪花翻。
」進雲:「推倒香臺子去也。
」師雲:「扶起聖僧來。
」僧禮拜。
師乃雲:「鶯聲乍囀百花洲,又覺薰風徂麥秋;時節將人雙眼換,箇中誰不被遷流?諸仁者!秪可恁麼過日子,不可這等過時光,此乃壽昌師翁語脈。
若搆得,任汝七縱八橫;如或不然,開口被栗棘蓬礙、舉步被金剛圈礙、動念被須彌山礙。
設有箇不被礙底出來,又作麼生?還知麼?鴦掘摩羅持缽到,忽然產婦便生兒。
」 侍禦葉慶繩居士請上堂,僧問:「如何是曹谿路?」師雲:「撩起便走。
」進雲:「滑腳難行時如何?」師笑雲:「誰教你撩起便走?」進雲:「恁麼則不去也?」師雲:「行步平正,其疾如風。
」又僧問:「如何是金剛杵?」師雲:「不降汝這小魔。
」進雲:「忽遇大魔王來時如何?」師雲:「消得龍王多少風。
」 餘龍、江雲江兩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如何是藏身沒蹤跡?」師雲:「天寒方袖手。
」進雲:「如何是沒跡莫藏身?」師雲:「春至好扶犁。
」進雲:「因甚道吾在藥山二十餘年纔明此事?」師雲:「久煉成鋼。
」進雲:「師住博山二十餘年,明此事否?」師雲:「幸自可憐生,搜甚破[袖-由+((臘-月)-?+?)底?」僧問:「倩女離魂時若何?」師雲:「月淡花移影。
」進雲:「未審他是業識、是意生?」師雲:「風搖水作波。
」進雲:「畢竟是一箇是兩箇?」師雲:「形影不須彰,便脫狐窠臼。
」進雲:「脫卻後如何?」師雲:「急急如律令。
」又僧問:「請師答話。
」師雲:「賣精光漢。
」師舉:「昔世尊經行次,指一片地雲:『此處宜建梵剎。
』帝釋尊天隨拈一莖草插地上雲:『建梵剎已竟。
』諸天散花讚歎!山僧道:劃破虛空,箇箇具經天緯地之手;撮來大地,人人有插草建剎之能。
因甚麼昔日靈山,不消費力。
今朝妙行,特地興工?且道一遲一速有何差別?」擊拂子雲:「妙用難思議,功須無作成。
珍重。
」 餘集生居士誕日,眾請上堂,師雲:「山僧夜來得一夢,夢見善導和尚邀住光明臺赴齋,為石頭長老祝壽。
時瓶匋聞尊宿亦在座,乃以缽伸手,往香積國盛取香飯供養大眾。
有餘未也居士出眾作禮雲:『今日是家君誕辰,諸大師將何為壽?』善導和尚以手指虛空雲:『三世諸佛壽如此、黧奴白牯壽如此、石頭長老壽如此,以斯上壽壽斯人,續佛慧命無窮數。
』山僧道:『虛空療狂子之方、黧牯換時人之眼,以此為石頭長老壽,量恐未欣然在。
』忽有箇傍不甘底出來道:『誾上座汝壽作麼生?』山僧卓拄杖雲:『此是先大師受用不盡底付與雪關;雪關受用不盡送與石頭長老,接壽昌之血脈、展博山之家風。
』復壽以偈雲:『口闊吞乾滄海,手快裂破虛空;煉就銅頭銕額,穿過虎穴魔宮。
』爾時善導和尚從其口門放無量光明,一光有一臺,一花有一佛,時諸天、龍神、乾闥婆王、阿修羅眾,各各散香花奏音樂同聲讚歎!石頭長老雲:『爾能布施不求天福、爾能參禪不圖開悟、爾能出家不除鬚髮、爾能津梁亦不疲厭,倡毘耶之作略;奪龐老之機鋒,非汝而誰?』讚歎未了,忽被石頭長老倒喝一聲雲:『你這一隊不唧瀏漢,在這裏寱語作麼?』山僧驚醒起來,纔覺今日是瓶匋聞尊宿設供,餘未也居士請上堂祝壽,諸兄弟!好一篇壽文,切忌作夢話會。
」 康藍田、芝田兩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喻彌陀齋僧化緣有箇木杓,和尚齋僧化緣用箇甚麼?」師雲:「提起破布袋。
」進雲:「齋得幾萬僧?」師雲:「大方無外。
」師復雲:「昔喻彌陀齋三百萬僧,闢此道場與天宮鬥麗,師乃地位中人,見地超曠,行果因花,成此一大功德海也。
今有康藍田、芝田兩居士好善樂施,以飯僧為佛事,此者設齋報薦先君康思萱、先妣蕭氏一門宗族俱證蓮胎。
山僧要選箇無事道人出來,酬他信心齋供。
且道那箇是無事道人?古德道:『眼裏著不得沙,耳裏著不得水,箇是無事道人。
』又有道:『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箇是無事道人。
』雪竇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也總不得,箇是無事道人。
』山僧道:三箇無事道人,總是不唧瀏漢,要消施主供養,依舊還難。
且道畢竟是甚麼人消得?」師指露柱雲
三門。
「八字打開,旋風百匝,先在其中,猶遲八刻。
咦!且從者裏入。
」 天王殿。
「不動而升,普光明殿!帝網幢前,與麼相見。
」 伽藍殿。
「明月為廊,清風作殿!拈起鋤頭,從頭翻轉。
然雖如是,善建者不拔。
」 祖師殿。
「萬派千枝,源頭一線,信手拈花,無人能薦。
」咄雲:「展。
」 佛殿。
「玉殿苔封不帶埃,珠林寶網鏡光開,世尊猶自拈花笑,且道笑箇甚麼?咦!笑有箇人重來。
」上堂,指法座雲:「作禮燈王,借此寶座,大家有分,得坐便坐。
」遂陞座,拈香祝 聖竟,斂衣就座。
維那白椎畢,師乃雲:「生平不學楊岐老,破院風光卻儼然;今日又來湖墅寺,起爐搭竈豎空拳。
棗柏大士道:『法無定相,遇緣即宗。
』山僧在博山,出門不知有虎跑底事;在虎跑,開堂不知有妙行底事。
即今受請而來,都著一毫念頭預為不得,此喻彌陀一坐具地因緣成,既有壞廢必當興,倘藉眾緣或可濟事。
然則緣之一字安排不得,躲避不得,所以雲:『萬般從此道,一味信前緣。
』」拈拄杖雲:「秪有拄杖子不屬因緣、本無成壞,亦不用安排躲避,卻能為一切眾生之所憑靠。
山僧登山涉水、拄地撐天,全承渠力,豈更由誰?倚在禪床角,則聲臭俱無;拈出法堂前,則乾坤攪動。
諸人還知麼?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卓拄杖下座。
黃海岸居士封翁八十誕,會城眾宰官居士請上堂,海岸居士問:「壽等虛空是何人?」師雲:「量過虛空者。
」進雲:「虛空如何過?」師雲:「出門先辨路,轉步按飛雲。
」進雲:「恁麼則過了也。
」師雲:「切忌撞倒煙樓。
」士禮拜雲:「還須老漢始得。
」師雲:「普!」良久乃雲:「海岸居士,兩任浙中司理,投錢飲水,清畏人知,決讞平反,視民如子。
其尊翁自崑居士,亦嘗令建德,先後美政俱擅,循良可見,趨庭義方,別有家傳。
今首夏初三日,乃封翁八十華誕,武林眾士紳,想其人、頌其德,無以效華封之祝,因各以衣裓盛諸香花,詣妙行禪院請轉法輪,以祝封翁無量之壽。
山僧道:以法為親,以慧為命,不但父子同條,亦乃祖佛齊證。
如脅尊者八十出家、老趙州八十行腳,全憑者箇風流,趁入花叢矍鑠。
非特此二老也,一切諸佛諸祖以及自崑居士、海岸居士,亦無不憑者箇而入大光明藏,成就世出世間諸大功德也。
功德且置,秪如今日因齋慶讚一句又作麼生道?無根樹子無今古,果熟香飄溢壽筵。
珍重。
」 鄭三渠、方清寰二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高高山頂立時如何?」師雲:「巖顛驚石墜。
」進雲:「深深海底行時如何?」師雲:「水怒浪花翻。
」進雲:「推倒香臺子去也。
」師雲:「扶起聖僧來。
」僧禮拜。
師乃雲:「鶯聲乍囀百花洲,又覺薰風徂麥秋;時節將人雙眼換,箇中誰不被遷流?諸仁者!秪可恁麼過日子,不可這等過時光,此乃壽昌師翁語脈。
若搆得,任汝七縱八橫;如或不然,開口被栗棘蓬礙、舉步被金剛圈礙、動念被須彌山礙。
設有箇不被礙底出來,又作麼生?還知麼?鴦掘摩羅持缽到,忽然產婦便生兒。
」 侍禦葉慶繩居士請上堂,僧問:「如何是曹谿路?」師雲:「撩起便走。
」進雲:「滑腳難行時如何?」師笑雲:「誰教你撩起便走?」進雲:「恁麼則不去也?」師雲:「行步平正,其疾如風。
」又僧問:「如何是金剛杵?」師雲:「不降汝這小魔。
」進雲:「忽遇大魔王來時如何?」師雲:「消得龍王多少風。
」 餘龍、江雲江兩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如何是藏身沒蹤跡?」師雲:「天寒方袖手。
」進雲:「如何是沒跡莫藏身?」師雲:「春至好扶犁。
」進雲:「因甚道吾在藥山二十餘年纔明此事?」師雲:「久煉成鋼。
」進雲:「師住博山二十餘年,明此事否?」師雲:「幸自可憐生,搜甚破[袖-由+((臘-月)-?+?)底?」僧問:「倩女離魂時若何?」師雲:「月淡花移影。
」進雲:「未審他是業識、是意生?」師雲:「風搖水作波。
」進雲:「畢竟是一箇是兩箇?」師雲:「形影不須彰,便脫狐窠臼。
」進雲:「脫卻後如何?」師雲:「急急如律令。
」又僧問:「請師答話。
」師雲:「賣精光漢。
」師舉:「昔世尊經行次,指一片地雲:『此處宜建梵剎。
』帝釋尊天隨拈一莖草插地上雲:『建梵剎已竟。
』諸天散花讚歎!山僧道:劃破虛空,箇箇具經天緯地之手;撮來大地,人人有插草建剎之能。
因甚麼昔日靈山,不消費力。
今朝妙行,特地興工?且道一遲一速有何差別?」擊拂子雲:「妙用難思議,功須無作成。
珍重。
」 餘集生居士誕日,眾請上堂,師雲:「山僧夜來得一夢,夢見善導和尚邀住光明臺赴齋,為石頭長老祝壽。
時瓶匋聞尊宿亦在座,乃以缽伸手,往香積國盛取香飯供養大眾。
有餘未也居士出眾作禮雲:『今日是家君誕辰,諸大師將何為壽?』善導和尚以手指虛空雲:『三世諸佛壽如此、黧奴白牯壽如此、石頭長老壽如此,以斯上壽壽斯人,續佛慧命無窮數。
』山僧道:『虛空療狂子之方、黧牯換時人之眼,以此為石頭長老壽,量恐未欣然在。
』忽有箇傍不甘底出來道:『誾上座汝壽作麼生?』山僧卓拄杖雲:『此是先大師受用不盡底付與雪關;雪關受用不盡送與石頭長老,接壽昌之血脈、展博山之家風。
』復壽以偈雲:『口闊吞乾滄海,手快裂破虛空;煉就銅頭銕額,穿過虎穴魔宮。
』爾時善導和尚從其口門放無量光明,一光有一臺,一花有一佛,時諸天、龍神、乾闥婆王、阿修羅眾,各各散香花奏音樂同聲讚歎!石頭長老雲:『爾能布施不求天福、爾能參禪不圖開悟、爾能出家不除鬚髮、爾能津梁亦不疲厭,倡毘耶之作略;奪龐老之機鋒,非汝而誰?』讚歎未了,忽被石頭長老倒喝一聲雲:『你這一隊不唧瀏漢,在這裏寱語作麼?』山僧驚醒起來,纔覺今日是瓶匋聞尊宿設供,餘未也居士請上堂祝壽,諸兄弟!好一篇壽文,切忌作夢話會。
」 康藍田、芝田兩居士設齋請上堂,僧問:「喻彌陀齋僧化緣有箇木杓,和尚齋僧化緣用箇甚麼?」師雲:「提起破布袋。
」進雲:「齋得幾萬僧?」師雲:「大方無外。
」師復雲:「昔喻彌陀齋三百萬僧,闢此道場與天宮鬥麗,師乃地位中人,見地超曠,行果因花,成此一大功德海也。
今有康藍田、芝田兩居士好善樂施,以飯僧為佛事,此者設齋報薦先君康思萱、先妣蕭氏一門宗族俱證蓮胎。
山僧要選箇無事道人出來,酬他信心齋供。
且道那箇是無事道人?古德道:『眼裏著不得沙,耳裏著不得水,箇是無事道人。
』又有道:『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箇是無事道人。
』雪竇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也總不得,箇是無事道人。
』山僧道:三箇無事道人,總是不唧瀏漢,要消施主供養,依舊還難。
且道畢竟是甚麼人消得?」師指露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