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滄海巨波消。
而今得箇閒棲泊,相將盤踞炊煙閣;倒卷綃簾轉出來,面前顆顆驪珠爍。
且道是甚麼人為他點眼?」良久雲:「水晶宮殿杳,淡墨也難描。
」 錢從卓憲副、柴文伯封公、周朗垣中翰、錢瑞星太史、翁水因大參、俞無文別駕、顧霖調太學,聞子將、柴雲倩、朱夏朔、方子凡諸孝廉,設齋請上堂。
餘集生居士問雲:「雲門拈起餬餅雲:『我秪供養兩浙人,不供養向北人。
』今日浙人也來供養、北人也來供養,和尚還一體回施、還似雲門兩般管待?」師雲:「雪關更過雲門量,口闊從來吞十方。
」進雲:「一口吞盡十方,卻向甚麼處屙?」師雲:「施不擇地。
」進雲:「這箇供養,還須阿難唱箇僧跋,方見得有賓有主。
」師雲:「難得居士賡前和後。
」進雲:「賡前和後且置,洞山有箇頌子:『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溺天』時又如何?」師雲:「山僧則不然,紅稻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進雲:「恁麼則溈山柿子大家有分,秪合代大眾禮拜。
」師微笑雲:「放過一著。
」弘贊上座問雲:「如月在水,孤明歷歷時如何?」師雲:「擊碎精靈窟,通身毛骨寒。
」進雲:「便恁麼撒手時還有事也無?」師雲:「切忌坐明頭。
」贊禮拜。
師乃舉:「裴公美相國守新安日遊大安精舍,見壁間畫像問黃檗老人雲:『真儀可觀,高僧何在?』檗朗聲喚雲:『裴休!』公應諾,檗雲:『在甚麼處?』公於言下領旨,如獲髻珠。
山僧道:黃檗提頭,裴公知尾,一箇舌親,一箇手快,秪見草枯鷹眼疾,不知雪盡馬蹄輕。
「韓昌黎公一日謁大顛禪師雲:『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句?』顛良久,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顛雲:『作麼?』平雲:『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乃禮謝雲:『和尚門風高峻,某於侍者邊得箇入處。
』山僧道:龍樓穩密,近侍能知;和尚門風高峻,侍者邊得箇入處。
須知轉深轉有,還須轉有轉深,撞見箇嚙鏃人來始得。
」 「楊文公大年謁廣慧璉禪師,璉接見問:『秘監曾見何人道話來?』公曰:『某曾問雲巖諒上座:「兩箇大蟲相咬時如何?」諒雲:「一合相。
」某曰:「我秪管看,未審恁麼道?還得麼?」璉曰:「這裏即不然。
」公:「請和尚下一轉語。
」璉以手作拽鼻勢雲:「這畜生猶??跳在。
」』公於言下領旨,脫然無疑,遂呈偈雲:『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獅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鬥藏,應須合掌南辰後。
』山僧道:方位易辨,肯綮難知,若要徹骨徹髓,更須親見廣慧一迴始得。
「張侍郎無垢初參柏子話未有入,忽聞蛙聲有省,偈曰:『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
』山僧道:築著磕著,未足好手。
後來至徑山參妙喜老人,與馮給諫諸公議格物,山曰:『秪知有格物,不知有物格。
』公茫然,山大笑,公曰:『師能開論乎?』山曰:『不見小說載唐人有與安祿山共謀叛者,其人先為閬守,壁間畫像在焉!明皇幸蜀,見之怒,令侍臣以劍擊其像首,時閬守在陝西,首忽墮地。
』公於此頓領深旨,題不動軒雲:『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識一貫,兩箇五伯。
』山僧道:格物物格,強分皂白,若會萬物為自己,說甚物格與不格?然雖如是,囫圇吞栗即不得。
諸道友!今日是合城大護法眾居士設齋,此諸公才兼韶美、名媲韓楊,拈起龐老箭鋒,穿楊可待;靠倒維摩方丈,入室無難。
山僧未到虎跑先蒙書幣殷勤,既到虎跑又承盤桓眷顧,久居虎跑更蒙法供稠疊。
佛法付於國王大臣,然則靈山囑累正在今朝,教中道:『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秪如今日眾居士設齋,且道是法供、不是法供?」良久雲:「毒藥醍醐俱上味,不知那箇飽膨脝?」便下座。
孝廉唐祈遠設齋請上堂。
祈遠居士問雲:「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雲:「吾常於此切。
」進雲:「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雲:「一一經過始得。
」進雲:「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雲:「把定乾坤。
」士作禮。
一僧隨問雲:「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雲:「截千人之頭臂,剜萬人之心肝。
」又問:「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雲:「拆佛殿,毀魔宮。
」又問:「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雲:「逆水船開順水風。
」僧禮拜。
師乃舉:「徑山老人道:『趙州禪秪在口唇邊。
』山僧道:趙州禪如神廟裏籤,千掣千聖、萬掣萬靈,初不曾安排吉兇使人規避禍福,若以是非得失而論古駁今,山僧綰上眉毛,一任諸方貶剝。
」卓拄杖下座。
上堂,兵曹徐獨往居士問:「博山言句雖多,肚皮乾淨?」師雲:「乾淨是一機,先師不在這裏。
」士雲:「乾淨便好?」師雲:「語不離窠臼。
」士雲:「如何出得窠臼?」師雲:「居士保重尊體。
」士雲:「病也不妨?」師雲:「忌口強喫藥。
」士欣然。
師乃舉:「傅大士偈雲:『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老子做箇法身頌子,盡力描寫卻道不出,不消山僧一句便頌了也。
且道是那一句?」卓拄杖雲:「美食不中飽人餐。
」便下座。
解制上堂:「山僧手腳類園丁,日午澆瓜慣不曾;今日根芽舒遍地,春風引上石瓠棚。
秪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還有人道得麼?一月期長雲裏過,天明分曉各歸窠。
」僧問:「放行則日月生光,把定則乾坤失色,還是把住是?放行是?」師雲:「一任闍黎裁取。
」進雲:「恁麼則囊錐脫穎去也。
」師雲:「你底錐在甚麼處?」僧便喝,師笑雲:「喝破口唇皮,錐兒尋不見。
」僧雲:「不犯當頭,因甚麼又犯?」師雲:「不打自招,趁出去。
」茹無棟居士問:「如何是殺人刀?」師雲:「倒挂眉端。
」進雲:「如何是活人劍?」師雲:「不斬死漢。
」士禮拜,師雲:「收。
」師復雲:「諸兄弟!此一禪期乃司理黃海岸居士啟請,餘集生居士肇端,洎會城諸公禪侶莫不歡心延接,可謂金城百仞、寶塹千重,意在挽太平中興之國運、起法門無諍之真風。
諸兄弟!勝緣難遇,大心須發,雖時風窪陋,先聖可攀,玄沙衣取蔽形、食取接氣,傋頭陀之名,豈因浪得?大溈冬不圍爐、夏不搖扇;哲侍者之枕真箇驚人,率多真參實究,豈徒馳獵虛聲?古人道:『知是般事便休。
』或親明眼,久受鉗錘;或居深山茆屋邊,秪待囊錐脫穎、果熟香飄;或遊十字街頭,卻道我自調心非關汝事。
宜追先軌,勿墮時流;其或未然,縱有好因緣時節,未免依舊當面蹉過。
設有箇不錯過底出來,也須向千峰萬峰深處親見老僧始得。
」 瓶匋聞老師同古德、新伊二法師洎眾宰官居士請小參,師雲:「宗門下事,正令當行,直饒佛祖出來也少不得劈頭一棒,何況論賓論主,禮貌周遮,折旋俯仰,寒溫語笑,與本分事有何交涉?然主不軋主、法不說法,明眼人前,撒土撒沙一場笑柄。
況瓶匋師翁法雲普覆,慧鏡渾圓,寓直指于曲禮之中;謙光滿目,移法幢於虎跑之寺,降尊就卑,雖真歇老祖攝誘溫人無過此意,即法眼就玄則之座助化何如?兼有古新二法師,皆一時義虎,正宜就此法筵之中,互顯不說之說。
當知未開口已前,如撾塗毒鼓,石人側耳久矣!無奈眾居士鼓弄風濤,要使香海神龍法戰一場,卻被三尊宿勘破了也。
且道勘破在甚麼處?」黃海岸居士突問雲:「此三尊宿且道是那一箇具眼?」師雲:「請公高鑒。
」士雲:「勘破了也。
」師雲:「勘破在甚麼處?」士雲:「請師道。
」師雲:「草裏漢!」士禮拜。
餘集生居士問雲:「和尚今日親到虎跑,一聲哮吼,喚醒夜深臣子,就中虎嘯風生一句無人道得,卻請和尚道。
」師雲:「夫子自道了也。
」士雲:「請師再吼。
」師雲:「不礙連聲吼,恐驚座上人。
」便歸方丈。
全夢澤邑侯、王荊白郡幕、吳心陽封公請小參,師舉:「龐居士偈雲:『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銕牛不怕師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
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這老漢千秋雪膽、萬古冰肝,一任紅塵撲面,何妨白汗盈軀?妙在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心還是心、境還是境,直得心境雙融,卷舒自在,然後可以治國治家,上緻君、下澤民,即家庭而為佛事,火中拈出蓮花;就風塵而結道緣,空裏不留鳥跡,縱在萬境交加之際,恬然如入那伽大定。
秪要信得此事及,把柄在手。
如山僧先占法臺上坐,任他千人藂觀、萬人環繞,畢竟動山僧這一步位不得。
我若招你上來、推你下去,要且一切人不奈山僧何,山僧卻奈得一切人何。
假如有箇不受招不受推底人出來,又作麼生道?若道得,山僧與你柱杖;若道不得,山僧也與你柱杖。
」傍僧雲:「因甚麼如此?」師雲:「為你不如此。
」進雲:「如此時又如何?」師雲:「正好喫棒。
」 小參,僧問雲:「萬古靈機追虎穴,千峰踏破復歸崖。
蹋破千峰即不問,今居虎穴事如何?」師雲:「還我草鞋錢來。
」僧鳴指一下,師雲:「不要亂做。
」僧雲:「不亂做底請師道。
」師雲:「你號做甚麼?」傍僧雲:「這僧在磬山來,號『孤崖』。
」師問:「曾到博山麼?」僧雲:「到。
」師雲:「你是那家小販?凡問話,臨濟有臨濟底妙處,曹洞有曹洞底妙處。
」僧雲:「我但不知何等底妙處?」師雲:「妙處也不知!」僧雲:「這是什麼所在,扯這些葛藤?」拂袖便出,師雲:「者梢郎子未遇人在。
」師乃卓拄杖,舉:「
而今得箇閒棲泊,相將盤踞炊煙閣;倒卷綃簾轉出來,面前顆顆驪珠爍。
且道是甚麼人為他點眼?」良久雲:「水晶宮殿杳,淡墨也難描。
」 錢從卓憲副、柴文伯封公、周朗垣中翰、錢瑞星太史、翁水因大參、俞無文別駕、顧霖調太學,聞子將、柴雲倩、朱夏朔、方子凡諸孝廉,設齋請上堂。
餘集生居士問雲:「雲門拈起餬餅雲:『我秪供養兩浙人,不供養向北人。
』今日浙人也來供養、北人也來供養,和尚還一體回施、還似雲門兩般管待?」師雲:「雪關更過雲門量,口闊從來吞十方。
」進雲:「一口吞盡十方,卻向甚麼處屙?」師雲:「施不擇地。
」進雲:「這箇供養,還須阿難唱箇僧跋,方見得有賓有主。
」師雲:「難得居士賡前和後。
」進雲:「賡前和後且置,洞山有箇頌子:『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溺天』時又如何?」師雲:「山僧則不然,紅稻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進雲:「恁麼則溈山柿子大家有分,秪合代大眾禮拜。
」師微笑雲:「放過一著。
」弘贊上座問雲:「如月在水,孤明歷歷時如何?」師雲:「擊碎精靈窟,通身毛骨寒。
」進雲:「便恁麼撒手時還有事也無?」師雲:「切忌坐明頭。
」贊禮拜。
師乃舉:「裴公美相國守新安日遊大安精舍,見壁間畫像問黃檗老人雲:『真儀可觀,高僧何在?』檗朗聲喚雲:『裴休!』公應諾,檗雲:『在甚麼處?』公於言下領旨,如獲髻珠。
山僧道:黃檗提頭,裴公知尾,一箇舌親,一箇手快,秪見草枯鷹眼疾,不知雪盡馬蹄輕。
「韓昌黎公一日謁大顛禪師雲:『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句?』顛良久,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顛雲:『作麼?』平雲:『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公乃禮謝雲:『和尚門風高峻,某於侍者邊得箇入處。
』山僧道:龍樓穩密,近侍能知;和尚門風高峻,侍者邊得箇入處。
須知轉深轉有,還須轉有轉深,撞見箇嚙鏃人來始得。
」 「楊文公大年謁廣慧璉禪師,璉接見問:『秘監曾見何人道話來?』公曰:『某曾問雲巖諒上座:「兩箇大蟲相咬時如何?」諒雲:「一合相。
」某曰:「我秪管看,未審恁麼道?還得麼?」璉曰:「這裏即不然。
」公:「請和尚下一轉語。
」璉以手作拽鼻勢雲:「這畜生猶??跳在。
」』公於言下領旨,脫然無疑,遂呈偈雲:『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獅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鬥藏,應須合掌南辰後。
』山僧道:方位易辨,肯綮難知,若要徹骨徹髓,更須親見廣慧一迴始得。
「張侍郎無垢初參柏子話未有入,忽聞蛙聲有省,偈曰:『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
』山僧道:築著磕著,未足好手。
後來至徑山參妙喜老人,與馮給諫諸公議格物,山曰:『秪知有格物,不知有物格。
』公茫然,山大笑,公曰:『師能開論乎?』山曰:『不見小說載唐人有與安祿山共謀叛者,其人先為閬守,壁間畫像在焉!明皇幸蜀,見之怒,令侍臣以劍擊其像首,時閬守在陝西,首忽墮地。
』公於此頓領深旨,題不動軒雲:『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識一貫,兩箇五伯。
』山僧道:格物物格,強分皂白,若會萬物為自己,說甚物格與不格?然雖如是,囫圇吞栗即不得。
諸道友!今日是合城大護法眾居士設齋,此諸公才兼韶美、名媲韓楊,拈起龐老箭鋒,穿楊可待;靠倒維摩方丈,入室無難。
山僧未到虎跑先蒙書幣殷勤,既到虎跑又承盤桓眷顧,久居虎跑更蒙法供稠疊。
佛法付於國王大臣,然則靈山囑累正在今朝,教中道:『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秪如今日眾居士設齋,且道是法供、不是法供?」良久雲:「毒藥醍醐俱上味,不知那箇飽膨脝?」便下座。
孝廉唐祈遠設齋請上堂。
祈遠居士問雲:「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雲:「吾常於此切。
」進雲:「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雲:「一一經過始得。
」進雲:「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雲:「把定乾坤。
」士作禮。
一僧隨問雲:「如何是參禪入手處?」師雲:「截千人之頭臂,剜萬人之心肝。
」又問:「如何是參禪險難處?」師雲:「拆佛殿,毀魔宮。
」又問:「如何是參禪得力處?」師雲:「逆水船開順水風。
」僧禮拜。
師乃舉:「徑山老人道:『趙州禪秪在口唇邊。
』山僧道:趙州禪如神廟裏籤,千掣千聖、萬掣萬靈,初不曾安排吉兇使人規避禍福,若以是非得失而論古駁今,山僧綰上眉毛,一任諸方貶剝。
」卓拄杖下座。
上堂,兵曹徐獨往居士問:「博山言句雖多,肚皮乾淨?」師雲:「乾淨是一機,先師不在這裏。
」士雲:「乾淨便好?」師雲:「語不離窠臼。
」士雲:「如何出得窠臼?」師雲:「居士保重尊體。
」士雲:「病也不妨?」師雲:「忌口強喫藥。
」士欣然。
師乃舉:「傅大士偈雲:『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老子做箇法身頌子,盡力描寫卻道不出,不消山僧一句便頌了也。
且道是那一句?」卓拄杖雲:「美食不中飽人餐。
」便下座。
解制上堂:「山僧手腳類園丁,日午澆瓜慣不曾;今日根芽舒遍地,春風引上石瓠棚。
秪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還有人道得麼?一月期長雲裏過,天明分曉各歸窠。
」僧問:「放行則日月生光,把定則乾坤失色,還是把住是?放行是?」師雲:「一任闍黎裁取。
」進雲:「恁麼則囊錐脫穎去也。
」師雲:「你底錐在甚麼處?」僧便喝,師笑雲:「喝破口唇皮,錐兒尋不見。
」僧雲:「不犯當頭,因甚麼又犯?」師雲:「不打自招,趁出去。
」茹無棟居士問:「如何是殺人刀?」師雲:「倒挂眉端。
」進雲:「如何是活人劍?」師雲:「不斬死漢。
」士禮拜,師雲:「收。
」師復雲:「諸兄弟!此一禪期乃司理黃海岸居士啟請,餘集生居士肇端,洎會城諸公禪侶莫不歡心延接,可謂金城百仞、寶塹千重,意在挽太平中興之國運、起法門無諍之真風。
諸兄弟!勝緣難遇,大心須發,雖時風窪陋,先聖可攀,玄沙衣取蔽形、食取接氣,傋頭陀之名,豈因浪得?大溈冬不圍爐、夏不搖扇;哲侍者之枕真箇驚人,率多真參實究,豈徒馳獵虛聲?古人道:『知是般事便休。
』或親明眼,久受鉗錘;或居深山茆屋邊,秪待囊錐脫穎、果熟香飄;或遊十字街頭,卻道我自調心非關汝事。
宜追先軌,勿墮時流;其或未然,縱有好因緣時節,未免依舊當面蹉過。
設有箇不錯過底出來,也須向千峰萬峰深處親見老僧始得。
」 瓶匋聞老師同古德、新伊二法師洎眾宰官居士請小參,師雲:「宗門下事,正令當行,直饒佛祖出來也少不得劈頭一棒,何況論賓論主,禮貌周遮,折旋俯仰,寒溫語笑,與本分事有何交涉?然主不軋主、法不說法,明眼人前,撒土撒沙一場笑柄。
況瓶匋師翁法雲普覆,慧鏡渾圓,寓直指于曲禮之中;謙光滿目,移法幢於虎跑之寺,降尊就卑,雖真歇老祖攝誘溫人無過此意,即法眼就玄則之座助化何如?兼有古新二法師,皆一時義虎,正宜就此法筵之中,互顯不說之說。
當知未開口已前,如撾塗毒鼓,石人側耳久矣!無奈眾居士鼓弄風濤,要使香海神龍法戰一場,卻被三尊宿勘破了也。
且道勘破在甚麼處?」黃海岸居士突問雲:「此三尊宿且道是那一箇具眼?」師雲:「請公高鑒。
」士雲:「勘破了也。
」師雲:「勘破在甚麼處?」士雲:「請師道。
」師雲:「草裏漢!」士禮拜。
餘集生居士問雲:「和尚今日親到虎跑,一聲哮吼,喚醒夜深臣子,就中虎嘯風生一句無人道得,卻請和尚道。
」師雲:「夫子自道了也。
」士雲:「請師再吼。
」師雲:「不礙連聲吼,恐驚座上人。
」便歸方丈。
全夢澤邑侯、王荊白郡幕、吳心陽封公請小參,師舉:「龐居士偈雲:『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銕牛不怕師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
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這老漢千秋雪膽、萬古冰肝,一任紅塵撲面,何妨白汗盈軀?妙在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心還是心、境還是境,直得心境雙融,卷舒自在,然後可以治國治家,上緻君、下澤民,即家庭而為佛事,火中拈出蓮花;就風塵而結道緣,空裏不留鳥跡,縱在萬境交加之際,恬然如入那伽大定。
秪要信得此事及,把柄在手。
如山僧先占法臺上坐,任他千人藂觀、萬人環繞,畢竟動山僧這一步位不得。
我若招你上來、推你下去,要且一切人不奈山僧何,山僧卻奈得一切人何。
假如有箇不受招不受推底人出來,又作麼生道?若道得,山僧與你柱杖;若道不得,山僧也與你柱杖。
」傍僧雲:「因甚麼如此?」師雲:「為你不如此。
」進雲:「如此時又如何?」師雲:「正好喫棒。
」 小參,僧問雲:「萬古靈機追虎穴,千峰踏破復歸崖。
蹋破千峰即不問,今居虎穴事如何?」師雲:「還我草鞋錢來。
」僧鳴指一下,師雲:「不要亂做。
」僧雲:「不亂做底請師道。
」師雲:「你號做甚麼?」傍僧雲:「這僧在磬山來,號『孤崖』。
」師問:「曾到博山麼?」僧雲:「到。
」師雲:「你是那家小販?凡問話,臨濟有臨濟底妙處,曹洞有曹洞底妙處。
」僧雲:「我但不知何等底妙處?」師雲:「妙處也不知!」僧雲:「這是什麼所在,扯這些葛藤?」拂袖便出,師雲:「者梢郎子未遇人在。
」師乃卓拄杖,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