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雅禪師語錄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侍者海嶽記錄
順治丁酉十月十五日,湖廣鄖陽府鎮臺穆公、協鎮呂公,暨南陽兩郡紳衿緇素,從風穴請師住浙川縣岝峉山法海寺,於戊戍四月八日開堂。
佛殿。
「雲門棒,丹霞劈,鋸解秤錘血滴滴,者樣忤逆種草,會須向前合十。
」遂展拜。
法座。
「當陽坐斷,凡聖不測其端;格外流通,隱顯全彰縱奪。
斬新條令,殺活並行。
還見麼?」便陞。
拈香。
「此一瓣香,彌綸八極,包括二儀,信手拈來,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 皇帝聖壽萬歲萬萬歲,伏願一人有慶,四海無虞。
」次拈雲:「此一瓣香,氣沖牛鬥,德被群黎,奉為滿朝文武、闔國勳貴、本郡縣宰、縉紳文學,伏願位冠百辟、爵倍萬鍾;并及當山請主、現前大眾,澈自性之淵源,明日用之根本。
」又拈雲:「此一瓣香,十載遍參,後入龍池會裏惡浪滔天,幸是不曾沾他涓滴,而今毒發恨深,恭對人天眾前拈出,供養現住河南汝州 風穴堂上雲峨老和尚,爇向爐中,用酬法乳之恩。
」斂衣就座。
維那白椎,雲:「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雲:「家私蕩盡碧岩隈,坐見松陰長綠苔,滿目溪山藏不住,頻拈鐵笛出雲來。
」以拂子作吹笛勢,雲:「嗚咿嗚咿,還有知音者麼?出來與山僧相見。
」僧問:「古鏡未磨含萬象,金鐘一扣獲圓通,指天指地即不問,和尚興居是若何?」師雲:「兩彩一賽。
」進雲:「十方法海波濤靜,獰龍出現爪牙雄。
」師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進雲:「恁麼則任運騰騰從此去,為雲為雨遍大千。
」師雲:「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問:「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落宮商,是何曲調?」師雲:「氈拍闆,無弦琴,唱彌高而和者深。
」進雲:「那箇男兒不丈夫?」師便打。
僧禮拜,雲:「遍界難藏跡,因甚被蟭螟一口吞?」師雲:「靈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師。
」進雲:「如何是日用事?」師雲:「熱時搖扇,寒則添衣。
」進雲:「如何是向上事?」師復打。
進雲:「四大分張,眼光落地,向甚處安身立命?」師雲:「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金。
」乃雲:「釋迦老子降誕,法海今日開堂,時節雖殊,理無二緻。
」豎起拂子,雲:「釋迦老子來也。
還見麼?在山僧拂子頭道:『天上天下,惟吾獨尊。
』還聞麼?隻饒聞見分明,猶是金塵落眼。
所以雲門大師道:『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有般漢道:『雲門可謂有恩皆報,無德不酬。
』法海則不然。
」擲拂子,雲:「路遠夜長休把火,大家吹滅暗中行。
」復白椎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下座。
協鎮呂公請上堂。
僧問:「選佛場開即不問,如何是法海境?」師雲:「東山雲樹妍春色,西澗寒泉映碧天。
」進雲:「恁麼則大地眾生開正眼,十方法界露全身。
」師雲:「仰彌高而鑽彌堅。
」進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雲:「且緩緩。
」問:「法海重建,祖令新張,眾請和尚陞堂,示何意旨?」師雲:「移花兼蝶至,買石得雲饒。
」進雲:「那箇是學人本分事?」師雲:「兩耳掛面旁。
」進雲:「恁麼則覿面指出,遠送千峰去也。
」師雲:「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進雲:「一切眾生與佛同體,因甚不薦?」師卓拄杖,雲:「還會麼?」僧擬議,師打雲:「不唧溜漢。
」問:「不思善、不思惡時如何?」師雲:「野岸橫秋水,空山起暮煙。
」僧禮拜,師便打。
問:「三界惟心,萬法惟識,如何是心?」師雲:「珠中有火君須信,休向天邊問太陽。
」進雲:「恁麼則撩起便行去也。
」師雲:「絆倒一個。
」乃雲:「性天寥廓,覺海淵渟,湛寂虛玄,融通變化,漚生漚滅而任運卷舒,非異非如而縱橫得妙。
光吞萬象,洞明佛祖家風;體絕離微,揭露衲僧巴鼻。
於斯薦得,便請各自歸堂;其或未然,山僧向第二門頭播土揚塵,瞞汝諸人去也。
」驀拈拄杖,雲:「還委悉麼?喚作拄杖,矢上加尖;不喚作拄杖,棄波求水。
且道:畢竟如何?二途俱不涉,一劍倚天寒。
」下座。
佛成道日,上堂。
僧問:「一句了然超百億,還是那一句?」師雲:「雪裡藏白牛。
」進雲:「恁麼則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師雲:「閒言語。
」問:「父母未生以前有甚巴鼻?」師雲:「拄杖黑粼粼。
」進雲:「眉間掛劍時如何?」師雲:「虛空見骨。
」僧便喝,師便打。
前僧復問:「水牯牛過窗櫺,因甚尾巴過不得?」師雲:「問了話又問話。
」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雲:「不壞。
」進雲:「因甚不壞。
」師雲:「壞。
」進雲:「為甚又壞?」師打一棒,雲:「這箇壞不壞?」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雲:「樹掛殘雲幾片白。
」進雲:「如何是第二玄?」師雲:「山含落日半邊紅。
」進雲:「如何是第三玄?」師雲:「金剛腦後重添楔。
」進雲:「三玄旨趣蒙師指,心法雙忘意若何?」師打雲:「沒得許多般。
」問:「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因甚不成佛?」師雲:「貓有歃血之功,而無起屍之德。
」進雲:「恁麼則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
」師打雲:「總在這裏。
」問:「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時如何?」師雲:「野鳥有聲驚世夢,山花無語笑人忙。
」乃雲:「道出常情,言超物表,理攝頓漸,用在機先,貴乎腳下無私,便可當陽直入。
起也,河清海晏,玉轉珠回;住也,乾坤失色,草木生輝。
明如杲日,利似吹毛,剿絕生死根株,開鑿人天眼目。
所以釋迦老子始於正覺山前,夜睹明星,忽然大悟,乃雲:『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世尊雖則全機獨露,直截根源,檢點將來,大似依模脫墼。
法海今朝乃一期慶賀千載奇逢,滿堂龍象個個達境惟心,四海英賢人人縱橫自適,金鐘扣處聲聲清韻響乾坤,法鼓催時浩浩洪音鳴梵院,堅冰浮野水而競注,寒梅待春信以方開。
當此之際,喚作世諦耶?佛法耶?智慧耶?德相耶?」擊禪床,雲:「數聲清磬是非外,一箇閑人天地間。
」下座。
上堂。
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
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師雲:「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進雲:「未審這箇落在甚麼處?」師雲:「牡丹花下臥貓兒。
」僧便喝,師便打。
僧雲:「蒼天,蒼天。
」師雲:「有甚冤苦?」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因甚佛法不現前?」師雲:「柳影橫塘魚上樹,槐陰罩地馬登枝。
」進雲:「四大和合時如何?」師雲:「桑樹豬揩背,長江鴨洗頭。
」問:「一人發真歸元,為甚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師雲:「臨崖看滸眼,特地一場愁。
」進雲:「法性本空,如何趨向?」師雲:「草枯鷹眼疾,雪霽馬蹄輕。
」問:「世尊滅度三千年,未審至今在何處?」師雲:「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
」進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蝦蟆窟裏沒蛟龍。
」乃雲:「法海自住以來,不肯攙行奪市、裂土分茅,直將盡大地作一禪堂,行與諸人同行、住與諸人共住,二六時中著衣喫飯、運水搬柴,舉措施為了無障礙,乃至明暗色空、森羅萬象,若智、若愚各依本分。
然雖如是,更有一人不入保社,淨裸裸絕囊藏、赤灑灑無向背,有時孤峰頂上嘯月吟風,有時鬧市街前神頭鬼面,舌拄梵天,眼空四海,動若行雲,止猶谷神。
」以拂子打圓相,雲:「還識此人落處麼?平生肝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
」擲拂子,下座。
解制,上堂。
僧問:「夫說法者,無說無示;聽法者,無得無失。
」師雲:「蝸牛頭角兩丫乂。
」進雲:「恁麼則人歸大國方知貴,水到瀟湘分外清。
」師便打。
問:「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師雲:「雪消花影瘦,冰生水面肥。
」進雲:「如何是諸佛智?」師雲:「近前來向你道。
」僧禮拜,師便打。
進雲:「如何是天地同根?」師雲:「萬物一體。
」僧擬議,師復打。
乃雲:「繁興大用,舉必全真,覿面相呈,了無窠臼。
擬心負荷,早涉途程;脫體承當,劍去久矣。
名不得,狀不得,天高群象正;理無礙,事無礙,海闊百川朝。
所以道:靈光獨耀,萬古徽猷,入此門來,不存知解。
大眾!今朝三冬已滿,萬彙流芳,家家鑼鼓鬧元宵,處處挑燈焚皓月,文殊、普賢橫身賣悄,然燈古佛脫體圓明,風流公子、窈窕佳人儘夜歌歡猶未足,曉來特地可憐生。
惟有林下道人,如愚、若魯,清貧自適,揚身物外,獨步大方。
然雖如是,且道:功成果滿、百日期圓又作麼生道?拄杖芒鞋獰似虎,君向瀟湘我向秦。
」 南明監寺生辰,請上堂。
師雲:「今朝二十七,檻外蟬聲急,暑盡復寒來,眉橫鼻則直。
阿呵呵,好消息,萬裡晴空絕點埃,碧天午夜紅輪出,福慧圓明,渾金璞玉,山僧直捷為舉揚,大事因緣須了畢。
還會麼?」乃合掌,雲:「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 上堂。
舉:「趙州和尚訪一菴主,問雲:『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舟處。
』便行。
又至一菴主,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
』便禮拜。
」師雲:「趙州老漢可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如向這裏會得,萬裡崖州;倘或未然,山僧重為頌出:移舟兩岸楚江清,野老渾家徹骨貧,一盞蒿湯全理義,不期方外有知音。
」擲下拄杖,雲:「錯,錯。
」 師一日因狗子逐鹿墜岩,命眾負柴钁坑,擊鼓上堂。
雲:「法海有隻狗子,慣好害物傷慈,今朝斷送紅爐,諸人作麼生救?若救得,不惟狗子活命,亦使萬物超昇;其或未然,未免入地獄如箭。
」眾下語俱不契,師以拄杖一齊打散。
歸方丈,復問南明,明雲:「蒼天,蒼天,也是憐兒不覺醜。
」 臘八,上堂。
僧問:「打破乾坤,當陽顯露;擊碎虛空,更不囊藏。
衲僧分上作麼生道?」師雲:「日出連山,月圓當戶。
」進雲:「放出鐵牛離金索,展開木馬任縱橫。
」師雲:「費盡腕頭力。
」僧便喝,師便打。
問:「初祖單傳以至和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日茶芽堂
佛殿。
「雲門棒,丹霞劈,鋸解秤錘血滴滴,者樣忤逆種草,會須向前合十。
」遂展拜。
法座。
「當陽坐斷,凡聖不測其端;格外流通,隱顯全彰縱奪。
斬新條令,殺活並行。
還見麼?」便陞。
拈香。
「此一瓣香,彌綸八極,包括二儀,信手拈來,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 皇帝聖壽萬歲萬萬歲,伏願一人有慶,四海無虞。
」次拈雲:「此一瓣香,氣沖牛鬥,德被群黎,奉為滿朝文武、闔國勳貴、本郡縣宰、縉紳文學,伏願位冠百辟、爵倍萬鍾;并及當山請主、現前大眾,澈自性之淵源,明日用之根本。
」又拈雲:「此一瓣香,十載遍參,後入龍池會裏惡浪滔天,幸是不曾沾他涓滴,而今毒發恨深,恭對人天眾前拈出,供養現住河南汝州 風穴堂上雲峨老和尚,爇向爐中,用酬法乳之恩。
」斂衣就座。
維那白椎,雲:「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雲:「家私蕩盡碧岩隈,坐見松陰長綠苔,滿目溪山藏不住,頻拈鐵笛出雲來。
」以拂子作吹笛勢,雲:「嗚咿嗚咿,還有知音者麼?出來與山僧相見。
」僧問:「古鏡未磨含萬象,金鐘一扣獲圓通,指天指地即不問,和尚興居是若何?」師雲:「兩彩一賽。
」進雲:「十方法海波濤靜,獰龍出現爪牙雄。
」師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進雲:「恁麼則任運騰騰從此去,為雲為雨遍大千。
」師雲:「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問:「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落宮商,是何曲調?」師雲:「氈拍闆,無弦琴,唱彌高而和者深。
」進雲:「那箇男兒不丈夫?」師便打。
僧禮拜,雲:「遍界難藏跡,因甚被蟭螟一口吞?」師雲:「靈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師。
」進雲:「如何是日用事?」師雲:「熱時搖扇,寒則添衣。
」進雲:「如何是向上事?」師復打。
進雲:「四大分張,眼光落地,向甚處安身立命?」師雲:「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金。
」乃雲:「釋迦老子降誕,法海今日開堂,時節雖殊,理無二緻。
」豎起拂子,雲:「釋迦老子來也。
還見麼?在山僧拂子頭道:『天上天下,惟吾獨尊。
』還聞麼?隻饒聞見分明,猶是金塵落眼。
所以雲門大師道:『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有般漢道:『雲門可謂有恩皆報,無德不酬。
』法海則不然。
」擲拂子,雲:「路遠夜長休把火,大家吹滅暗中行。
」復白椎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下座。
協鎮呂公請上堂。
僧問:「選佛場開即不問,如何是法海境?」師雲:「東山雲樹妍春色,西澗寒泉映碧天。
」進雲:「恁麼則大地眾生開正眼,十方法界露全身。
」師雲:「仰彌高而鑽彌堅。
」進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雲:「且緩緩。
」問:「法海重建,祖令新張,眾請和尚陞堂,示何意旨?」師雲:「移花兼蝶至,買石得雲饒。
」進雲:「那箇是學人本分事?」師雲:「兩耳掛面旁。
」進雲:「恁麼則覿面指出,遠送千峰去也。
」師雲:「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進雲:「一切眾生與佛同體,因甚不薦?」師卓拄杖,雲:「還會麼?」僧擬議,師打雲:「不唧溜漢。
」問:「不思善、不思惡時如何?」師雲:「野岸橫秋水,空山起暮煙。
」僧禮拜,師便打。
問:「三界惟心,萬法惟識,如何是心?」師雲:「珠中有火君須信,休向天邊問太陽。
」進雲:「恁麼則撩起便行去也。
」師雲:「絆倒一個。
」乃雲:「性天寥廓,覺海淵渟,湛寂虛玄,融通變化,漚生漚滅而任運卷舒,非異非如而縱橫得妙。
光吞萬象,洞明佛祖家風;體絕離微,揭露衲僧巴鼻。
於斯薦得,便請各自歸堂;其或未然,山僧向第二門頭播土揚塵,瞞汝諸人去也。
」驀拈拄杖,雲:「還委悉麼?喚作拄杖,矢上加尖;不喚作拄杖,棄波求水。
且道:畢竟如何?二途俱不涉,一劍倚天寒。
」下座。
佛成道日,上堂。
僧問:「一句了然超百億,還是那一句?」師雲:「雪裡藏白牛。
」進雲:「恁麼則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師雲:「閒言語。
」問:「父母未生以前有甚巴鼻?」師雲:「拄杖黑粼粼。
」進雲:「眉間掛劍時如何?」師雲:「虛空見骨。
」僧便喝,師便打。
前僧復問:「水牯牛過窗櫺,因甚尾巴過不得?」師雲:「問了話又問話。
」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雲:「不壞。
」進雲:「因甚不壞。
」師雲:「壞。
」進雲:「為甚又壞?」師打一棒,雲:「這箇壞不壞?」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雲:「樹掛殘雲幾片白。
」進雲:「如何是第二玄?」師雲:「山含落日半邊紅。
」進雲:「如何是第三玄?」師雲:「金剛腦後重添楔。
」進雲:「三玄旨趣蒙師指,心法雙忘意若何?」師打雲:「沒得許多般。
」問:「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因甚不成佛?」師雲:「貓有歃血之功,而無起屍之德。
」進雲:「恁麼則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
」師打雲:「總在這裏。
」問:「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時如何?」師雲:「野鳥有聲驚世夢,山花無語笑人忙。
」乃雲:「道出常情,言超物表,理攝頓漸,用在機先,貴乎腳下無私,便可當陽直入。
起也,河清海晏,玉轉珠回;住也,乾坤失色,草木生輝。
明如杲日,利似吹毛,剿絕生死根株,開鑿人天眼目。
所以釋迦老子始於正覺山前,夜睹明星,忽然大悟,乃雲:『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世尊雖則全機獨露,直截根源,檢點將來,大似依模脫墼。
法海今朝乃一期慶賀千載奇逢,滿堂龍象個個達境惟心,四海英賢人人縱橫自適,金鐘扣處聲聲清韻響乾坤,法鼓催時浩浩洪音鳴梵院,堅冰浮野水而競注,寒梅待春信以方開。
當此之際,喚作世諦耶?佛法耶?智慧耶?德相耶?」擊禪床,雲:「數聲清磬是非外,一箇閑人天地間。
」下座。
上堂。
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
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師雲:「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進雲:「未審這箇落在甚麼處?」師雲:「牡丹花下臥貓兒。
」僧便喝,師便打。
僧雲:「蒼天,蒼天。
」師雲:「有甚冤苦?」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因甚佛法不現前?」師雲:「柳影橫塘魚上樹,槐陰罩地馬登枝。
」進雲:「四大和合時如何?」師雲:「桑樹豬揩背,長江鴨洗頭。
」問:「一人發真歸元,為甚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師雲:「臨崖看滸眼,特地一場愁。
」進雲:「法性本空,如何趨向?」師雲:「草枯鷹眼疾,雪霽馬蹄輕。
」問:「世尊滅度三千年,未審至今在何處?」師雲:「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
」進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蝦蟆窟裏沒蛟龍。
」乃雲:「法海自住以來,不肯攙行奪市、裂土分茅,直將盡大地作一禪堂,行與諸人同行、住與諸人共住,二六時中著衣喫飯、運水搬柴,舉措施為了無障礙,乃至明暗色空、森羅萬象,若智、若愚各依本分。
然雖如是,更有一人不入保社,淨裸裸絕囊藏、赤灑灑無向背,有時孤峰頂上嘯月吟風,有時鬧市街前神頭鬼面,舌拄梵天,眼空四海,動若行雲,止猶谷神。
」以拂子打圓相,雲:「還識此人落處麼?平生肝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
」擲拂子,下座。
解制,上堂。
僧問:「夫說法者,無說無示;聽法者,無得無失。
」師雲:「蝸牛頭角兩丫乂。
」進雲:「恁麼則人歸大國方知貴,水到瀟湘分外清。
」師便打。
問:「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師雲:「雪消花影瘦,冰生水面肥。
」進雲:「如何是諸佛智?」師雲:「近前來向你道。
」僧禮拜,師便打。
進雲:「如何是天地同根?」師雲:「萬物一體。
」僧擬議,師復打。
乃雲:「繁興大用,舉必全真,覿面相呈,了無窠臼。
擬心負荷,早涉途程;脫體承當,劍去久矣。
名不得,狀不得,天高群象正;理無礙,事無礙,海闊百川朝。
所以道:靈光獨耀,萬古徽猷,入此門來,不存知解。
大眾!今朝三冬已滿,萬彙流芳,家家鑼鼓鬧元宵,處處挑燈焚皓月,文殊、普賢橫身賣悄,然燈古佛脫體圓明,風流公子、窈窕佳人儘夜歌歡猶未足,曉來特地可憐生。
惟有林下道人,如愚、若魯,清貧自適,揚身物外,獨步大方。
然雖如是,且道:功成果滿、百日期圓又作麼生道?拄杖芒鞋獰似虎,君向瀟湘我向秦。
」 南明監寺生辰,請上堂。
師雲:「今朝二十七,檻外蟬聲急,暑盡復寒來,眉橫鼻則直。
阿呵呵,好消息,萬裡晴空絕點埃,碧天午夜紅輪出,福慧圓明,渾金璞玉,山僧直捷為舉揚,大事因緣須了畢。
還會麼?」乃合掌,雲:「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 上堂。
舉:「趙州和尚訪一菴主,問雲:『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舟處。
』便行。
又至一菴主,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
』便禮拜。
」師雲:「趙州老漢可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如向這裏會得,萬裡崖州;倘或未然,山僧重為頌出:移舟兩岸楚江清,野老渾家徹骨貧,一盞蒿湯全理義,不期方外有知音。
」擲下拄杖,雲:「錯,錯。
」 師一日因狗子逐鹿墜岩,命眾負柴钁坑,擊鼓上堂。
雲:「法海有隻狗子,慣好害物傷慈,今朝斷送紅爐,諸人作麼生救?若救得,不惟狗子活命,亦使萬物超昇;其或未然,未免入地獄如箭。
」眾下語俱不契,師以拄杖一齊打散。
歸方丈,復問南明,明雲:「蒼天,蒼天,也是憐兒不覺醜。
」 臘八,上堂。
僧問:「打破乾坤,當陽顯露;擊碎虛空,更不囊藏。
衲僧分上作麼生道?」師雲:「日出連山,月圓當戶。
」進雲:「放出鐵牛離金索,展開木馬任縱橫。
」師雲:「費盡腕頭力。
」僧便喝,師便打。
問:「初祖單傳以至和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日茶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