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嘉興大藏經 天王水鑒海和尚六會錄 水鑒海和尚六會錄卷七 嗣法門人原敏等編 贊 金陵長幹舍利寶塔(有序長幹即今報恩寺) 舍利者何謂佛之真身也寶塔者何謂吳大帝所造函此真身也大帝初未信吾教适遇康僧會曰卿教何驗會曰吾佛舍利禱之即來遂命禱之三七日中不應會曰佛以慈悲為心苟不應則使此方衆生斷滅佛種矣于是痛舉佛号三稱即聽瓶中铿然有聲啟之舍利宛在瓶中矣大帝與群臣聚觀歎曰希世之瑞也會曰舍利威神世間無能壞者大帝不信命力士擊之棰砧俱碎而舍利光明自若繇是虔造琉璃寶塔函之特使人天瞻禮蓋佛以清淨熏修百劫無異成此金剛種性堅固無以比倫常住世間饒益衆生況有求即應禱之來哉壬寅秋海獲瞻此寶相敬制以伽陀贊之贊曰。

     琉璃寶塔插長幹内外光明耀日寒未信大雄身不壞卻從力士亂捶鑽修成種智無人見煉就金剛任爾看千聖萬靈同稽首贊之莫極一毫端。

     明州鄮山阿育王舍利寶塔(有序) 佛于曠大劫中修持金剛三昧至般涅槃得舍利八斛分為三分天上人間龍宮各起塔供養而人間八國分之阿阇世王得其一分有八萬四千顆至阿育王能役鬼神碎七寶末起八萬四千塔遍散四洲晉太康中有劉薩诃者身陷地獄将無出期乃聽梵僧指求舍利遂于鄮山哀懇三日寶塔從地湧出光明騰耀色青如石高尺四寸廣七寸露盤五層四角挺然中縣金鐘舍利綴于鐘下四繞俱是諸佛菩薩金剛聖僧八部等象精巧殊特非人能造乙巳春海親禮真身谛觀舍利大如芡實其光五色蕩漾不可迫視再觀如珠旋轉乃問從者書記何若曰黃色大如菉豆又問侍者曰綠色大如黍米又問行者曰無見曰再觀曰總無見嗚呼舍利一也何見有不同是知衆生業力熏烝遮障輕重此一驗也佛以微妙功德應現世間随機說法直指人人常光若也依俙不會豈不孤負大雄而又自昧本有哉于是稽首而說贊曰。

     金仙随類放光明驗盡衆生業重輕世上若無佛慧照直教大地作幽冥。

     釋迦佛 不出龍樓憔悴後何能遍界示金身諸魔漫自生瞋惱天上人間隻一人。

     文殊 浩浩淵淵心未灰青獅騎着上高台酬機信有遮天手傾出玻璃茗一杯。

     觀音 補陀岩下百華香曆曆聲聞不覆藏試問家家觀自在如何又向客途忙。

     初祖 百萬程途入此邦拟将大法授梁王不知反緻身無著燕子矶頭去路忙不是熊山空脫去幾乎流落在他鄉。

     二祖 立雪庭前又斷臂欲将心去倩人安誰知大塊無心覓得髓歸來起話端。

     三祖 風恙相纏無罪忏通身一個信心銘欲知皖伯山中祖名姓不留道愈馨。

     四祖 天子召而影不出道尊隻作澗寒松霜清月白天如洗行道精勤無倦容。

     五祖 破額山中松未老再來無父也奇生賺他濁港滔滔水千載依然洗不清。

     六祖 腰石黃梅蹋碓夫如何作得祖規模至今面目難藏掩多少人來描畫圖休畫圖曹溪月滿一天孤。

     讓祖 坐禅卻是難成佛作鏡磨磚恐費工抱得孩兒偶不哭千秋南嶽立高風。

     馬祖 應谶人來展大旗潑天雷雨蓦頭施八十四人扶不起留得名傳馬簸箕。

     百丈 野鴨飛去鼻猶痛半作哭兮半笑吟天下至今稱太祖三千禮樂定叢林。

     黃檗 耳聾三日親承舉智過于師乃得傳太切婆心無可語連拈辣棒接風颠。

     臨濟 四大本無誰吃棒尚言拂着似蒿枝宗風從此傳天下都是滹沱百世師。

     天王悟 馬祖八十四人師為傑出歸隐渚宮啟大爐韛崇信獻餅乃嗣其緒遂出二宗震動天地有僧道原混師苗裔天下競争徒勞心力況師道大光明如日節使抛水衣都不濕千古鴻名欽僧史籍獨師道場鞠為荊棘愧餘繼之乃舉百廢。

     天童悟和尚 道振太白兮開天下衲僧之眼目德播金粟兮破四方君子之執着燈續龍池兮起後代兒孫之殃禍寂歸通玄兮動遠近山林之訝惡不肖于今奚所之焚香稽首空王座。

     徑山容和尚 聖賢既作天秉人龍恢弘祖道力挽頹風蕩混淆于法亂之秋嚴統尚在誅邪解于濫觞之際别集猶存況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