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進西市查訪,看見有一個蕃人牽着一匹馬,長的瘦小單薄。
但價錢不高,許栖岩就買了它拉了回來。
因為它将要長途跋涉,所以許栖岩每天都給它增加草料,但是它身上的肉卻更少了。
許栖岩懷疑它到達不了前去的地方,就試着到蔔卦的地方給它占蔔了一卦,得到乾卦九五,是個上卦,蔔卦的道士說:“這匹馬是龍馬,應該象對寶物那樣愛惜。
”許栖岩進四川,登上入蜀棧道的時候,不小心,許栖岩和馬都摔到懸崖下面去了,由于有多年積累的落葉承受他們,很幸運沒有受到損害。
但是,這裡仰視不見峰頂,四面又沒有路。
想不出一點辦法。
許栖岩就解下了馬鞍,卻掉辔頭,讓馬随便走。
他在枯幹的落葉中得到一個栗子,象拳頭那樣大,許栖岩吃了它,也不餓了。
許栖岩在那崖下尋找,發現一個洞穴,進洞往前走,有時下坡,有時登高,大約走了十多裡,忽然到了平川,這裡花草樹木茂盛奇異,池沼水清如鏡。
有一個道士卧在石上,兩個玉女随侍。
許栖岩上前求見,詢問兩個玉女,道士是誰,玉女說是太乙真君。
許栖岩就把自己所遭遇的事告訴了玉女,玉女憐憫他,把他的情況告訴給太乙真君。
太乙真君問他說:“你在人世間,也很喜好道術嗎?”許栖岩回答說:“不敢說喜好,讀一讀《莊子》、《老子》和《黃庭經》罷了。
”太乙真君發問說:“三種書當中,你對哪幾句有心得呢?”許栖岩回答說:“《老子》說,那精氣很真實;《莊子》說,呼吸用腳跟;《黃庭經》說,隻想用它來延年益壽。
”太乙真君笑着說:“你離道術很近了,可以教。
”太乙真君命許栖岩坐下。
用小杯斟酒給他喝,太乙真君說:“這是石髓,嵇康沒有機緣得到,你卻得到了。
”于是邀請許栖岩進了另外的房屋,裡面有一個道士,說是穎陽尊師,給太乙真君排列算籌,進行推算,說今天晚上應當向東遊覽十萬裡。
許栖岩仔細地看穎陽尊師,就是給馬蔔卦的道士。
這天晚上,許栖岩和穎陽尊師跟随太乙真君,登上了東海西龍山的石橋,前去參加衆真君的集會。
座内仙客中有東黃君,看見許栖岩高興地說:“許長史的孫子,有仙相啊!”到天亮,又跟随太乙真君回到太白洞中。
住了半個月,許栖岩想家要求回去。
太乙真君說:“你喝了石髓已經可以長壽千年,不要洩漏,不要荒淫,再來到這裡,再相見吧。
”用許栖岩騎的那匹馬送他,将要走,太乙真君說:“這匹馬是我洞中的龍,因為發怒損傷了莊稼,貶谪他負重。
你有仙骨,所以能遇到它。
不然的話,這太白洞府,瑤華上宮,你憑什麼來到這裡。
回到人間以後,把它放到渭河轉彎的地方,任憑它到什麼地方去,不要再留它。
”說完就分别了。
一會兒,已經到達虢縣,卻沒有他的故居了。
問鄉裡人,說已經過了六十年了。
出太白洞的時候,二玉女托他買虢縣田婆針,于是買了田婆針,把它拴在馬鞍上,解下鞍放了馬,聽随龍馬自己走了。
許栖岩幼年在鄉裡的時候,已經見過田婆,到現在鄉裡隻有田婆容貌身形象原來一樣,大概也是仙人。
許栖岩在大中末年,又進太白山去了。
韋善俊 韋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
訪道周遊,遍尋名嶽。
遇神仙,授三皇檄召之文,得神化之道。
或靜栖林野,或醉卧道途。
常攜一犬,号之曰烏龍。
所至之處,必分己食以飼之。
太複病疥,毛盡秃落,無不嫌惡之。
其兄為僧,久居嵩寺,最為長老。
善俊将欲升天,忽謂人曰:“我有少債未償耳。
”遂入山見兄。
衆僧以師長之弟,多年忽歸,彌加敬奉。
每升堂齋食,即牽犬于其側,分食與之。
衆既惡之,白于長老。
長老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遣出寺。
善俊禮謝曰:“某宿債已還,此去不複來矣。
”更乞一浴,然後乃去。
許之。
及浴移時,牽犬而去。
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犬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
拿其殿角,蹤迹猶在。
(出《仙傳拾遺》) 韋善俊,是京兆杜陵人。
周遊各地訪道,尋遍了名山。
遇到神仙,授予他三皇的征召的文書,獲得了神仙變化的道術。
韋善俊有時靜靜地栖息在山林荒野,有時喝醉了睡在道路上,他經常攜帶着一條狗,稱它“烏龍”。
韋善俊不管到什麼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一部分喂狗。
狗得了疥瘡病,毛都脫落了,很難看,人們見了沒有不厭惡的,韋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廟,功勞最高,成為長老,韋善俊将要成仙升天,忽然對别人說:“我有一點債沒有償還。
”于是進入嵩山去見他的哥哥。
衆和尚都因為他是師長的弟弟,多年外出,忽然回來,所以更加尊敬,小心侍奉。
每次登上殿堂吃齋,韋善俊就牽着狗在他旁邊,分一部分食物給狗吃。
衆和尚都厭惡韋善俊,告訴給長老,長老大怒,招呼來善俊,叱責他,用藤條打了他十下,趕出寺廟。
韋善俊行禮緻謝說:“我過去的債已經還了。
這回離去不再來了。
”又乞求洗一次澡,然後就離去。
長老答應了他,等到洗浴經過了一段時間,韋善俊牽着狗出來,狗已經長了六七尺,走到大殿前面,狗變化成為龍,長幾十丈,韋善俊騎上龍升天了。
龍住天上飛的時候,崩塌了那大殿的一角,痕迹至今還在。
但價錢不高,許栖岩就買了它拉了回來。
因為它将要長途跋涉,所以許栖岩每天都給它增加草料,但是它身上的肉卻更少了。
許栖岩懷疑它到達不了前去的地方,就試着到蔔卦的地方給它占蔔了一卦,得到乾卦九五,是個上卦,蔔卦的道士說:“這匹馬是龍馬,應該象對寶物那樣愛惜。
”許栖岩進四川,登上入蜀棧道的時候,不小心,許栖岩和馬都摔到懸崖下面去了,由于有多年積累的落葉承受他們,很幸運沒有受到損害。
但是,這裡仰視不見峰頂,四面又沒有路。
想不出一點辦法。
許栖岩就解下了馬鞍,卻掉辔頭,讓馬随便走。
他在枯幹的落葉中得到一個栗子,象拳頭那樣大,許栖岩吃了它,也不餓了。
許栖岩在那崖下尋找,發現一個洞穴,進洞往前走,有時下坡,有時登高,大約走了十多裡,忽然到了平川,這裡花草樹木茂盛奇異,池沼水清如鏡。
有一個道士卧在石上,兩個玉女随侍。
許栖岩上前求見,詢問兩個玉女,道士是誰,玉女說是太乙真君。
許栖岩就把自己所遭遇的事告訴了玉女,玉女憐憫他,把他的情況告訴給太乙真君。
太乙真君問他說:“你在人世間,也很喜好道術嗎?”許栖岩回答說:“不敢說喜好,讀一讀《莊子》、《老子》和《黃庭經》罷了。
”太乙真君發問說:“三種書當中,你對哪幾句有心得呢?”許栖岩回答說:“《老子》說,那精氣很真實;《莊子》說,呼吸用腳跟;《黃庭經》說,隻想用它來延年益壽。
”太乙真君笑着說:“你離道術很近了,可以教。
”太乙真君命許栖岩坐下。
用小杯斟酒給他喝,太乙真君說:“這是石髓,嵇康沒有機緣得到,你卻得到了。
”于是邀請許栖岩進了另外的房屋,裡面有一個道士,說是穎陽尊師,給太乙真君排列算籌,進行推算,說今天晚上應當向東遊覽十萬裡。
許栖岩仔細地看穎陽尊師,就是給馬蔔卦的道士。
這天晚上,許栖岩和穎陽尊師跟随太乙真君,登上了東海西龍山的石橋,前去參加衆真君的集會。
座内仙客中有東黃君,看見許栖岩高興地說:“許長史的孫子,有仙相啊!”到天亮,又跟随太乙真君回到太白洞中。
住了半個月,許栖岩想家要求回去。
太乙真君說:“你喝了石髓已經可以長壽千年,不要洩漏,不要荒淫,再來到這裡,再相見吧。
”用許栖岩騎的那匹馬送他,将要走,太乙真君說:“這匹馬是我洞中的龍,因為發怒損傷了莊稼,貶谪他負重。
你有仙骨,所以能遇到它。
不然的話,這太白洞府,瑤華上宮,你憑什麼來到這裡。
回到人間以後,把它放到渭河轉彎的地方,任憑它到什麼地方去,不要再留它。
”說完就分别了。
一會兒,已經到達虢縣,卻沒有他的故居了。
問鄉裡人,說已經過了六十年了。
出太白洞的時候,二玉女托他買虢縣田婆針,于是買了田婆針,把它拴在馬鞍上,解下鞍放了馬,聽随龍馬自己走了。
許栖岩幼年在鄉裡的時候,已經見過田婆,到現在鄉裡隻有田婆容貌身形象原來一樣,大概也是仙人。
許栖岩在大中末年,又進太白山去了。
韋善俊 韋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
訪道周遊,遍尋名嶽。
遇神仙,授三皇檄召之文,得神化之道。
或靜栖林野,或醉卧道途。
常攜一犬,号之曰烏龍。
所至之處,必分己食以飼之。
太複病疥,毛盡秃落,無不嫌惡之。
其兄為僧,久居嵩寺,最為長老。
善俊将欲升天,忽謂人曰:“我有少債未償耳。
”遂入山見兄。
衆僧以師長之弟,多年忽歸,彌加敬奉。
每升堂齋食,即牽犬于其側,分食與之。
衆既惡之,白于長老。
長老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遣出寺。
善俊禮謝曰:“某宿債已還,此去不複來矣。
”更乞一浴,然後乃去。
許之。
及浴移時,牽犬而去。
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犬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
拿其殿角,蹤迹猶在。
(出《仙傳拾遺》) 韋善俊,是京兆杜陵人。
周遊各地訪道,尋遍了名山。
遇到神仙,授予他三皇的征召的文書,獲得了神仙變化的道術。
韋善俊有時靜靜地栖息在山林荒野,有時喝醉了睡在道路上,他經常攜帶着一條狗,稱它“烏龍”。
韋善俊不管到什麼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一部分喂狗。
狗得了疥瘡病,毛都脫落了,很難看,人們見了沒有不厭惡的,韋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廟,功勞最高,成為長老,韋善俊将要成仙升天,忽然對别人說:“我有一點債沒有償還。
”于是進入嵩山去見他的哥哥。
衆和尚都因為他是師長的弟弟,多年外出,忽然回來,所以更加尊敬,小心侍奉。
每次登上殿堂吃齋,韋善俊就牽着狗在他旁邊,分一部分食物給狗吃。
衆和尚都厭惡韋善俊,告訴給長老,長老大怒,招呼來善俊,叱責他,用藤條打了他十下,趕出寺廟。
韋善俊行禮緻謝說:“我過去的債已經還了。
這回離去不再來了。
”又乞求洗一次澡,然後就離去。
長老答應了他,等到洗浴經過了一段時間,韋善俊牽着狗出來,狗已經長了六七尺,走到大殿前面,狗變化成為龍,長幾十丈,韋善俊騎上龍升天了。
龍住天上飛的時候,崩塌了那大殿的一角,痕迹至今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