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

關燈
讓人秘密地把他诏入宮内,讓他住在非常華麗的房屋裡,設置紫茭做的席子,喝龍膏做的酒。

    紫茭席類似茭葉,光滑柔軟,舒适清潔,夏天涼爽,冬天溫暖。

    龍膏酒顔色黑如純漆,喝了它使人精神清爽。

    這酒本來是鳥弋山離國進獻的。

    鳥弋山離國,早已在班固的西京傳裡叙述過。

    憲宗皇帝每天都親自來訪問,對他敬重仰慕。

    但是玄解卻愚鈍淳樸,不懂得作人臣的禮節。

    憲宗皇帝問玄解說:“先生的年歲很高,但是臉色卻不老,這是為什麼?”玄解說:“我的家在海上,種有靈草吃用,所以能夠這樣。

    ”說完就在衣服袋裡取出三樣藥的種子,給憲宗皇帝種在殿前。

    第一種叫雙麟芝,第二種叫六合葵,第三種叫萬根藤。

    雙麟芝是褐色的,一根莖兩個穗,穗的形狀象麒麟,頭尾都齊全,它的中間有子,象碧珠一樣。

    六合葵是紅色的,葉子類似茂葵,開始生六個莖,到上面合成一株,共生十二個葉子,裡面長出二十四朵花,花如桃花,一朵花一千個花瓣,一個瓣有六個影,它的成熟的種子象相思子。

    萬根藤子,一子生萬根,枝葉都是青綠色,鈎連盤屈,遮蓋一畝地,它的形狀類似芍藥,花蕊的顔色殷紅,細如絲發,約長五、六寸,一朵之内,不止千根,也叫它绛心藤。

    靈草已經成熟,人卻看不見。

    玄解請憲宗皇帝自己采它吃,吃後覺得很神驗。

    由于這樣,對玄解更加禮待了。

    正好遇到西域有人進獻美玉,美玉一圓一方,直徑各為五寸,光彩聚集,可以照出毛發的影。

    當時玄解正坐在憲宗皇帝身旁,仔細地看了美玉後說:“這兩塊玉,一塊是龍玉,一塊是虎玉。

    ”憲宗皇帝驚訝地反問道:“什麼叫龍玉虎玉?”玄解說:“圓的是龍玉,生在水中,是龍的寶物,如果把它投在水中,必然有霓虹出現。

    方的是虎玉,生在岩谷中,是虎的寶物,如果用虎毛拂拭它,就會放出紫光,百獸看見都會畏懼屈服。

    ”憲宗皇帝覺得他的話很奇異,于是就讓人試一試,果如玄解所說。

    詢問獲得玉的經由,使者說:“一塊從漁夫那裡獲得,一塊從獵人那裡獲得。

    憲宗皇帝于是命令把龍虎二玉用錦囊盛它們,放在内府。

    玄解要回東海,屢次向憲宗皇帝請求,憲宗皇帝沒有答應他。

    又遇到宮中用木頭雕刻海上三山,絲繡繪畫華麗,又鑲嵌珠玉。

    憲宗皇帝初一那一天和玄解觀看海上三山的木雕,憲宗皇帝指着蓬萊說:“如果不是上仙,我無從獲得到這樣境地。

    ”玄解笑着說:“三島很近,誰說難到。

    我雖然沒有能力,願意試着替陛下一遊,來探尋物象的美醜。

    ”說完馬上跳起身體在空中,逐漸微小,一會兒,進到木雕金銀阙内左側。

    憲宗皇帝連聲呼叫他,但再也看不見了。

    憲宗皇帝追思感歎遺憾,竟然日漸瘦弱。

    就給那山取名叫藏真島。

    每日早晨,在島前焚鳳腦香,來表示崇拜禮敬。

    過了十天,青州奏報說,玄解騎黃牝馬過海了。

     李球 李球者,燕人也。

    寶曆二年,與其友劉生遊五台山。

    山有風穴,遊人稍或喧呼,及投物擊觸,即大風震發,揭屋拔木,必為物害。

    故登山之時,互相戒敕不敢觸。

    球至穴口,戲投巨石于穴中。

    良久,石聲方絕,果有奔風迅發,有一木如柱,随風飛出。

    球性軒悍,無所顧忌,遂力扳其木,卻墜入穴中。

    球為木所載,亦不得出。

    良久至地,見一人形如獅子而人語,引球入洞中齋内,見二道士弈棋。

    道士見球喜,問球所修之道。

    球素不知通修行之事,默然無以為對。

    二仙責引者曰:“吾至道之要,當授有骨相之士,習道之人;汝何妄引凡庸,入吾仙府耶?速引去之。

    ”因以一杯水遺令飲,謂之曰:“汝雖凡流,得睹吾洞府,踐吾真境,将亦有少道分矣;所恨素不習道,不可語汝修行之要耳。

    但去,苟有希生之心,出世之志,他日可複來也。

    飲此神漿,亦延年壽矣。

    ”球飲水拜謝訖,引者将球至向來洞側,示以别路曰:“此山道家紫府洞也。

    五峰之上,皆籍四海奇寶以鎮峰頂。

    亦如茅山洞,鎮以安息金墉城之寶。

    春山雜玉,環水香瓊,以固上真之宅。

    此山東峰有離嶽火球,西峰有麗農瑤室,南峰有洞光珠樹,北峰有玉澗瓊芝,中峰有自明之金、環光之壁。

    每積陰将散,久暑将雨,即衆寶交光,照灼岩嶺。

    春曉秋旦。

    則九色之氣屬天,光輝爍乎雲表。

    太帝命韓司少卿、東方君與紫府先生,統六年仙寮神王力士,以鎮于此,故謂神仙之府也。

    洞有三門,一徑西通昆侖,一徑出此岩之下,一向來風穴,是洞之端門也。

    皆有龍蛇守之。

    先生有敕曰:‘有巨石投于洞門,中吾柱者,是世間将有得道之人,受事于此。

    ’即使我引進。

    我亦久遠學道,當證仙品;而積功之外,口業不除,以宿功所蔭,得守此洞穴之口。

    後三百年,亦當超升矣。

    以口業之故,假此形耳。

    我守先生之命,适門投石中柱,依教引子,誠不知子戲投石耳。

    然數百年來,投石者少,亦未嘗中柱。

    神仙之宮,不易一至,子亦将有所得于玄妙之津矣。

    此有北岩之徑,可使子得速還人間。

    ”因衣帶解藥三丸,貫一槁枝之末,謂球曰:“路側如見異物,以藥指之不為害;此藥食之,可以無病。

    ”球持此藥,行于洞中黑處,藥有光如火。

    數有巨蛇,張口向球,以藥指之,伏不敢動。

    因出洞門,門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