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何人也。
”對曰:“曹老兒。
”問其所來。
對曰:“郎君極有好官職,此行不用憂。
”濤方将遠陟,深抱憂慮,聞其言,欣然迎待,揖之即席。
濤與表弟前秘書省薛校書俱與之語,問其所能。
雲:“老叟無解,但見郎君此後官職高顯,不可一一叙之,請濡毫執筆,随語記錄之也。
”如是濤随叟所授數章,詞多隐密,迨若謠谶;亦叙相國牽複之事。
因問薛校書如何。
叟曰:“千裡之外,遇西則止。
其有官職,雖非真刺史,亦作假郡守。
”濤又問“某京中宅内事,可以知否?”叟俛首良久曰:“京宅甚安。
今日堂前有某夫人、某尼。
”賓客名字,一一審識。
“某廊下有小童某,牽一銅龜子馳戲。
”濤亦審其谛實,皆書于編上。
荏苒所載,已是數幅。
相顧笑語,即将昏瞑。
濤因指薛芸香姬者。
謂叟曰。
“此人如何?”對曰:“極好,三千裡外亦得好官。
”濤初随語書事,心志銳信;及聞此姬亦有好官,訝其疏誕,意亦中怠矣。
時濤表弟杜孺休給事,刺湖州。
寄箬下酒一壺,可五鬥。
因問叟頗好酒否。
叟忻然為請,即以銀盂授之,令自酌飲,頃之酒盡,已昏晦矣。
遂以銀盂枕首而睡,時蚊蚋盛,無有近叟者。
及旦失叟,唯銀盂在焉。
方驚問訪求,莫知所止。
人或雲:“此即曹休博士也。
”曹休,魏之宗室,仕晉為史官,齊梁間或處朝列,得神仙之道,多遊江湖間,往來賈販,常拯救人,以陰功及物。
人多有見之,受其遺者。
濤自後授泗州防禦使歙州刺史,佐淮南吳王楊公行密為副使。
相國尋亦北歸。
薛校書佐江西賓幕,知袁州軍務。
值用軍之際,挈家之閩,至一小邑,姬者俄以疾終。
山中無求閟器之所,托一村翁。
辍其壽官而瘗。
斯棺裝漆金彩,頗甚珍華,既瘗之後,方驗得好棺之言。
及京宅,是日賓客、小童牽銅龜遊戲之事,無不驗者。
(出《神仙感應傳》) 于濤,是唐宰相于琮的侄兒。
于琮南遷,中途經過平望驿站。
拴上船,将要吃飯,有一個老頭兒從門進來,直接到達廳側小閣子,來到于濤那裡。
老頭兒的到來,驿站的官吏懷疑他是跟随相國來的,沒有問他;相國懷疑他是驿站中的人,也沒有問他。
不一會兒,到了于濤休息的地方。
于濤問老頭兒是什麼人。
老頭兒回答說:“曹老兒。
”問他從什麼地方來。
他回答說:“公子有最好的官職,這次行動不用憂慮。
”于濤正要遠行,懷有很深的憂慮,所以聽了老頭兒的話,很喜悅,對他迎接招待,拱手請他就坐入席。
于濤和表弟前秘書省薛校書,都和他在一起談話,問他有什麼能力。
他回答說:“我老頭子不懂得什麼,隻見公子以後官職高貴顯榮,不可不一一地叙說。
請握沾墨的筆,随着我的話記錄一下吧。
”這樣,于濤就随着老頭兒所授給的記錄了幾篇,詞多半都很隐密,好象歌謠谶語。
也說些相國受牽累和恢複的事。
順便詢問薛校書怎麼樣。
老頭兒說:“千裡之外,遇到西就停止,那裡有你的官職。
即使不是真刺史,也是假郡守。
”于濤又問某氏京裡住宅内的事情,可以知道嗎?老兒低頭很久說:“京城裡的住宅很平安,今天正屋前有某夫人某尼姑。
”賓客的名字,一一詳細知道,某廊下有一個小孩某某,牽一個銅龜子跑着遊戲。
于濤也審察出那真實的,都寫在篇上,漸漸記載,已經是幾幅了,相互說笑,馬上就要傍晚天黑了。
于濤順便指着薛芸香姬者,對老頭兒說:“這個人怎麼樣?”老頭兒回答說:“很好,三千裡外也能得到好官。
”于濤最初随着老頭的話寫事,心裡很相信。
等到聽說這個女人也有好官,驚奇他疏忽荒誕,心意也中間懈怠了。
當時于濤表弟杜孺休給事,任湖州刺史,寄來箬下酒一罐,約有五鬥。
于是問老頭是不是喜好酒,老頭兒欣然請求。
于濤就用銀盂裝酒給他,讓他自酌自飲。
不一會兒,酒喝盡了。
這時已經是昏黑的晚上了,于是老頭用銀盂當枕頭倒頭便睡。
當時蚊子很多,卻沒有靠近老頭的。
到第二天早晨,老頭兒失蹤了,隻有銀盂在那裡。
于濤驚駭不已,派人四處尋找,卻不知道老頭兒究竟到哪裡去了。
人們有的說,這個老頭兒就是曹休博士。
曹休是魏的宗室,仕晉以後作史官,齊梁時期還在朝列中。
獲得神仙的道術之後,多半是遊蕩江湖,為商賈,往來販賣,經常援助人,使人脫離災難或危險,用陰功及物,有很多人都見過他,受他的饋贈。
于濤從這以後授泗州防禦使歙州刺史,輔佐淮南吳王楊行密作副使。
相國不久也北歸。
薛校書輔佐江西賓幕,主持袁州軍務,遇到用軍之際,帶領家屬到福建,在一個小鎮,姬者突然得病死了,山中找不到做棺材的店鋪,得求一個村翁的壽棺才埋葬了姬者,這棺材塗漆金彩,很是珍貴華麗。
埋完了之後,方驗證了曹老兒所說的得一好棺之言。
說到京宅這天賓客、小孩牽銅龜遊戲之事,沒有不應驗的。
”對曰:“曹老兒。
”問其所來。
對曰:“郎君極有好官職,此行不用憂。
”濤方将遠陟,深抱憂慮,聞其言,欣然迎待,揖之即席。
濤與表弟前秘書省薛校書俱與之語,問其所能。
雲:“老叟無解,但見郎君此後官職高顯,不可一一叙之,請濡毫執筆,随語記錄之也。
”如是濤随叟所授數章,詞多隐密,迨若謠谶;亦叙相國牽複之事。
因問薛校書如何。
叟曰:“千裡之外,遇西則止。
其有官職,雖非真刺史,亦作假郡守。
”濤又問“某京中宅内事,可以知否?”叟俛首良久曰:“京宅甚安。
今日堂前有某夫人、某尼。
”賓客名字,一一審識。
“某廊下有小童某,牽一銅龜子馳戲。
”濤亦審其谛實,皆書于編上。
荏苒所載,已是數幅。
相顧笑語,即将昏瞑。
濤因指薛芸香姬者。
謂叟曰。
“此人如何?”對曰:“極好,三千裡外亦得好官。
”濤初随語書事,心志銳信;及聞此姬亦有好官,訝其疏誕,意亦中怠矣。
時濤表弟杜孺休給事,刺湖州。
寄箬下酒一壺,可五鬥。
因問叟頗好酒否。
叟忻然為請,即以銀盂授之,令自酌飲,頃之酒盡,已昏晦矣。
遂以銀盂枕首而睡,時蚊蚋盛,無有近叟者。
及旦失叟,唯銀盂在焉。
方驚問訪求,莫知所止。
人或雲:“此即曹休博士也。
”曹休,魏之宗室,仕晉為史官,齊梁間或處朝列,得神仙之道,多遊江湖間,往來賈販,常拯救人,以陰功及物。
人多有見之,受其遺者。
濤自後授泗州防禦使歙州刺史,佐淮南吳王楊公行密為副使。
相國尋亦北歸。
薛校書佐江西賓幕,知袁州軍務。
值用軍之際,挈家之閩,至一小邑,姬者俄以疾終。
山中無求閟器之所,托一村翁。
辍其壽官而瘗。
斯棺裝漆金彩,頗甚珍華,既瘗之後,方驗得好棺之言。
及京宅,是日賓客、小童牽銅龜遊戲之事,無不驗者。
(出《神仙感應傳》) 于濤,是唐宰相于琮的侄兒。
于琮南遷,中途經過平望驿站。
拴上船,将要吃飯,有一個老頭兒從門進來,直接到達廳側小閣子,來到于濤那裡。
老頭兒的到來,驿站的官吏懷疑他是跟随相國來的,沒有問他;相國懷疑他是驿站中的人,也沒有問他。
不一會兒,到了于濤休息的地方。
于濤問老頭兒是什麼人。
老頭兒回答說:“曹老兒。
”問他從什麼地方來。
他回答說:“公子有最好的官職,這次行動不用憂慮。
”于濤正要遠行,懷有很深的憂慮,所以聽了老頭兒的話,很喜悅,對他迎接招待,拱手請他就坐入席。
于濤和表弟前秘書省薛校書,都和他在一起談話,問他有什麼能力。
他回答說:“我老頭子不懂得什麼,隻見公子以後官職高貴顯榮,不可不一一地叙說。
請握沾墨的筆,随着我的話記錄一下吧。
”這樣,于濤就随着老頭兒所授給的記錄了幾篇,詞多半都很隐密,好象歌謠谶語。
也說些相國受牽累和恢複的事。
順便詢問薛校書怎麼樣。
老頭兒說:“千裡之外,遇到西就停止,那裡有你的官職。
即使不是真刺史,也是假郡守。
”于濤又問某氏京裡住宅内的事情,可以知道嗎?老兒低頭很久說:“京城裡的住宅很平安,今天正屋前有某夫人某尼姑。
”賓客的名字,一一詳細知道,某廊下有一個小孩某某,牽一個銅龜子跑着遊戲。
于濤也審察出那真實的,都寫在篇上,漸漸記載,已經是幾幅了,相互說笑,馬上就要傍晚天黑了。
于濤順便指着薛芸香姬者,對老頭兒說:“這個人怎麼樣?”老頭兒回答說:“很好,三千裡外也能得到好官。
”于濤最初随着老頭的話寫事,心裡很相信。
等到聽說這個女人也有好官,驚奇他疏忽荒誕,心意也中間懈怠了。
當時于濤表弟杜孺休給事,任湖州刺史,寄來箬下酒一罐,約有五鬥。
于是問老頭是不是喜好酒,老頭兒欣然請求。
于濤就用銀盂裝酒給他,讓他自酌自飲。
不一會兒,酒喝盡了。
這時已經是昏黑的晚上了,于是老頭用銀盂當枕頭倒頭便睡。
當時蚊子很多,卻沒有靠近老頭的。
到第二天早晨,老頭兒失蹤了,隻有銀盂在那裡。
于濤驚駭不已,派人四處尋找,卻不知道老頭兒究竟到哪裡去了。
人們有的說,這個老頭兒就是曹休博士。
曹休是魏的宗室,仕晉以後作史官,齊梁時期還在朝列中。
獲得神仙的道術之後,多半是遊蕩江湖,為商賈,往來販賣,經常援助人,使人脫離災難或危險,用陰功及物,有很多人都見過他,受他的饋贈。
于濤從這以後授泗州防禦使歙州刺史,輔佐淮南吳王楊行密作副使。
相國不久也北歸。
薛校書輔佐江西賓幕,主持袁州軍務,遇到用軍之際,帶領家屬到福建,在一個小鎮,姬者突然得病死了,山中找不到做棺材的店鋪,得求一個村翁的壽棺才埋葬了姬者,這棺材塗漆金彩,很是珍貴華麗。
埋完了之後,方驗證了曹老兒所說的得一好棺之言。
說到京宅這天賓客、小孩牽銅龜遊戲之事,沒有不應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