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一 龍四
關燈
小
中
大
,而後他乞求緻謝特别懇切,老半天才離去。
兩天後,任顼就來到山西,果然有一個大水池。
他就坐在水池旁邊等着。
到了正午,忽然有一片雲,從西慢慢地飄來,緩緩降到水池邊。
有一個道士從雲中走出來。
這道士身體颀長,大約一丈還多。
道士立在池邊,從袖子裡取出幾張墨色符扔到池中,立刻,池水全部幹涸。
但見一條黃龍緊貼着池底俯卧在泥沙之中。
任顼立即大聲喊道:“上天有命令,殺黃龍的死!”喊完,池水馬上又漲滿。
道士生氣了,就從袖中又取出幾張紅字符投到池中,池水又幹了。
任顼又尖聲大喊,喊法和剛才一樣。
池水就又滿了。
道士氣壞了,一共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取出十多張紅色符向空中抛去,紅符全都化成紅雲,紅雲落到池中,池水再一次枯竭。
任顼照樣再高喊一次,池水再一次溢滿。
道士看着任顼說:“我花費了十年的功夫才弄到這條龍吃,你一個讀書人,為什麼還要救它這個異類呢?”他憤怒地責備了幾句便離去了。
任顼也回到山中。
這天晚上,任顼夢到前幾天那個老頭對他說:“全仗您救了我,不然的話我已經死在道士手上了。
我心裡實在是感恩戴德,千言萬語難以表達這種心情,現在奉獻您一顆珍珠,可以在池邊找到,用來表示我感恩重報之心。
”任顼到池邊一找,果然在池邊草叢中找到一顆徑寸的大珍珠,光亮耀眼,洞澈潤潔,沒人知它的價值。
任顼特意把它拿到廣陵市上去賣,有一個胡人看到了說道:“這是真正的骊龍之寶,而世人沒有能得到的。
”胡人用數千萬的價錢把珍珠買了去。
趙齊嵩 貞元十二年,趙齊嵩選授成都縣尉,收拾行李兼及仆從,負劄以行,欲以赴任。
然棧道甚險而狹,常以馬鞭拂小樹枝,遂被鞭梢繳樹,猝不可脫,馬又不住,遂墜馬。
枝柔葉軟,不能礙挽,直至谷底,而無所損。
視上直千餘仞,旁無他路,分死而已。
所從仆輩無計,遂聞于官而歸。
趙子進退無路,墜之翌日,忽聞雷聲殷殷,乃知天欲雨。
須臾,石窟中雲氣相旋而出。
俄而随雲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鱗甲煥然。
擺頭而雙角出,蜿身而四足生。
奮迅鬐鬣,搖動首尾。
乃知龍也。
趙生自念曰:“我住亦死,乘龍出亦死,甯出而死。
”攀龍尾而附其身,龍乘雲直上,不知幾千仞,趙盡死而攀之。
既而至中天,施體而行。
趙生方得跨之,必死于泉矣。
南視見雲水一色,南海也。
生又歎曰:“今日不葬于山,卒于泉矣。
”而龍将到海,飛行漸低。
去海一二百步,舍龍而投諸地。
海岸素有蘆葦,雖堕而靡有所損。
半日,乃行路逢人,問之。
曰:“清遠縣也。
”然至于縣,且無伴從憑據,人不之信,不得缱绻。
迤逦以至長安,月餘日,達舍。
家内始作三七齋,僧徒大集。
忽見趙生至,皆驚恐奔曰:“魂來歸。
”趙生當門而坐,妻孥輩亦恐其有複生。
雲:“請于日行,看有影否。
”趙生怒其家人之詐恐,不肯于日行。
疏親曰:“若不肯日中行,必是鬼也。
”見趙生言,猶雲:“乃鬼語耳。
”良久,自叙其事,方大喜。
行于危險,乘騎者可以為戒也。
(原阙出處,明抄本作“出《博異志》”) 貞元十二年,趙齊嵩被選授為成都縣尉,收拾行李,率領仆從,帶着公文上路,前去赴任。
然而棧道非常高險而且狹窄,常常用馬鞭子拂到小樹枝,于是鞭梢絞到樹上,一時解不下來。
而馬又不能停下,就掉到馬下。
樹的枝葉柔軟輕細,不能把他攔住,他便一直滾到谷底。
但是他并沒有受傷。
往上一看,石壁直上一千多仞,旁邊也沒有路,按理是非死不可了。
跟來的仆從們無計可施,就把這事報了官,然後就回去了。
趙齊嵩進退無路。
第二天,他忽然聽到雷聲大作,才知道天要下雨。
不一會兒,一個石洞中雲氣翻騰湧出,有一條赤斑巨蛇随着雲氣顯露出來。
這蛇有合抱粗。
鱗甲煥然有光。
它擺頭露出雙角,屈身露出四腳,鬐鬣振奮,頭尾齊搖,這才知道這是龍。
趙齊嵩心中想道:“我在這等着也是死,我乘龍出去也是死,我甯肯出去死!”于是他抓住龍尾,趴到龍身上去。
龍乘雲直上,不知已飛上幾千仞高。
趙齊嵩拼死地抓住不放。
然後到了高空,龍蜿蜒而行,趙齊嵩這才能跨上去。
一定要死到泉水中去了。
向南看水天一色,那是南海。
趙齊嵩歎道:“今天不死在山上,死到泉裡了!”然而龍将到海的時候,飛行漸漸降低。
離海還有一二百步,他就撒開手從龍身上跳下來。
海邊一向有蘆葦,他雖然跳下來卻沒有摔傷。
半天才路遇一人,一打聽,這地方是清遠縣。
但是到了縣衙之後,他身邊沒有伴從憑據,人家不相信他,不能向人陳述自己的際遇。
走許多日子到了長安,一個多月到了家。
家裡正給他“燒三七”,僧徒大集。
人們忽然發現趙齊嵩來了,都吓得撒腿就跑,說是他的魂回來了。
趙齊嵩迎門坐下,妻兒老小也怕他是死而複生,說:“請你到陽光下走一走,看你有沒有影子。
”趙齊嵩很生氣,不肯到陽光裡去走。
疏遠的親屬便說:“如果他不肯到陽光下走走,那就一定是鬼!”見到他說話,還說這是鬼在講話。
許久,趙齊嵩自己詳盡地述說了死裡逃生的過程,人們這才大喜。
騎馬走在危險之中的人,可以引以為戒呀!
兩天後,任顼就來到山西,果然有一個大水池。
他就坐在水池旁邊等着。
到了正午,忽然有一片雲,從西慢慢地飄來,緩緩降到水池邊。
有一個道士從雲中走出來。
這道士身體颀長,大約一丈還多。
道士立在池邊,從袖子裡取出幾張墨色符扔到池中,立刻,池水全部幹涸。
但見一條黃龍緊貼着池底俯卧在泥沙之中。
任顼立即大聲喊道:“上天有命令,殺黃龍的死!”喊完,池水馬上又漲滿。
道士生氣了,就從袖中又取出幾張紅字符投到池中,池水又幹了。
任顼又尖聲大喊,喊法和剛才一樣。
池水就又滿了。
道士氣壞了,一共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取出十多張紅色符向空中抛去,紅符全都化成紅雲,紅雲落到池中,池水再一次枯竭。
任顼照樣再高喊一次,池水再一次溢滿。
道士看着任顼說:“我花費了十年的功夫才弄到這條龍吃,你一個讀書人,為什麼還要救它這個異類呢?”他憤怒地責備了幾句便離去了。
任顼也回到山中。
這天晚上,任顼夢到前幾天那個老頭對他說:“全仗您救了我,不然的話我已經死在道士手上了。
我心裡實在是感恩戴德,千言萬語難以表達這種心情,現在奉獻您一顆珍珠,可以在池邊找到,用來表示我感恩重報之心。
”任顼到池邊一找,果然在池邊草叢中找到一顆徑寸的大珍珠,光亮耀眼,洞澈潤潔,沒人知它的價值。
任顼特意把它拿到廣陵市上去賣,有一個胡人看到了說道:“這是真正的骊龍之寶,而世人沒有能得到的。
”胡人用數千萬的價錢把珍珠買了去。
趙齊嵩 貞元十二年,趙齊嵩選授成都縣尉,收拾行李兼及仆從,負劄以行,欲以赴任。
然棧道甚險而狹,常以馬鞭拂小樹枝,遂被鞭梢繳樹,猝不可脫,馬又不住,遂墜馬。
枝柔葉軟,不能礙挽,直至谷底,而無所損。
視上直千餘仞,旁無他路,分死而已。
所從仆輩無計,遂聞于官而歸。
趙子進退無路,墜之翌日,忽聞雷聲殷殷,乃知天欲雨。
須臾,石窟中雲氣相旋而出。
俄而随雲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鱗甲煥然。
擺頭而雙角出,蜿身而四足生。
奮迅鬐鬣,搖動首尾。
乃知龍也。
趙生自念曰:“我住亦死,乘龍出亦死,甯出而死。
”攀龍尾而附其身,龍乘雲直上,不知幾千仞,趙盡死而攀之。
既而至中天,施體而行。
趙生方得跨之,必死于泉矣。
南視見雲水一色,南海也。
生又歎曰:“今日不葬于山,卒于泉矣。
”而龍将到海,飛行漸低。
去海一二百步,舍龍而投諸地。
海岸素有蘆葦,雖堕而靡有所損。
半日,乃行路逢人,問之。
曰:“清遠縣也。
”然至于縣,且無伴從憑據,人不之信,不得缱绻。
迤逦以至長安,月餘日,達舍。
家内始作三七齋,僧徒大集。
忽見趙生至,皆驚恐奔曰:“魂來歸。
”趙生當門而坐,妻孥輩亦恐其有複生。
雲:“請于日行,看有影否。
”趙生怒其家人之詐恐,不肯于日行。
疏親曰:“若不肯日中行,必是鬼也。
”見趙生言,猶雲:“乃鬼語耳。
”良久,自叙其事,方大喜。
行于危險,乘騎者可以為戒也。
(原阙出處,明抄本作“出《博異志》”) 貞元十二年,趙齊嵩被選授為成都縣尉,收拾行李,率領仆從,帶着公文上路,前去赴任。
然而棧道非常高險而且狹窄,常常用馬鞭子拂到小樹枝,于是鞭梢絞到樹上,一時解不下來。
而馬又不能停下,就掉到馬下。
樹的枝葉柔軟輕細,不能把他攔住,他便一直滾到谷底。
但是他并沒有受傷。
往上一看,石壁直上一千多仞,旁邊也沒有路,按理是非死不可了。
跟來的仆從們無計可施,就把這事報了官,然後就回去了。
趙齊嵩進退無路。
第二天,他忽然聽到雷聲大作,才知道天要下雨。
不一會兒,一個石洞中雲氣翻騰湧出,有一條赤斑巨蛇随着雲氣顯露出來。
這蛇有合抱粗。
鱗甲煥然有光。
它擺頭露出雙角,屈身露出四腳,鬐鬣振奮,頭尾齊搖,這才知道這是龍。
趙齊嵩心中想道:“我在這等着也是死,我乘龍出去也是死,我甯肯出去死!”于是他抓住龍尾,趴到龍身上去。
龍乘雲直上,不知已飛上幾千仞高。
趙齊嵩拼死地抓住不放。
然後到了高空,龍蜿蜒而行,趙齊嵩這才能跨上去。
一定要死到泉水中去了。
向南看水天一色,那是南海。
趙齊嵩歎道:“今天不死在山上,死到泉裡了!”然而龍将到海的時候,飛行漸漸降低。
離海還有一二百步,他就撒開手從龍身上跳下來。
海邊一向有蘆葦,他雖然跳下來卻沒有摔傷。
半天才路遇一人,一打聽,這地方是清遠縣。
但是到了縣衙之後,他身邊沒有伴從憑據,人家不相信他,不能向人陳述自己的際遇。
走許多日子到了長安,一個多月到了家。
家裡正給他“燒三七”,僧徒大集。
人們忽然發現趙齊嵩來了,都吓得撒腿就跑,說是他的魂回來了。
趙齊嵩迎門坐下,妻兒老小也怕他是死而複生,說:“請你到陽光下走一走,看你有沒有影子。
”趙齊嵩很生氣,不肯到陽光裡去走。
疏遠的親屬便說:“如果他不肯到陽光下走走,那就一定是鬼!”見到他說話,還說這是鬼在講話。
許久,趙齊嵩自己詳盡地述說了死裡逃生的過程,人們這才大喜。
騎馬走在危險之中的人,可以引以為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