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

關燈
人,他的先人憑文學顯貴一時。

    他兄弟幾人,都以進士或明經資格進入仕途。

    隻有這位趙生愚魯,雖然讀書,卻不能分開句子,理解含義。

    因此歲數不小了也不能得到郡守的推薦。

    有一回他與哥哥弟弟們的朋友一起吃飯,滿座紅衣綠袍相連,隻有他趙生是白衣,他非常不快。

    等到酒酣,有的人嘲笑他,他便更加慚愧憤怒。

    一天之後,他撇棄家園隐遁而去,住進晉陽山中。

    房屋是用茅草蓋的。

    他把一百多編書用箱子運進山來,白天讀書,黑夜休息,雖然寒熱侵襲,吃的是粗糧,穿的是麻衣,但他不怕勞苦。

    然而這位趙生生性愚魯,用力越勤功效越少。

    他更加憤怒,始終不動搖自己的意志。

    十幾天後,有一個穿短褐衣服的老頭來拜訪他。

    老頭說:“你隐居深山之中,讀古人之書,難道有志于高官厚祿嗎?即使這樣,學的時間越長而到底也不能分句曉義,是多麼不明智不靈活呀!”趙生表示感謝,說:“在下不聰敏,自己估計老了将無用,所以來到深山,讀書自悅。

    盡管不能通曉它的精深微妙之處,但是我一定要死在我想幹的事業上,不給先人帶來恥辱。

    又怎能說到官和祿上去呢?”老頭說:“你的意志特别堅定。

    老夫我雖然沒有什麼仙術異能幫助你,隻希望你到我那去一趟。

    ”于是趙生問老頭在什麼地方住。

    老頭說:“我是段氏之子,家在山西大樹底下。

    ”老頭說完這話,忽然就不見了。

    趙生奇怪,以為是妖精,就徑直到山西去尋找他的蹤迹。

    果然有棵繁茂的椴樹。

    趙生想:“這就是段氏之子嗎?”于是拿來鐵鍬挖那樹下,挖到一棵一尺多長的人參。

    這人參特别象他見過的那個老頭。

    趙生想:“我聽說能變成妖怪的人參,可以治病。

    ”于是就把人參煮着吃了。

    從此以後他頭腦清醒,聰明穎悟,凡是看過的書,都能通曉其中奧妙。

    一年之後,考中“明經”科,做了好幾任官才死。

     菌怪 郭元振 郭元振嘗山居。

    中夜,有人面如盤,瞬目出于燈下。

    元振了無懼色。

    徐染翰題其頰曰:“久戍人偏老,長征馬不肥。

    ”元振之警句也。

    題畢吟之,其物遂滅。

    久之,元振随樵閑步,見巨木上有白耳,大如數鬥,所題句在焉。

    (出《酉陽雜俎》) 郭元振有一回住在山裡,到了半夜,有一個臉如圓盤的人眨着眼睛出現在燈下。

    郭元振一點也沒害怕,慢慢地拿起筆蘸了墨,在那人的面頰上寫道:“久戍人偏老,長征馬不肥。

    ”這是郭元振的警句。

    寫完讀了一遍,那人就沒了。

    後來,郭元振跟着打柴的随便走走,發現一棵大樹上有白木耳,有幾鬥那麼大,那上面有他題寫的那兩句詩。

     宣平坊官人 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

    入曲,有賣油者張帽馱桶,不避道。

    導者搏之,頭随而落,遂遽入一大宅門。

    官人異之,随入至一大槐樹下,遂滅。

    因告其家。

    其家即掘之。

    深數尺,并樹枯根,下有大蛤蟆如疊。

    挾二筆錔。

    樹溜津滿其中也。

    及有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

    其蓋已落。

    蛤蟆乃驢也,筆錔乃油桶也,菌則其人矣。

    裡人有買其油者月餘,怪其油好而賤。

    及怪發,食者悉病嘔。

    (出《酉陽雜俎》) 京中宣平坊,有一位官人夜裡歸來。

    走進曲斜僻靜之處,見有一個賣油的,戴着草帽,用驢馱着油桶,不避開道路。

    官人的導者上去打他,他的頭應聲而落,其餘部分以及驢和油桶迅速地跑進一個大宅院的門裡。

    官人覺得奇怪,就跟了進去,隻見那人和驢跑到一棵大槐樹下便不見了。

    于是官人告訴了這家的主人。

    這家主人立即命人發掘。

    挖到幾尺深,見樹的枯根下有一隻大蛤蟆。

    蛤蟆很恐懼的樣子。

    蛤蟆的兩邊有兩隻筆套。

    筆帽裡流滿了樹的津液,還有一個挺大的白菌就像殿門上的浮漚釘,那蓋已經落了。

    蛤蟆就是驢。

    筆帽就是油桶。

    菌就是那個賣油的人了。

    鄉裡人有的一個月前就買了他的油,奇怪他的油為什麼質量好價錢便宜。

    等到這事發生,吃過那油的全都嘔吐起來。

     豫章人 豫章人好食蕈。

    有黃姑蕈者尤為美味。

    有民家治舍,烹此蕈以食工人。

    工人有登屋施瓦者,下視無人,唯釜煮物,以盆覆之。

    俄有小兒裸身繞釜而走,倏忽沒于釜中。

    頃之,主人設(“設”原作“說”,據明抄本、陳校本改)蕈,工獨不食,亦不言。

    既暮,食蕈者皆卒。

    (出《稽神錄》) 豫章人喜歡吃蕈。

    有一種黃姑蕈更是味道鮮美。

    有一家蓋房子,煮這種蕈招待幫着蓋房的工人們。

    有一個工人在房上瓦瓦。

    向下看見地上無人,隻有一口鍋正在煮着什麼東西,用盆蓋着。

    片刻之間,有一個光着身子的小男孩繞着那鍋跑,倏地就在鍋裡消失了。

    不多時,主人把煮好的蕈擺到餐桌上,隻有那個瓦瓦的工人不吃,也不說。

    到了天黑,吃蕈的人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