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六 草木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藥也。
蓋子有琴高之相耳。
仙師遂出玉笛與之。
叟曰:“玉笛與竹笛何異?”師曰:“竹者青也,與龍色相類,能肖之吟,龍不為怪也。
玉者白也,與龍相克,忽聽其吟,龍怪也,所以來觀之。
感召之有能變耳。
義出于玄。
”叟受教乃去。
後三年,方得其音律。
後因之嶽陽,刺史李虞館之。
時大旱,叟因出笛,夜于聖善寺經樓上吹。
果洞庭之渚,龍飛出而降。
雲繞其樓者不一,遂有老龍,果銜珠贈叟。
叟得之,依其言而熬之二晝。
果有龍化為人,持一小藥合,有化水丹,匍匐請贖其珠。
叟乃持合而與之珠,餌其藥,遂變童顔。
入水不濡。
凡天下洞穴,無不曆覽。
後居于衡陽,容發如舊耳。
(出《傳奇》) 開成年中,有一個叫江叟的人,讀了許多道家的書,廣泛地尋求方術,還善于吹笛子。
他來來去去,多半喜歡在永樂縣的靈仙閣停留。
時常耽于飲酒。
他到阌鄉去,走到盤豆館東官道大槐樹下醉在那裡睡着了,直到夜将盡時他才略微清醒一些。
他聽到一個龐然大物走路的聲音。
那東西邁步很重。
他偷偷地窺視。
看見一個高達數丈的巨人。
巨人來到大槐樹旁邊坐下,用毛茸茸的大手摸着江叟說:“我以為是個鏟地的,卻原來是個醉鬼!”于是他把大樹敲了幾下,說道:“可以報告說,荊館中的二郎來探望大哥。
”大槐樹就說道:“有勞老弟了!”似乎聽到大槐樹上有人下來與巨人說話。
片刻之間,飲酌的聲音頻頻響起。
荊山槐說:“老兄哪一年抛棄兩京道上槐王的地位呢?”大槐樹說:“我一百八十歲的時候,該放棄此位。
”荊山槐說:“大哥不知道老之将至,還如此顧忌此位,簡直要到了火入空心,膏流節斷的地步知道隐退。
可真是個無厭之士。
為什麼不現在就借着那震霆之力,自拔于官道?那樣一定能成為有材用的樹木,成為建築高樓大廈棟梁。
這樣做,尚可留住重重的碎錦,片片的真花。
哪能等到他日做朽爛蟲蠹的燒柴,同入竈坑燒成灰燼呢?”大槐樹說:“鳥雀老鼠尚且貪生,我哪能辦這樣的事呢?”荊山槐說:“老兄啊,我不屑和你談下去了!”于是荊山槐告别而去。
到了天明,江叟才起來。
又走了幾天,來到阌鄉荊山之中。
他看到庭中的一棵大槐樹森森然高聳雲端,枝幹四布,蔥茏茂密,将近十圍粗細,宛如有神靈附着其上。
于是他就等到夜裡,用酒肉祭奠它,說道:“我昨天聽到槐神您與盤豆官道大槐王論談。
我躺在一邊,清楚地記得您的談話。
現在請槐神您和我談談好嗎?”槐樹說:“你的誠意令人感動。
你說有什麼要求吧?沒想到那夜裡爛醉在道上的就是你!”江叟說:“我一生喜歡道教,隻是沒遇上好老師。
樹神您有神靈,求您多多指教,讓我有學道的去處,必當重謝。
”槐神說:“你隻管到荊山去,尋找鮑仙師,如果能找到,或者水中或者陸上,一定能學到一樣度世的本領。
這完全是有感于你的請求,千萬不要把我的話洩露出去。
你不記得華表把話告訴了老狐狸,災禍都殃及到我了!”江叟很感謝他。
第二天就進到荊山中,爬過一重重山,涉過一道道水,果然訪到了鮑仙師。
江叟就匍匐在地上行禮。
仙師說:“你是怎麼知道我而來拜我為師的呢?必須照實說!”江叟不敢隐瞞,詳細地陳述了荊山館的樹神是怎麼說的。
仙師說:“小鬼怎麼敢專擅地指教别人!”不能大段大段地誅殺槐神,仙師将飛符把它的一個樹枝弄殘。
江叟跪拜,請求饒過槐神。
仙師說:“現在不殺它,以後可能繼續有人前來。
”于是就對江叟說:“你有什麼本事,一樣一樣地說給我聽。
”江叟說:“我喜歡道教,吹笛子成癖。
”仙師就讓他取出笛子吹吹。
吹完了,仙師歎道:“你吹笛子的技藝已經到家了,隻是你吹的是一管竹笛。
我現在送給你一管玉笛,是荊山中最好的。
隻要你象吹平常的笛子那麼吹上三年,就能召來洞中龍了。
龍出來之後,一定會銜一顆照月之珠贈送給你。
你得到珠子之後,應該用醍醐煎它三天。
這時候凡是小龍已經腦袋疼了。
是互相感應使他們這樣的。
小龍一定會拿着化水丹來贖那顆珍珠。
你得到化水丹應該吞下去,那就成了水仙,少說也活一萬歲。
這就不用麻煩我給你弄藥了。
你有琴高那樣的福相啊!”仙師就拿出玉笛來給他。
江叟說:“玉笛和竹笛有什麼不同?”仙師說:“竹子的是青色,和龍的顔色類似,能吹得很像龍吟,龍也不以為怪;玉的是白色,和龍相克,忽然聽到龍吟,龍就感到奇怪,所以就出來觀看。
把它感召出來才能有辦法改變它。
這道理出之于天。
”江叟受教之後便離去。
吹了三年之後,才得到音律。
後來就到了嶽陽,刺史李虞留他住下。
當時天大旱,他就拿出笛子來,夜間到聖善寺經樓上吹。
果然,洞庭湖的小島上,龍飛出來落下,駕着雲霧圍繞在經樓前後,各不一樣。
于是有一條老龍,果然銜來珠子贈給江叟。
江叟得了珠,依照鮑仙師的話把它熬了三天,果然有一條龍變成人,拿着一個小藥盒,盒裡裝着化水丹,匍匐着請求贖回那顆珠子
蓋子有琴高之相耳。
仙師遂出玉笛與之。
叟曰:“玉笛與竹笛何異?”師曰:“竹者青也,與龍色相類,能肖之吟,龍不為怪也。
玉者白也,與龍相克,忽聽其吟,龍怪也,所以來觀之。
感召之有能變耳。
義出于玄。
”叟受教乃去。
後三年,方得其音律。
後因之嶽陽,刺史李虞館之。
時大旱,叟因出笛,夜于聖善寺經樓上吹。
果洞庭之渚,龍飛出而降。
雲繞其樓者不一,遂有老龍,果銜珠贈叟。
叟得之,依其言而熬之二晝。
果有龍化為人,持一小藥合,有化水丹,匍匐請贖其珠。
叟乃持合而與之珠,餌其藥,遂變童顔。
入水不濡。
凡天下洞穴,無不曆覽。
後居于衡陽,容發如舊耳。
(出《傳奇》) 開成年中,有一個叫江叟的人,讀了許多道家的書,廣泛地尋求方術,還善于吹笛子。
他來來去去,多半喜歡在永樂縣的靈仙閣停留。
時常耽于飲酒。
他到阌鄉去,走到盤豆館東官道大槐樹下醉在那裡睡着了,直到夜将盡時他才略微清醒一些。
他聽到一個龐然大物走路的聲音。
那東西邁步很重。
他偷偷地窺視。
看見一個高達數丈的巨人。
巨人來到大槐樹旁邊坐下,用毛茸茸的大手摸着江叟說:“我以為是個鏟地的,卻原來是個醉鬼!”于是他把大樹敲了幾下,說道:“可以報告說,荊館中的二郎來探望大哥。
”大槐樹就說道:“有勞老弟了!”似乎聽到大槐樹上有人下來與巨人說話。
片刻之間,飲酌的聲音頻頻響起。
荊山槐說:“老兄哪一年抛棄兩京道上槐王的地位呢?”大槐樹說:“我一百八十歲的時候,該放棄此位。
”荊山槐說:“大哥不知道老之将至,還如此顧忌此位,簡直要到了火入空心,膏流節斷的地步知道隐退。
可真是個無厭之士。
為什麼不現在就借着那震霆之力,自拔于官道?那樣一定能成為有材用的樹木,成為建築高樓大廈棟梁。
這樣做,尚可留住重重的碎錦,片片的真花。
哪能等到他日做朽爛蟲蠹的燒柴,同入竈坑燒成灰燼呢?”大槐樹說:“鳥雀老鼠尚且貪生,我哪能辦這樣的事呢?”荊山槐說:“老兄啊,我不屑和你談下去了!”于是荊山槐告别而去。
到了天明,江叟才起來。
又走了幾天,來到阌鄉荊山之中。
他看到庭中的一棵大槐樹森森然高聳雲端,枝幹四布,蔥茏茂密,将近十圍粗細,宛如有神靈附着其上。
于是他就等到夜裡,用酒肉祭奠它,說道:“我昨天聽到槐神您與盤豆官道大槐王論談。
我躺在一邊,清楚地記得您的談話。
現在請槐神您和我談談好嗎?”槐樹說:“你的誠意令人感動。
你說有什麼要求吧?沒想到那夜裡爛醉在道上的就是你!”江叟說:“我一生喜歡道教,隻是沒遇上好老師。
樹神您有神靈,求您多多指教,讓我有學道的去處,必當重謝。
”槐神說:“你隻管到荊山去,尋找鮑仙師,如果能找到,或者水中或者陸上,一定能學到一樣度世的本領。
這完全是有感于你的請求,千萬不要把我的話洩露出去。
你不記得華表把話告訴了老狐狸,災禍都殃及到我了!”江叟很感謝他。
第二天就進到荊山中,爬過一重重山,涉過一道道水,果然訪到了鮑仙師。
江叟就匍匐在地上行禮。
仙師說:“你是怎麼知道我而來拜我為師的呢?必須照實說!”江叟不敢隐瞞,詳細地陳述了荊山館的樹神是怎麼說的。
仙師說:“小鬼怎麼敢專擅地指教别人!”不能大段大段地誅殺槐神,仙師将飛符把它的一個樹枝弄殘。
江叟跪拜,請求饒過槐神。
仙師說:“現在不殺它,以後可能繼續有人前來。
”于是就對江叟說:“你有什麼本事,一樣一樣地說給我聽。
”江叟說:“我喜歡道教,吹笛子成癖。
”仙師就讓他取出笛子吹吹。
吹完了,仙師歎道:“你吹笛子的技藝已經到家了,隻是你吹的是一管竹笛。
我現在送給你一管玉笛,是荊山中最好的。
隻要你象吹平常的笛子那麼吹上三年,就能召來洞中龍了。
龍出來之後,一定會銜一顆照月之珠贈送給你。
你得到珠子之後,應該用醍醐煎它三天。
這時候凡是小龍已經腦袋疼了。
是互相感應使他們這樣的。
小龍一定會拿着化水丹來贖那顆珍珠。
你得到化水丹應該吞下去,那就成了水仙,少說也活一萬歲。
這就不用麻煩我給你弄藥了。
你有琴高那樣的福相啊!”仙師就拿出玉笛來給他。
江叟說:“玉笛和竹笛有什麼不同?”仙師說:“竹子的是青色,和龍的顔色類似,能吹得很像龍吟,龍也不以為怪;玉的是白色,和龍相克,忽然聽到龍吟,龍就感到奇怪,所以就出來觀看。
把它感召出來才能有辦法改變它。
這道理出之于天。
”江叟受教之後便離去。
吹了三年之後,才得到音律。
後來就到了嶽陽,刺史李虞留他住下。
當時天大旱,他就拿出笛子來,夜間到聖善寺經樓上吹。
果然,洞庭湖的小島上,龍飛出來落下,駕着雲霧圍繞在經樓前後,各不一樣。
于是有一條老龍,果然銜來珠子贈給江叟。
江叟得了珠,依照鮑仙師的話把它熬了三天,果然有一條龍變成人,拿着一個小藥盒,盒裡裝着化水丹,匍匐着請求贖回那顆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