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四 草木九

關燈
百四十人。

    他可以一天走三百裡。

     飲菊潭水 荊州菊潭,其源旁,芳菊被涯澳,其滋液極甘。

    深谷中有三十餘家,不得穿井,仰飲此水。

    上壽二三百,中壽百餘,其七十八十,猶以為夭。

    菊能輕身益氣,令人久壽,有征。

    (出《十洲記》) 荊州的菊潭,它的源頭旁邊,長滿了芳香的菊叢。

    這些菊的滋液特别甜。

    深谷中有三十多戶人家,不能挖井,全靠飲用這潭中水。

    結果呢,上等壽二三百歲,中等壽一百多歲,七八十歲還認為是夭亡呢。

    菊能令人輕身益氣,延年益壽,這就是證明啊。

     飲甘菊谷水 南陽郦縣山中,有甘谷水。

    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曆世彌久,故水味為變。

    其臨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飲甘谷水。

    飲者無不考壽,高者百四五十歲,下者不失八九十,無夭年人。

    得此菊力也。

    故司空王暢、太尉劉寬、太傅表隗,皆為南陽太守,每到官,常使郦縣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為飲食。

    此諸公多患風痹及眩冒,皆得愈。

    但不能大得其益。

    如甘谷上居民,小生便飲食此水者耳。

    又菊花與薏花相似,直以甘苦别之耳。

    菊甘而薏苦。

    諺言所謂“苦如薏”也。

    今所在有貢菊,但為少耳。

    率多生于水側也。

    缑氏山與郦縣最多。

    仙方所謂“白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莖花實異名。

    其說甚美。

    而近來服之者略無效,正由不得真菊也。

    夫甘菊谷水,南方氣味,亦未足言,而其上居民以延年,況得服好藥,安得無益乎?(出《抱樸子》) 南陽郦縣山中,有甜谷水。

    之所以甜的原因是因為谷上左右,全都生長着甘菊。

    菊花落入谷中,時間久了,所以水味也就變甜了。

    那些在谷中居住的人家,都不打井,全飲用甜谷水。

    凡是飲用甜谷水的,沒有不長壽的。

    高的一百四五十歲,低的也不下八九十歲。

    沒有夭亡的。

    這都是得力于這些甘菊啊。

    所以,司空王暢、太尉劉寬、太傅袁隗,都做過南陽太守。

    他們到任之後,都曾讓郦縣每月送甜谷水四十斛,用來平常飲用。

    這幾位老大人多患風痹及眩冒之症,全都好了。

    但是不能得到大益處。

    像甜谷上的居民,從小生下來便飲用此水了。

    另外,菊花與薏花相似,隻能以甜和苦來區别。

    菊甜薏苦。

    諺語說“苦如薏”。

    如今這裡有貢菊,隻是為數不多。

    一般都是生長在水側的。

    缑氏山和郦縣最多。

    仙方所說的“白精、更生、周盈”,全是一菊,根、莖、花、實不同名稱罷了。

    說法确是挺美,近來服用菊花的藥效不大,正是因為得不到真正的菊花呀。

    甘菊谷水,南方的氣味,亦不足多說,但是那些谷上的居民延年益壽,況且又能吃到好藥,怎麼能沒有好處呢? 食黃精 臨川有士人,虐遇其所使婢。

    婢不堪其毒,乃逃入山中。

    久之糧盡,饑甚。

    坐水邊,見野草枝葉可愛,即拔取,濯水中,連根食之,甚美。

    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饑,而更輕健。

    夜息大樹下,聞草中獸走,以為虎而懼,因念得上樹梢乃佳也。

    正爾念之,而身已在樹梢矣。

    及曉,又念當下平地,又歘然而下。

    自是意有所之,身即飄然而去。

    或自一峰之一峰頂,若飛鳥焉。

    數歲,其家人伐薪見之,以告其主,使捕之。

    不得。

    一日,遇其在絕壁下,即以細繩三面圍之。

    俄騰上山頂,其主益駭異,必欲緻之。

    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不過得靈藥餌之爾。

    試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值其往來之路,觀其食之否?”如其言,果來就食。

    食訖,不複能遠去,遂為所擒,具述其故。

    問其所食草之形,即黃精也。

    複使之,遂不能得。

    其婢數年亦卒。

    (出《稽神錄》) 臨川有一個士人,虐待他的一位婢女。

    婢女忍受不了他的虐待,就逃到山中。

    帶的幹糧很快便吃光了,餓得厲害。

    她坐在水邊,見野草的枝葉十分可愛,就拔了一些,放到水裡一洗,連根帶葉全都吃下,竟特别好吃。

    從此之後她就總吃這種草。

    時間長了。

    她就不愁挨餓了。

    而且,她覺得身體更輕捷更健壯了。

    夜裡休息在大樹下,聽到草中有野獸奔跑的聲音,她認為是老虎,心裡十分害怕。

    于是她想,要是能到樹梢上去呆着就好了。

    她這樣一想,身子就不知不覺地已經上了樹梢了。

    到了早晨,她又想應該回到平地上,身子就飄飄然回到了地上。

    從此,他心裡想到哪兒去,身體就飄然而去。

    有時候從這一山峰到另一山峰,她就像一隻飛鳥似的。

    幾年以後,那家有人上山砍柴發現了她,就向主人報告了。

    主人派人捕她。

    捕不到。

    有一天,見她在一座絕壁之下,就用細繩三面包圍她,她一下子就騰上山頂。

    她的主人更加驚異。

    下決心非捉住她不可。

    有人說,她是一個婢女,哪能有仙骨?隻不過吃過一種什麼靈藥罷了。

    可以做一頓好飯,多準備一些好吃的,讓它味道特别香特别美,放到她來往的路上,看她吃不吃。

    于是就按照這人說的去做了。

    她果然就吃了。

    吃完以後就不能再遠去了。

    于是就被捉住了。

    她詳細地述說了前前後後。

    問她吃的那種草的樣子,原來就是黃精。

    又讓她去到那山上,她卻到底也沒再獲得仙氣。

    幾年之後她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