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

關燈
卷第三百八十九冢墓一 聰明花樹相思木廣川王袁安丁姬渾子王粲孫鐘吳綱陸東美潘章胡邕戴熙王伯陽羊祜闾丘南陽古層冢隋王楚王冢舒綽李德林郝處俊徐勣韋安石源乾曜楊知春唐堯臣陳思膺 聰明花樹 李正字弘卿,學道。

    見東王父,教之。

    十七年後,正(“正”原作“言”,據明抄本改)身死,家人埋之于武陵,而冢上生花樹,高七尺。

    有人遇見此花,皆聰明,文章盛。

    (出《武淩十仙傳》) 李正的字叫弘卿,想要學習道家學說,請東王父來教授他。

    十七年後,李正死去,家人把他埋葬在武淩。

    後來他的墳上長出一顆花樹,高七尺。

    凡是看到過這棵花樹的人,都變得很聰明,文章寫得非常好。

     相思木 晉戰國時,衛(“衛”原作“謂”,據明抄本改)國苦秦之難,有民從征,戍秦不返。

    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

    (出《述異記》) 戰國時代地處晉地的衛國,飽受秦國的威脅。

    有一平民應征入伍,戍守在與秦國接壤的邊界處,一直沒有回來。

    他的妻子因思念他而死去。

    把她埋葬以後,她的墳上長出一棵樹,枝葉都指向丈夫所在的方向,被人們稱為“相思木”。

     廣川王 廣川王去疾,好聚無賴少年遊獵,罼弋無度,國内冢藏,一皆發掘。

    爰猛說,大父為廣川王中尉,每谏王不聽,病免歸家,說王所發掘冢墓,不可勝數,其奇異者百數。

    為劉向說十許事,記之如左。

    魏襄王冢,以文石為椁,高八尺許,廣狹容三十人。

    以手扪椁,滑易如新。

    中有石床石屏風,宛然周正,不見棺柩明器蹤迹,但見床上玉唾盂一枚,銅劍二枚,金雜具皆如新,王自取服之。

    襄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

    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

    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初至戶,無扇鑰。

    石床方四尺,上有石幾,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帶劍。

    複入一戶,石扇有關鎖,扣開,見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能入。

    燒鋸截之,乃漆雜兕革為棺,厚數寸,累積十餘重,力少不能開,乃止。

    複入一戶,亦石扇,開鑰,得石床,方六尺。

    石屏風,銅帳葉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

    以帱帳糜朽,而銅葉堕落。

    床上石枕一枚,床上塵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

    床左右婦人各二十,悉皆立侍。

    或有執巾梳鏡鑷之象,或有執盤奉食之形。

    無餘異物,但有鐵鏡數百枚。

    魏王子且渠冢,甚淺狹,無柩,但有石床,廣六尺,長一丈。

    (“丈”原作“尺”,據明抄本改。

    )石屏風。

    床下悉是雲母,床上兩屍,一男一女,皆二十許,俱東首裸卧,無衣食,肌膚顔色如生人。

    鬓發齒牙爪,不異生人。

    王懼,不敢侵,還擁閉如舊。

    袁盎冢,以瓦為棺椁,器物都無,唯有銅鏡一枚。

    晉靈公冢,甚瑰壯。

    四角皆以石為鷹犬,捧燭。

    石人男女四十餘,皆立侍。

    棺器無複形兆,屍猶不壞,九竅中皆有金玉。

    其餘器物,皆朽爛不可别。

    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

    王取以成水書滴。

    幽公冢,甚高壯。

    羨門既開,皆是石垩。

    撥除丈餘,乃得雲母。

    深尺所,乃得百餘屍,縱橫相枕,皆不朽。

    唯一男子,餘悉女子。

    或坐或卧,亦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

    栾書冢,棺柩明器,朽爛無餘。

    有白狐兒,見人驚走。

    左右逐戟之,莫能得,傷其左腳。

    夕,王夢一丈夫,鬓眉盡白,來謂王曰:“何故傷吾腳?”仍以杖叩王左腳,王覺,腳腫痛生瘡。

    至此不差。

    (出《西京雜記》) 廣川王劉去疾,喜好聚集一些無聊少年一起遊玩打獵。

    做事放蕩無羁,沒有節制。

    封國内的古墓,全都被他挖掘過。

    爰猛說,祖父在廣川王手下做中尉時,經常規勸廣川王,但廣川王不聽,隻好稱病還家。

    據他講述廣川王挖掘的古墓多得無法統計,其中墓葬豐富奇異的不下一百多座。

    他給劉向列舉了十多件,被劉向記錄如下。

    魏襄王墓,是用帶紋理的石料做成的外椁,高八尺,寬窄能容納三十人,用手觸摸,光滑得像新的一樣,外椁中間有石床,石屏風,依然擺放周正。

    棺柩和陪葬的珍寶全部不見蹤影,隻是床上還有一個玉痰盂,兩把銅劍,幾件日常應用的金器象新的一樣,廣川王拿起來佩帶在自己的身上。

    襄王墓,上面是用鐵水灌注的,開鑿了三天才打開。

    墓穴裡冒出的又苦又辣的黃色氣體濃得象霧一樣,強烈地刺激人們的眼睛和鼻子,使人無法進入,隻好暫時用兵把守,七天以後氣才出淨了。

    最初進到一個門裡,門上沒鎖。

    裡面的石床長寬四尺,上面有石幾,左右各有三個石人站立侍奉,都是武士裝扮,身佩刀劍。

    再入一室,石門上有鎖。

    推開門就看到了棺材,黑亮亮的可以照人。

    用刀砍不進去,用鋸截開,才知道是用生漆雜以犀牛皮做成的棺材,有好幾寸厚,摞了十多層。

    力量小是打不開的,隻好作罷。

    再進一室,也有石門,打開鎖,看到一張六尺見方的石床。

    有石屏風,裝飾銅葉的帳幔一具。

    銅葉有的散落在床上,有的掉在地上,顯然是因為帳子腐爛了,所以銅葉墜落到地上。

    床上還有一個石枕,旁邊很厚一層黑乎乎的灰塵,好象是衣服腐爛後形成的。

    床的左右各有二十個站立的侍女,有的是拿着面巾、梳子、鏡子的形象,有的是端着盤子送飯的姿态。

    沒有其他的器物,隻有鐵鏡數百面。

    魏王的兒子且渠的墓,既淺又窄。

    沒有棺材,隻有一張石床,寬六尺,長一丈,還有一面石屏風。

    床下全都是雲母。

    床上有兩具屍體,一男一女,全都二十來歲。

    兩具屍體頭朝東裸身躺卧,沒有蓋被和穿衣服。

    他們皮膚的顔色象活人一樣,鬓發、牙齒和手指也看不出同活人有什麼差異。

    廣川王非常恐懼,不敢觸動他們。

    退出去後象當初那樣将墓穴掩蓋。

    袁盎墓,用陶瓦做棺椁,裡面隻有一面銅鏡,沒有其它的器物。

    晉靈公墓,非常瑰麗壯觀。

    四角都放置用石頭雕刻成的鷹犬。

    捧着蠟燭。

    男女石人四十多個,捧着燈燭站立在周圍。

    棺椁已經朽爛不成原形,但屍體還沒有壞,九竅之中都放入金玉。

    墓穴内其它的器物全都朽爛得無法辯認,唯有一個拳頭大的玉蟾蜍,腹中是空的,可盛水,光潔潤滑象新的一樣。

    廣川王拿它用作儲水供磨墨用的水盂。

    幽公的墓,很高大。

    墓道的門打開以後,再下去一尺左右裡面全是白垩土。

    将白垩土鏟除一丈多深以後,見到雲母,再下去一尺左右就是一百多具屍體,橫七豎八相互枕壓,都沒有朽爛。

    隻有一個是男子,其餘全是女子。

    有的坐着,有的躺卧,也有站着的。

    衣服的形色同活人一樣。

    栾書墓,棺椁和器物全都朽爛了。

    墓穴中有一隻白色的狐狸,看見有人來吓跑了。

    随從們追趕着去刺它,沒能抓到,隻把它的左腳刺傷了。

    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個男子,鬓發眉毛都是白的,走進來對他說,“為什麼刺傷我的腳。

    ”并用手杖敲打他的左腳,廣川王睡醒後,腳腫痛生瘡,一直也沒有痊愈。

     袁安 袁安父亡,母使安以雞酒詣蔔貢問葬地。

    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具以告。

    書生曰:“吾知好葬地。

    ”安以雞酒禮之,畢,告安地處。

    雲:“當葬此地,世為貴公。

    ”便與别。

    數步顧視,皆不見。

    安疑是神人,因葬其地。

    遂登司徒,子孫昌盛,四世五公。

    (出《幽明錄》) 袁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