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

關燈
銅錢,想要白紙錢,等十五天後來取。

    ”王璹允許了,又問了回去的路。

    吏說,向東走二百步,有牆穿破就看到光明,可以推倒牆,就到了你家。

    王璹按他說的辦,已經到了他住的隆政坊南門,于是回家。

    看見人們坐着哭,進了門後便蘇醒過來。

    到了十五天,王璹忘了給送錢,第二天又犯病,氣絕,看見小吏來憤怒地說,你果然沒有德行,答應給我錢,又不給了,再把你帶走。

    ”立即驅趕他,出了金光門,叫他進坑。

    王璹拜謝了百多次,才把他放回來,又蘇醒了。

    王璹告訴家裡人,買了一百張紙,剪成錢送去。

    第二天,王璹又病了,又見到了那小吏,小吏說:“有幸你能給我錢,但錢不好。

    ”王璹又辭謝,請求重作,小吏允許,又蘇醒了。

    到二十天,王璹叫人用錢另買了白紙作錢,并備了酒食,在隆政坊西渠水上燒了。

    立即感到身輕體健,又像過去一樣。

     魏靖 魏靖,钜鹿人,解褐武城尉。

    時曹州刺史李融,令靖知捕賊。

    賊有叔為僧,而止盜贓(“贓”原作“賊”,據明鈔本改)。

    靖案之,原其僧。

    刺史讓靖以寬典,自案之。

    僧辭引伏,融令靖杖殺之。

    載初二年夏六月,靖會疾暴卒,權殓已畢,将冥婚男女,故未果葬。

    經十二日。

    靖活,呻吟棺中,弟侄俱走。

    其母獨命斧開棺,以口候靖口,氣微暖。

    久之目開,身肉俱爛。

    徐以牛乳乳之,既愈,言初死,經曹司,門衛旗戟甚肅。

    引見一官,謂靖何為打殺僧,僧立于前,與靖相論引。

    僧辭窮。

    官謂靖曰:“公無事,放還。

    ”左右曰:“肉已壞。

    ”官令取藥,以紙裹之,曰:“可還他舊肉。

    ”既領還,至門聞哭聲,驚懼不願入,使者強引之。

    及房門,使者以藥散棺中,引靖臂推入棺,頹然不複覺矣。

    既活,肉蠹爛都盡,月餘日知故。

    初到宅中,犬馬雞鵝悉鳴,當有所見矣。

    (出《廣異記》) 钜鹿人魏靖,任官武城尉。

    當時曹州刺吏李融令魏靖捕盜賊,此賊有叔當和尚,為他窩贓,魏靖查究後赦免了和尚。

    刺史李融責備魏靖用刑太寬,他自己親自查辦,和尚供認了他曾引導盜賊藏匿。

    李融命令魏靖打死和尚。

    武周則天後載初二年夏六月,魏靖得病暴死,暫時入殓,為了和他已死的表妹舉行冥婚,所以沒有下葬。

    經過十二天,魏靖又活了。

    他在棺材中呻吟,弟弟和侄都吓跑了。

    他母親叫人用斧子開棺,口對口引氣,他呼出的氣漸溫熱,後來眼也睜開了,身上的肉都爛了。

    隻能慢慢地喂些牛奶,痊愈後,說他初死時,經過地府,門衛執旗執戟很威嚴,領他見一個官,問魏靖為什麼要打死和尚,和尚就站在面前,和魏靖辯論。

    和尚理虧詞窮,官對魏靖說:“你沒事了,放你回去。

    ”左右随從說:“他的肉已經爛了。

    ”官叫人取藥,用紙包裹着,說:“可以還他舊肉。

    ”立即領他回去,至門口聽見哭聲,他很驚懼不願進去。

    使者強領他到了房門,使者又把藥撒在棺中,拉他的胳臂推進棺材中,突然間沒有知覺,便活了。

    肉幾乎都爛了,一個多月後便和原來一樣。

    初到宅院,狗、馬、雞、鵝都叫起來,它們可能看見了什麼。

     楊再思 神龍元年,中書令楊再思卒,其日中書供膳亦死,同為地下所由引至王所。

    王問再思:“在生何得有許多罪狀?”既多,何以收贖?”再思言:“己實無罪。

    ”王令取簿來。

    須臾。

    有黃衣吏持簿至。

    唱再思罪雲,如意元年,默啜陷瀛檀等州,國(“州國”原作“國州”,據明鈔本改)家遣兵赴救少,不敵。

    有人上書谏,再思違谏遣行,為默啜所敗,殺千餘人。

    大足(“足“原作“定”,據明鈔本改)元年,河北蝗蟲為災,烝人不粒。

    再思為相,不能開倉赈給,至令百姓流離,餓死者二萬餘人。

    宰相燮理陰陽,再思刑政不平,用傷和氣,遂令河南三郡大水,漂溺數千人。

    如此者凡六七件,示再思,再思再拜伏罪。

    忽有手大如床,毛鬣可畏,攫再思(“攫再思”原作“再思再攫”,據明鈔本改)。

    指間血流,騰空而去。

    王問供膳,何得至此。

    所由對雲,欲問其人,雲,無過,宜放回。

    供膳既活,多向人說其事。

    為中宗所聞,召問,具以實對。

    中宗命列其事迹於中書廳記之雲。

    (出《廣異記》) 唐中宗神龍元年,中書令楊再思死,同日中書供膳也死,同被地府差役領到閻王那裡。

    閻王問再思:“在生時為什麼有那麼多罪狀?這麼多,怎麼能贖回來?”再思說:“我确實無罪。

    ”閻王令取冊簿來,一會兒,有黃衣吏拿簿來,讀再思的罪狀說,武周如意元年,東突厥後朝可汗默啜攻陷瀛、檀等州,國家派少部士兵去救援,抵抗不了入侵者,有人就此事上書進谏,楊再思違背谏言派兵前行,被默啜所敗,被殺千餘人;武周時大足元年,河北發生蝗蟲災害,很多人吃不到一粒米。

    再思身為宰相,不能開倉赈濟災民,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死兩萬餘人;宰相應該調和諧理天時地利,再思法令不平,大傷平和之氣,便使得河南三郡大水,淹死數千人。

    這樣的罪狀六七件,給再思看,看後再三叩拜認罪。

    忽然有一隻手像床那樣大,長毛很可怕,抓再思,手指間流血,騰空而去。

    閻王問中書供膳,為什麼到這裡?差役回答說,要想問他本人。

    閻王說,無過錯,應放回。

    供膳便活了,多次向人說這件事,被唐中宗李顯聽到,召供膳去問,他據實回答,唐中宗命令把這件叫中書廳記載下來。

     金壇王丞 開元末,金壇縣丞王甲,以充綱領戶稅在京,於左藏庫輸納。

    忽有使者至庫所雲,王令召丞。

    甲倉卒随去。

    出城行十餘裡,到一府署。

    入門,聞故左常侍崔希逸語聲。

    王與希逸(“希逸”原作“崔希”,據明鈔本改)故三十年,因問門者,具知所以。

    求為通刺,門者入白。

    希逸問此人何在,遽令呼入,相見驚喜。

    謂甲曰:“知此是地府否?”甲始知身死,悲感久之。

    複問曾見崔翰否?翰是希逸子。

    王雲:“入城已來,為(明鈔本“為”作“在”。

    )開庫司,未暇至宅。

    ”希逸笑曰:“真輕薄士。

    ”以死生易懷,因問其來由。

    王雲:“适在庫中,随使至此,未了其故。

    ”有頃,外傳王坐。

    崔令傳語白王雲:“金壇王丞,是己親友,計未合死。

    事了,願早遣。

    時熱,恐其舍壞。

    ”王引入,謂甲曰:“君前任縣丞受贓相引。

    ”見丞着枷,坐桐樹下。

    問雲:“初不同情,何故見誣?”丞言受罪辛苦,權救倉卒。

    王雲:“若不相關,即宜放去。

    ”出門,詣希逸别。

    希逸雲:“卿已得還,甚善。

    傳語崔翰,為官第一莫為人作枉,後自當之,取錢必折今生壽。

    每至月朝十五日,宜送清水一瓶,置寺中佛殿上,當獲大福。

    ”甲問此功德雲何,逸雲:“冥間事,卿勿預知,但有福即可。

    ”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