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若見得者個谛當不必恸哀須知善知識者是虛空身相悉皆平等普為衆生而能示現來實不來去實不去如是則知道林和尚生氣俨然大衆且向甚處與他相見雲行大野曾無迹月印長川自有輝。
追嚴上堂鬥轉星移風馳電掣稱生未曾生謂滅實不滅扁舟棹向五湖看昔時風景今無别。
松陵蘊微老師請上堂無上法印不假雕镌佛佛授受此不能授祖祖相傳此不能傳惟有志擔負者臨場必勇得手無疑不消究理測微自能随方顯妙一步闊一步深入如來所行境界一機應一機成就如來無量法門然檢點将來猶與夢中人說夢中事若對明眼者更有施設在拈拄杖曰拄杖如龍從西過東人在綠楊堤岸最相識不相逢可惜春殘雨潤叮咛江上漁翁卓一下莫使花飛水面紅。
上堂花落殘紅鳥啼深碧達磨西來分毫不直大衆若内若外聞鼓聲俱赴堂吃茶且道不在内外中間底人作甚麼良久天上孤蟾水底圓。
上堂非風動非幡動祖師舌頭拖地了也仁者心動潦倒漁翁搔白首愛魚猶有巧心情。
石門鼎悟禅請上堂道在牆外禅是 磚悟既不存迷從何起巧說不益其事馳求枉役其神縱然言前得旨已落情塵量外轉機猶萦識綱有從千裡百裡來者欲與生平契合拈拄杖曰隻要此個杷柄入手探毗盧藏海不假思惟入總持園苑匪資餘力一縱一橫為佛祖權衡一動一止穿衲僧鼻孔指點祖翁家業分明無惑鬧市門頭深山堆裡處處是當人出身捷徑或半信半疑終是落七落八要佛種不斷慧命悠長山僧豈可吝惜遂擲下拄杖。
上堂漢世成平賈誼恒為流恸魏室雍熙楊阜猶謂可悲衲僧家境風日鬥心地未甯無一點顧慮還是得優遊處且自優遊耶為複生死岸頭别有生涯耶各人出來道看不然山僧道去也翻身開夢眼得意看花顔。
上堂時雨霈然農夫相慶梅子熟矣牧豎交歡衲僧家必有得意處出來吐露一句看乃噓一聲下座。
上堂舉大梅因夾山與定山同行語話次定山曰生死中無佛即無生死夾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同上大梅質之夾山問曰不知那個親那個疏梅曰一親一疏夾山曰未審那個親梅曰且去明日來夾山明日再問梅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夾山住院後曰我當初在大梅失卻一隻眼雲峰悅曰夾山隻知失卻一隻眼殊不知換得一隻眼雪窦顯曰夾山畢竟不知換得一隻眼大梅老漢當時聞舉以棒打出不惟畫斷二人葛藤亦乃為天下宗匠師曰大梅坐變窮荒之舊習雪窦特頒全盛之新條二老葛藤早已截斷了也夾山道失卻一隻眼可謂曾從山下過方識路高低雲峰道換得一隻眼乃是天心報施實非偶然雲門如斯判斷也有親也有疏若有人簡點得出許你具一隻眼其或不信須聽重布葛藤水亭山院石榴紅魯酒一卮醉兩翁醒後不知天早晚玉顔非昔怨東風。
受曹山請上堂雲門業債未清曹山冤家已到順人情則雲從龍起違法性則花共鳥飛若謂劫前有路句裡無私公案現成不勞斟酌雖然更有一句無處不通無機不應阿誰道得良久乃拍手三下。
上堂少室門廣大石頭路坦平絕凡聖之異無彼此之殊婉步由人妙用在己但是未得謂得未至謂至未滿謂滿未休謂休所以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拈起拄杖曰諸仁鼻孔一齊穿卻了也卓一下曰剡溪訪戴聊乘興雪艇旋歸夜未央。
上堂舉黃龍南和尚曰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日夜精勤無有暫暇有一人不參禅不論義把個破席日裡睡如是二人同到黃龍一人有為一人無為且安下那個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師曰将謂黃龍有容納太虛之量經緯天地之權原來襟度如此狹隘山僧則不然如是二人同到雲門均以至禮款下因甚如此卓拄杖曰惟大人者位天地育萬物其心不苟。
靈骨入塔上堂耶水溯洄泛者不易雲門深邃入者固希若非符懸肘後鑒在機先不在鬧浩浩中交輥即向靜悄悄處沉湮未免錯過一生所以要與此事相應須是見得了了分明踏得步步真實道果飄香于性地靈苗桌秀于心田則入廛出廛冠冕真俗此岸彼岸領袖凡愚一切土皆往一切處鹹安百匝千重回互不犯七穿八穴舒卷随宜更說甚麼生死去來見聞知覺不是自己一段風光大衆還知道安尼立地處麼九夏薰風來北牖百年大夢醒南柯。
上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山僧今夜不惜身命為諸仁說去也良久曰暑天炎熱伏惟珍重。
上堂拈拄杖一畫曰者條石頭路徑自古到今來者萬千去者無限其中狐疑不決底欲左之恐沉下劣之坑欲右之慮堕無為之阱還他恢恢大丈夫别有出人标緻到者裡始不躊躇顧盻遂卓拄杖曰我愛高山曲知音是子期。
蔗庵範禅師語錄卷第五
追嚴上堂鬥轉星移風馳電掣稱生未曾生謂滅實不滅扁舟棹向五湖看昔時風景今無别。
松陵蘊微老師請上堂無上法印不假雕镌佛佛授受此不能授祖祖相傳此不能傳惟有志擔負者臨場必勇得手無疑不消究理測微自能随方顯妙一步闊一步深入如來所行境界一機應一機成就如來無量法門然檢點将來猶與夢中人說夢中事若對明眼者更有施設在拈拄杖曰拄杖如龍從西過東人在綠楊堤岸最相識不相逢可惜春殘雨潤叮咛江上漁翁卓一下莫使花飛水面紅。
上堂花落殘紅鳥啼深碧達磨西來分毫不直大衆若内若外聞鼓聲俱赴堂吃茶且道不在内外中間底人作甚麼良久天上孤蟾水底圓。
上堂非風動非幡動祖師舌頭拖地了也仁者心動潦倒漁翁搔白首愛魚猶有巧心情。
石門鼎悟禅請上堂道在牆外禅是 磚悟既不存迷從何起巧說不益其事馳求枉役其神縱然言前得旨已落情塵量外轉機猶萦識綱有從千裡百裡來者欲與生平契合拈拄杖曰隻要此個杷柄入手探毗盧藏海不假思惟入總持園苑匪資餘力一縱一橫為佛祖權衡一動一止穿衲僧鼻孔指點祖翁家業分明無惑鬧市門頭深山堆裡處處是當人出身捷徑或半信半疑終是落七落八要佛種不斷慧命悠長山僧豈可吝惜遂擲下拄杖。
上堂漢世成平賈誼恒為流恸魏室雍熙楊阜猶謂可悲衲僧家境風日鬥心地未甯無一點顧慮還是得優遊處且自優遊耶為複生死岸頭别有生涯耶各人出來道看不然山僧道去也翻身開夢眼得意看花顔。
上堂時雨霈然農夫相慶梅子熟矣牧豎交歡衲僧家必有得意處出來吐露一句看乃噓一聲下座。
上堂舉大梅因夾山與定山同行語話次定山曰生死中無佛即無生死夾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同上大梅質之夾山問曰不知那個親那個疏梅曰一親一疏夾山曰未審那個親梅曰且去明日來夾山明日再問梅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夾山住院後曰我當初在大梅失卻一隻眼雲峰悅曰夾山隻知失卻一隻眼殊不知換得一隻眼雪窦顯曰夾山畢竟不知換得一隻眼大梅老漢當時聞舉以棒打出不惟畫斷二人葛藤亦乃為天下宗匠師曰大梅坐變窮荒之舊習雪窦特頒全盛之新條二老葛藤早已截斷了也夾山道失卻一隻眼可謂曾從山下過方識路高低雲峰道換得一隻眼乃是天心報施實非偶然雲門如斯判斷也有親也有疏若有人簡點得出許你具一隻眼其或不信須聽重布葛藤水亭山院石榴紅魯酒一卮醉兩翁醒後不知天早晚玉顔非昔怨東風。
受曹山請上堂雲門業債未清曹山冤家已到順人情則雲從龍起違法性則花共鳥飛若謂劫前有路句裡無私公案現成不勞斟酌雖然更有一句無處不通無機不應阿誰道得良久乃拍手三下。
上堂少室門廣大石頭路坦平絕凡聖之異無彼此之殊婉步由人妙用在己但是未得謂得未至謂至未滿謂滿未休謂休所以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拈起拄杖曰諸仁鼻孔一齊穿卻了也卓一下曰剡溪訪戴聊乘興雪艇旋歸夜未央。
上堂舉黃龍南和尚曰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日夜精勤無有暫暇有一人不參禅不論義把個破席日裡睡如是二人同到黃龍一人有為一人無為且安下那個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師曰将謂黃龍有容納太虛之量經緯天地之權原來襟度如此狹隘山僧則不然如是二人同到雲門均以至禮款下因甚如此卓拄杖曰惟大人者位天地育萬物其心不苟。
靈骨入塔上堂耶水溯洄泛者不易雲門深邃入者固希若非符懸肘後鑒在機先不在鬧浩浩中交輥即向靜悄悄處沉湮未免錯過一生所以要與此事相應須是見得了了分明踏得步步真實道果飄香于性地靈苗桌秀于心田則入廛出廛冠冕真俗此岸彼岸領袖凡愚一切土皆往一切處鹹安百匝千重回互不犯七穿八穴舒卷随宜更說甚麼生死去來見聞知覺不是自己一段風光大衆還知道安尼立地處麼九夏薰風來北牖百年大夢醒南柯。
上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山僧今夜不惜身命為諸仁說去也良久曰暑天炎熱伏惟珍重。
上堂拈拄杖一畫曰者條石頭路徑自古到今來者萬千去者無限其中狐疑不決底欲左之恐沉下劣之坑欲右之慮堕無為之阱還他恢恢大丈夫别有出人标緻到者裡始不躊躇顧盻遂卓拄杖曰我愛高山曲知音是子期。
蔗庵範禅師語錄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