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普濟能仁玉琳琇國師語錄卷第七

關燈
廉切音炎步廊)。

     敕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塔銘 洪惟 世祖皇帝聖德顯道彰于遐迩深仁厚澤洽于幽明妙智圓通與如來心印為一嘗 命訪僧伽之行解圓證者與論向上宗旨于時有大禅師奉 诏入京曰玉琳琇公蓋天隐磬山之子而臨濟三十一世孫也師諱通琇号玉琳常州江陰人族姓楊氏父芳母缪氏皆與般若有大因緣師之生也母夢大士攜童子自牖入寤而生師堕地敏悟夙成能語辄誦佛号坐常跏趺十五閱語錄參誰字疑情大??寝食俱廢晝夜彷徨室中因觸翻溺器有省遂蟬蛻萬緣決意究竟大事時磬山修禅師方弘化荊溪爐韝正赤師直造其席依止受具戒為侍者進則決疑請益立雪不移退則宴默凝神危坐達旦必欲見道乃已一日于一口吸盡西江水下瞥見馬祖用處不覺身心慶快曰佛法落吾手矣自此遇勘辨??語縱橫自如當機不讓無何辭歸省母磬山密囑徴信曰善自護持勿輕洩也師既歸江陰益韬晦日放曠雲水間偶乘月泛小舟舉頭頓忘迷悟如虛空玲珑不可湊泊急就證天隐于武康之報恩叩擊之次迎刃不留至掀案而出隐知其透關歎曰此吾宗獅子兒也隐示寂遺命令師主法席師不從避之淩霄峰絕頂時天龍業已推出雖欲埋名煙壑而衆莫之許師不得已起應之開法筵之日黑白環繞者萬指莫不沾被化雨随根沃潤而去丙戌過大雄樂其山川幽寂就荒煙蔓草葺??為屋有終焉之志然聲光外流逐膻者益衆期年複成叢席是時天童方唱道東南其機鋒迅利諸方無能抗者惟師以法門猶子後先角立應機接物如疾雷破山龍泉出匣非真實證悟者不能窺其縱奪之妙以故年甚少出世最早而握機行令卷舒自由聞者莫不欽服焉。

     順治戊戌 世祖皇帝聞師名遣使 诏師己亥春師應 诏赴阙見 上于外朝慰勞優渥即 命近侍送居萬善殿不時臨訪道要一日問如何用工師曰端拱無為又問如何是大師雲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又問孔顔樂處師雲憂心悄悄 皇情大悅 命近侍傳語恨相見之晚焉 特賜号曰大覺禅師名香法衣之錫殆無虛日尋以母未葬懇乞還山 诏許之出内府金錢助之襄事師受賜歸以十九飯僧放生而以其一助營塔費凡畚土運石一一皆身自為之庚子秋複 诏至京禮遇尤渥進号大覺普濟能仁國師至臘月世尊成道日 命于京師阜城門外慈壽寺為千五百僧說菩薩大戒又 命作工夫說刊行之次年 世祖皇帝升遐師領大弟子作佛事七晝夜畢辭還山 欽命遣官護送其寵榮稠疊近代無與同者師雖遭際昌辰然性恬于榮利無毫發矜重意既歸如野鶴孤雲無所留礙會於潛天目師子正宗禅寺歲久隤廢郡人順天少京兆岵瞻戴君謂非師無以舉揚宗風光輝祖席率衆延師居之遠迩學徒聞風奔赴堂序殆不能容于頹垣敗壁中一彈指間金輝碧明樓殿上插雲際而未嘗見其有所作為善權之請師雖勉強一赴然旋思歸老舊林亦未嘗久留也天性至孝十二歲即喪父得法後别構草堂于報恩之側奉母居之躬進飲膳母殁斷食禅定者七日行道不離??次者三年先是師之父振陵翁與受雲栖大戒深味禅悅臨終染衣自度謂師兄弟不讀書即當出家母氏亦受磬山記莂晚年離俗依師得悟世号大慈老人蓋非積慶之家不能生此大士而師具全戒孝友陳睦州大慧杲之風豈非契經所謂五因緣中真友者耶晚年慈心益切不憚?涉之勞意将窮搜泉石接引縛禅物外而不與塵世接者嘗歎曰趙州八十行腳彼何人哉乙卯春遂屏給侍飄然常往因觸熱渡江止于淮安清江浦之慈雲庵索浴趺坐說偈而逝時康熙乙卯八月十日也壽六十有二臘四十三弟子奉龛歸天目全身塔于東塢庵之後隴師凡六坐道場七會說法解結??覆妙具善巧雖沉迷重障一遭鉗錘??索無不斷絕焦芽小草一蒙溉灌身心無不光潤得法弟子二十餘人皆能傳燈續命接席分輝者也師廣額豐頤平頂大耳面白玉色目光炯炯射人宴坐如臨大衆故見者不威而攝一生不蓄私财即纖細供養亦不輕受嘗過青縣有苦行僧負鬥面設供随舟行者數日師憐其誠為說法要即揮之使去終不納也每檀施至辄教以持歸放贖生命同于攝受雖膺紫衣之寵而服用不及恒僧既悟逸格之禅複教人兼修淨業五會弟子從師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号得度者至不可算數皆謂師從彼世界應化來此方雲餘昔從 内廷間立法席之後親睹師據獅子座舉明正法??轟雷掣電之機雖老參宿學罔知所措既而閉關習靜龍象萃處一室而戶外不聞人聲至于廣廈細?從容 诏對語巧意圓窮極實際能助 九重增長法喜一時貴近無不函香問道師于弘法外不??一言其善慧深厚如此是以缁素四衆罔不傾心馴至名德上聞于 天寵被鴻名 龍光赫奕則師豈非乘夙世願輪随助 聖人敷揚大化者乎謂之優昙缽花千年一現良不誣也銘曰。

     西來妙旨 五燈分繼 震動铿鍧 厥惟臨濟 國師嗣法 三十一傳 金輪禦曆 佛日中天 兜率親升 演說般若 光燭大千 聲施九野 應機而出 乘願以來 心光内發 樓閣門開 西江一吸 劈面全體 布袋打失 凡情??死 扁舟夜泛 水月明融 直入無見 爍破虛空 六坐道場 大施正令 凡聖皈依 天龍恭敬 顯号榮名 自 天之祐 開士何心 白雲出岫 天目高峰 上摩穹碧 師錫振飛 祖庭生色 寶台珠網 彈指立成 随順世間 何經何營 蘧廬終宿 曳杖江口 起滅空幻 我尚不有 坐脫淮上 遊戲自如 死生者誰 隐現在吾 六十二年 悄然無事 居士勒銘 僅有半字 康熙乙醜仲夏 賜進士出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加三級宛平王熙薰沐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