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普濟能仁玉琳琇國師語錄卷第六

關燈
為知死師雲知所從來為知生知所從去為知死問臨去時心不颠倒意不散亂在何處捉摸師雲驗在目前師複雲居士真為生死須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但勤持藥師如來萬德洪名持到持而無持徹見念未生前本來面目則率性而行頭頭是道所謂??而皆中節天下之達道也如是方能了生脫死方可出死入生何謂了生脫死如太虛空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不老何謂出死入生譬如大海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到此則去來自在夭壽不二又臨去時作得主有二種徹見本來面目則了知生死不相幹如上所雲若未見本來面目勤持藥師如來則臨命終時八大菩薩接引上生極樂世界入不退地見佛明心因切問?請不覺縷縷。

     與胡彥遠居士 尋常在稠人廣衆中人人自以為見山僧山僧直雲猶隔千山在日來幹戈遍界百裡之間如隔千山山僧卻雲與居士刻刻相睹居士以為然否雖然刻刻相睹恐蹤迹愈疏居士其何以自處夢幻空華更莫把捉須向一念未生前證取自己廣大心體與太虛空同量包裹一切而非一切生滅一切而非生滅方是居士放身命處不盡。

     荊山旅堂寄上大慈老人 師太年高當一切莫管惟向父母未生前看取如何是自己本來面目見得本來面目便見得佛祖面目便見得一切真子真孫面目無生無死無苦無樂方是個大自在老人名之曰佛名之曰祖名之曰圓通大士名之曰清淨法身名之曰本源自性自利也足利人也足不虛來閻浮世界作一番佛事如不見本來面目則莫道子孫眷屬冤親好惡便是自己一個身子縱保養到百二十歲一息不來便要敗壞四大各分還看得經麼還念得佛麼還顧得子孫麼還簡點得冤親麼越簡點越颠倒越顧念越誵訛便謂之流浪生死輪回苦海豈不虛來世上吃一番苦豈不虛出家虛辦道有至性老人決不肯如此果能向未生前看得身心世界一切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本來面目當自見工夫得力或白松豐或不退勇或退庵重或骨岩峰皆可召而示之此四子當能體我意助師太入道也丁亥十月辛卯比丘男某百拜上師太老人慈目。

     答鑒融上人 玄沙白紙周遮上座毛錐穎露雄情舒展各吐胸襟山僧則雲一别忽經歲望中雲海賒且道與雪峰是一是二他日觌面當别有以報我。

     與洽西堂 刻刻自為乃真為人切弗忙披??垢向第二門頭與人婆和但整肅堂規俾人光陰不虛度多随衆坐幾枝香則利己利他兩得之矣莊周雲觀德人之容使人意消不其然乎寮中倍宜嚴靜古人見有入房即起立焚香不以絕物為嫌有志之士直須具如是體裁方不同今時圖熱鬧裨販之客餘想深知不贅。

     答木如上人 向從天行叔侄略聞道概眉衲歸并得手書知公真不自欺人也既知生死寤寐不能一如須把生死岸頭用不得的知見盡情放下嘗令熟睡無夢無想死了燒了身心俱空境界時刻現前亦不立無夢無想身心俱空見解不住不退無動無靜打成一片時節若至其理自彰參須真參悟須實悟端不虛也學道不悟斷不能斷命根工夫不成一片斷不能悟公能悟去方可吃過量人痛棒且道既悟為甚又要吃棒今時稱長老者十個有五雙分?不下公能始終不自欺當不以此言為過也。

     與豐首座 每日夜可将四炷香面壁簡點本分端能至虛至靈至寂至妙無絲毫間斷隔礙執着虧損等否次可以四炷香領衆直教無人無己無動無靜所謂衲僧行處如火消冰許誰近傍容誰違背再以四炷香博覽簡點于古人正說反說遠說近說死說活說粗說細說一一不受瞞一一舉一明三不死人句下一一隻用遮眼否餘時方可放參否則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當自立志若悠悠忽忽焉能為有焉能為無真與草木同腐人也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念之。

     與夾山六解恒長老 吾徒既擔荷此事須時時臨深履薄獨居則閑閑地應機則似火消冰無動無靜靡不常光現前壁立千仞自利利人庶可無悔日來閉關啜雪羹不多及。

     複許叔度 所謂了生死者正了徹之了參透生從何來死從何往則親見本來面目方為了生死人所謂明德新民止至善位天地育萬物費而隐隐而費尚何偏空偏有種種邪僻之拟哉若不親見本來了生脫死則妄認七尺之軀為身見聞覺知為心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而惟認一浮漚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則有生有死無苦不生無苦不死安而不安堪忍而已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奉寄楞嚴一部熟讀此經方知身心真妄了生死者生而無生死而無死否則認識為心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