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鐘開佛地,雞犬靜人家。
竹榻橙香雨,松铛石火茶。
别山秋到葉,輕重落平沙。
柬黃安植聖澹老師 竹簾茅屋一身閑,隻為閑多複閉關。
怪底白雲風不問,仍來覆我藓苔斑。
寄懷秦茂林居士 光黃奇勝昔曾探,植聖松門至再三。
最愛清溪秦處士,好山遍舍作精藍。
壽郭些庵 春日花香透水流,補山晴色上眉稠。
七旬四海稱元老,一衲深林法比丘。
潔淨躬行誰與等,虛閑心境複何求。
古今多少存疑史,檢定精神日見優。
示死心道人 夜行不許投明到,正是出身轉位時。
更把吹毛揮向上,空輪無迹刃無虧。
付睿首座楚林法偈 天山法道巍寰宇,奕葉芬芳祖氣鐘。
十載求人今得子,直承大統啟綱宗。
坐潤慈開士郭北靜室 放住閑心自不群,石城精舍鎖重雲。
一聲午磬高寒裡,雪路何人駐馬聞。
付祚西堂慈裔法偈 信知汝力能擔荷,是我尋常慣用伊。
會向深峰深處卓,抽條成蔭見施為。
留别禅喜非異 依依楊柳采茶天,又欲之吳問曉船。
七十二峰青正好,歸期多半在來年。
憶匡山伊庵禅師 玉門擎出滿壺冰,向日開窗榻遠朋。
笑指鄱湖千頃月,當餘蓮社一枝燈。
與卞令之廉憲 燕子矶頭正遇時,箭鋒相拄句無私。
春江春色洵空闊,大笑聲先忘所知。
妙轉大機超佛祖,倒施密用度賢愚。
迦文尼父道無二,全賴高高兩手扶。
尹蘭友嵩山甸方屏山覃谷育有郭茂行至山 微雨灑高林,同人枉屐尋。
有懷勞夢寐,得聚感秋陰。
居僻容逃禮,來稀苦索吟。
果然怡此道,一宿可明心。
送友往天台 先于鏡水汲新瓶,木葉飛黃打眼青。
桐柏仙蹤華頂日,歸來說與弟兄聽。
與孔則山居士 拈來妙用憑好手,授與則山意不輕。
向上古今無二路,為人指點甚分明。
送友歸裡 侵曉來言别,孤筇出翠微。
反愁春色好,偏引故人歸。
共折河邊柳,誰分身上衣。
也當尋舊隐,耕破白雲肥。
寄五峰怡然師 木落空山萬慮忘,病兼風雨度重陽。
寶林秋色佳無恙,記許霜柑欲就嘗。
胡内甯朱元公和前賢遊洪山詩因步其韻 選勝歡吟唱和随,調高今古若同時。
春晴柔柳牽條緒,雲淨歸鴻見羽儀。
歲月俱從花裡度,宮商漸向遂中移。
會當境曠心忘處,問取誰為造物師。
夏田寺作示宛然 夏田江上寺,绀殿聳雲峰。
靜夜濤聲落,長途客夢重。
高林巢老鶴,古岸護神龍。
安得年豐稔,常鳴說法鐘。
宿洪初洲頭柳庵 層林青似嶂,沙路識通津。
淨綠搖龛影,床頭月色新。
再過耿氏書館 林下有高士,重來話遠情。
移籬寬菊圃,聽雨度書聲。
江外峰千朵,階前月二更。
相期惟此道,讵欲浪閑名。
持缽嘉渚憩張于海館中 胡為不自懶,六月暑行廛。
野巷逢人指,深林借榻眠。
農經言可試,聖學講稀傳。
幸遇箪瓢隐,重論秋水篇。
寓去瑕阇黎曠庵 作客江村裡,茅庵且共投。
淡煙浮遠水,秀色起平疇。
總似情無著,非關苦見留。
門門齋欲赴,何日定歸舟。
嶽庵蘇庵豁庵以德為鄰兼贈一偈 綠樹垂垂覆短溪,一家東住兩家西。
有時罷展蓮華帙,彼此忘言聽鳥啼。
箄洲衆居士求偈 蓬門問絡似山庵,返照參差一水涵。
芳草渡頭船子泊,何分兩兩與三三。
壬子六月再到廣賢與端公夜話賦此留别 倒指十年說法曾,幽懷未隔水層層。
青溪照影重來訪,白屋炊香取次應。
宿鳥林深歸似舍,炎宵話久冷如冰。
雜華書就秋随至,斫額峰尖望一登。
客中連雨與端公言懷張常伯皮瑤庭适至 不待晴來屐輾泥,知因久客句無題。
沙村雨鬧官過驿,草樹宵涼水到堤。
薊北遠書孤雁帶,江南佳話野僧提。
一瓢獨往無深意,舊結蘿庵在郢西。
示死心道人 越格堂堂悟處深,自能死卻聖凡心。
一肩濟北家風峻,竭力斯宗正在今。
示一念道人 履道無過一念純,衆中躍出見天真。
珠回玉轉祖師意,曆曆明明用到親。
甲寅歲朝試作 啟戶晨鐘接響圓,春來松色倍悠然。
高峰雲擁千層磴,古寺橋回兩道泉。
佛祖并拈紅焰雪,王侯遠遜綠蘿煙。
因
竹榻橙香雨,松铛石火茶。
别山秋到葉,輕重落平沙。
柬黃安植聖澹老師 竹簾茅屋一身閑,隻為閑多複閉關。
怪底白雲風不問,仍來覆我藓苔斑。
寄懷秦茂林居士 光黃奇勝昔曾探,植聖松門至再三。
最愛清溪秦處士,好山遍舍作精藍。
壽郭些庵 春日花香透水流,補山晴色上眉稠。
七旬四海稱元老,一衲深林法比丘。
潔淨躬行誰與等,虛閑心境複何求。
古今多少存疑史,檢定精神日見優。
示死心道人 夜行不許投明到,正是出身轉位時。
更把吹毛揮向上,空輪無迹刃無虧。
付睿首座楚林法偈 天山法道巍寰宇,奕葉芬芳祖氣鐘。
十載求人今得子,直承大統啟綱宗。
坐潤慈開士郭北靜室 放住閑心自不群,石城精舍鎖重雲。
一聲午磬高寒裡,雪路何人駐馬聞。
付祚西堂慈裔法偈 信知汝力能擔荷,是我尋常慣用伊。
會向深峰深處卓,抽條成蔭見施為。
留别禅喜非異 依依楊柳采茶天,又欲之吳問曉船。
七十二峰青正好,歸期多半在來年。
憶匡山伊庵禅師 玉門擎出滿壺冰,向日開窗榻遠朋。
笑指鄱湖千頃月,當餘蓮社一枝燈。
與卞令之廉憲 燕子矶頭正遇時,箭鋒相拄句無私。
春江春色洵空闊,大笑聲先忘所知。
妙轉大機超佛祖,倒施密用度賢愚。
迦文尼父道無二,全賴高高兩手扶。
尹蘭友嵩山甸方屏山覃谷育有郭茂行至山 微雨灑高林,同人枉屐尋。
有懷勞夢寐,得聚感秋陰。
居僻容逃禮,來稀苦索吟。
果然怡此道,一宿可明心。
送友往天台 先于鏡水汲新瓶,木葉飛黃打眼青。
桐柏仙蹤華頂日,歸來說與弟兄聽。
與孔則山居士 拈來妙用憑好手,授與則山意不輕。
向上古今無二路,為人指點甚分明。
送友歸裡 侵曉來言别,孤筇出翠微。
反愁春色好,偏引故人歸。
共折河邊柳,誰分身上衣。
也當尋舊隐,耕破白雲肥。
寄五峰怡然師 木落空山萬慮忘,病兼風雨度重陽。
寶林秋色佳無恙,記許霜柑欲就嘗。
胡内甯朱元公和前賢遊洪山詩因步其韻 選勝歡吟唱和随,調高今古若同時。
春晴柔柳牽條緒,雲淨歸鴻見羽儀。
歲月俱從花裡度,宮商漸向遂中移。
會當境曠心忘處,問取誰為造物師。
夏田寺作示宛然 夏田江上寺,绀殿聳雲峰。
靜夜濤聲落,長途客夢重。
高林巢老鶴,古岸護神龍。
安得年豐稔,常鳴說法鐘。
宿洪初洲頭柳庵 層林青似嶂,沙路識通津。
淨綠搖龛影,床頭月色新。
再過耿氏書館 林下有高士,重來話遠情。
移籬寬菊圃,聽雨度書聲。
江外峰千朵,階前月二更。
相期惟此道,讵欲浪閑名。
持缽嘉渚憩張于海館中 胡為不自懶,六月暑行廛。
野巷逢人指,深林借榻眠。
農經言可試,聖學講稀傳。
幸遇箪瓢隐,重論秋水篇。
寓去瑕阇黎曠庵 作客江村裡,茅庵且共投。
淡煙浮遠水,秀色起平疇。
總似情無著,非關苦見留。
門門齋欲赴,何日定歸舟。
嶽庵蘇庵豁庵以德為鄰兼贈一偈 綠樹垂垂覆短溪,一家東住兩家西。
有時罷展蓮華帙,彼此忘言聽鳥啼。
箄洲衆居士求偈 蓬門問絡似山庵,返照參差一水涵。
芳草渡頭船子泊,何分兩兩與三三。
壬子六月再到廣賢與端公夜話賦此留别 倒指十年說法曾,幽懷未隔水層層。
青溪照影重來訪,白屋炊香取次應。
宿鳥林深歸似舍,炎宵話久冷如冰。
雜華書就秋随至,斫額峰尖望一登。
客中連雨與端公言懷張常伯皮瑤庭适至 不待晴來屐輾泥,知因久客句無題。
沙村雨鬧官過驿,草樹宵涼水到堤。
薊北遠書孤雁帶,江南佳話野僧提。
一瓢獨往無深意,舊結蘿庵在郢西。
示死心道人 越格堂堂悟處深,自能死卻聖凡心。
一肩濟北家風峻,竭力斯宗正在今。
示一念道人 履道無過一念純,衆中躍出見天真。
珠回玉轉祖師意,曆曆明明用到親。
甲寅歲朝試作 啟戶晨鐘接響圓,春來松色倍悠然。
高峰雲擁千層磴,古寺橋回兩道泉。
佛祖并拈紅焰雪,王侯遠遜綠蘿煙。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