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關燈
嘉興大藏經 洪山俞昭允汾禅師語錄 俞昭允汾禅師語錄卷之六 住北京翊教寺嗣法門人上睿等編 詩偈 周注西刺史北旋贈别 般若緣深一見真,暖風和日對相親。

    此歸憑豁金剛眼,去看嵩華翠色新。

     技盡懸河義未該,入門一喝笑盈腮。

    潼泉也合遭人怪,錯與周公說破來。

     東吳延臯孝廉三絕 小雨濕松花,披衣岩下坐。

    起身謝白雲,不覺莓苔破。

    豆葉開新畝,藤花爛舊棚。

    庭分朝樹色,溪轉夜泉聲。

    終朝看瀑流,夜複坐空閣。

    明月上高峰,幽人不寂寞。

     贈卞令之廉憲 一會靈山法道親,利生權現宰官身。

    三千裡外擎香飯,正使金牛笑轉新。

     補衮調羹信自優,文情天宇至風流。

    楚江寬闊行相訂,為與空王啟壯猷。

     贈孔月恒居士 頻來問祖意,雪夕與花陰。

    寡過無他伎,修名但了心。

    意消忘觌面,疑失笑披襟。

    松下時烹茗,濡毫作孝箴。

     贈孔魏公居士 籃輿重至意翩翩,滿口平傾不涉诠。

    況是鴻儒能慕道,方期振起兩宗傳。

     夫子達磨元一貫,多門謬解豈其然。

    人窮返本方堪語,試看昌黎問大颠。

     贈陳昙侯鄭公常二居士 調高人和寡,二子信知音。

    不有大儒口,安明古佛心。

    素行常格物,卓立見垂箴。

    剩有林泉美,相期一放吟。

     辛醜除夜示諸禅徒 萬峰深處結幽關,道出常情用不悭。

    松火一爐當歲盡,總輸我輩得真閑。

     壬寅元日示衆 曆木常年原未辦,縱多好日少他求。

    出門閑向石橋步,兩派清泉抱寺流。

     客普潤庵镫岩文吏部同公郎允信右獻過聚 垂楊近冰綠千條,最喜幽人冷挂瓢。

    乞食江千容懶拙,放參湖上問漁樵。

    深山有社堪招炳,今日相逢宛似陶。

    風雨匡廬登未得,好将真意論逍遙。

     示諸行務 山居家風,别無絡索。

    廚庫僧堂,尋常矩矱。

    放下笊籬,提起木杓。

    飯是米炊,面是麥作。

    茄看花開,瓠連蒂落。

    逐日生涯,大好不惡。

     悼解庵張新愚居士 沙路環庵瑣舊苔,高山何夢不君來。

    軍持帶有寒泉水,忍向風前奠一杯。

     悼張爾歲文學 借語庭空影尚陪,愁生細柳綠成堆。

    也将一陌錢焚去,日暮河風卷淨灰。

     鄂州夏伏不雨寄湛智水 極暑難為畫打眠,江流稍引到池蓮。

    何人不愛山中寺,日午時聞樹裡泉。

     贈一庵居士遊夏公則庵居士遊赓臣兩兄弟 遊家兄弟表人龍,格外金提肯過從。

    莫謂不情還打與,出林正好話千峰。

     客嘉魚有懷檗庵法兄 石床支倦水雲間,楖枥摩挲影自閑。

    一宿鳳凰峰頂夜,也曾清夢到魚山。

     萋萋古道荷長镵,風落橫江織暮帆。

    獨上幽岩仍打坐,浪花平湧濕衣衫。

     宿普度庵逢任仙孟詞林 水落江天淨,山城一水連。

    正思過别浦,相識有奇緣。

    宿望名垂遠,斯文道借傳。

    好懷言不盡,且共佛燈眠。

     與蘇庵豁庵大心分韻書懷得筇字 作客多時賓似主,竹爐炊茗解疏慵。

    是非不上閑名牒,去住難羁了事筇。

    落日鳴蟬增旅況,平湖秋水照衰容。

    疊來清坐知何意,午飯前頭到夜鐘。

     宿李氏書館 東嶺連嘉渚,書聲載草堂。

    遠山藍潑幾,近水綠回觞。

    裡靜門無鑰,沙寬月似霜。

    我來勤下榻,恰好值新涼。

     客夜别友 風雨留人又一宵,别君燒燭度溪橋。

    百錢買得舟人醉,明日雖晴莫放桡。

     陶溪過訪戴小宋文學同廣生兄 山深春淺共驅車,攻苦人真似仲舒。

    側理舊藏宣德制,花時再到倩君書。

     再過小宋郊居 澹圃疏籬菊正扶,秋香掠徑好朋俱。

    新詩半在黃梅裡,收盡奇峰入畫圖。

     許衡叔尹蘭友甸方秋試訪寓東岩賦贈 乘漲輕來一夜船,快移行李就林邊。

    選官選佛名雜異,觀海觀河見不遷。

    幾處弟兄團此日,閑窗風雨憶當年。

    攤書問我如何說,為指秋空月正圓。

     過訪王報庵解元 廿年師友夢相關,鶴澤今看喜破顔。

    曾憶截江風雨句,手緘曾寄玉泉山。

     壽王報庵 南國人文合遜尊,都來鶴澤訊寒暄。

    疏經日暖花成巷,愛客荷香水到門。

    藜擁多男森樹玉,霜清兩鬓健加餐。

    長齡不借安期棗,一粒真丹内久存。

     題龍門寺壁 澗道盤蜒上,霜根結斷霞。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