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岩荷禅師語錄卷之一

關燈
用求心不求佛,須知三界非他物。

    若言端坐靜觀心,未免重添眼裡屑。

    ”卓拄杖下座。

     示衆舉保福雲:“此事如擊石火、閃電光,構得構不得,未免喪身失命。

    ”先師雲:“保福大似徐六擔版。

    金粟不然,此事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

    構得構不得,不怕甕中走卻鼈。

    ”師雲:“二大老激揚此事,何異五彩畫虛空,徒勞心力耳。

    豈不見道,若以譬喻而顯示,終無有喻能喻此。

    且畢竟如何?各各歸堂吃茶去。

    ” 示衆問雲:“離心意識參,絕凡聖路學。

    隻如離心意識作麼生參?”衆久不出,乃雲:“禅非意想,立意乖宗;道絕功勳,建功失旨。

    所以道,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要須句外承當,莫向言中取則。

    明眼漢,沒窠臼,有時轉山河大地歸自己,毋意毋必;有時轉自己歸山河大地,毋固毋我。

    物物頭頭全彰,塵塵刹刹大用。

    不落己見外緣一句又作麼生道?”顧左右雲:“座中盡是江南客,何用樽前唱鹧鸪?”擊拂子下座。

     示衆雲:“盡道迷因悟遣,誰知悟是迷根?直饒迷悟頓除,到此且居門外。

    何也?還家盡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出門。

    ” 示衆雲:“纖毫未盡遭魔罥,脫體無依在半途。

    且作麼生是到家底句?”良久雲:“曾為浪子偏憐客,每向扁舟憶故人。

    ” 示衆舉百丈一日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問雲:“是甚麼?”丈曰:“野鴨子。

    ”雲:“甚處去也?”曰:“飛過去也。

    ”祖便扭丈鼻頭,丈負痛失聲,祖雲:“又道飛過去也。

    ”丈于言下有省。

    師雲:“諸仁者,既是野鴨子飛去,因甚扭他百丈鼻頭?莫非物我不異,鼻頭便是野鴨子麼?恁麼見解,笑倒衲僧。

    既不然,百丈因甚悟去?山僧見處也要諸人共知。

    ”拈拄杖雲:“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卓一卓下座。

     示衆舉先聖道:“在有破有,居空破空。

    二幻既除,中道不立。

    ”師雲:“先聖恁麼道,真所謂貧恨一身多。

    山僧即不然,有則同有,空則同空。

    随流識性,觸處皆真。

    ”喝一喝雲:“出頭天外看,須是個般人。

    ” 示衆舉:“趙州因僧辭去,州曰:‘有佛處不得住’,缁素分明;‘無佛處急走過’,回途得妙;‘三千裡外,逢人不得錯舉’,枝蔓重生。

    僧雲:‘恁麼則不去也’,葛藤絆倒。

    州曰:‘摘楊花,摘楊花’,本是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捷魚蝦。

    ” 示衆舉雲門大師道:“古人因慈悲之故而有落草之談,随語識人。

    若是出草之談,即不與麼。

    若與麼,便有重話會。

    ”金粟先師雲:“作麼生是出草之談?”以拄杖一時趁下。

    師雲:“者正是落草之談。

    且如何是出草之談?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 示衆雲:“識得拄杖子,參學事畢。

    ”拈拄杖雲:“看看,拄杖子吞卻乾坤大地了也。

    且道三世諸佛向甚麼處教化衆生?曆代祖師向甚麼處流通正眼?蠢動含靈向甚麼處俯仰屈伸?汝等諸人向甚麼處轉身吐氣?若是個漢,聞恁麼舉,一肩擔荷得去,擎展一任擎展,提持一任提持,橫三豎四,無可不可。

    其或未然,進一步,被拄杖子迷卻路頭;退一步,被拄杖子截斷腳跟;拟開口,被拄杖子礙卻舌頭;不開口,被拄杖子換卻眼睛。

    諸兄弟,還識拄杖子麼?若也識得,參學事畢;若也未識,急須識取。

    他時後日,莫被拄杖子瞞。

    ”連卓拄杖下座。

     示衆雲:“一二三四五六七,朝朝暮暮為君決。

    眉毛剔起好生參,見得分明隻半橛。

    那半橛,應自瞥。

    須信人間隻一僧,畢竟天無第二月。

    機解亡,玄路絕。

    金烏夜半徹天飛,百草頭邊齊漏洩。

    ”喝一喝。

    複舉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雲:“須彌山。

    ”師雲:“者僧轉身無路,雲門觸處傍通。

    汝等若向未舉已前薦得,管取天下橫行。

    其或未然,總被須彌山壓倒。

    山僧不惜眉毛,更為頌出。

    隻要當人正眼開,何關起念不起念?韶陽拈出須彌盧,一擊虛空七八片。

    真堪羨。

    刹刹塵塵達本鄉,縱橫順逆皆方便。

    ” 示衆雲:“連日因居士與山僧講四書,蓦拈一章要山僧自講,被伊抑逼一上,不妨舉似大衆。

    顔淵喟然歎曰:‘見個甚麼道理?速道速道。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水中捉月徒誇巧。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覓即知君不可見。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向你道甚麼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依然錯認定盤星。

    欲罷不能,夜明簾外轉身難。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還須更進竿頭步。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金鎖玄關擘不開。

    ’諸兄弟,還知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