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畢竟用不得也。

    瞿昙老子道。

    一人發真歸源。

    十方虛空悉皆銷殒。

    隻如虛空銷殒後。

    不借之機如何拈用。

    好将七十二峰頭煙光潑亂。

    收拾他些子零碎蒼苔。

    安向竈壁角頭。

    教老鼠好來打睡。

    免緻伊唧唧囃囃。

    又要穴乎靈丘之下。

     示引衢歸監院 慶喜見阿閦佛國。

    夢裡惺惺。

    不如汝昨到了夢岩中光景。

    已見是中有一段鐘鼓。

    報新晴之妙。

    汝其委之。

     示浴日能後堂 汝所得不尋常。

    吾示汝力相當。

    啐之啄之同一味。

    得者示者各超方。

    報君知須努力。

    鵬抟九萬天方佩。

    放開隻眼大千間。

    摘去雙丸轉六極。

    又須知履佛地。

    腳下無私有消息。

    芳叢斂豔白雲深。

    神通迅發堪遊戲。

    群機被活如龍。

    妙在機先活處通。

    韶陽一字真方便。

    皎皎春山斷岸紅。

    老僧一語君當記取。

    神仙訣今與汝。

    自茲而後。

    逞驢唇露馬觜。

    老僧一一相許。

     示别瀾泓維那 得吾所得終是不得。

    得吾所不得始可吐個廣長舌。

    嘲風罵月。

    若使老漢聞得。

    畢竟大棒打趁。

    何故。

    當作起家麟。

    莫作喪家狗。

     示别岸超知藏行腳 佛不作祖不為。

    已落寒岩第二機。

    象龍蹴踏電光莫及。

    萬綠叢中宜韬晦。

    别岸離離看落霞。

    與吾交看嶺梅花。

    梅花白春草芳。

    住者往者各清涼。

    我憶當年有一叟。

    與我居山最長久。

    而今别去不相聞。

    為吾寄意還會否。

    遠峰頭喚得應。

    他年異處好生聽。

    隻要不遭人檢點。

    何妨高卧白雲岑。

     示友嵩繼副寺 爾曠發一機抽。

    與我相牽意不休。

    欲使長鲸吞巨海。

    還教着雪染烏牛。

    智慚鑄印旋銷印。

    技妙添籌又減籌。

    豁達胸貯千頃碧。

    藏山以澤衆機投。

    學思鑿壁囊螢苦。

    道愛身燈布發修。

    潛符密運如春暖。

    巧放靈收若浪投。

    無别句與君酬。

    山有重岩兮深之所緻。

    月映萬江兮光之所流。

    爾于今後置心處。

    志如虛舟保汝無羞。

     示淡峰奇維那 林頭萬頃秋聲惡。

    冷浸風閑難止作。

    喪家亂撒滄海珠。

    門前倒竿聲俱堕。

    老僧一臂肯摩天。

    教子真誠啟寥廓。

    子不見瑞岩每喚主人公。

    個段孤靈子當和。

    又不見洞山土地覓無蹤。

    影子為人俱打破。

    痛斯門已蕭索。

    舌掉秋波冷雲壑。

    趙州辣手最高強闆。

    齒生毛秪一個。

    更一言汝斟酌。

    暗裡居心休膽大。

    冥冥清迥逼蒼穹。

    水本無筋旋轉磨。

     示與庵修侍者 真如自在。

    正是一個系驢橛子。

    拔得倒許爾慶快。

    生平若是醉聲聞。

    酒滞緣覺城。

    縱饒履水如地。

    身遍虛空。

    也隻是個守古冢的精靈。

    于衲僧分上。

    又則望岩州于萬裡也。

    若要操兔角弓。

    射落非非想天不動如來的鼻孔。

    須是參透雲岩禅。

    始有說話分。

     示郢雪亮侍者 近時所争尚者。

    隻要競悄鋒利作奇作怪。

    不肯着實履踐。

    總是末世時風吹息日久。

    不知古人真實受用。

    白醭流于口邊。

    青草生于舌上。

    是何等行徑。

    不唯今時道流。

    即如十地菩薩住首楞嚴定。

    得諸佛秘密法藏。

    得一切神通妙用。

    至一切處普現色身。

    演無量法度無量衆生。

    尚喚作所知愚。

    極微細所知愚。

    古雲。

    得坐披衣向後自看。

    且置斯言于座右。

     示弘徹唯侍者 學道蕲乎見性。

    見性須是明露秋光皎潔。

    無絲毫膜翳乃為得體。

    若守空閑耽沉冥。

    斯謂出水入火轉見病深。

    導師曰。

    法本不相礙。

    三際亦複然。

    無為無事人。

    猶是金鎖難。

    必要脫體無依。

    始名丈夫行徑。

    若到者般時節。

    可謂到頭霜夜月。

    任運落前溪也。

    珍重。

     示全雲澱參頭 新雨濺花枝。

    我愛消殘熱。

    穴石撿蒼苔。

    殷勤投座側。

    拾花引汝笑顔開。

    漏逗威音前一訣。

    論斯人别不别。

    靈峰始此無他說。

    隻因聽事不真。

    以至證龜成鼈。

    引來無限好男兒。

    失業抛家俱落節。

    老僧涉盡水泥。

    隻不許伊踏白。

    他時若識老僧心。

    一任以伊蘭薰渠鼻孔。

    其實也得。

     示魯山寤書記 春山潑亂青。

    春水翻空綠。

    草鞋踏破千裡雲。

    孤筇幾撥蒼龍窟。

    喜來吾室怒而飛。

    吾啄汝殼空靈橐。

    聲出群林異衆聲。

    三年不展群機破。

    大丈夫當努力。

    學盡還源争力氣。

    鄰家有子久摩天。

    抖亂諸星俱失位。

    藍田之玉。

    合浦之珠。

    若不逢人竟爾何如。

    望吾子而獨立。

    镕盡聖凡睥睨天地。

    挾日月旁宇宙。

    乘六息而高飛。

    運一心而必濟。

     示碧崖光知藏 道人活計無多子。

    捏聚塵沙坐寶王。

    世出世間俱變後。

    缽盂大展碧雲鄉。

    爾且看老神光。

    翰海波濤泛渺茫。

    欲學安心甘斷臂。

    深埋雪骨冷雲房。

    三藏學爾雖持。

    人知良遂總皆知。

    良遂知處無人委。

    滿目青山道者誰。

    而今後更何施。

    裂轉千差無向背。

    古今旦暮亦忘歸。

     示禦賓惠維那 善學者日益。

    善守者日成。

    如陽春之有腳。

    一花一木一草一葉。

    無不透頂透底。

    設一葉一花不曆陽春即敗敝矣。

    所以學般若人。

    須辦一片鐵石心肝。

    久而勿退。

    若遇羅紋結角時。

    更出一身白汗始得。

     示惺野到書記 學佛道者。

    有佛可求有理可證。

    俱為系縛根本。

    若要心解脫。

    一切處解脫。

    須是盡脫福智知解垢淨情忘。

    亦不守此忘情境界。

    天堂不欣地獄不畏。

    一味饑飧渴飲。

    然後方說個一塵入正受。

    諸塵三昧起。

    呼驢喚馬。

    不妨受得一分草料。

    否則總是癡狂外邊走。

     示允中傑監院 說個西來意。

    是虛空釘橛。

    說個第一義。

    是好肉剜瘡。

    若果是個氣宇如王的。

    向未出胞胎前一坐坐斷。

    那有許多臭氣熏人。

    但提一柄金剛寶劍。

    直下殺到金剛水際。

    看他古今者夥凍膿。

    向甚處着倒。

    殺到無可殺處。

    将提劍人一刀兩段了。

    始好道個盡十方空蕩蕩赤灑灑沒可把。

    扭轉鼻頭來好問傑監院。

    近日蘇州米作麼生價。

     示昙烨明副寺 高天賦汝性。

    而亦示爾形。

    生人于世欲何成。

    磨砺班班見古人。

    君不見雪山翁。

    忍寒苦也煉真空。

    夢眼豁開星月底。

    但言性德與他同。

    又不見少林老。

    九載雄心壁觀了。

    等個人來斷臂求。

    何曾别有新奇道。

    自此往若幹人。

    孰不因迷入上乘。

    盡力窮追知個事。

    鐵牛嚼月吼三更。

    無價寶莫自棄。

    好把光陰珍細細。

    些毫失念落千岩。

    不是因循等兒戲。

    而今後力須争。

    直使心光一一生。

    花明柳綠沉秋水。

    月皎波空雁影沉。

    頓覺了此心源。

    得來終是舊山川。

    及至機忘情盡已。

    居然一亘鹧鸪天。

     示魯璠玉侍者 腳尖頭踢出微塵數佛。

    已自腳跟點地。

    眉毛上穿透從來。

    鼻孔早知。

    眼睛打開。

    開了眼立定腳。

    好問西天此土一班弄生蛇漢。

    将個無底籃子拖來拽去。

    即今挂向什麼處去。

    稍有遲疑。

    隻顧還他三千八百不為分外。

    轉過身來。

    你更須是飲水知源。

    得牛還馬。

    始是衲僧襟懷。

    不然老僧亦未肯放你在。

     示象涵明知客 拱默參束手學。

    寬袍大袖淨幾明窗。

    處身非不清高。

    其奈與佛訓背矣。

    經雲。

    未見一法從懶惰懈怠中生。

    未有一法從憍慢自恣中得。

    如是好生珍重。

     示玉楷圭侍者 每聞古得道者。

    有親操井臼躬負樵薪。

    耕雲月于窮峰之塢。

    沖寒暑于古寺之墟。

    忍饑渴傲霜雪。

    吾又不審何故。

    欲作此落末卑賤不自尊居之行也。

     示琇琳玟知藏 射退潮頭的弩。

    逐去太行的箕。

    原無别術。

    在志力不退轉耳。

    衆生塵勞雖八萬四千。

    若志力猛銳。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