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潔瑩禅師語錄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智祥編
代古
舉昔江南國主問老宿雲予有一頭水牯牛萬裡無寸草未審向甚麼處放宿無對。
代雲今日也不可犯人苗稼。
舉雲門示衆雲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個是自己聻。
代雲盡大地是藥。
舉洞山普請次巡寮見一僧不出山曰你何不随普請僧曰某甲不安山曰你尋常安時又幾曾去僧無語。
代雲和尚也錯怪某甲不得。
舉昔有道士在佛殿背佛坐僧曰道士莫背佛坐士曰聞汝本教中道佛身充滿于法界向什麼處坐僧無語。
代雲打草秪要蛇驚。
舉王太傅問北院古人道普現色身遍行三昧佛法為什不到北俱盧洲院曰秪為遍行所以不到雲門曰如法置将一問來。
代雲誰不到。
舉昔一童子上經了令持經着函内童子曰某甲念的着向那裡無對。
代雲咄童子者坰不可更問人也。
舉大随因僧辭問什麼處去僧曰西山住庵去随曰我在東山喚汝汝便來得麼僧曰不然随曰汝住庵未得在。
代僧前語雲和尚有什麼事。
舉昔施主婦人入院行散衆僧随年錢僧曰聖僧前着一分婦曰聖僧年多少僧無語。
代便正身叉手雲隻恐汝不信。
舉雲門問僧甚處來僧曰涅槃堂裡來門曰亡僧還吃飯麼僧曰不吃門曰活人還吃飯麼僧無語。
代雲覓什麼碗。
舉古雲今時人還假悟也無若假悟争柰落第二頭若不假悟又有人不肯畢竟如何衆無語。
代雲今日捉敗者漢。
舉報恩明和尚問二禅客上座近離甚處僧曰城都曰上座離城都到此山則城都少上座此山剩上座剩則心外有法少則心法不周說得道理即住不會即去二人無對。
代雲某甲縱說得道理不似和尚好。
舉王太傅問僧上座住甚麼處僧曰半月山傳曰忽遇月頭月尾又作麼生僧無語。
代曰謝官人領話。
舉雲岩問僧作什麼來僧曰石上語話來師曰石還點頭也無僧無對。
代雲多幸和尚證明。
舉洞山問藥山曰就師乞眼睛未審還得也無藥曰汝底與阿誰去也曰良價無藥曰設有汝向什麼處着山無語。
代雲幾不問過。
舉大宗皇帝問僧什麼處來僧曰卧雲帝曰卧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僧無對。
代曰難違化日。
舉裴相國參石霜霜奪笏問曰在一人手裡為圭在公手裡為笏在老僧手裡喚作什麼國無對。
代曰和尚慣得其便。
舉南泉問良欽空劫中還有佛否欽曰有泉曰是阿誰欽曰良欽泉曰居何國土欽無語。
代轉身便行。
舉睦州見僧來參便喝曰上座如何偷常住果子僧曰某甲方到因什麼道偷果子州曰贓物見在僧無語。
代曰者老賊頭。
舉漳江曰天門一合十方無路有人道得擺手出漳江。
代曰十萬八千。
舉洞山行腳次見一官人曰我要注三祖信心銘得否山曰隻如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作麼生注官人無對。
代曰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法語 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涅槃蓋衆生有八萬四千塵勞而有八萬四千法門鞠其指歸豈真然耶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此事在當人分上本自現成曾無欠少隻被個四大五蘊一障障了不能直下承當以故有修有證到頭實無迷悟既有心究此一段因緣必須世間情念真真看破一放放下始可相應苟能損得一分情念便有一分道力損得十分便有十分不假别有差排而自應貼貼地矣就此便好發三種心一者信心二者廣大心三者不退心何名信心信知自心本來是佛不假他求非從人得何名廣大心此心廣大無限量無邊表非情思可及非意解可求上同諸佛等一慈力下同含識共一悲仰何名不退心甯可代一切衆生受無量劇苦終不以解會領覽為究竟決欲親證親悟了了無礙複自慚曰惟我此幻質同于泡焰造物何私而始便托于曆代名臣世家生無暴夭有子有孫螽斯可章而亦功成名遂又得身退誠為待之骎骎不薄矣幸亦不昧夙熏種智信有三界可出有菩提可求今雖以儒行修其身不過入世而已以道教栖其神不過清淨而已以佛法明其心不過熏識而已若曰了明生死透出世間不假三祗劫修不立語言文字實有見性成佛一着而未證得非惟未證而實别業功幹多了緻有為為礙未具信一行持耳苟具信已設不奮然死卻現行求一個卒地斷暴地折親證親悟不着問人的光景與不信等将何以酬造物之厚恩乎更或不信有悟門仍将心意識求解會向有義路處搜玄搜妙古今糟粕中覓佛覓仙不啻向西邊行欲求東邊物轉求轉遠轉急轉遲轉沒交涉也豈不見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嘗被佛呵等妙二覺被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
代雲今日也不可犯人苗稼。
舉雲門示衆雲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個是自己聻。
代雲盡大地是藥。
舉洞山普請次巡寮見一僧不出山曰你何不随普請僧曰某甲不安山曰你尋常安時又幾曾去僧無語。
代雲和尚也錯怪某甲不得。
舉昔有道士在佛殿背佛坐僧曰道士莫背佛坐士曰聞汝本教中道佛身充滿于法界向什麼處坐僧無語。
代雲打草秪要蛇驚。
舉王太傅問北院古人道普現色身遍行三昧佛法為什不到北俱盧洲院曰秪為遍行所以不到雲門曰如法置将一問來。
代雲誰不到。
舉昔一童子上經了令持經着函内童子曰某甲念的着向那裡無對。
代雲咄童子者坰不可更問人也。
舉大随因僧辭問什麼處去僧曰西山住庵去随曰我在東山喚汝汝便來得麼僧曰不然随曰汝住庵未得在。
代僧前語雲和尚有什麼事。
舉昔施主婦人入院行散衆僧随年錢僧曰聖僧前着一分婦曰聖僧年多少僧無語。
代便正身叉手雲隻恐汝不信。
舉雲門問僧甚處來僧曰涅槃堂裡來門曰亡僧還吃飯麼僧曰不吃門曰活人還吃飯麼僧無語。
代雲覓什麼碗。
舉古雲今時人還假悟也無若假悟争柰落第二頭若不假悟又有人不肯畢竟如何衆無語。
代雲今日捉敗者漢。
舉報恩明和尚問二禅客上座近離甚處僧曰城都曰上座離城都到此山則城都少上座此山剩上座剩則心外有法少則心法不周說得道理即住不會即去二人無對。
代雲某甲縱說得道理不似和尚好。
舉王太傅問僧上座住甚麼處僧曰半月山傳曰忽遇月頭月尾又作麼生僧無語。
代曰謝官人領話。
舉雲岩問僧作什麼來僧曰石上語話來師曰石還點頭也無僧無對。
代雲多幸和尚證明。
舉洞山問藥山曰就師乞眼睛未審還得也無藥曰汝底與阿誰去也曰良價無藥曰設有汝向什麼處着山無語。
代雲幾不問過。
舉大宗皇帝問僧什麼處來僧曰卧雲帝曰卧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僧無對。
代曰難違化日。
舉裴相國參石霜霜奪笏問曰在一人手裡為圭在公手裡為笏在老僧手裡喚作什麼國無對。
代曰和尚慣得其便。
舉南泉問良欽空劫中還有佛否欽曰有泉曰是阿誰欽曰良欽泉曰居何國土欽無語。
代轉身便行。
舉睦州見僧來參便喝曰上座如何偷常住果子僧曰某甲方到因什麼道偷果子州曰贓物見在僧無語。
代曰者老賊頭。
舉漳江曰天門一合十方無路有人道得擺手出漳江。
代曰十萬八千。
舉洞山行腳次見一官人曰我要注三祖信心銘得否山曰隻如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作麼生注官人無對。
代曰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法語 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涅槃蓋衆生有八萬四千塵勞而有八萬四千法門鞠其指歸豈真然耶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此事在當人分上本自現成曾無欠少隻被個四大五蘊一障障了不能直下承當以故有修有證到頭實無迷悟既有心究此一段因緣必須世間情念真真看破一放放下始可相應苟能損得一分情念便有一分道力損得十分便有十分不假别有差排而自應貼貼地矣就此便好發三種心一者信心二者廣大心三者不退心何名信心信知自心本來是佛不假他求非從人得何名廣大心此心廣大無限量無邊表非情思可及非意解可求上同諸佛等一慈力下同含識共一悲仰何名不退心甯可代一切衆生受無量劇苦終不以解會領覽為究竟決欲親證親悟了了無礙複自慚曰惟我此幻質同于泡焰造物何私而始便托于曆代名臣世家生無暴夭有子有孫螽斯可章而亦功成名遂又得身退誠為待之骎骎不薄矣幸亦不昧夙熏種智信有三界可出有菩提可求今雖以儒行修其身不過入世而已以道教栖其神不過清淨而已以佛法明其心不過熏識而已若曰了明生死透出世間不假三祗劫修不立語言文字實有見性成佛一着而未證得非惟未證而實别業功幹多了緻有為為礙未具信一行持耳苟具信已設不奮然死卻現行求一個卒地斷暴地折親證親悟不着問人的光景與不信等将何以酬造物之厚恩乎更或不信有悟門仍将心意識求解會向有義路處搜玄搜妙古今糟粕中覓佛覓仙不啻向西邊行欲求東邊物轉求轉遠轉急轉遲轉沒交涉也豈不見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嘗被佛呵等妙二覺被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