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一滴卷之三古庭禅師語錄

關燈


    畢竟如何。

    雲居也隻說得。

    其後恐具眼人檢點。

    急急收拾。

    卻謂語多無用。

    以此看來。

    實未夢在。

    諸方還有檢點的麼。

     老僧也(未夢)在。

     頌曰。

     山花簇簇錦重重  日暖風和春正濃 身裡出門門裡出  灰頭土面發髼松 青林虔禅師。

    僧問學人徑往時如何。

    林雲。

    死蛇當大路勸子莫當頭。

    僧雲當頭者如何。

    林雲。

    亦無回避處。

    僧雲。

    正當恁麼時如何。

    林雲。

    失卻也。

    僧雲。

    未審向什麼處去。

    林雲。

    草深無覓處。

    僧雲。

    和尚也須堤防始得。

    林撫掌雲。

    一等是個毒氣。

     師拈雲。

    雙明雙鑒。

    雙用雙行。

    物物全彰。

    頭頭顯露。

    真機獨脫。

    異類中行。

    語默全超。

    不存矩則。

    這僧謂和尚也須堤防始得林撫掌雲一等是個毒氣。

    且道這僧毒邪。

    青林毒邪又畢竟喚什麼作毒。

    在三乘十二分教謂之語言文字經論毒在達磨西來不立文字。

    謂之直指成佛毒在衲僧分上謂之絕佛絕祖毒。

    其如不與麼。

    謂學者别道看師亦撫掌雲。

    莫與麼毒好。

     頌曰。

     頭頭物物總融通  任運施為妙不功 春暮花闌時已去  子規哭在野田中 曹山寂禅師。

    僧問五位對賓時如何。

    山雲。

    汝今問那個位。

    僧雲。

    某甲從偏位中來。

    請師正位中接。

    山雲不接。

    僧雲為什麼不接。

    山雲恐落偏位中去。

    複問僧祗如不接。

    是對賓不是對賓。

    僧雲。

    早是對賓了也。

    山雲如是如是。

     師拈雲。

    衲僧用處。

    如石火電光。

    萬仞崖頭。

    放身舍命。

    聞底見底。

    如栗棘蓬吞來底去。

    底似金剛圈透。

    豈可癡呆落魄。

    雖終日飯。

    未嘗咬一粒米。

    終日眠。

    未嘗睡一隻眼。

    賓主互換。

    偏正不拘。

    至位融和。

    所謂無礙。

    山不接意。

    當面埋沒。

    這僧惑亂。

    雖然忘失家業。

    如是如是。

    豈是好心。

    座上還有知得的衲僧麼。

     頌曰。

     太多漏逗老曹山  正去偏中孰敢攀 雲鎖殿沉燈影寂  夜深月下有僧還 白水仁禅師上堂雲。

    老僧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

    鼓弄人家男女。

    何故聲且不是聲。

    色且不是色。

    時有僧問如何是聲不是聲。

    水雲。

    喚作色得麼。

    僧雲。

    如何是色不是色。

    水雲。

    喚作聲。

    得麼。

    水複雲。

    且道對阇黎話為阇黎說。

    若向這裡會得。

    許你有個入路。

     師拈雲。

    青山白雲。

    鳥噪猿啼。

    衲僧摩摩娑娑拄杖。

    烏烏律律随身。

    必用觸物洞明。

    善能入理深談那容絲毫間礙。

    白水與麼道。

    似與聲色之有遺害。

    所以雲喚聲得麼。

    不然白水莫别有長處。

    可謂菩提涅槃真如般若。

    盡是外邊事。

    不涉機境。

    絕知見。

    離意識。

    卻較些子還會麼。

    色聲轉身易。

    身轉聲色難。

     頌曰。

     青天白日啟柴門  野鹿山猿任往屯 聲色兩頭俱坐斷  岚光拂拂雨渾渾 臨濟和尚示衆雲。

    有一無位真人。

    常在汝等面門出入。

    初心未證據者看看。

    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

    濟下禅床扭住。

    僧拟議。

    濟托開雲。

    無位真人是甚麼幹屎撅。

     師拈雲。

    迷悟親疏。

    聖凡差别。

    一得永得。

    一了百了承當得去。

    人間天上。

    任意消遙。

    虎穴魔宮。

    随情放曠。

    拈拄杖雲。

    此是無位真人。

    非無位真人。

    且如濟下禅床。

    費許多心力。

    道無位真人是甚麼幹屎橛。

    殺活體用。

    一時發露。

    大衆這裡釋迦老子四十九年。

    橫說豎說。

    一切說總說不着。

    若要明白試勘上文。

     頌曰。

     盡力提持謾自誇  當機猶自眼周遮 一言發出傾心膽  幾個男兒親到家 洛浦臨終示衆雲。

    今有一事問你諸人。

    這個若是。

    頭上安頭。

    若道不是。

    即斬頭覓活。

    時首座雲。

    青山常舉足。

    日下不挑燈。

    浦雲。

    是甚麼時節。

    作這個說話。

    有彥從上座出雲。

    去此二途。

    請師不問。

    浦雲。

    未在更道從雲。

    某甲道不盡。

    浦雲。

    不管你道盡道不盡。

    從雲。

    某甲無侍者祗對和尚。

    浦便休。

    至晚喚從上座問你今日祗對甚有來由。

    合體得先師意先師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

    他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所到。

    且道那句是賓那句是主。

    若檢點得出。

    付缽袋子。

    從雲。

    不會。

    雲汝何不會。

    從雲。

    實不會。

    浦喝山雲。

    苦哉苦哉僧問和尚尊意若何。

    浦雲。

    慈舟不棹清波上。

    劍峽徒勞放木鵝。

     師拈雲。

    殺人刀。

    活人劍。

    死者死活者活。

    風落落。

    水潺潺。

    雲片片。

    日杲杲。

    到底是他威令。

    重倚天長。

    劍逼人寒言前句後。

    獨脫縱橫。

    這畔那邊勿勞拟議。

    與麼則缽袋子也。

    不消得賓主主賓。

    有甚交涉。

    且如洛浦臨終示衆。

    除言語心意識外。

    畢竟為甚麼邊事。

    再三再四。

    可憐撲碎珊瑚枕夢破教人離恨多。

     頌曰。

     善哉缽袋無交付  亘古今兮恨怨深 一曲陽春傷已盡  再求誰是我知音 南陽忠國師。

    僧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國師雲。

    與我過淨瓶來。

    僧将淨瓶到。

    國師雲。

    卻安舊處着僧複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國師雲。

    古佛過去久矣。

     師拈雲。

    光明寂照。

    處處逢渠事出尋常。

    頭頭撞着。

    冰河發焰。

    不拘死火寒灰。

    枯木間花那論春前秋後。

    羅龍之句。

    切切親親陷虎之機。

    來來往往。

    老國師亦自退身有分。

    進步無門。

    大衆。

    這僧若是作家。

    将淨瓶向國師擊碎。

    國師隻得懡 。

    且道國師。

    果然會這僧問。

    不會這僧問。

    據正眼勘國師。

    也隻知量邊事。

    要且不識這僧問頭師雲。

    國師在這裡。

    本身在甚麼處。

     頌曰。

     擒來縱去展幹戈  無奈身中盧舍那 妙手神通徒攪攘  龜毛鎖住月婆娑 大随和尚僧問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未審這個壞不壞。

    随雲壞。

    僧雲恁麼則随他去也。

    随雲随他去。

    僧問龍濟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

    濟雲不壞。

    僧雲。

    為甚麼不壞濟雲為同大千。

     師拈雲。

    一句了然。

    通身明白。

    那得東倚西靠。

    任是你南我北。

    一一合轍不廢工夫。

    爍迦羅心。

    金剛正眼。

    無處不遍。

    無處不明。

    且如大随龍濟。

    答這僧問處語言雖異。

    缁素相同見處分明。

    翻為不是。

    壞也随他去。

    不壞同大千。

    灼然古佛放光明。

    争奈當機多錯過。

     頌曰。

     大千壞盡劫火然  壞不壞兮太可憐 試問諸方參學者  話頭早晚得方圓 仰山問僧甚處人。

    僧雲幽州人。

    山雲汝還思彼中麼僧雲常思。

    山雲能思是心。

    所思是境。

    彼中山河大地樓台殿閣。

    人畜等類。

    反思思底心。

    還有許多麼。

    僧雲。

    某甲到這裡。

    總不見有。

    山雲信位即是。

    人位未是僧雲。

    和尚莫别有指示否。

    山雲。

    别有别無。

    即不中據。

    汝是處隻得一半。

    得坐披衣。

    向後自看。

     師拈雲。

    啖啄莫入。

    密不通氣。

    耀古耀今。

    鑒天鑒地。

    明明百草頭。

    明明祖師意。

    山前雲片片。

    澗下水洽洽。

    花放鳥銜來。

    果熟猿摘去。

    舊時公案。

    一一現成。

    不隔絲毫。

    且仰山道反思思底心。

    還有許多麼。

    這裡正是陷坑埋沒太甚。

    将正眼看漏逗不少。

    大衆。

    仰山變砒霜鸩毒為甘露法幢。

    隻是無人服得。

    何故。

    服之疾死。

     頌曰。

     禾山打鼓雪峰毬  不風流處總風流 誰謂祖師心印别  花開紅白豔春不 三聖問雪峰。

    透網金鱗。

    未審以何為食。

    峰雲。

    待汝出網來向汝道。

    聖雲。

    一千七百人善知識。

    話頭也不識。

    峰雲。

    老僧任持事繁。

     師拈雲。

    大藏小藏。

    全提半提。

    一切祖意。

    一切教意。

    一切語言。

    一切聲色。

    瓦解水消。

    既是與麼。

    且雪峰三聖知此事麼。

    不知此事麼。

    若知争解與麼道。

    不知又争解與麼道。

    一人大似錦上簇花。

    一人還似花間簇錦。

    是則也是。

    話頭未圓。

    大衆畢竟什麼處是他二老未圓話頭處洪波浩渺。

    宇宙荒茫打破虛空。

    方與你說。

     頌曰。

     相談不必問如何  透網金鱗駕碧波 二老鋒戈平地展  果然頭角與天摩 中際能禅師示衆雲。

    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不可一朝風月昧卻萬古長空。

    不可以萬古長空。

    不明一朝風月。

    且道如何是一朝風月。

    人皆苦炎熱。

    我愛夏日長。

    熏風自南來。

    殿角生微涼。

    會與不會。

    切忌承當。

     師拈雲。

    露柱燈籠三門佛殿。

    終日轉大法輪。

    缽盂拄杖蒲團禅闆。

    終日聚頭寂聽。

    且道露柱燈籠三門佛殿。

    畢竟說個什麼。

    缽盂拄杖。

    蒲團禅闆。

    畢竟向甚麼處聽。

    諸方禅德向這裡若有個入處則長空風月。

    萬古一朝。

    明則任他明昧則任他昧。

    與麼則佛句祖句。

    賓句主句總與麼阿辘辘地。

    更有什麼如之若何。

    大衆中際不免打失鼻孔。

    山僧亦且舌頭拖地。

     頌曰。

     佛法那容閑理論  一機一境透無門 金剛玉劍從揮劃  佛祖相親逼膽魂 古庭祖師語錄輯略卷之三終 嘉興大藏經 古庭禅師語錄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