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會稽雲門湛然澄禅師語錄卷第四
門人明凡 錄
吳興丁元公山陰祁駿隹 編
小參
冬至小參。
夏至至日短。
冬至至日長。
否極還泰來。
陰消複陽長。
大衆。
此天地自然之化。
情與無情莫能逃其一齊之令。
所以道古今天地。
古今日月。
古今人事。
古今物理今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去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前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如是乃至窮盡過去劫。
也隻有十二個時辰。
增一毫不得。
複窮來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來來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如是乃至未來無數劫。
也隻有十二個時辰。
減一毫不得。
兄弟。
汝等與他古人差别在什麼處。
各各不自成褫。
而欲好肉挖瘡。
起模打樣。
殊不知動念便差了也。
我大覺老人於悟道時。
便雲奇哉。
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良繇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繇是以種種因緣。
種種譬喻。
廣演言教。
無數方便。
引導衆生。
令離諸着。
無别有旨。
人根鈍滞。
将謂有着可離。
石霜大師又與打破道。
一念萬年去。
寒灰槁木去。
一條白練去。
古廟香垆去。
這等說話。
雖則作死馬醫。
依而行之。
大有好處在。
餘句不錄。
小參。
雲門大師來也。
道什麼。
他道拄杖子化龍。
吞卻三千大千世界。
你諸人向什麼處蹲坐。
雲門老人忒煞無情。
直下教人無立地處。
山僧拄杖子即不然。
坐便倚壁。
行便扶持。
亦不變作龍。
亦不吞三千大千世界。
你諸人坐立俨然。
且道向甚麼處着眼。
還會麼。
若也不會。
更與你添些注腳。
隻這拄杖子。
喚作拄杖子則觸。
不喚作拄杖子則背。
不得有言。
不得無言。
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正當恁麼時。
且道作麼通個消息。
為複奪卻。
抛向地下得麼。
為複折作兩橛得麼。
為複豎一拳喝一聲得麼。
為複禮三拜。
拂袖東行西行得麼。
若如此弄閑伎倆。
被拄杖子收卻了也。
所謂莫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大衆。
這個諸方為之舉話。
你諸兄弟進堂半期。
諒必知其落處。
定不為拄杖子瞞卻。
若也不知。
也須着些精彩。
不可今日明日。
隻麼度時。
以當平生行腳。
須知光陰易度。
歲月難留。
恍惚之間。
便成蹉過。
禅和家用工夫。
大似行路。
一日一日要知程途。
若也不知。
将何所教於後人也。
兄弟。
你們時中應自簡覺。
我自進堂已來。
昏沉得漸輕不。
妄想得泯絕不。
用功覺得力不。
見地覺明白不。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若不得恁麼地。
大丈夫何得自欺。
因山僧舉。
從今日為始。
既往不咎。
以後決不可如此差過。
決定要知落處。
誠有如是決志。
有如是猛烈。
可謂彼此不相辜負。
如不相悉。
啼得血流無用處。
不如緘口度殘年。
小參。
煙雨盜将山色去。
溪風送得水聲來。
本來法法皆如此。
莫教心識強安排。
兄弟。
衆中若作境會。
許你具一隻眼。
若作佛法會。
打碎你頭。
何故如此。
我王庫内。
無如是刀。
雖然如此。
要了世法。
向佛法中會。
要了佛法。
向世法中辯。
蓋佛法世法。
文字诠表有二。
其實性則無二也。
無二之性。
即是佛性。
苟悟如是佛性。
則古今人事。
古今佛理。
古今世界。
古今日月。
曾不教你起心動念。
然後得也。
近有不識方便者。
疑欲驅昏敵散。
遣妄求真。
或取靜功。
學死灰禅。
看話頭。
覓義解。
取舍既經於心。
是非定幹於念。
可謂唐喪光陰。
於理何益。
珍重。
小參。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大衆。
既非耳目所到。
何有是非逆順之可得也。
然則雖非目前。
要在目前以驗其實。
經中所謂行於非道。
通達佛道。
何為非道。
即目前一切逆順中。
[打-丁+聿]身而過。
無障無礙。
是故提婆達多。
是佛積劫惡友而雲我。
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令我疾得阿耨菩提。
乃至證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又雲。
一切衆生聞提婆達多品。
受持讀誦。
不複堕於三惡道也。
如此。
則豈非觀逆成順。
繇非道而通達佛道耶。
而今多見兄弟發心坐禅。
因師友警策昏沉。
勃然動其嗔心。
以緻诤論。
似不如無情之木頭也。
何則木頭者為良匠多方彈削。
始成梁棟。
如彼木頭忽作嗔雲。
我在山中。
大塊載我。
雨露滋我。
何等自在。
爾無端取我回來。
多方薄我如是。
則非惟不能成器。
抑且為怪物矣。
故曰生我者父母。
成我者師友。
假如衣冠不正者。
即路人亦須相勸。
何況僧稱和合。
和合則無诤論。
既已結制坐禅。
則和中最和者同結其心。
共期出於生死。
彼得即如我得。
我失即如彼失。
欲不使一人警策。
可乎不可乎。
徑山小參。
坐禅已一月。
那事曾未徹。
不肯自承當。
從教眼出血。
且道何故如此。
不見道佛為你不得。
天為你不得。
人為你不得。
父母為你不得。
師友為你不得。
必須自己解作活計乃得。
有等兄弟見恁麼理論。
便不信有妙悟。
不肯做功夫。
向冊子上學些現成話。
湊合幾轉語。
以當自己平生事。
豈不雲大錯也。
何也。
古人等閑出一語句。
擲地作金聲。
透過一切聲色關竅。
一切文字義理。
皆洞根源。
不為障礙。
七通八達。
羅籠不住了也。
你這一轉語。
果得恁麼地相應麼。
於生死中真得解脫麼。
若也未得。
且不可掠虛。
須要老實做功夫始得。
又有一等兄弟。
更作種種計較。
乃雲必須做靜功。
靜功做不去。
乃雲動亦何嘗不是。
或雲念佛自然心靜。
或雲念佛颟顸。
不若參禅。
簡點昏妄根源。
根源披露。
自然昏妄自除。
或雲參禅儱侗。
不若看教。
有文字可則。
有義理可憑。
豈彼無義味話頭。
而能自了。
或雲教惟文字。
互立互破。
曾無實義。
若不參禅。
了悟自心。
終不濟事。
作如是等種種計較。
可謂徒喪光陰。
於理何益。
徑山不會譚禅。
祇可點病。
是病非病。
諸兄弟各自知時。
若還點着痛處。
各各自求對治。
若也無病切勿好肉挖瘡。
珍重。
小參。
秋雨足。
年谷熟。
處處唱堯歌。
人人鹹鼓腹。
大衆。
隻如太平無象。
八表歸降。
直得銷兵器為農器。
改旌旗為酒旗。
不動幹戈而坐見勝負者。
且道是什麼人曾恁麼來。
昔者鼓山赴閩王請。
雪峰雲。
雪峰門下好一隻聖箭。
射入九重城裡去也。
孚上座雲。
不然。
待某甲勘過始得。
乃自趕至中途。
問雲。
師兄向什麼處去。
答曰。
九重城裡去。
問曰。
忽然三軍圍繞時如何。
答曰。
他家自有通霄路。
曰恁麼則離宮失殿也。
答曰。
何處不稱尊。
孚即拂袖便回。
舉似雪峰。
峰雲。
他有語在。
孚雲。
這老凍侬猶有鄉情在。
峰便休去。
這公案。
諸方少有定斷。
徑山不惜眉毛。
為你諸人作口業去也。
一人死中得活。
好手手中呈好手。
一人半路抽身。
得便宜處失便宜。
雪峰道好隻聖箭射入九重城裡去也。
不知早是抛鈎擲釣。
孚雲。
待某甲勘過始得。
豈知盲龜跛鼈已納敗阙了也。
回來舉似。
大如把髻投衙。
峰雲。
他有語在。
須知也不是好心。
孚雲。
老凍侬猶有鄉情在。
祇識貪前。
不覺錯後。
他也未必要顯勝負。
隻為圓成前話。
豈知家賊難防。
所以祇似個赤土塗牛奶。
是伊雪老無齒大蟲傷人不知痛。
所以便休去。
若是龐公少這一句不得。
大衆。
徑山恁麼批判。
你諸兄弟還肯麼。
若是久參上士。
是伊定知雪峰做賊處。
若是新學初機。
切不得一向在他三人分上着腳。
直須自己打開胸襟。
方始知他落處。
今日徑山不會譚禅。
一向依門傍戶布滿地葛藤。
我今還以古人現成偈句舉似。
良久雲。
善哉三下闆。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小參。
俱胝和尚一指禅。
三十年來用不殘。
冷眼看來猶未是。
後人不可被颟顸。
大衆。
諸方盡傳。
俱胝和尚初住山持咒時。
有尼名實際。
來戴笠子執錫。
繞師三匝曰。
道得即下笠子。
如是三問。
師皆無對。
尼便去。
師曰。
日勢稍晚。
何不且住。
尼曰。
道得即住。
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歎曰。
我雖處丈夫之形。
而無丈夫之事。
不如棄庵往諸方。
參尋知識去。
其夜山神告曰。
不須離此。
将有肉身菩薩。
來為和尚說法也。
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
師乃迎禮。
具陳前事。
龍豎一指示之。
師當下大悟。
自此凡有學者參問。
惟舉一指。
别無提唱。
有一供過童子。
每見人問事。
亦豎指祗對。
人謂師曰。
和尚童子。
亦會佛法。
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
師一日潛袖刀子。
問童曰。
聞你會佛法是否。
童曰。
是。
師曰。
如何是佛。
童豎起指頭。
師以刀斷其指。
童子叫喚走出。
師召童子。
童子回首。
師曰。
如何是佛。
童子舉手不見指頭。
豁然大悟。
大衆。
這一着子。
若在指頭上。
為什麼童子斷去指頭才悟。
若不在指頭上。
為什麼和尚豎一指。
更無别語。
你們若能真實悟去。
則知山僧所雲不可被颟顸。
非為故抑也。
餘句不錄。
為刑部陸西源對靈小參。
大丈夫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
早曾落卻天魔膽。
大衆。
且道般若有什麼奇特。
得恁麼猛利。
不見經雲。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且道如是。
作麼生觀。
所以雲。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是知一切色聲到般若分上。
都用不着。
故曰般若如大火聚。
四面不可入。
且道有什麼憑據不見世尊敷座而坐。
未嘗開口說個元字腳。
而空生便雲。
希有世尊。
古人所謂待他開口。
成
夏至至日短。
冬至至日長。
否極還泰來。
陰消複陽長。
大衆。
此天地自然之化。
情與無情莫能逃其一齊之令。
所以道古今天地。
古今日月。
古今人事。
古今物理今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去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前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如是乃至窮盡過去劫。
也隻有十二個時辰。
增一毫不得。
複窮來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來來年冬至。
也十二個時辰。
如是乃至未來無數劫。
也隻有十二個時辰。
減一毫不得。
兄弟。
汝等與他古人差别在什麼處。
各各不自成褫。
而欲好肉挖瘡。
起模打樣。
殊不知動念便差了也。
我大覺老人於悟道時。
便雲奇哉。
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良繇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繇是以種種因緣。
種種譬喻。
廣演言教。
無數方便。
引導衆生。
令離諸着。
無别有旨。
人根鈍滞。
将謂有着可離。
石霜大師又與打破道。
一念萬年去。
寒灰槁木去。
一條白練去。
古廟香垆去。
這等說話。
雖則作死馬醫。
依而行之。
大有好處在。
餘句不錄。
小參。
雲門大師來也。
道什麼。
他道拄杖子化龍。
吞卻三千大千世界。
你諸人向什麼處蹲坐。
雲門老人忒煞無情。
直下教人無立地處。
山僧拄杖子即不然。
坐便倚壁。
行便扶持。
亦不變作龍。
亦不吞三千大千世界。
你諸人坐立俨然。
且道向甚麼處着眼。
還會麼。
若也不會。
更與你添些注腳。
隻這拄杖子。
喚作拄杖子則觸。
不喚作拄杖子則背。
不得有言。
不得無言。
不得轉機。
不得着語。
正當恁麼時。
且道作麼通個消息。
為複奪卻。
抛向地下得麼。
為複折作兩橛得麼。
為複豎一拳喝一聲得麼。
為複禮三拜。
拂袖東行西行得麼。
若如此弄閑伎倆。
被拄杖子收卻了也。
所謂莫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大衆。
這個諸方為之舉話。
你諸兄弟進堂半期。
諒必知其落處。
定不為拄杖子瞞卻。
若也不知。
也須着些精彩。
不可今日明日。
隻麼度時。
以當平生行腳。
須知光陰易度。
歲月難留。
恍惚之間。
便成蹉過。
禅和家用工夫。
大似行路。
一日一日要知程途。
若也不知。
将何所教於後人也。
兄弟。
你們時中應自簡覺。
我自進堂已來。
昏沉得漸輕不。
妄想得泯絕不。
用功覺得力不。
見地覺明白不。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若不得恁麼地。
大丈夫何得自欺。
因山僧舉。
從今日為始。
既往不咎。
以後決不可如此差過。
決定要知落處。
誠有如是決志。
有如是猛烈。
可謂彼此不相辜負。
如不相悉。
啼得血流無用處。
不如緘口度殘年。
小參。
煙雨盜将山色去。
溪風送得水聲來。
本來法法皆如此。
莫教心識強安排。
兄弟。
衆中若作境會。
許你具一隻眼。
若作佛法會。
打碎你頭。
何故如此。
我王庫内。
無如是刀。
雖然如此。
要了世法。
向佛法中會。
要了佛法。
向世法中辯。
蓋佛法世法。
文字诠表有二。
其實性則無二也。
無二之性。
即是佛性。
苟悟如是佛性。
則古今人事。
古今佛理。
古今世界。
古今日月。
曾不教你起心動念。
然後得也。
近有不識方便者。
疑欲驅昏敵散。
遣妄求真。
或取靜功。
學死灰禅。
看話頭。
覓義解。
取舍既經於心。
是非定幹於念。
可謂唐喪光陰。
於理何益。
珍重。
小參。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大衆。
既非耳目所到。
何有是非逆順之可得也。
然則雖非目前。
要在目前以驗其實。
經中所謂行於非道。
通達佛道。
何為非道。
即目前一切逆順中。
[打-丁+聿]身而過。
無障無礙。
是故提婆達多。
是佛積劫惡友而雲我。
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令我疾得阿耨菩提。
乃至證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又雲。
一切衆生聞提婆達多品。
受持讀誦。
不複堕於三惡道也。
如此。
則豈非觀逆成順。
繇非道而通達佛道耶。
而今多見兄弟發心坐禅。
因師友警策昏沉。
勃然動其嗔心。
以緻诤論。
似不如無情之木頭也。
何則木頭者為良匠多方彈削。
始成梁棟。
如彼木頭忽作嗔雲。
我在山中。
大塊載我。
雨露滋我。
何等自在。
爾無端取我回來。
多方薄我如是。
則非惟不能成器。
抑且為怪物矣。
故曰生我者父母。
成我者師友。
假如衣冠不正者。
即路人亦須相勸。
何況僧稱和合。
和合則無诤論。
既已結制坐禅。
則和中最和者同結其心。
共期出於生死。
彼得即如我得。
我失即如彼失。
欲不使一人警策。
可乎不可乎。
徑山小參。
坐禅已一月。
那事曾未徹。
不肯自承當。
從教眼出血。
且道何故如此。
不見道佛為你不得。
天為你不得。
人為你不得。
父母為你不得。
師友為你不得。
必須自己解作活計乃得。
有等兄弟見恁麼理論。
便不信有妙悟。
不肯做功夫。
向冊子上學些現成話。
湊合幾轉語。
以當自己平生事。
豈不雲大錯也。
何也。
古人等閑出一語句。
擲地作金聲。
透過一切聲色關竅。
一切文字義理。
皆洞根源。
不為障礙。
七通八達。
羅籠不住了也。
你這一轉語。
果得恁麼地相應麼。
於生死中真得解脫麼。
若也未得。
且不可掠虛。
須要老實做功夫始得。
又有一等兄弟。
更作種種計較。
乃雲必須做靜功。
靜功做不去。
乃雲動亦何嘗不是。
或雲念佛自然心靜。
或雲念佛颟顸。
不若參禅。
簡點昏妄根源。
根源披露。
自然昏妄自除。
或雲參禅儱侗。
不若看教。
有文字可則。
有義理可憑。
豈彼無義味話頭。
而能自了。
或雲教惟文字。
互立互破。
曾無實義。
若不參禅。
了悟自心。
終不濟事。
作如是等種種計較。
可謂徒喪光陰。
於理何益。
徑山不會譚禅。
祇可點病。
是病非病。
諸兄弟各自知時。
若還點着痛處。
各各自求對治。
若也無病切勿好肉挖瘡。
珍重。
小參。
秋雨足。
年谷熟。
處處唱堯歌。
人人鹹鼓腹。
大衆。
隻如太平無象。
八表歸降。
直得銷兵器為農器。
改旌旗為酒旗。
不動幹戈而坐見勝負者。
且道是什麼人曾恁麼來。
昔者鼓山赴閩王請。
雪峰雲。
雪峰門下好一隻聖箭。
射入九重城裡去也。
孚上座雲。
不然。
待某甲勘過始得。
乃自趕至中途。
問雲。
師兄向什麼處去。
答曰。
九重城裡去。
問曰。
忽然三軍圍繞時如何。
答曰。
他家自有通霄路。
曰恁麼則離宮失殿也。
答曰。
何處不稱尊。
孚即拂袖便回。
舉似雪峰。
峰雲。
他有語在。
孚雲。
這老凍侬猶有鄉情在。
峰便休去。
這公案。
諸方少有定斷。
徑山不惜眉毛。
為你諸人作口業去也。
一人死中得活。
好手手中呈好手。
一人半路抽身。
得便宜處失便宜。
雪峰道好隻聖箭射入九重城裡去也。
不知早是抛鈎擲釣。
孚雲。
待某甲勘過始得。
豈知盲龜跛鼈已納敗阙了也。
回來舉似。
大如把髻投衙。
峰雲。
他有語在。
須知也不是好心。
孚雲。
老凍侬猶有鄉情在。
祇識貪前。
不覺錯後。
他也未必要顯勝負。
隻為圓成前話。
豈知家賊難防。
所以祇似個赤土塗牛奶。
是伊雪老無齒大蟲傷人不知痛。
所以便休去。
若是龐公少這一句不得。
大衆。
徑山恁麼批判。
你諸兄弟還肯麼。
若是久參上士。
是伊定知雪峰做賊處。
若是新學初機。
切不得一向在他三人分上着腳。
直須自己打開胸襟。
方始知他落處。
今日徑山不會譚禅。
一向依門傍戶布滿地葛藤。
我今還以古人現成偈句舉似。
良久雲。
善哉三下闆。
知識盡來參。
既善知時節。
吾今不再三。
小參。
俱胝和尚一指禅。
三十年來用不殘。
冷眼看來猶未是。
後人不可被颟顸。
大衆。
諸方盡傳。
俱胝和尚初住山持咒時。
有尼名實際。
來戴笠子執錫。
繞師三匝曰。
道得即下笠子。
如是三問。
師皆無對。
尼便去。
師曰。
日勢稍晚。
何不且住。
尼曰。
道得即住。
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歎曰。
我雖處丈夫之形。
而無丈夫之事。
不如棄庵往諸方。
參尋知識去。
其夜山神告曰。
不須離此。
将有肉身菩薩。
來為和尚說法也。
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庵。
師乃迎禮。
具陳前事。
龍豎一指示之。
師當下大悟。
自此凡有學者參問。
惟舉一指。
别無提唱。
有一供過童子。
每見人問事。
亦豎指祗對。
人謂師曰。
和尚童子。
亦會佛法。
凡有問皆如和尚豎指。
師一日潛袖刀子。
問童曰。
聞你會佛法是否。
童曰。
是。
師曰。
如何是佛。
童豎起指頭。
師以刀斷其指。
童子叫喚走出。
師召童子。
童子回首。
師曰。
如何是佛。
童子舉手不見指頭。
豁然大悟。
大衆。
這一着子。
若在指頭上。
為什麼童子斷去指頭才悟。
若不在指頭上。
為什麼和尚豎一指。
更無别語。
你們若能真實悟去。
則知山僧所雲不可被颟顸。
非為故抑也。
餘句不錄。
為刑部陸西源對靈小參。
大丈夫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
早曾落卻天魔膽。
大衆。
且道般若有什麼奇特。
得恁麼猛利。
不見經雲。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且道如是。
作麼生觀。
所以雲。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是知一切色聲到般若分上。
都用不着。
故曰般若如大火聚。
四面不可入。
且道有什麼憑據不見世尊敷座而坐。
未嘗開口說個元字腳。
而空生便雲。
希有世尊。
古人所謂待他開口。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