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志卷之六

關燈
取,十八灘頭,煙波鼎沸。

    (此則考補) (〔頌〕七賢女遊屍陀林) 七珍八寶任君需 三佛從來的是無 若向無中拈得出 不須見佛問何如 (〔又〕馬祖因僧問「離四句、絕百非」) 喚起窗全曙 催歸日未西 無心花裏鳥 更與盡情啼 (〔又〕百丈野狐) 墮脫知何處 憑君仔細看 潮來無別浦 木落見他山 (〔又〕趙州因一婆子請轉藏經) 不知兀坐常輪轉 空下禪牀遶一遭 背面卻言虧一半 老婆惡業自家招 (〔又〕臨濟三問黃檗佛法大意) 禍福無門口自招 三遭瞎棒打驢腰 誰知敗國亡家恨 萬古春風吹不銷 (〔又〕興化打中間底) 四方八面沒邊疆 暴雨狂風無處藏 古廟裏頭休軃避 移舟別有好商量 (〔又〕瑞巖喚主人公) 磐陀漠漠祕蒼苔 終日跏趺兩鬢催 縱使不曾呼喚著 何嘗謾得阿師來 (〔贊〕六代祖師) 咄咄胡僧 齒缺面黑 滿口鄉談 無人譯得 隻知結果自然成 不知滿地花狼籍 哀哉斷臂 甘受欺瞞 心既不有 何處求安 寂寂少林人不見 一庭風雪夜漫漫 內外中間 覓罪不得 瞌睡醒來 眼睛突出 一從歸去皖公山 直至如今沒蹤蹟 破頭山前 三辭詔旨 教壞小兒 賣弄脣嘴 無端又上牛頭山 更與懶融說道理 黃梅再來 青松依舊 前身後身 一場逗漏 七百高僧總作家 惟有南能不即溜 倩人書偈 巧說脫空 傳衣宵遁 喪盡英雄 非風旛動惟心動 依舊埋身草莽中 (〔附錄〕石林鞏禪師舉天目禪師問僧:「名甚麼?」僧雲:「智虎。

    」師退身,作怕勢。

    僧擬議,師歸方丈。

    因頌:) 白浪堆中下一鈎 錦鱗紅尾尚悠悠 漁翁不計竿頭事 笑入蘆花萬頃秋(此則增) 枯禪鏡禪師 (〔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句歸何處?(良久)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

     (〔又〕) 一拽石 一搬土 夜半日輪正卓午 老安曾牧溈山牛 南泉不打鹽官鼓 勸君知 莫莽鹵 火裏?鷯吞卻虎 (〔又〕)舉僧到鶴林敲門,林雲:「是誰?」僧雲:「行腳僧。

    」林雲:「非但行腳僧,佛來也不著。

    」僧雲:「既是佛來,因甚不著?」林雲:「無你栖泊處。

    」師雲:「若天童有人敲門,即大開門戶,與伊入來,當胸搊住,雲『道!道!』。

    待伊擬開口,劈胸與一拳。

    若向這裏轉得身、吐得氣,便請明窗下安排。

    」(已上三則考補) (〔頌〕鵞湖大義禪師,因唐憲宗問:「如何是佛性?」對曰:「不離陛下所問。

    」) 因地而倒因地起 離地求起無是理 不離所問語雖親 認著依前還不是 (〔偈〕上鐘) 一模脫就轉風流 平地教他不肯休 要得洪音喧宇宙 直須更上一層樓 弁山阡禪師 (〔頌〕刺史李翺躬謁藥山,山執經卷不顧。

    李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袖便出。

    山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李回謝、問道。

    山以手指上下,李不會。

    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作禮,述偈曰:「鍊得身形是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貴耳而賤目 背手抽金鏃 仰面看青天 箭過新羅國 (〔贊〕觀音大士) 螺髻屈蟠春島碧 綠衣零亂曉雲寒 尋聲隻麼隨流去 見甚真觀清淨觀(此則增) (〔偈〕送僧歸鄉) 奮志南方問正因 正因一字不曾聞 七零八落袈裟角 惹得淩霄幾片雲 癡絕沖禪師 (〔結夏上堂〕) 圓覺伽藍 塵塵有路 坐斷去來 頓空今古 那裏十三 這邊十五 後先不差毫髮 可笑黃面瞿曇 至今不知落處 (〔上堂〕)有一人一念頓證,墮在佛數。

    有一人累劫闡提,不願成佛。

    且道那個合受人天供養?(良久雲)蝶穿芳徑雙眉溼,蜂掠殘花兩股肥。

     (〔又〕)僧問:「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如何是過去心?」師曰:「放待冷來看。

    」僧雲:「如何是現在心?」師曰:「你問我答。

    」僧雲:「如何是未來心?」師曰:「後次上堂向你道。

    」僧雲:「如何是過去佛?」師曰:「去年梅。

    」僧雲:「如何是現在佛?」師曰:「今歲柳。

    」僧雲:「如何是未來佛?」師曰:「顏色馨香依舊。

    」僧雲:「如何是過去差別智?」師以拂子擊禪牀左邊。

    僧雲:「如何是現在差別智?」師以拂子擊禪牀右邊。

    僧雲:「如何是未來差別智?」師以拂子中間點一點。

    僧雲:「心、佛、眾生無向背,十方剎海一毫收。

    」便禮拜。

    師乃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三世既不可得,喚甚麼作差別智?若人見得徹去,三世諸佛無一時不在諸人頂額上轉大法輪,更來這裏挨肩並足討甚麼碗?」以拄杖一時趕散,下座。

     (〔附錄〕了菴欲禪師題師〈書應菴法語〉)流落叢林僅二百年,雖紙黑微蠧,精彩猶新。

     (又題《靈源合帖》)癡翁所示道書記法語:病多諳藥性,經驗始傳方。

     (元叟端禪師跋師〈贊迦文、項羽〉二墨蹟)法性寬,波瀾闊,在癡翁則固有之。

    黃面老人三百六十餘會說一大藏,之乎者也。

    至拈花普示大眾,迦葉波隻一破顏微笑,便雲:「吾有實相無相、微妙法門,用付於汝。

    」項王麾百勝之師,所向無不如意;至垓下之會,乃泣下數行,取彼一騎一都尉,引「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為辭。

    由是而言,若儒若釋,至切害處,豈言議足以盡其所蘊耶? (又題師〈揭示開禪法語〉。

    黃檗打臨濟,則固是;臨濟因甚卻也掌黃檗?)謂知此毒來處,埋沒臨濟老師;謂不知此毒來處,辜負癡絕和尚。

    總不與麼,黃檗在鼻孔裏冷地發笑,可謂雪上加霜。

     (徐敏〈薦癡絕禪師詩〉) 癡絕有菴不肯住 弄月挑雲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 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 會得龍鬚能避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 書則珍藏布不取 源老忽踏幽深路 道在隔山遙望處 巨帙已載爛葛藤 何堪又送閒家具 開眼一看笑呵呵 猶有這個可柰何 來而不往非世法 聊效芹忱愧不多 兩角茶 十帒麫 寶瓶飛錢五十萬 虔心獻此一瓣香 奉為禪師作清薦 且問先師來不來 玉山菴頂白雲開 更煩大眾打圓相 撥取青蓮火裏灰(已上五則俱增) 石帆衍禪師(補) (〔頌〕陸亘大夫問南泉:「師姓甚麼?」曰:「姓王。

    」曰:「還有眷屬麼?」曰:「四臣不昧。

    」曰:「王居何位?」曰:「玉殿苔生。

    」曰:「玉殿苔生時如何?」曰:「不居正位。

    」) 金鴨香銷更漏深 沉沉玉殿紫苔生 高空有月千門照 大道無人猶自行 怪石奇禪師(補) (〔普說〕)參禪本無難易,隻要具大信根、有決烈志,萬機休罷,千聖不攜;坐斷諸緣,不存一法。

    如太虛空,了無朕迹;如須彌盧,屹然不動。

    無上真乘,方可希冀。

     (〔又〕)此事如人飢渴相似,說飲說食,豈能救療?直須自飲水、自喫飯,方有實效處。

     (〔又〕)因舉從上先德,痛切為人語要開示。

    倘能向者裏虛卻心,不即法相,不離法相,一聞頓悟。

    便是涅槃會上,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底時節。

    是即是,不得恁麼會,言多去道轉遠,且截斷葛藤。

    (喝一喝,下座) 止泓鑒禪師(補) (〔上堂〕)諸佛不真實,說法度羣生;菩薩有智慧,見性不分明。

    白雲無心意,灑為世間雨;天地不含情,能長諸草木。

    古德與麼提唱,於世諦法中,開鑿人天,不妨善巧。

    若據衲僧分上,何啻白雲萬裡? (〔又〕)(拈拄杖)一有多種,二無兩般。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拄杖子)聞與麼道,不覺欣欣然笑曰:「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

    」(擲拄杖,下座) (〔又〕)舉太陽玄問梁山:「如何是無相道場?」山指大?子曰:「者是吳處上畫底。

    」玄擬進語,山急索曰:「者是有相底,那個是無相底?」玄遂有省,便作禮。

    山曰:「何不道取一句?」玄雲:「道即不辭,恐上紙筆。

    」山笑曰:「此話上碑去在。

    」師頌曰: 真空無相絕名摹 空底精兮畫底粗 道即不辭難上紙 西天鬍子沒髭鬚 石門來禪師(補) (〔頌〕剪刀) 渾鋼打就冷光浮 兩刃交鋒未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