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壽昌無明和尚語錄卷三 住福州鼓山湧泉寺嗣法小師元賢重編 峨峰問答 問。

    世尊開堂四十九年。

    談經三百餘會。

    為甚末後拈花示衆。

    乃至飲光微笑。

    便言不立文字教外别傳。

    正法眼藏密付與汝。

    未審作麼生說個密付底道理。

     師呵呵大笑曰。

    明瞞猶可。

    暗騙難當。

     頌曰。

    劃斷巫山十二峰。

    孤明一鑒映晴空。

    人天百萬皆驚駭。

    真勝全歸掌握中。

     問。

    世尊初降。

    手指天地作師子吼。

    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為甚至雪山睹明星方悟。

    未審又悟個甚麼。

     師曰。

    咦。

    一乾屎橛。

    說他作麼。

     頌曰。

    誰把虛空計限年。

    森羅萬象自留連。

    縱橫施設無窮數。

    成壞何嘗到彼邊。

     問。

    文殊是七佛之師。

    為甚出女子定不得。

    罔明是初地之士。

    為何又出得。

    敢問罔明有甚長處。

     師咄曰。

    這野狐精三尺。

    趂出去。

     頌曰。

    不向鋤頭尋活計。

    郄來架上打秋千。

    铿鍧鼓弄歌歡樂。

    鎮夜令人不得眠。

     問。

    善财至妙高峰覓德雲比丘七日不得。

    後於别峰相見。

    何也。

     師舉尺曰。

    這是一切峰首。

    請善财來相見。

     頌曰。

    塵塵普現寶王剎。

    豈可相逢往别峰。

    獨有狸奴精古怪。

    法堂跳出上穹窿。

     問。

    初祖九年面壁直接上根。

    未審渠還用功也無。

     師曰。

    這無用漢。

    說他甚功。

     頌曰。

    不谙世法出世法。

    卻來此土嘴盧都。

    人天凡聖皆嫌棄。

    返得清名上祖圖。

     問。

    二祖說法。

    天花亂堕。

    地湧金蓮。

    為甚麼立雪求達磨安心。

     師曰。

    這老有些意思。

    不解将金博金。

    卻解以塵去塵。

     頌曰。

    三藏琅函砌滿懷。

    人間天上歎奇哉。

    知非斷臂求心法。

    誰想呆呆亦是呆。

     問。

    神秀在五祖會下為教授師。

    因甚将衣缽付盧行者去。

     師曰。

    盧公何曾受衣缽。

    莫謗盧公好。

     頌曰。

    老成人愛老成人。

    一錠金還一錠金。

    具眼終須知本色。

    豈應看錯定盤星。

     問曰。

    牛頭未見四祖。

    感百鳥[口*(銜-金+缶)]花。

    見後為甚麼卻無。

     師曰。

    噫。

    不唧[口*留]漢被人換卻眼睛了也。

    自此不解見神見鬼。

     頌曰。

    一世榮華曷可誇。

    千金不換野人家。

    門庭險峻人難近。

    鳥獸何能再獻花。

     問。

    古雲。

    色聲為無生之鸩毒。

    受想乃至人之坑阱。

    為甚麼道不斷煩惱而入涅盤。

     師曰。

    咦。

    蛇頭鬼腦。

     頌曰。

    悞入禅園見作家。

    新翻時樣破袈裟。

    有時包裹三千界。

    不許時人亂撒沙。

     問。

    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

    白雲淡濘出沒太虛之中。

    萬法本閑。

    惟人自鬧。

    如何是本閑底法。

     師曰。

    牆壁瓦礫。

     頌曰。

    情知國難出忠臣。

    不至艱危不見人。

    到得南陽門裡去。

    何須更要問關津。

     問。

    迷時三界有。

    悟後十方空。

    未審中心樹子作麼生得通去。

     師曰。

    不於五濁惡世實難尋他。

     頌曰。

    佛於濁世事行難。

    個個聞之着實參。

    忽日足頭而撞破。

    竟休出嶺問津關。

     問。

    萬象之中獨露身。

    未審露柱與燈籠是同是别。

     師曰。

    噫。

    卻須問取露柱。

     頌曰。

    四洲風月不同同。

    夜則西兮日則東。

    聊與時人通線路。

    須彌山隔在其中。

     問。

    佛法遍在一切處。

    普現一切群生前。

    為甚迷者迷悟者悟。

     師曰。

    怪一切人不得。

     頌曰。

    天輪晝夜亘長明。

    不見皆因翳眼睛。

    更有一般奇異物。

    六根不具卻知音。

     問。

    古雲。

    一切不為。

    佛也不作。

    未審作個甚麼。

     師曰。

    咄。

    聽誰恁麼說。

    且去作佛好。

     頌曰。

    威音外是一乾坤。

    一個人兒住一村。

    無上涅盤為伴侶。

    省煩家業不須分。

     問。

    三千大千界無剎不現身。

    為甚普眼覓普賢不得見。

     師曰。

    咄。

    怪得普眼覓普賢不見。

    覓自己也不見在。

     頌曰。

    何似當機不出塵。

    蓋因見上太分明。

    更須知有超方意。

    罔象收珠不足稱。

     問。

    異草靈花睹者皆羨。

    何因又道。

    有眼如盲方有少分相應。

     師曰。

    這事要問野狐精。

    即向汝道。

     頌曰。

    好事不如無事好。

    牽起還應重跌倒。

    要得清安一世閑。

    獨羨平田使犢嫂。

     問。

    不涉言诠。

    速道速道。

     師曰。

    咄。

    汝性急作麼。

    待我慢慢道也無妨。

     頌曰。

    孤雲來去自優遊。

    管甚時人喜複憂。

    不讓金烏飛玉兔。

    何妨鹙子與螢流。

     問。

    寒山拾得終日或笑或哭。

    敢問渠還有地獄分也無。

     師曰。

    啊。

    他那一處無分。

     頌曰。

    出纏人解入纏行。

    鐵壁銀山一掌平。

    遍體黃金膿滴滴。

    眼睛鼻孔若銅鈴。

     問。

    磨磚匪作鏡。

    車鈍在打牛。

    祇如打牛。

    牛在甚麼處。

     師曰。

    咦。

    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頌曰。

    大方廣博納虛空。

    無限行人路不通。

    一遇到家人的信。

    不勞舉足在家中。

     問。

    即心即佛即不問。

    非心非佛是如何。

     師曰。

    咄。

    且照管話頭着。

     頌曰。

    即心即佛即是心。

    非心非佛即是佛。

    拟議堕落野狐坑。

    不拟仍沉魂鬼窟。

    噫。

    畢竟何者是佛。

    咄。

     問。

    馬祖雲。

    自從胡亂後。

    三十年不曾少鹽醬。

    未審他是貪味供養。

    未審是法爾如然。

     師曰。

    莫錯拟蒼天祇許大也。

     頌曰。

    抛卻轅門坐玉堂。

    寒威凜凜整朝綱。

    山河平靜歌娛宴。

    上脔何消更問嘗。

     問。

    靈雲見桃花大悟。

    玄沙為甚麼不肯。

     師曰。

    大有人不肯玄沙在。

     頌曰。

    不學行時先學走。

    自然引得傍人笑。

    鐵牛不怕紫金毛。

    衲子河沙幾個曉。

     問。

    不許夜行。

    投明須到。

    假饒到後。

    作何勾當。

     師曰。

    咄。

    看腳下紅線着。

     頌曰。

    相逢直要辯來因。

    眼裡無筋一世貧。

    明暗兩頭俱解住。

    倒行始是出廛人。

     問。

    楞嚴經雲。

    認能推者為心。

    是認賊為子。

    為甚道塵塵剎剎現全身。

     師曰。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頌曰。

    潑天銀浪擁山來。

    來一回時去一回。

    萬派千流如鼎沸。

    和同到海亦悠哉。

     問。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大事已明亦如喪考妣。

    尚有何事。

     師曰。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頌曰。

    未明明乃共誠真。

    貧富雖殊一樣心。

    道行臨深如履薄。

    通玄争肯枉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