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竺淨慈自得禅師錄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示衆曰。
山僧這裡有一物。
看時有還覓時無。
是什麼。
雖然恁麼也。
滿眼滿耳通身手眼。
故經曰。
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見于三千大千世界。
拈起佛光普照之幡。
撥盡凡見不明之陣。
還有人勝得者麼。
若是大丈夫漢。
鐵輪旋頂上。
定慧圓明終不失。
若又未了漢。
須知有别生涯。
山僧曲為諸人。
有豎拂拈杖。
據實而論。
皆是剩底法。
畢竟如何。
體悉去也。
昔委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來火裡冰。
示衆雲。
曠遠而無涯。
明淨而無垢。
這田地亘徹古今。
透脫生死也。
所以道。
心王不動八方通。
清淨分身元不分。
了玄而絕朕兆。
浩密而離色偏。
直到此處。
無無方。
不不動。
晴晴皓皓。
如如密密。
還見麼。
若于此透徹。
許汝作活計。
若未然。
柰何目前生死。
故經曰。
若悟正法眼藏則是真佛子。
未得謂得者可招地獄業。
須知多虛不如少實。
吾又論實不論虛。
諸人又作麼生委悉去也。
欲得忘形泯蹤迹。
努力殷勤空裡步。
示衆曰。
衲子三昧。
眼視東南。
意在西北。
全非常情之所測。
學人着力。
心在深潭。
鈎擲波底。
若能了得。
君子上龍床。
太平賀此辰。
獨發無師自然智。
正見無證一切智。
故經曰。
諸佛念衆生。
衆生不念佛。
方知佛度凡夫時。
凡夫度諸佛。
至這裡。
龍蛇混雜。
凡聖同居。
自入法界之性。
獨觀世間之相。
性相了然無有二。
諸禅德。
如何商量去也。
葉為風多落。
花因露重傾。
示衆曰。
一念及盡底漢。
千人萬個中一人難得。
淵源透徹底漢。
萬個千人中一個難逢。
且道為什麼恁麼。
隻求枝葉為不知根株。
過在什麼處。
從前未了此時意。
今日分明看取來。
若有個漢出來與你相見。
直取乾坤七尺杖自旋。
天下任足行。
無一物也纏繞腳跟。
一個了事衲僧。
諸人還恁麼也未。
故經曰。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别法。
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别。
如何得與麼透徹去也。
星拱北矣水朝東。
示衆曰。
明明而無私曲。
皎皎而有真照也。
縱徹底恁麼。
也隻是獨在之照也。
未向上關棙子風波滅盡心海。
如如心海盡底始見骊珠。
還會麼。
了了了時無可了。
玄玄玄處直須呵。
此是山僧不知好惡底語。
明眼人前不免一場笑。
諸人如何體取。
經曰。
佛心不思議。
非凡情而妙。
若能如此見。
得有少分相應分。
還委悉麼。
月朗高天。
水寒曉潭。
示衆曰。
山僧苟見今時師僧。
或豎拂拈杖說心說性。
或掩室杜詞絕是絕非。
或橫行天下掀倒禅床喝散大衆。
或覆藏朕迹罵辱諸方。
舉卻他事。
畢竟是什麼道理。
至這裡。
一點用不得。
皆是杜撰漢。
雖然與麼也。
老僧又兼身在内。
正得人怪笑。
如何免此過去也。
海自深山自高。
示衆曰。
一段宗要亘今照古曾無欠餘。
在天同天在地同地。
體用賓主處處自在。
入神通遊戲三昧。
開大脫空之法門。
到這裡。
見紫磨金色軀。
一智如如。
一如智智。
故經曰。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諸人者。
如何見得去也。
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恁麼不恁麼總得。
畢竟如何委悉。
棒頭挑日月。
掌内握乾坤。
示衆曰。
棱棱而月冷。
皎皎而潭清。
縱恁麼行履也未夢見在。
直絕功勳事。
正到隐密地。
正當與麼時。
通身合大道。
君臣道合時。
令誰人識得。
吾家家法密密現成。
浩浩相應。
還歸來辨取麼。
風月夜寒鶴夢孤。
示衆曰。
老叟見今時道人都盧無相應樣子。
何故如此。
或接心令澄中。
或收念令入定。
皆是造作底漢子也。
據實而論。
全非自家屋裡主人公。
若能要見取。
此人須轉此無心境。
豈無相委分乎。
故經曰。
初心菩薩入三昧。
猶未除斯三昧事。
又經曰。
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作自障礙。
須知别有深心大德。
如何恁麼得履踐去。
及盡白雲功。
精到青山頂。
示衆曰。
衲僧家自到自見。
正到自證之田地。
親見自然之所處。
然後在彼同彼在此同此。
彼此相應而無分??處。
凄凄屋後風。
飒飒寺前松。
無心而能作用。
作用亦自然無心。
故經曰。
雲駃者月移。
船行者岸運。
以何故。
岩雲輕弄。
谷響遠幽。
是誰境界。
子細點撿将來。
皆是按排。
且道紙衣下衲僧如何行履。
雲晴月出光。
水冷潭懷珠。
示衆曰。
三句之外徹去。
六句之中會取。
直透萬重關。
不住青霄中。
先了卻那邊。
卻須
山僧這裡有一物。
看時有還覓時無。
是什麼。
雖然恁麼也。
滿眼滿耳通身手眼。
故經曰。
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見于三千大千世界。
拈起佛光普照之幡。
撥盡凡見不明之陣。
還有人勝得者麼。
若是大丈夫漢。
鐵輪旋頂上。
定慧圓明終不失。
若又未了漢。
須知有别生涯。
山僧曲為諸人。
有豎拂拈杖。
據實而論。
皆是剩底法。
畢竟如何。
體悉去也。
昔委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來火裡冰。
示衆雲。
曠遠而無涯。
明淨而無垢。
這田地亘徹古今。
透脫生死也。
所以道。
心王不動八方通。
清淨分身元不分。
了玄而絕朕兆。
浩密而離色偏。
直到此處。
無無方。
不不動。
晴晴皓皓。
如如密密。
還見麼。
若于此透徹。
許汝作活計。
若未然。
柰何目前生死。
故經曰。
若悟正法眼藏則是真佛子。
未得謂得者可招地獄業。
須知多虛不如少實。
吾又論實不論虛。
諸人又作麼生委悉去也。
欲得忘形泯蹤迹。
努力殷勤空裡步。
示衆曰。
衲子三昧。
眼視東南。
意在西北。
全非常情之所測。
學人着力。
心在深潭。
鈎擲波底。
若能了得。
君子上龍床。
太平賀此辰。
獨發無師自然智。
正見無證一切智。
故經曰。
諸佛念衆生。
衆生不念佛。
方知佛度凡夫時。
凡夫度諸佛。
至這裡。
龍蛇混雜。
凡聖同居。
自入法界之性。
獨觀世間之相。
性相了然無有二。
諸禅德。
如何商量去也。
葉為風多落。
花因露重傾。
示衆曰。
一念及盡底漢。
千人萬個中一人難得。
淵源透徹底漢。
萬個千人中一個難逢。
且道為什麼恁麼。
隻求枝葉為不知根株。
過在什麼處。
從前未了此時意。
今日分明看取來。
若有個漢出來與你相見。
直取乾坤七尺杖自旋。
天下任足行。
無一物也纏繞腳跟。
一個了事衲僧。
諸人還恁麼也未。
故經曰。
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别法。
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别。
如何得與麼透徹去也。
星拱北矣水朝東。
示衆曰。
明明而無私曲。
皎皎而有真照也。
縱徹底恁麼。
也隻是獨在之照也。
未向上關棙子風波滅盡心海。
如如心海盡底始見骊珠。
還會麼。
了了了時無可了。
玄玄玄處直須呵。
此是山僧不知好惡底語。
明眼人前不免一場笑。
諸人如何體取。
經曰。
佛心不思議。
非凡情而妙。
若能如此見。
得有少分相應分。
還委悉麼。
月朗高天。
水寒曉潭。
示衆曰。
山僧苟見今時師僧。
或豎拂拈杖說心說性。
或掩室杜詞絕是絕非。
或橫行天下掀倒禅床喝散大衆。
或覆藏朕迹罵辱諸方。
舉卻他事。
畢竟是什麼道理。
至這裡。
一點用不得。
皆是杜撰漢。
雖然與麼也。
老僧又兼身在内。
正得人怪笑。
如何免此過去也。
海自深山自高。
示衆曰。
一段宗要亘今照古曾無欠餘。
在天同天在地同地。
體用賓主處處自在。
入神通遊戲三昧。
開大脫空之法門。
到這裡。
見紫磨金色軀。
一智如如。
一如智智。
故經曰。
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
無别無斷故。
諸人者。
如何見得去也。
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恁麼不恁麼總得。
畢竟如何委悉。
棒頭挑日月。
掌内握乾坤。
示衆曰。
棱棱而月冷。
皎皎而潭清。
縱恁麼行履也未夢見在。
直絕功勳事。
正到隐密地。
正當與麼時。
通身合大道。
君臣道合時。
令誰人識得。
吾家家法密密現成。
浩浩相應。
還歸來辨取麼。
風月夜寒鶴夢孤。
示衆曰。
老叟見今時道人都盧無相應樣子。
何故如此。
或接心令澄中。
或收念令入定。
皆是造作底漢子也。
據實而論。
全非自家屋裡主人公。
若能要見取。
此人須轉此無心境。
豈無相委分乎。
故經曰。
初心菩薩入三昧。
猶未除斯三昧事。
又經曰。
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作自障礙。
須知别有深心大德。
如何恁麼得履踐去。
及盡白雲功。
精到青山頂。
示衆曰。
衲僧家自到自見。
正到自證之田地。
親見自然之所處。
然後在彼同彼在此同此。
彼此相應而無分??處。
凄凄屋後風。
飒飒寺前松。
無心而能作用。
作用亦自然無心。
故經曰。
雲駃者月移。
船行者岸運。
以何故。
岩雲輕弄。
谷響遠幽。
是誰境界。
子細點撿将來。
皆是按排。
且道紙衣下衲僧如何行履。
雲晴月出光。
水冷潭懷珠。
示衆曰。
三句之外徹去。
六句之中會取。
直透萬重關。
不住青霄中。
先了卻那邊。
卻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