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川和尚語錄下

關燈
室中舉古三十四則 舉。

    毗婆屍佛雲。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師拈拄杖雲。

    拄杖子。

    亦從無相中受生。

     舉。

    屍棄佛雲。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

     師雲。

    此幻。

    即是實性。

    善惡。

    皆從實性中出。

     舉。

    毗舍浮佛雲。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師雲。

    四大分離。

    何者是身。

    境與心。

    有甚交涉。

     舉拘留孫佛雲。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别。

     師雲。

    佛身。

    無實亦無虛。

    佛幻非幻。

     舉拘那含牟尼佛雲。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别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師雲。

    罪性本空。

    生死循環。

     舉迦葉佛雲。

    一切衆生性清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師雲。

    破戒比丘。

    不入地獄。

     舉釋迦牟尼佛雲。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師雲。

    稽首禮無上尊。

     舉須菩提說法。

    帝釋雨華。

    尊者問曰。

    此華從天得耶。

    帝曰。

    弗也。

    從地得耶。

    帝曰。

    弗也。

    從人得耶。

    帝曰。

    弗也。

    從何得耶。

    帝釋舉手。

    尊者曰。

    如是如是。

     師雲。

    總去帝釋舉手處會。

    未舉手時。

    作麼生會。

     舉。

    教中道。

    居一切時。

    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

    不辨真實。

     師雲。

    天是天。

    地是地。

    日月星辰。

    草木叢林。

    有什麼過。

     舉楞嚴經雲。

    衆生颠倒。

    迷己逐物。

    若能轉物。

    即同如來。

     師雲。

    是你。

    早晨吃粥了。

    洗缽盂去。

    乃拈拄杖雲。

    趙州古佛。

     舉。

    教中道。

    凡夫實謂之有。

    二乘析謂之無。

    圓覺謂之幻有。

    菩薩當體即空。

     師雲。

    衆色歸皂。

    皂歸何處。

    虛空無月夜。

    獨自坐凄然。

     舉。

    教中道。

    惟一堅密身。

    一切塵中現。

     師雲。

    是你。

    從朝至暮。

    走上走下。

    拈拄杖雲。

    臭皮袋。

     舉。

    古德道。

    柏樹子成佛。

    虛空落地。

     師雲。

    磕碎你諸人髑髅。

     舉雲門雲。

    你諸人。

    擔缽囊行腳。

    不知有佛法。

    佛殿上鸱吻。

    卻知有佛法。

     師雲。

    常州草蟲。

    宣州花木瓜。

     舉。

    疎山問僧。

    什麼處來。

    僧雲。

    嶺中來。

    山雲。

    曾到雪峰麼。

    僧雲曾到。

    山雲。

    我到時。

    是事不足。

    如今作麼生。

    僧雲。

    如今足也。

    山雲。

    粥足飯足。

    僧無語。

     雲門雲。

    粥足飯足。

     師雲。

    雲門是代這僧語。

    是出這僧語。

     時有僧。

    拟開口。

    師便打。

     舉。

    夾山雲。

    百草頭上。

    薦取老僧。

    鬧市裡。

    識取天子。

     師雲。

    拄杖頭邊。

    見取古佛。

     舉雲。

    門雲。

    頭上霹靂。

    即不問你。

    腳下龍過。

    道将一句來。

    自代雲。

    朝起雲。

    夜降雨。

     師召衆雲。

    老僧與他重舉。

    你頭上雨淋淋。

    腳下水漫漫。

     舉。

    僧問大隋。

    如何是學人自己。

    隋雲。

    是我自己。

    僧雲為什麼。

    卻是和尚自己。

    隋雲。

    是汝自己。

     師雲。

    張公吃酒李公醉。

    李公吃酒張公醉。

     舉。

    雲門大師道。

    天帝釋。

    與釋迦老子。

    在中庭裡。

    相争佛法甚鬧。

     師拈拄杖雲。

    拄杖子。

    穿過你諸人眼睛鼻孔。

    山河大地疼痛。

     舉雲門雲。

    真空不壞有。

    真空不異色。

     師雲。

    青青翠竹。

    盡是真如。

    郁郁黃花。

    無非般若。

     舉。

    一切聲是佛聲。

    一切色是佛色。

     師雲衆生。

    無染。

     舉。

    馬祖上堂。

    僧出問。

    作麼生。

    祖雲。

    自從胡亂後。

    三十年。

    不曾少鹽醬。

     師雲。

    是恁麼。

     舉。

    夾山雲。

    百草頭上。

    薦取老僧。

    鬧市裡。

    識取天子。

     師雲。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盤門。

     舉。

    僧問雲門。

    如何是佛。

    雲門雲。

    乾屎橛。

     師雲。

    是什麼語話。

     大慧雲。

    超出法報化。

     也是抑而為之。

    拈拄杖雲。

    三千裡外。

    逢人不得錯舉。

     舉僧問雪峰。

    乞師指示。

    峰雲。

    是什麼。

    其僧便於言下有省。

     雲門雲。

    雪峰向伊道什麼。

     師雲。

    諸人合向雲門言下。

    悟去   舉古(終)。

     師有時雲。

    鐘聲喚你。

    吃粥吃飯去。

    鼓聲喚你。

    吃粥吃飯去。

     一日雲。

    山門頭點燈。

    佛殿後燒香。

    新婦騎驢阿家牽。

     師有時雲。

    從苗辨地。

    因語識人。

    昨日有人。

    從南嶽來。

    卻往天台去。

     師一日雲。

    一念不生。

    是文殊境界。

    一念生時。

    是普賢境界。

    五九四十五。

    還我第一句來。

     師有時雲。

    兀兀無趣向。

    又雲。

    蟻子不食鐵。

     師一日雲。

    阇梨無問。

    老僧無答。

    阇梨有問。

    老僧有答。

    風不來樹不動。

    無事珍重。

     師一日。

    拈拄杖。

    劃一劃雲。

    不落第二。

    伏惟尚飨。

     師一日雲。

    昨朝栽茄子。

    今日種冬瓜。

    放汝三十棒。

    自領出去。

     師有時雲。

    向鬼窟裡作活計。

    有甚數。

    不向鬼窟裡作活計。

    有甚數。

    自代雲。

    長安城裡。

     拈古四十八則 舉。

    世尊臨入涅盤。

    文殊請再轉法輪。

    世尊咄雲。

    文殊。

    吾四十九年住世。

    未曾說一字。

    汝請再轉法輪。

    是吾曾轉法輪耶。

     師雲山僧若作文殊。

    隻雲。

    再轉法輪已竟。

     舉臨濟道。

    赤肉團上。

    有一無位真人。

    常從汝諸人面門出入。

    未證據者。

    看看。

     時有僧。

    出問。

    如何是無位真人濟下禅床。

    把住雲。

    道道。

    僧拟議。

    濟托開雲。

    無位真人。

    是甚麼乾屎橛。

    便歸方丈。

     師雲。

    汝諸人。

    拈得鼻孔。

    失卻口。

     舉台州瑞岩彥禅師。

    問夾山雲。

    與麼則易。

    不與麼則難。

    與麼與麼。

    則惺惺。

    不與麼不與麼。

    則居空界。

    與麼不與麼。

    請師速道。

    山雲。

    老僧瞞阇梨去也。

    彥喝雲。

    這老和尚。

    如今是什麼時節。

    便出去。

     後僧舉似岩頭。

    頭雲。

    苦哉。

    将我一枝佛法。

    與麼流将去。

     師雲。

    那裡是瞞阇梨處。

    彥禅師便出去。

    是受他瞞。

    是不受他瞞。

    岩頭道。

    将我一枝佛法。

    與麼流将去。

    此語遍天下。

     舉。

    沩山問仰山。

    什麼處去來。

    仰山曰。

    田中來。

    沩雲。

    田中多少人。

    仰插鍬而立。

    沩雲。

    今日南山。

    大有人刈茅。

    仰拔鍬而去 師雲。

    田中來。

    問田中多少人。

    插鍬而立。

    可謂數目分明。

    問今日南山。

    大有人刈茅。

    意在於何。

    拔鍬而去。

    即可不以數目論  玄沙雲。

    我若見。

    即踏倒鍬子 師雲。

    不在鍬子上  後有僧。

    問鏡清。

    仰山插鍬。

    意旨如何。

    清雲。

    狗銜赦書。

    諸侯避道 師雲見得太過  又問。

    隻如玄沙。

    踏倒鍬。

    意旨如何。

    清雲。

    不奈船何。

    打破戽鬥 師雲。

    這一句恰是  又問。

    南山刈茅。

    其意如何。

    清雲。

    李靖三兄。

    久經行陣 師拈拄杖。

    卓一下雲。

    利劍不斬敗将。

    便下座。

     舉。

    昔有老宿。

    一夏已來。

    并不與師僧說話。

    有僧。

    自歎雲。

    我隻恁麼。

    空過一夏。

    不敢望和尚說佛法。

    得聞正因兩字。

    也得。

    老宿聞乃雲。

    阇梨莫嘶速。

    若論正因。

    一字也無。

    與麼道了。

    扣齒雲。

    适來無端不合與麼道。

     鄰壁有老宿。

    聞乃雲。

    好一釜羹。

    被兩顆鼠糞污卻。

     雪窦雲。

    誰家鍋釜。

    無一兩顆。

     師雲。

    老宿不是不與人說話。

    古者道。

    言多。

    去道轉遠。

    其僧自歎空過一夏。

    可謂是末法比丘。

    少知慚愧。

    鼠糞污卻一釜羹。

    隻因不能始終閉口藏舌。

     雪窦雲。

    誰家鍋釜。

    無一兩顆。

    你諸人。

    還知麼。

     舉。

    維摩。

    因須菩提。

    持缽到。

    乃取缽。

    滿盛香飯。

    謂尊者曰。

    若能於法等者。

    於食亦等。

    乃至入諸邪見。

    不到彼岸。

    住於八難。

    不得無難。

    同於煩惱。

    離清淨法。

    汝得無诤三昧。

    一切衆生。

    亦得是定。

    其施汝者。

    不名福田。

    供養汝者。

    堕三惡道。

    為與衆魔同一手。

    作諸勞侶。

    汝與衆魔。

    及諸塵勞。

    等無有異。

    於一切衆生。

    而有怨心。

    謗於佛。

    毀於法。

    不入衆數。

    終不滅度。

    汝若如是。

    乃可取食。

    須菩提聞此茫然。

    不知以何答。

    置缽欲去。

     師雲。

    維摩隻要入泥入水。

    無一毫奇特之相。

    須菩提當時見他開口。

    便好。

    捧缽飯而行。

     舉。

    清平山遵和尚。

    在衆時。

    請益一老宿。

    名曰惠勤。

    勤曰。

    吾久侍丹霞。

    今既垂老。

    倦於提誨。

    汝可往谒翠微即吾同參也。

     遵至翠微。

    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微雲。

    待無人。

    即向汝道。

     師雲。

    勤老宿指。

    谒翠微。

    作死馬醫。

    翠微道。

    待無人。

    即向汝道。

    埋向大屎坑裡。

    卓拄杖。

    下座。

     舉。

    灌溪見臨濟。

    扭住。

    良久放之。

    溪雲領。

     溪住後。

    謂衆曰。

    我見臨濟。

    無言語。

    直至如今。

    飽不休。

     師雲。

    腦後猶欠一椎在。

    放過也好。

    免見兒孫斷絕。

     舉。

    興化謂克賓維那雲。

    汝不久。

    為唱導之師。

    克賓雲。

    我不入這保社。

    化雲。

    會了不入。

    不會了不入。

    克賓雲。

    沒交涉。

     乃打之。

    白衆曰。

    克賓維那。

    法戰不勝。

    令舍衣缽錢伍貫文。

    設飯一堂。

    趁出院。

     師雲。

    那裡是法戰不勝處。

    莫是我不入這保社麼。

    莫是沒交涉麼。

    克賓出院。

    你諸人作麼生。

     舉佛奧和尚。

    拈拄杖示衆。

    過去也恁麼。

    見在也恁麼。

    未來也恁麼 師雲。

    齊人歸齊。

     歸宗誠和尚道。

    過去也不恁麼。

    見在也不恁麼。

    未來也不恁麼 師雲。

    楚人歸楚 拍禅床雲。

    春色漸随人意好。

    秋風行逐馬蹄輕。

     舉。

    僧問大梅。

    持齋護戒。

    意為生靈。

    今既居山種田。

    豈不是損於物命。

    而招惡業。

    大梅雲。

    我教汝斸地。

    種谷種麥。

    不教汝斸蟲。

    汝死自死。

    怪我不得。

     師雲。

    本色住山人。

    且無刀斧痕。

     舉。

    僧問趙州和尚。

    二龍争珠。

    誰是得者。

    州雲。

    老僧隻管看。

     師雲。

    莫是看者。

    得之。

    深山大澤。

    有天地之寶。

    無意於寶者。

    得之。

    操舟於河。

    舟之逆順。

    與水之曲折。

    忘於水者。

    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