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川和尚語錄上
關燈
小
中
大
門人住持雁蕩山羅漢禅寺本光 等集
師於鹹淳四年九月十五日。
臨安府淨慈禅寺。
首座寮。
受瑞安府雁蕩山靈岩禅寺請。
二十八日。
入寺。
據室雲。
此室深廣。
不可思議。
譬如虛空。
具含衆象。
於諸境界。
無所分别。
拈堂劄雲。
平章國公。
昔在靈山。
親受付囑。
諸上座。
徹底會取。
令法久住。
指法座雲。
須彌頂上。
白浪輥紅塵。
三世聖人。
六代開士。
天下老和尚。
沒觜。
升座。
拈香雲。
此一瓣香。
爇向寶爐。
恭為祝延今上皇帝。
聖躬萬歲。
萬歲萬萬歲。
陛下 恭願。
山嶽為壽。
日月齊明。
次拈香雲。
昔年行腳。
到太白山中。
撞着督黃牙老和尚。
舉南山筀筍。
東海烏賊。
拟開口。
便遭其打。
今日思量。
痛入骨髓。
不似臨濟道。
我在先師處。
吃六十拄杖。
猶蒿枝拂相似。
爇向寶爐。
供養 前住慶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
楊岐第九世。
天目大和尚。
用酬法乳之恩。
就座 僧出問。
欲行千裡。
一步為初。
如何是最初一步。
師雲。
蹉過了也。
僧雲。
三十年後。
有人舉此話在。
師雲。
莫亂統。
僧雲。
且喜楊岐正脈通。
師雲。
向你道。
莫亂統。
僧禮拜。
師便喝。
乃雲。
問話且止。
古者道。
問之與答。
俱是赢得邊事。
諸禅德。
今日國王之恩。
如何報答。
但識我心。
從甚處生。
識得生處。
便識得十二時中用處。
識得十二時中用處。
便識得無量劫來用處。
所以諸佛出來。
隻要悟明本心。
以為究竟。
若能如是。
自然一時報畢。
不必他為。
若去他為。
即是有為邊事。
焉足以報無為之恩。
劫石有消日。
君恩無盡時。
上堂。
僧問。
如何是教外别傳底句。
師雲。
不落玄妙。
問恁麼則直入如來地。
師雲。
且緩緩。
問如何是學人行履處。
師雲。
你适間。
從甚處上來。
問如何報得四恩三有去。
師雲。
但從适間路下去。
問虎逼臨崖時如何。
師雲。
命若懸絲。
進雲。
相救相救。
師拈拄杖。
擲與之。
乃雲。
諸和尚子。
親明自性。
莫得認寒則向火。
熱則乘涼底是。
莫得認地水火風散時。
一念不動底是。
莫得認老僧開口動舌底是。
古人雲。
此性本來清淨。
具足萬德。
但以随染淨二緣。
而有差别。
故諸聖悟之。
一向淨用。
而成覺道。
衆生迷之。
一向染用。
沒溺輪回。
其體不二。
卓拄杖一下。
喝一喝。
夜參雲。
少室無門戶。
如何便得通。
夜寒甯耐立。
聽我話西東。
上堂。
智慧刀。
裂破有漏愛網。
金剛槌。
擊碎無明窠窟。
無位真人乾屎橛。
正法眼藏破沙盆。
明眼衲僧。
辨别不出。
上堂。
各各分上。
誰不當機。
禅客問來。
老僧答去。
一舉四十九。
上堂。
古佛與露柱交參。
貓兒咬殺猛虎。
蓦拈拄杖雲。
出門撞着須菩提。
拶破虛空全體露。
一片虛凝絕謂情。
萬裡清光飛玉兔。
上堂。
般若如大火聚。
着得一絲毫麼。
一拳拳倒黃鶴樓。
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上堂。
翠竹亭亭。
香嚴一擊忘所知。
紅桃灼灼。
靈雲一見絕疑惑。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勝首座道。
猛虎當路坐。
喝一喝雲。
若無舉鼎拔山力。
千裡烏骓不易騎。
上堂。
百千明鏡。
光影相照。
塵塵剎剎。
各不相借。
黃檗打臨濟六十拄杖。
臨濟築大愚肋三下拳。
天高地厚。
水闊山長。
諸人向父母未生前。
道取一句來。
上堂。
聰明靈利。
意識想解。
生死根本。
沩山問仰山。
法法向上。
道取一句。
作麼生道。
仰山拟開口。
沩山便喝。
凡三問。
三拟答。
總被喝。
仰山低頭垂淚雲。
百丈道。
教我更遇人始得。
今日便是遇人也。
喝一喝雲。
生死根本。
上堂。
僧問。
中觀論雲。
正覺無名相。
随緣即道場。
如何是正覺無名相。
師默然。
問如何是随緣即道場。
師垂下一足。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
多此一問。
進雲。
如何多此一問。
師雲。
古人問如牛毛。
乃雲。
諸佛時常出世。
說法度人。
不曾間歇。
何得衆生無一個發真歸源。
謂其貪愛難斷。
非也。
謂其業重難消。
非也。
若諸佛不出世。
不說法度人。
則衆生自然發真歸源。
此是對治法門。
切須究取。
上堂。
踏破天關。
逈然廓落。
老僧與你。
把手共行。
忽有人問。
如何是佛。
踏破天關者是。
上堂。
一毛吞海。
海性無虧。
纖芥投鋒。
鋒利不動。
龍潭吹滅紙燈。
德山倒地禮拜。
今年桃李貴。
一顆直千金。
佛忌上堂。
三界心盡。
即是涅盤。
山花紅似錦。
澗水湛如藍。
上堂。
雲大隋燒畬。
見一蛇。
以杖挑向火中。
咄雲。
這個形骸。
猶自不放舍。
你向這裡死。
如暗得燈。
處世界如虛空。
如蓮花不着水。
心清淨超於彼。
上堂。
世界未成。
無佛名。
無衆生名。
世界才立。
便有許多名目。
雖有許多名目。
隻是假名。
初無實義。
莫得認着。
無事珍重。
除夜小參。
僧出衆雲。
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
師雲。
張公草鞋賣與誰。
僧休去。
師乃雲。
初祖雲。
心心如木石。
二祖雲。
兀爾忘緣。
曹溪雲。
善惡都莫思量。
他是尋常語話。
多少人。
坐在他語脈裡。
他無如何。
隻要你究心。
此心從本不生。
亦不會滅。
不生不滅。
猶如木石。
自然忘緣。
善惡何有。
文殊道。
心如虛空。
虛空無朕迹。
日月卻循環。
又雲。
即今是臘月三十日夜。
上堂。
相見不揚眉。
君東我亦西。
相逢欲相喚。
脈脈不能語。
總是粥飯氣。
貼貼底無縫罅。
能有幾個。
溫州城裡何限數。
上堂。
盡大地冷啾啾。
遍十方鬧浩浩。
拈拄杖雲。
放過布袋和尚。
穿卻解空鼻孔。
佛誕日上堂。
華陰山前百尺井。
中有寒泉徹骨冷。
誰家女子來照影。
不照其餘照斜領。
悉達太子生也。
為亨監寺入塔。
三腳驢子弄蹄行。
踏破大涅盤城。
髑骸裡生青草。
上堂。
德山見僧入門。
拽拄杖便打。
睦州見僧入門。
便雲。
見成公案。
放你三十棒。
不是要他平地成佛。
隻要他放舍得盡。
如今叢林淡薄無人。
蓋緣個個不肯放舍。
大衆。
面前所見底。
放舍着在甚處。
胸中所藏底。
放舍着在甚處。
為徹殿主下火。
你為殿主來。
知得麼。
殿裡佛。
是了事底人。
眉間放出白毫光。
爍破大地衆生髑髅。
火把子亦無着處。
天目和尚忌。
拈香雲。
巴陵。
不為雲門設齋報答。
祗憑三轉語。
靈岩今日。
先師天童和尚忌。
不設齋。
亦無三轉語。
諸人還委悉麼。
先師在日。
向他面前。
一切伎倆使不着。
生既如是。
死後亦然。
為行者下火。
顧衆雲。
他是盧行者。
火後收取墜腰石。
上堂。
地大水大。
火大風大。
若一念無疑。
地不能礙。
若一念無愛。
水不能溺。
若一念無瞋。
火不能燒。
若一念無喜。
風不能飄。
如此。
即是無依道人。
佛從無依生。
若悟無依。
佛亦無得。
上堂。
諸法無相。
觸目皆形。
般若無知。
對緣而照。
蓦直示汝。
汝若不會。
直處成迂。
開爐上堂雲。
雪峰道。
三世諸佛。
在火焰裡。
轉大法輪。
雲門道。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大衆。
諸佛轉底親。
火焰說底親。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上堂。
掇轉虛空。
一塵不立。
蓦拈拄杖雲。
汝諸人。
還見靈岩拄杖麼。
良久雲。
将謂猴白。
更有猴黑。
上堂。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
海水不生冰。
乃雲。
惟一堅密身。
一切塵中現。
蓦拈拄杖。
橫按雲。
韓信臨朝底。
十方世界空索索。
三千剎海冷沈沈。
上堂。
山河大地。
都盧是個金剛眼睛。
亦是自己。
通方作者。
共相證明。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下座。
上堂。
岩中宴坐。
天雨寶華。
也是臭肉來蠅。
少林面壁。
斷臂安心。
頗類燒錢引鬼。
直饒脫去古人窠臼。
朝打三千。
暮打八百。
上堂。
德山道。
無生死可怖。
無涅盤可得。
無菩提可證。
隻是尋常一個無事人。
與麼說。
事生也。
事生争不怖生死。
既怖生死。
便有涅盤可得。
菩提可證。
兄弟。
一切語言。
不可采集。
上堂。
拈拄杖雲。
性海無垠。
山河大地是浪。
日月星辰是浪。
三世諸佛。
浸爛鼻孔。
你諸人。
要得出頭。
且緩緩。
上堂。
僧問。
有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此意如何。
師大笑一聲。
問和尚一笑。
某甲莫曉。
師雲。
笑你漆桶不快。
問又問。
一切衆生。
皆有佛性。
為甚狗子無佛性。
州雲。
為伊有業識在。
還端的不。
師雲。
有甚不端的。
問。
又有問。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有。
趙州年七百甲子。
為甚有兩個舌頭。
師雲。
老人家。
偏是如此。
問。
又問因甚入這皮袋。
州雲。
知而故犯。
請和尚明示。
師雲。
我暗了多少。
乃雲。
鳥窠吹布毛。
侍者悟去。
拈拄杖雲。
天外雲斷。
草裡蛇驚。
示衆。
此事。
隻要當人自悟。
三世諸佛。
無傳受法。
六代祖師。
無傳受法。
天下老和尚。
無傳受法。
僧問臨濟。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臨濟雲。
我在黃檗處。
三度發問。
三度被打。
僧拟議。
臨濟便喝。
随後打雲。
不可向虛空裡。
釘橛去也。
虛空裡。
如何釘橛。
又有座主問。
三乘十二分教。
豈不是明佛性。
臨濟雲。
荒草不曾鋤。
座主雲。
佛豈賺人也。
臨濟雲。
佛在什麼處。
座主無語。
臨濟雲。
對常侍前。
拟瞞老僧。
速退速退。
看他恁麼。
有甚傳受。
悟底亦無。
從無量劫來。
到今日。
如是。
以諸人分上比論。
各各無絲毫欠缺。
吃粥了也。
洗缽盂去。
有時或自道一句。
或對人一句。
總無虛實。
老僧即今道一句去。
碎須彌山為微塵。
攝四大海水。
入一毛孔。
於一義作無量義。
於無量義作一義。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衆生颠倒。
迷己逐物。
若能轉物。
即同如來。
如來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故名如來。
這個說話。
不用搜尋。
但觀五蘊皆空。
四大無我。
直下頓了。
無位真人赤骨律。
卻向北鬥裡藏身。
衆裡。
往往作禅會。
卻且問你。
如何是禅。
一念虛明底不是。
寂寂底不是。
參底不是。
悟底不是。
太末蟲處處能泊。
唯不能泊於火焰之上。
衆生能緣。
唯不能緣於般若之上。
一筆勾下。
石室行者蹈碓。
忘卻移腳。
向什麼處去。
上堂。
色身是相。
法身是性。
一切善惡。
盡由法身。
不由色身。
法身若作惡。
色身不生善處。
法身作善。
色身不堕惡處。
凡夫惟見色身。
不見法身。
不能行無住相布施。
不能於一切處。
行平等行。
不能普敬一切衆生。
見法身者。
即能行無住相布施。
即能普敬一切衆生。
即能修般若波羅蜜行。
此是真實相。
為汝等諸人。
離卻四大五蘊。
出來。
與老僧相見。
為益上座下火。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八萬四千毛竅。
悉皆出火。
燒盡菩提之種。
凋殘功德之林。
上堂雲。
王老師教向異類中行。
以手撚拳。
安頭上雲。
是驢是馬。
明日将一束草來。
為正上座下火。
玄沙雲。
亡僧面前。
正是觸目菩提。
舉火把雲。
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惟菩提不壞。
上堂。
僧出問。
某甲半年。
在和尚座下。
看柏樹子話。
無入頭處。
今日望和尚慈悲。
方便開示
臨安府淨慈禅寺。
首座寮。
受瑞安府雁蕩山靈岩禅寺請。
二十八日。
入寺。
據室雲。
此室深廣。
不可思議。
譬如虛空。
具含衆象。
於諸境界。
無所分别。
拈堂劄雲。
平章國公。
昔在靈山。
親受付囑。
諸上座。
徹底會取。
令法久住。
指法座雲。
須彌頂上。
白浪輥紅塵。
三世聖人。
六代開士。
天下老和尚。
沒觜。
升座。
拈香雲。
此一瓣香。
爇向寶爐。
恭為祝延今上皇帝。
聖躬萬歲。
萬歲萬萬歲。
陛下 恭願。
山嶽為壽。
日月齊明。
次拈香雲。
昔年行腳。
到太白山中。
撞着督黃牙老和尚。
舉南山筀筍。
東海烏賊。
拟開口。
便遭其打。
今日思量。
痛入骨髓。
不似臨濟道。
我在先師處。
吃六十拄杖。
猶蒿枝拂相似。
爇向寶爐。
供養 前住慶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
楊岐第九世。
天目大和尚。
用酬法乳之恩。
就座 僧出問。
欲行千裡。
一步為初。
如何是最初一步。
師雲。
蹉過了也。
僧雲。
三十年後。
有人舉此話在。
師雲。
莫亂統。
僧雲。
且喜楊岐正脈通。
師雲。
向你道。
莫亂統。
僧禮拜。
師便喝。
乃雲。
問話且止。
古者道。
問之與答。
俱是赢得邊事。
諸禅德。
今日國王之恩。
如何報答。
但識我心。
從甚處生。
識得生處。
便識得十二時中用處。
識得十二時中用處。
便識得無量劫來用處。
所以諸佛出來。
隻要悟明本心。
以為究竟。
若能如是。
自然一時報畢。
不必他為。
若去他為。
即是有為邊事。
焉足以報無為之恩。
劫石有消日。
君恩無盡時。
上堂。
僧問。
如何是教外别傳底句。
師雲。
不落玄妙。
問恁麼則直入如來地。
師雲。
且緩緩。
問如何是學人行履處。
師雲。
你适間。
從甚處上來。
問如何報得四恩三有去。
師雲。
但從适間路下去。
問虎逼臨崖時如何。
師雲。
命若懸絲。
進雲。
相救相救。
師拈拄杖。
擲與之。
乃雲。
諸和尚子。
親明自性。
莫得認寒則向火。
熱則乘涼底是。
莫得認地水火風散時。
一念不動底是。
莫得認老僧開口動舌底是。
古人雲。
此性本來清淨。
具足萬德。
但以随染淨二緣。
而有差别。
故諸聖悟之。
一向淨用。
而成覺道。
衆生迷之。
一向染用。
沒溺輪回。
其體不二。
卓拄杖一下。
喝一喝。
夜參雲。
少室無門戶。
如何便得通。
夜寒甯耐立。
聽我話西東。
上堂。
智慧刀。
裂破有漏愛網。
金剛槌。
擊碎無明窠窟。
無位真人乾屎橛。
正法眼藏破沙盆。
明眼衲僧。
辨别不出。
上堂。
各各分上。
誰不當機。
禅客問來。
老僧答去。
一舉四十九。
上堂。
古佛與露柱交參。
貓兒咬殺猛虎。
蓦拈拄杖雲。
出門撞着須菩提。
拶破虛空全體露。
一片虛凝絕謂情。
萬裡清光飛玉兔。
上堂。
般若如大火聚。
着得一絲毫麼。
一拳拳倒黃鶴樓。
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上堂。
翠竹亭亭。
香嚴一擊忘所知。
紅桃灼灼。
靈雲一見絕疑惑。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勝首座道。
猛虎當路坐。
喝一喝雲。
若無舉鼎拔山力。
千裡烏骓不易騎。
上堂。
百千明鏡。
光影相照。
塵塵剎剎。
各不相借。
黃檗打臨濟六十拄杖。
臨濟築大愚肋三下拳。
天高地厚。
水闊山長。
諸人向父母未生前。
道取一句來。
上堂。
聰明靈利。
意識想解。
生死根本。
沩山問仰山。
法法向上。
道取一句。
作麼生道。
仰山拟開口。
沩山便喝。
凡三問。
三拟答。
總被喝。
仰山低頭垂淚雲。
百丈道。
教我更遇人始得。
今日便是遇人也。
喝一喝雲。
生死根本。
上堂。
僧問。
中觀論雲。
正覺無名相。
随緣即道場。
如何是正覺無名相。
師默然。
問如何是随緣即道場。
師垂下一足。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
多此一問。
進雲。
如何多此一問。
師雲。
古人問如牛毛。
乃雲。
諸佛時常出世。
說法度人。
不曾間歇。
何得衆生無一個發真歸源。
謂其貪愛難斷。
非也。
謂其業重難消。
非也。
若諸佛不出世。
不說法度人。
則衆生自然發真歸源。
此是對治法門。
切須究取。
上堂。
踏破天關。
逈然廓落。
老僧與你。
把手共行。
忽有人問。
如何是佛。
踏破天關者是。
上堂。
一毛吞海。
海性無虧。
纖芥投鋒。
鋒利不動。
龍潭吹滅紙燈。
德山倒地禮拜。
今年桃李貴。
一顆直千金。
佛忌上堂。
三界心盡。
即是涅盤。
山花紅似錦。
澗水湛如藍。
上堂。
雲大隋燒畬。
見一蛇。
以杖挑向火中。
咄雲。
這個形骸。
猶自不放舍。
你向這裡死。
如暗得燈。
處世界如虛空。
如蓮花不着水。
心清淨超於彼。
上堂。
世界未成。
無佛名。
無衆生名。
世界才立。
便有許多名目。
雖有許多名目。
隻是假名。
初無實義。
莫得認着。
無事珍重。
除夜小參。
僧出衆雲。
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
師雲。
張公草鞋賣與誰。
僧休去。
師乃雲。
初祖雲。
心心如木石。
二祖雲。
兀爾忘緣。
曹溪雲。
善惡都莫思量。
他是尋常語話。
多少人。
坐在他語脈裡。
他無如何。
隻要你究心。
此心從本不生。
亦不會滅。
不生不滅。
猶如木石。
自然忘緣。
善惡何有。
文殊道。
心如虛空。
虛空無朕迹。
日月卻循環。
又雲。
即今是臘月三十日夜。
上堂。
相見不揚眉。
君東我亦西。
相逢欲相喚。
脈脈不能語。
總是粥飯氣。
貼貼底無縫罅。
能有幾個。
溫州城裡何限數。
上堂。
盡大地冷啾啾。
遍十方鬧浩浩。
拈拄杖雲。
放過布袋和尚。
穿卻解空鼻孔。
佛誕日上堂。
華陰山前百尺井。
中有寒泉徹骨冷。
誰家女子來照影。
不照其餘照斜領。
悉達太子生也。
為亨監寺入塔。
三腳驢子弄蹄行。
踏破大涅盤城。
髑骸裡生青草。
上堂。
德山見僧入門。
拽拄杖便打。
睦州見僧入門。
便雲。
見成公案。
放你三十棒。
不是要他平地成佛。
隻要他放舍得盡。
如今叢林淡薄無人。
蓋緣個個不肯放舍。
大衆。
面前所見底。
放舍着在甚處。
胸中所藏底。
放舍着在甚處。
為徹殿主下火。
你為殿主來。
知得麼。
殿裡佛。
是了事底人。
眉間放出白毫光。
爍破大地衆生髑髅。
火把子亦無着處。
天目和尚忌。
拈香雲。
巴陵。
不為雲門設齋報答。
祗憑三轉語。
靈岩今日。
先師天童和尚忌。
不設齋。
亦無三轉語。
諸人還委悉麼。
先師在日。
向他面前。
一切伎倆使不着。
生既如是。
死後亦然。
為行者下火。
顧衆雲。
他是盧行者。
火後收取墜腰石。
上堂。
地大水大。
火大風大。
若一念無疑。
地不能礙。
若一念無愛。
水不能溺。
若一念無瞋。
火不能燒。
若一念無喜。
風不能飄。
如此。
即是無依道人。
佛從無依生。
若悟無依。
佛亦無得。
上堂。
諸法無相。
觸目皆形。
般若無知。
對緣而照。
蓦直示汝。
汝若不會。
直處成迂。
開爐上堂雲。
雪峰道。
三世諸佛。
在火焰裡。
轉大法輪。
雲門道。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大衆。
諸佛轉底親。
火焰說底親。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上堂。
掇轉虛空。
一塵不立。
蓦拈拄杖雲。
汝諸人。
還見靈岩拄杖麼。
良久雲。
将謂猴白。
更有猴黑。
上堂。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
海水不生冰。
乃雲。
惟一堅密身。
一切塵中現。
蓦拈拄杖。
橫按雲。
韓信臨朝底。
十方世界空索索。
三千剎海冷沈沈。
上堂。
山河大地。
都盧是個金剛眼睛。
亦是自己。
通方作者。
共相證明。
大道無向背。
至理絕言诠。
迥出三乘。
高超十地。
下座。
上堂。
岩中宴坐。
天雨寶華。
也是臭肉來蠅。
少林面壁。
斷臂安心。
頗類燒錢引鬼。
直饒脫去古人窠臼。
朝打三千。
暮打八百。
上堂。
德山道。
無生死可怖。
無涅盤可得。
無菩提可證。
隻是尋常一個無事人。
與麼說。
事生也。
事生争不怖生死。
既怖生死。
便有涅盤可得。
菩提可證。
兄弟。
一切語言。
不可采集。
上堂。
拈拄杖雲。
性海無垠。
山河大地是浪。
日月星辰是浪。
三世諸佛。
浸爛鼻孔。
你諸人。
要得出頭。
且緩緩。
上堂。
僧問。
有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此意如何。
師大笑一聲。
問和尚一笑。
某甲莫曉。
師雲。
笑你漆桶不快。
問又問。
一切衆生。
皆有佛性。
為甚狗子無佛性。
州雲。
為伊有業識在。
還端的不。
師雲。
有甚不端的。
問。
又有問。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有。
趙州年七百甲子。
為甚有兩個舌頭。
師雲。
老人家。
偏是如此。
問。
又問因甚入這皮袋。
州雲。
知而故犯。
請和尚明示。
師雲。
我暗了多少。
乃雲。
鳥窠吹布毛。
侍者悟去。
拈拄杖雲。
天外雲斷。
草裡蛇驚。
示衆。
此事。
隻要當人自悟。
三世諸佛。
無傳受法。
六代祖師。
無傳受法。
天下老和尚。
無傳受法。
僧問臨濟。
師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
臨濟雲。
我在黃檗處。
三度發問。
三度被打。
僧拟議。
臨濟便喝。
随後打雲。
不可向虛空裡。
釘橛去也。
虛空裡。
如何釘橛。
又有座主問。
三乘十二分教。
豈不是明佛性。
臨濟雲。
荒草不曾鋤。
座主雲。
佛豈賺人也。
臨濟雲。
佛在什麼處。
座主無語。
臨濟雲。
對常侍前。
拟瞞老僧。
速退速退。
看他恁麼。
有甚傳受。
悟底亦無。
從無量劫來。
到今日。
如是。
以諸人分上比論。
各各無絲毫欠缺。
吃粥了也。
洗缽盂去。
有時或自道一句。
或對人一句。
總無虛實。
老僧即今道一句去。
碎須彌山為微塵。
攝四大海水。
入一毛孔。
於一義作無量義。
於無量義作一義。
熏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衆生颠倒。
迷己逐物。
若能轉物。
即同如來。
如來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故名如來。
這個說話。
不用搜尋。
但觀五蘊皆空。
四大無我。
直下頓了。
無位真人赤骨律。
卻向北鬥裡藏身。
衆裡。
往往作禅會。
卻且問你。
如何是禅。
一念虛明底不是。
寂寂底不是。
參底不是。
悟底不是。
太末蟲處處能泊。
唯不能泊於火焰之上。
衆生能緣。
唯不能緣於般若之上。
一筆勾下。
石室行者蹈碓。
忘卻移腳。
向什麼處去。
上堂。
色身是相。
法身是性。
一切善惡。
盡由法身。
不由色身。
法身若作惡。
色身不生善處。
法身作善。
色身不堕惡處。
凡夫惟見色身。
不見法身。
不能行無住相布施。
不能於一切處。
行平等行。
不能普敬一切衆生。
見法身者。
即能行無住相布施。
即能普敬一切衆生。
即能修般若波羅蜜行。
此是真實相。
為汝等諸人。
離卻四大五蘊。
出來。
與老僧相見。
為益上座下火。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八萬四千毛竅。
悉皆出火。
燒盡菩提之種。
凋殘功德之林。
上堂雲。
王老師教向異類中行。
以手撚拳。
安頭上雲。
是驢是馬。
明日将一束草來。
為正上座下火。
玄沙雲。
亡僧面前。
正是觸目菩提。
舉火把雲。
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惟菩提不壞。
上堂。
僧出問。
某甲半年。
在和尚座下。
看柏樹子話。
無入頭處。
今日望和尚慈悲。
方便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