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即休了和尚拾遺集
關燈
小
中
大
續藏經即休契了禅師拾遺集
日本及藏主集錄
金山即休了和尚拾遺集
釋迦像
持錫擎盂示化儀。
結跏蓮坐又巍巍。
何須善現更伸請。
舍衛王城一轍歸。
古寺瓦礫中瓷佛現光 毫相騰騰灰燼間。
匪金匪玉匪栴檀。
十成好個天真佛。
莫作尋常陶瓦看。
布袋和尚 背負肩擔徒費力。
時人有幾識機權。
何如抛卻布囊好。
歸去來兮兜率天。
踏蘆達磨 西來語不契梁王。
萬頃秋江一葦航。
祇道懷羞沖浪急。
誰知入水見人長。
裴相國 山崇十二全黃檗。
位重三公弼大唐。
五季随更炎宋換。
度泥一笏話頭長。
嶽知客歸國清 煙筇日日渡江臯。
北送南迎不憚勞。
何似者回休歇去。
五峰靜處聽松濤。
送元寮元 别峰見後何曾别。
明月清風挂杖頭。
東楚西吳從踏徧。
太湖依舊跨三州。
題瑤首座瓢苗集 秦城築土杵無杷。
漢祖斬蛇劍有鋒。
抛向扶桑日頭裡。
唐人誰解辨來蹤。
趙州七斤衫話 七斤衫子出青州。
一葉舟橫古岸頭。
日暮途長人不渡。
何妨載月過滄洲。
送僧歸雙林省師 海門親見海雲師。
江月團團印夕輝。
梼樹雙雙同一照。
何消圓相别呈機。
和知客 到與未到吃茶去。
和盤托出見情真。
在家既善迎賓客。
徧曆何嫌少主人。
畫雞冠 秋花矮矮擁高冠。
雞頂休争染血丹。
天寶盛時無此象。
不堪寫出與人看。
木石 蒼壁春生氷雪枝。
夏蟲不敢近根飛。
石橋南畔先曾見。
幾樹含秋獨鶴歸。
送廣維那 大音倡出廣長舌。
楊子江濤撼甕城。
岩内頭陀驚起定。
吳中浮佛亦吞聲。
送珍藏主 往來是藏不相瞞。
西蜀東吳豈兩般。
庭栢夏炎枝鎖翠。
井梧秋冷葉飄丹。
送及侍者 雞聲唱徹炎天曉。
已向聲前契祖機。
楊子江流東入海。
臨流未可買舟歸。
出山相 霜宵逃出王宮去。
凍得雙睛擘不開。
誤認星兒為正見。
诳人又出雪山來。
送杲書記 海柳花時出戶迎。
花曾未老又催程。
何如南北渡江客。
兩不相知無怨情。
送道場春知客之金陵 苕水春深碧似苔。
曾将煮茗接方來。
六朝豪傑多沉醉。
喚醒何妨與一杯。
題龍王請羅漢齋圖 龍王宮裡飽香齋。
渡水穿雲費往來。
何似淩虛振金錫。
朝遊南嶽暮天台。
送澄首座 摩诃衍法何言說。
試假山藤示一機。
楊子攪乾無滴水。
炎方散作雪花飛。
送岩上人拜祖塔 道固岩岩不可鑽。
湘潭樣子亦難傳。
更尋知識瑠璃殿。
無影樹頭從駕船。
送璞上人禮祖塔 抱璞投師貴琢磨。
未能成器又如何。
不妨撥草叩諸祖。
青塔累累鎖綠蘿。
次韻送雲岩大師 權門要路長羁鎖。
山水清華豈得遊。
争似河西閑散士。
五湖風月一筇秋。
摭侍者歸明州 座上笑花雙眼活。
摭芳拾秀謾誇奇。
翻身踏倒長汀子。
放出中天青鳳兒。
寄成元章 吳楚相分十七年。
片音曾不到吟邊。
想知道體無離合。
月白風清共一天。
達磨隻履相 熊耳峰前示密機。
何聲何迹到人窺。
無端逢着嶺頭使。
一種行藏誰不知。
梁王對語不投機。
一葦橫江去似飛。
可是九年無折合。
又攜隻履向西歸。
達磨忌拈香 竺乾宗破六師衆。
震旦花聯五葉芳。
此日風前追往事。
令人又費一爐香。
送安藏主 柴片抛下便抽頭。
活似盤珠不可留。
鳌頂望窮雙眼老。
海東那得共乘舟。
半身達磨 西來東土為傳心。
心作麼傳謾诳人。
語觸梁王無避處。
至今不敢露全身。
贊日本松嶺和尚 松嶺孤高當海東。
四方莫不仰宗風。
道場三坐皆昌化。
正續綿綿起少嵩。
送相士 象緯能從掌上分。
星禽尤善化中論。
古今窮達無逾此。
獨許兼通天地根。
送基上人 道學要知弓矢學。
由基不許奪機先。
千鈞一發看他日。
射破虛空作兩邊。
送欽書記 高流高業衆難攀。
文海寬如法海寬。
一筆掃乾楊子水。
禅林宜作翰林官。
送章藏主歸閩 真教無文章句全。
長江萬裡印長天。
一毛吞卻絕涓滴。
漲起謝郎破釣船。
題周武王扇暍人圖 五帝三皇并列代。
山河宮阙總成塵。
何如周武遺芳澤。
萬古蘿圖寫暍人。
漁隐圖 胸中藻繡足經綸。
溪畔竿絲甘隐淪。
盛代那容抱奇士。
高居獨老百年春。
贊中峰和尚 師子岩前放鐵鹞。
吞卻南山白額蟲。
大地叢林無寸土。
十方世界絕狐蹤。
次韻。
送浩侍者。
歸省獨孤和尚 鉗錘妙密令森嚴。
非但宗通說亦兼。
是父固應生是子。
如何逃逝遠咨參。
跋中峰和尚法語并書(二) 劫初鈴子未嘗陳。
王庫刀兒新發硎。
兩物将為一物用。
若非好手謾勞形。
天目山中幻住翁。
暫時隔闊想書通。
況歸真寂年深遠。
怎不臨文懷德風。
有上人禮塔 蘇州有兮常州有。
知有非親用要親。
八十四人草窠裡。
杖頭敲出玉麒麟。
墨梅 西湖和靖歸三島。
南嶽華光去九州。
踈影橫斜煙水遠。
一枝留得舊風流。
龍翔輝藏主。
下遺書。
呈偈。
用韻答之(三) 五千餘卷總閑閑。
文錦藏胸不露斑。
江上忽投天外句。
喚回拾得與寒山。
龍崗道樹未飛灰。
五葉花從劫外開。
無限香風生下載。
大聲千古挾春雷。
曠劫論來豈渺茫。
目前不外威音王。
是曾滅度非滅度。
一任諸方自抑揚。
題日觀蒲萄 龍須馬乳顆累累。
總道流沙将到時。
誰識竺天涼月夜。
樽前分得雨中枝。
題喜鵲(二) 門有喜将至。
雙聲先報及。
墨翎藏雪幹。
豈善翔而集。
枝枝無綠葉。
花下謾偷身。
喜近能先兆。
甯知有弋人。
容齋号(并序) 空相之大。
含容萬象。
而萬象不能以窒塞。
故運行四時。
而得全其氣。
心體之大。
含容萬法。
而萬法不能以雜壞。
故應接諸緣。
而得全其音。
趙實甫處士。
名智。
大非達斯旨。
具斯智。
何其取斯耶。
故稱容齋。
為宜。
仍訂以章句雲。
囊括森羅曾不逼。
縱橫妙用絕危機。
高居一室誰為伴。
喚起巢由此共歸。
歲次辛巳。
年七十三。
山靈預報。
十月内。
山門有災。
九月二十八日。
即退院。
圖免災。
上堂白衆雲。
山僧今年七十三。
有難将臨十月間。
老病在身難任重。
何如卸卻伴雲閑。
既而寺衆不信。
至十月初四日。
首座孟喆。
領大衆。
同到退居。
再三懇留。
不容退去。
因勉從請。
再上方丈。
至是月二十七日晚。
果災不救。
緻堕劫灰。
今越三年矣。
并志 示衆。
瓦礫堆中獨奮身。
頭蒙白雪面蒙塵。
七旬有六猶還債。
笑倒江邊幾木人。
詩上丞相。
代疏 大人大用絕殊封。
蕩蕩山河一轍通。
扶日長明俱照耀。
補天不漏永帡幪。
獨憐梵剎難逃劫。
雙朵浮圖亦化空。
安得轉鈞追舊觀。
千秋萬歲頌元功。
謝囊八同知 江寺昔年遭劫火。
今朝賴掃劫灰空。
浮圖載要分雲表。
梵剎仍瞻湧浪中。
插竹賢于非具智。
聚沙童子豈全功。
得公相力追元觀。
千古流芳百福同。
次秦子晉韻 淮海文章從古傳。
誰知後出得先天。
功成非假三餘力。
道着元由一大緣。
葉落花開全妙體。
莺吟燕語總旁诠。
既明物格師東魯。
麾卻南華齊物篇。
次韻。
答呂朱李三解元 三公未許學三休。
盛代求賢尚白頭。
海闊波深鲸吼月。
天高風緊鶴沖秋。
功成豈假朱衣助。
句好甯随紅葉流。
難後懷歸無計遺。
瓦堆草坐誦登樓。
次韻。
答古林和尚見寄 好山總道占魁場。
誰解當機不堕常。
打雨打風還棒辣。
入泥入水見人長。
大聲直與雷相挾。
浚辯難将海比量。
千古鳳凰台畔寺。
禅翁一旦起諸郎。
次韻。
答南台外郎 霜華筆舌吐蓮花。
慚愧香傳到龊家。
魚鼓敲風甘飯顆。
燕泥濕雨涴袈裟。
雞林競市增芝楮。
鳳沼虛斑待草麻。
那得扁舟淩素浪。
同邀陸羽品靈茶。
次韻。
答黃雪洲提舉 蕪城邂逅古河濆。
不得煎茶然竹根。
玉旨[癸-天+蟲]曾承少海。
金章晚合拜修門。
獻言要必淩台峻。
蘇瘼甯容坐席溫。
昔日龔黃今日見。
瑤階伫聽佩聲喧。
送及藏主歸裡(日東) 裴寺相親閱幾秋。
左探右索出時流。
機輪三轉輪元淨。
定慧雙诠慧匪修。
睡虎耽耽抛故穴。
遊龍矯矯奮靈湫。
好翻一滴長江水。
漲起東方廣海州。
次韻臘前雪 農事多憑三白占。
臘前喜見片纖纖。
鶴身怯冷蒙飛絮。
馬足翹寒困負鹽。
雲葉有聲敲竹戶。
天花無蒂散茆檐。
林間不識田中瑞。
茶鼎深移傍嶽尖。
次韻。
答成元璋 鳌寺重迎歲事移。
圓顱飛絮鬓飛絲。
蒲帆片片遮紅日。
楓木蕭蕭減翠時。
山月藏雲分曙色。
江濤翻雪洗秋悲。
甕城斫額蕪城阻。
多謝情人重寄詩。
次韻。
答靈岩欣藏主 江居舊見固多才。
無若新知獨俊哉。
鐵錫飛從瀛海至。
金文傳自竺天來。
箭泾掬月雨初霁。
香徑尋春雪未開。
那得投閑追勝踐。
埙箎疊作古琴台。
跋補藏經頌軸 衡陽幹将隆真教。
捐俸迎經歸覺場。
玉葉半猶穿鐵棘。
金章獨得固銀槳。
重重雲影涵江影。
爛爛霞光奪日光。
淨治既嚴全法藏。
群公宜頌美林郎。
次韻。
送松壑佥事入京 每望吳門眼不閑。
華驄喜報入松關。
六年白過好風景。
一夕清談忘歲艱。
鳳沼相将瞻日角。
龍章應合破天悭。
來春約莫二三月。
還踐盟言迎遠山。
梅隐逸士棄儒就釋 選官選佛孰尤宜。
盍抖塵勞擇所依。
杜老句豪非至道。
董公墨妙豈真機。
花拈座上旨須究。
草刬階前志莫違。
慧日峰高籌室廣。
秋深期向此中歸。
次韻。
答南台郎中 鳌峰頂上望升州。
雲外霜台憶日休。
歲熟豈幹刍
結跏蓮坐又巍巍。
何須善現更伸請。
舍衛王城一轍歸。
古寺瓦礫中瓷佛現光 毫相騰騰灰燼間。
匪金匪玉匪栴檀。
十成好個天真佛。
莫作尋常陶瓦看。
布袋和尚 背負肩擔徒費力。
時人有幾識機權。
何如抛卻布囊好。
歸去來兮兜率天。
踏蘆達磨 西來語不契梁王。
萬頃秋江一葦航。
祇道懷羞沖浪急。
誰知入水見人長。
裴相國 山崇十二全黃檗。
位重三公弼大唐。
五季随更炎宋換。
度泥一笏話頭長。
嶽知客歸國清 煙筇日日渡江臯。
北送南迎不憚勞。
何似者回休歇去。
五峰靜處聽松濤。
送元寮元 别峰見後何曾别。
明月清風挂杖頭。
東楚西吳從踏徧。
太湖依舊跨三州。
題瑤首座瓢苗集 秦城築土杵無杷。
漢祖斬蛇劍有鋒。
抛向扶桑日頭裡。
唐人誰解辨來蹤。
趙州七斤衫話 七斤衫子出青州。
一葉舟橫古岸頭。
日暮途長人不渡。
何妨載月過滄洲。
送僧歸雙林省師 海門親見海雲師。
江月團團印夕輝。
梼樹雙雙同一照。
何消圓相别呈機。
和知客 到與未到吃茶去。
和盤托出見情真。
在家既善迎賓客。
徧曆何嫌少主人。
畫雞冠 秋花矮矮擁高冠。
雞頂休争染血丹。
天寶盛時無此象。
不堪寫出與人看。
木石 蒼壁春生氷雪枝。
夏蟲不敢近根飛。
石橋南畔先曾見。
幾樹含秋獨鶴歸。
送廣維那 大音倡出廣長舌。
楊子江濤撼甕城。
岩内頭陀驚起定。
吳中浮佛亦吞聲。
送珍藏主 往來是藏不相瞞。
西蜀東吳豈兩般。
庭栢夏炎枝鎖翠。
井梧秋冷葉飄丹。
送及侍者 雞聲唱徹炎天曉。
已向聲前契祖機。
楊子江流東入海。
臨流未可買舟歸。
出山相 霜宵逃出王宮去。
凍得雙睛擘不開。
誤認星兒為正見。
诳人又出雪山來。
送杲書記 海柳花時出戶迎。
花曾未老又催程。
何如南北渡江客。
兩不相知無怨情。
送道場春知客之金陵 苕水春深碧似苔。
曾将煮茗接方來。
六朝豪傑多沉醉。
喚醒何妨與一杯。
題龍王請羅漢齋圖 龍王宮裡飽香齋。
渡水穿雲費往來。
何似淩虛振金錫。
朝遊南嶽暮天台。
送澄首座 摩诃衍法何言說。
試假山藤示一機。
楊子攪乾無滴水。
炎方散作雪花飛。
送岩上人拜祖塔 道固岩岩不可鑽。
湘潭樣子亦難傳。
更尋知識瑠璃殿。
無影樹頭從駕船。
送璞上人禮祖塔 抱璞投師貴琢磨。
未能成器又如何。
不妨撥草叩諸祖。
青塔累累鎖綠蘿。
次韻送雲岩大師 權門要路長羁鎖。
山水清華豈得遊。
争似河西閑散士。
五湖風月一筇秋。
摭侍者歸明州 座上笑花雙眼活。
摭芳拾秀謾誇奇。
翻身踏倒長汀子。
放出中天青鳳兒。
寄成元章 吳楚相分十七年。
片音曾不到吟邊。
想知道體無離合。
月白風清共一天。
達磨隻履相 熊耳峰前示密機。
何聲何迹到人窺。
無端逢着嶺頭使。
一種行藏誰不知。
梁王對語不投機。
一葦橫江去似飛。
可是九年無折合。
又攜隻履向西歸。
達磨忌拈香 竺乾宗破六師衆。
震旦花聯五葉芳。
此日風前追往事。
令人又費一爐香。
送安藏主 柴片抛下便抽頭。
活似盤珠不可留。
鳌頂望窮雙眼老。
海東那得共乘舟。
半身達磨 西來東土為傳心。
心作麼傳謾诳人。
語觸梁王無避處。
至今不敢露全身。
贊日本松嶺和尚 松嶺孤高當海東。
四方莫不仰宗風。
道場三坐皆昌化。
正續綿綿起少嵩。
送相士 象緯能從掌上分。
星禽尤善化中論。
古今窮達無逾此。
獨許兼通天地根。
送基上人 道學要知弓矢學。
由基不許奪機先。
千鈞一發看他日。
射破虛空作兩邊。
送欽書記 高流高業衆難攀。
文海寬如法海寬。
一筆掃乾楊子水。
禅林宜作翰林官。
送章藏主歸閩 真教無文章句全。
長江萬裡印長天。
一毛吞卻絕涓滴。
漲起謝郎破釣船。
題周武王扇暍人圖 五帝三皇并列代。
山河宮阙總成塵。
何如周武遺芳澤。
萬古蘿圖寫暍人。
漁隐圖 胸中藻繡足經綸。
溪畔竿絲甘隐淪。
盛代那容抱奇士。
高居獨老百年春。
贊中峰和尚 師子岩前放鐵鹞。
吞卻南山白額蟲。
大地叢林無寸土。
十方世界絕狐蹤。
次韻。
送浩侍者。
歸省獨孤和尚 鉗錘妙密令森嚴。
非但宗通說亦兼。
是父固應生是子。
如何逃逝遠咨參。
跋中峰和尚法語并書(二) 劫初鈴子未嘗陳。
王庫刀兒新發硎。
兩物将為一物用。
若非好手謾勞形。
天目山中幻住翁。
暫時隔闊想書通。
況歸真寂年深遠。
怎不臨文懷德風。
有上人禮塔 蘇州有兮常州有。
知有非親用要親。
八十四人草窠裡。
杖頭敲出玉麒麟。
墨梅 西湖和靖歸三島。
南嶽華光去九州。
踈影橫斜煙水遠。
一枝留得舊風流。
龍翔輝藏主。
下遺書。
呈偈。
用韻答之(三) 五千餘卷總閑閑。
文錦藏胸不露斑。
江上忽投天外句。
喚回拾得與寒山。
龍崗道樹未飛灰。
五葉花從劫外開。
無限香風生下載。
大聲千古挾春雷。
曠劫論來豈渺茫。
目前不外威音王。
是曾滅度非滅度。
一任諸方自抑揚。
題日觀蒲萄 龍須馬乳顆累累。
總道流沙将到時。
誰識竺天涼月夜。
樽前分得雨中枝。
題喜鵲(二) 門有喜将至。
雙聲先報及。
墨翎藏雪幹。
豈善翔而集。
枝枝無綠葉。
花下謾偷身。
喜近能先兆。
甯知有弋人。
容齋号(并序) 空相之大。
含容萬象。
而萬象不能以窒塞。
故運行四時。
而得全其氣。
心體之大。
含容萬法。
而萬法不能以雜壞。
故應接諸緣。
而得全其音。
趙實甫處士。
名智。
大非達斯旨。
具斯智。
何其取斯耶。
故稱容齋。
為宜。
仍訂以章句雲。
囊括森羅曾不逼。
縱橫妙用絕危機。
高居一室誰為伴。
喚起巢由此共歸。
歲次辛巳。
年七十三。
山靈預報。
十月内。
山門有災。
九月二十八日。
即退院。
圖免災。
上堂白衆雲。
山僧今年七十三。
有難将臨十月間。
老病在身難任重。
何如卸卻伴雲閑。
既而寺衆不信。
至十月初四日。
首座孟喆。
領大衆。
同到退居。
再三懇留。
不容退去。
因勉從請。
再上方丈。
至是月二十七日晚。
果災不救。
緻堕劫灰。
今越三年矣。
并志 示衆。
瓦礫堆中獨奮身。
頭蒙白雪面蒙塵。
七旬有六猶還債。
笑倒江邊幾木人。
詩上丞相。
代疏 大人大用絕殊封。
蕩蕩山河一轍通。
扶日長明俱照耀。
補天不漏永帡幪。
獨憐梵剎難逃劫。
雙朵浮圖亦化空。
安得轉鈞追舊觀。
千秋萬歲頌元功。
謝囊八同知 江寺昔年遭劫火。
今朝賴掃劫灰空。
浮圖載要分雲表。
梵剎仍瞻湧浪中。
插竹賢于非具智。
聚沙童子豈全功。
得公相力追元觀。
千古流芳百福同。
次秦子晉韻 淮海文章從古傳。
誰知後出得先天。
功成非假三餘力。
道着元由一大緣。
葉落花開全妙體。
莺吟燕語總旁诠。
既明物格師東魯。
麾卻南華齊物篇。
次韻。
答呂朱李三解元 三公未許學三休。
盛代求賢尚白頭。
海闊波深鲸吼月。
天高風緊鶴沖秋。
功成豈假朱衣助。
句好甯随紅葉流。
難後懷歸無計遺。
瓦堆草坐誦登樓。
次韻。
答古林和尚見寄 好山總道占魁場。
誰解當機不堕常。
打雨打風還棒辣。
入泥入水見人長。
大聲直與雷相挾。
浚辯難将海比量。
千古鳳凰台畔寺。
禅翁一旦起諸郎。
次韻。
答南台外郎 霜華筆舌吐蓮花。
慚愧香傳到龊家。
魚鼓敲風甘飯顆。
燕泥濕雨涴袈裟。
雞林競市增芝楮。
鳳沼虛斑待草麻。
那得扁舟淩素浪。
同邀陸羽品靈茶。
次韻。
答黃雪洲提舉 蕪城邂逅古河濆。
不得煎茶然竹根。
玉旨[癸-天+蟲]曾承少海。
金章晚合拜修門。
獻言要必淩台峻。
蘇瘼甯容坐席溫。
昔日龔黃今日見。
瑤階伫聽佩聲喧。
送及藏主歸裡(日東) 裴寺相親閱幾秋。
左探右索出時流。
機輪三轉輪元淨。
定慧雙诠慧匪修。
睡虎耽耽抛故穴。
遊龍矯矯奮靈湫。
好翻一滴長江水。
漲起東方廣海州。
次韻臘前雪 農事多憑三白占。
臘前喜見片纖纖。
鶴身怯冷蒙飛絮。
馬足翹寒困負鹽。
雲葉有聲敲竹戶。
天花無蒂散茆檐。
林間不識田中瑞。
茶鼎深移傍嶽尖。
次韻。
答成元璋 鳌寺重迎歲事移。
圓顱飛絮鬓飛絲。
蒲帆片片遮紅日。
楓木蕭蕭減翠時。
山月藏雲分曙色。
江濤翻雪洗秋悲。
甕城斫額蕪城阻。
多謝情人重寄詩。
次韻。
答靈岩欣藏主 江居舊見固多才。
無若新知獨俊哉。
鐵錫飛從瀛海至。
金文傳自竺天來。
箭泾掬月雨初霁。
香徑尋春雪未開。
那得投閑追勝踐。
埙箎疊作古琴台。
跋補藏經頌軸 衡陽幹将隆真教。
捐俸迎經歸覺場。
玉葉半猶穿鐵棘。
金章獨得固銀槳。
重重雲影涵江影。
爛爛霞光奪日光。
淨治既嚴全法藏。
群公宜頌美林郎。
次韻。
送松壑佥事入京 每望吳門眼不閑。
華驄喜報入松關。
六年白過好風景。
一夕清談忘歲艱。
鳳沼相将瞻日角。
龍章應合破天悭。
來春約莫二三月。
還踐盟言迎遠山。
梅隐逸士棄儒就釋 選官選佛孰尤宜。
盍抖塵勞擇所依。
杜老句豪非至道。
董公墨妙豈真機。
花拈座上旨須究。
草刬階前志莫違。
慧日峰高籌室廣。
秋深期向此中歸。
次韻。
答南台郎中 鳌峰頂上望升州。
雲外霜台憶日休。
歲熟豈幹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