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和尚語錄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 昭如 希陵 等編
舉古
上堂。
向上一關。
明如杲日。
絲毫拟議。
如隔鐵圍。
是汝諸人。
到遮裡。
如何理論。
試舉看。
釋迦老子。
在靈山會上。
拈一枝花。
瞬青蓮目。
普視大衆。
時百萬人天。
惟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雲。
五有正法眼藏。
涅盤妙心。
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
付囑於汝。
汝當護持流通。
毋令斷絕。
敢問諸人。
畢竟喚什麼。
作正法眼藏。
既是實相。
如何說個無相底道理。
微妙法門。
又從什麼處入。
遮一枝花。
在世尊手裡。
不曾動着。
付囑個什麼。
汝當流通。
毋令斷絕。
又教什麼人流通。
還知麼。
若也未知。
更聽。
仰山為汝從頭說破。
若是正法眼藏。
敢道釋迦老子。
自無半錢分。
實相無相。
惟其無相。
所以實相現前。
山青水綠。
鴉鳴鵲噪。
夜暗晝明。
風動雲起。
處處皆微妙法門。
除是離卻見聞。
絕卻現行。
不移跬步。
全身已在裡許。
然後見門裡出身易。
身裡出門難。
若是遮一枝花。
世尊未曾拈起。
已被迦葉與百萬人天。
和根摵碎了也。
更說什麼付囑。
汝當護持流通。
毋令斷絕。
自古自今。
接響承虛。
如稻麻竹葦。
如靈雲見桃花。
便道。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
香嚴去除糞穢。
瓦礫擊竹作聲。
便道。
一擊忘所知。
更不假修治。
動容揚古路。
不堕峭然機。
處處無蹤迹。
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
鹹言上上機。
此二老。
可謂聽事不真。
喚鐘作甕。
又如太原聞畫角。
沩山撼門扇。
黃蘗吐舌。
龍潭吹滅紙燭。
臨濟吃三頓痛棒。
異端并起。
邪法難扶。
到遮裡。
須是個漢始得。
有麼有麼。
如無。
更聽一頌。
無影枝頭一點春。
笑他無地可藏身。
黃金自有黃金價。
何必和沙賣與人。
上堂。
金不博金。
水不洗水。
啐啄同時。
劍去久矣。
且道是什麼人。
發明如是事。
試舉看。
達磨大師。
自西天竺國。
而至金陵。
見梁武帝。
帝問曰。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達磨答雲廓然無聖。
武帝曰對朕者誰。
磨雲不識。
帝不契。
達磨因此折蘆渡江。
至魏。
後武帝舉問志公。
公曰陛下識此人否。
曰不識。
志雲。
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帝曰。
當遣使去诏。
志公曰。
莫道陛下。
合國人追他亦不回。
達磨與武帝。
一挨一拶。
如兩鏡相照。
間不容發。
無端被志公。
向明鏡上。
彩畫。
虛空。
翻成瑕翳。
武帝問雲。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當時教法盛行。
教家有真俗二谛之說。
第一義即真谛也。
達磨雲。
廓然無聖。
且道是為武帝說。
答他語。
畢竟廓然無聖。
理作麼生。
聖谛第一義。
義何所宗。
兄弟到遮裡。
也須是着些子眼腦。
揣摩始得。
往往盡道。
武帝被達磨當面熱瞞。
殊不知。
武帝自是個作家君王。
到他面前。
一點子也用不着。
你看。
他才被達磨道個廓然無聖。
随口便問。
對朕者誰。
好兄弟。
遮一句子大親切。
達磨到遮裡。
未免露出本來面目。
道個不識。
武帝不契。
又是放開漫天鐵網了也。
隻如折蘆渡江至魏。
且道。
出得梁朝天地也無。
帝後舉問志公。
也要此話大行。
志公雲。
陛下識此人否。
臂肘不向外曲。
帝雲。
不識。
達磨元來猶在。
志雲此是觀音大士。
傳佛心宗。
和聲便好一時屏出。
帝雲。
當遣使诏。
能縱能奪。
能殺能活。
公雲。
莫道陛下。
合國人去。
他亦不回。
若回堪作什麼。
此是祖師門下。
第一個話頭。
頌者拈者。
自古及今。
不知多少。
未免盡道武帝蹉過達磨。
誠謂刁刀相似。
魚魯參差。
一箭尋常落一雕。
更加一箭已相饒。
直歸少室峰前坐。
梁主休雲更去招。
此是白雲端和尚頌。
今時兄弟将謂一箭尋常落一雕。
是頌廓然無聖。
更加一箭已相饒。
是頌不識。
若如是。
又是個識情計較。
讨什麼白雲端和尚也。
末後卻道。
直歸少室峰前坐。
梁主休雲更去招。
又隻是尋常世俗之話。
大凡宗門下語言。
不說體便說用。
不說事便說理。
卻如何隻恁麼說。
若向遮兩句下。
親見白雲和尚。
方知道遮兩句。
一句全體。
一句全用。
於二中間。
事理雙全。
然後則知。
白雲與達磨武帝。
在楊子江心握手。
卻在鳳凰台上相逢。
鳳凰台上握手。
卻在楊子江心相見。
雪窦和尚頌雲。
聖谛廓然。
何當辨的。
對朕者誰。
還雲不識。
遮四句一時頌了也。
為他才地寬闊。
又向下面。
下個注腳道。
因茲暗渡江。
豈免生荊棘。
遮兩句占了多少田地。
合國人追不再來。
千古萬古空相憶。
休相憶。
清風匝地有何極。
要緊是遮一句子。
若向遮一句下。
透得。
一千七百則公案。
許你一串穿卻。
且道遮一句。
落在什麼處。
遮裡有祖師麼。
喚來與老僧洗腳。
保甯勇和尚頌雲。
煉得通紅打一錘。
周遭無數火星飛。
十成好個金剛鑽。
攤向門前賣與誰。
遮四句子。
卻無你下口處。
亦無你計較處。
且道落在達磨分上。
武帝分上。
志公分上。
須是參始得。
山僧效颦。
也有一頌。
西來十萬路迢迢。
智鑒當軒影莫逃。
四海浪平龍睡穩。
九霄雲淨鶴飛高。
上堂。
玉樹瓊林。
寶階銀阙。
皓若蘆花。
恍然明月。
直鈎垂釣。
自有金鱗上鈎。
地平如掌。
依舊七凹八凸。
且道是什麼人。
有如是照用。
得如是心髓。
了如是因緣。
試舉看。
二祖神光於少林初參達磨。
時天大雪。
神光堅立雪中不動。
遲明積雪齊腰。
可謂是埋沒天地。
孤負自己。
達磨闵而問曰。
汝久立雪中。
當求何事。
已是和贓捉敗。
光悲泣曰。
願和尚慈悲。
開甘露門。
廣度群品。
若不折蘆渡江。
幾被梁主毒手。
磨曰。
諸佛無上妙道。
曠劫精勤。
能行難行。
能忍難忍。
豈以小德小智。
輕心慢心。
欲繼真乘。
徒受勞苦。
神光聞師誨勵。
潛取利刃。
自斷左臂。
置于師前。
是名真法供養。
達磨知是法器。
乃曰。
諸佛最初求道。
為法亡軀。
汝今斷臂吾前。
求亦可在。
因與易名慧可。
向什麼處着。
光問曰。
諸佛法印。
可得聞乎。
但盡凡情。
别無聖量。
磨雲。
諸佛法印。
不從人得。
将謂自西天帶來。
光曰我心未安。
乞師安心。
喝一喝。
甘伏聽人處分。
磨曰将心來為汝安。
光曰。
内外覓心。
了不可得。
一翳在目空花亂墜。
磨曰。
我為汝安心竟。
賺了古今多少兒孫。
面壁九年。
将謂有多少奇特。
平地無端陷了神光。
白着隻臂。
是汝諸人且道。
立雪齊腰。
正恁麼時。
是有心耶無心耶。
於覓心不可得處。
與雪深三尺。
相去幾何。
遮裡着得一隻眼。
便見神光。
大師立地處。
便知諸佛法印。
不從人得。
利刀斷臂如斬太虛。
覓心不得處。
山河大地。
脫爾現前。
隻改舊時行履處。
依前隻是舊時人。
所以白雲端和尚頌雲。
終始覓心不可得。
寥寥不見少林人。
滿庭舊雪重知冷。
鼻孔依前搭上唇。
鼻孔在面上是定。
終不生在颔下。
妙喜頌雲。
覓心不得更何安。
嚼碎通紅鐵一團。
縱使眼開張意氣。
争如不受老胡瞞。
立雪齊腰。
寒凍徹骨。
妙喜卻雲。
嚼碎通紅鐵一團。
何得句語相返。
畢竟意作麼生。
你兄弟家。
無事也須東咬西嚼。
自家蔔度看。
忽然蹉口咬着。
方知道。
諸佛法印。
果然不從人得。
無為子頌雲。
九年面壁太多言。
接得門人一臂全。
京洛至今三尺雪。
天寒何止普通年。
九年面壁。
默然而坐。
他卻道。
九年面壁太多言。
隻遮太多言三字。
畢竟如何體解。
京洛至今三尺雪。
非獨京洛。
直得盡大地六月盡是嚴霜。
汝等諸人。
還覺寒毛卓豎麼。
其或未然。
聽取一頌。
利刀拈起白如霜。
可惜無端成自傷。
消盡少林三尺雪。
古今天地隻尋常。
上堂。
明如日黑似漆。
取不得舍不得。
是什麼。
試舉看。
五祖大師。
示衆索偈。
欲傳衣法。
堂中上座呈偈雲。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無使惹塵埃。
過遮邊着。
六祖能大師和雲。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也是背後叉手。
北秀南能。
大似徐六擔闆。
各見一邊。
已為諸人。
掃蕩了也。
仰山莫别有長處麼。
聽取一頌。
時勤拂拭與掀翻。
錯莫無端認定盤。
點石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上堂。
三界惟心。
萬法惟識。
譬如擲劍揮空。
莫論及與不及。
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畢竟如何辨的。
試舉看。
六祖能大師。
至法性寺。
暮夜風揚剎幡。
聞二僧對論。
禍不入慎家之門。
一僧雲。
風動。
錯。
一僧雲。
幡動。
錯。
往返未能契理。
一對無孔鐵錘。
祖雲。
還許俗流。
辄預高論否。
鼠口應無象牙。
祖曰。
仁者心動。
錯。
山僧在天目會中。
聞舉老佛照在室中。
要舉。
是風動是幡動。
遮僧如何。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甚處見祖師。
天目下語。
是風動是幡動。
遮僧如何。
貪觀白浪失卻手桡。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甚處見祖師。
揭卻腦蓋。
佛照喜之。
後到松源會下。
因舉前話。
松源乃橫點頭。
且道是不肯佛照如此舉話耶。
是不肯天目如此下語耶。
汝等諸人。
若於橫點頭處。
見得祖師。
識破二僧。
便見法昌遇和尚頌雲。
不是風兮不是幡。
黑花貓子面門斑。
夜行人隻貪明月。
不覺和衣渡水寒。
畢竟遮一頌。
意作麼生。
隻如道。
不是風兮不是幡。
黑花貓子面門斑。
卻落在什麼處。
後面又道。
夜行人隻貪明月。
不覺和衣渡水寒。
又作麼生。
如今有一等。
在情識意路上行底。
未免道是頌二僧。
隻知是風動是幡動。
卻不知是心動。
若果如是。
法昌堪作什麼。
當知道他古人着着自有出身之路。
豈不見保甯勇和尚頌雲。
蕩蕩一條官驿路。
晨昏曾不禁人行。
渾家不是不進步。
無奈當門荊棘生。
不妨說得太煞明白。
山僧今日。
舉也舉了。
注也注了。
隻是要見祖師與二僧。
大遠在。
聽取一頌。
兩岸桃花紅欲然。
洞中流出自涓涓。
仙家不會論春夏。
石爛松枯是一年。
上堂。
依依稀稀。
彷彷佛佛。
名不得。
狀不得。
三世諸佛。
於此沒溺深坑。
帶累天下老和尚。
與盡大地衲子。
總跳不出。
試舉看。
南嶽讓和尚。
往曹溪參六祖。
棄卻衣下明珠。
卻向外邊尋逐。
祖問甚處來。
曲開方便。
讓曰嵩山來。
道途跋涉。
曰什麼物恁麼來。
無端無端。
讓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大好大好。
祖曰還假修證也無。
探竿影草。
讓曰修證即不無。
染污即不得。
添得一重狼籍。
祖曰。
即此不染污。
諸佛之所護念。
汝既如是。
吾亦如是。
冬瓜印子。
然雖如是。
自古自今。
撐天拄地。
戴角擎頭者。
如稻麻竹葦。
要且未有一人。
脫得遮個印子。
且道印文。
在什麼處。
豈不見汾陽頌道。
因師顧問自何來。
報道嵩山意不回。
修證不無不染污。
撥雲見日便心開。
灼然要承當個事。
須是如撥雲見日始得。
畢竟那裡是他撥雲見日處。
莫是說似一物即不中麼。
不是遮個道理。
又莫是修證即不無。
染污即不得麼。
不是這個道理。
且道那裡是他撥雲見日處。
到遮裡須是親面一見始得。
又不見。
保甯勇和尚頌雲。
戴角披毛恁麼來。
鐵圍山嶽盡沖開。
閻浮踏殺人無數。
蓦鼻渾牽拽不回。
若要撥雲見日。
須是有遮個氣槩始得。
其或未然。
更聽一頌。
堂堂日用妙無痕。
才涉纖毫即是塵。
照水銀蟾沉夜魄。
戀花香蝶醉芳魂。
上堂。
白衣拜相。
平地登仙。
是人知有。
别無秘傳。
試舉看。
馬祖在庵中坐禅。
死水不藏龍。
讓禅師往問。
汝在此。
圖個什麼。
打草驚蛇。
祖雲圖作佛。
妄想不少。
讓乃取一片磚去磨。
垂絲千尺。
祖雲磨磚作什麼。
上勾了也。
讓曰磨磚作鏡。
意在深潭。
祖雲磨磚豈能成鏡。
已是照天照地。
讓雲磨磚既不成鏡。
坐禅豈能成佛。
露出本來面目。
祖無對。
乃雲如何即是。
把定咽喉了也。
讓雲如牛駕車。
車若不行。
打車即是。
打牛即是。
喝一喝雲。
汝等諸人。
若能於此一喝下。
承當得去。
莫問打牛打車。
和讓禅師手内一片磚。
百雜碎了也。
直得寒光炯炯。
洞徹山河。
讓禅師又謂祖曰。
汝學坐禅。
為學坐佛。
若學坐禅。
禅非坐卧。
若學坐佛。
佛非定相。
於無住法。
不應取舍。
若學坐佛。
即是殺佛。
若執坐相。
未達其理。
祖聞師誨。
如飲醍醐。
古人根器敏利。
輕輕一撥便轉。
豈似今人遲鈍。
終年卒歲。
從生至死。
隻麼昏昏醉
向上一關。
明如杲日。
絲毫拟議。
如隔鐵圍。
是汝諸人。
到遮裡。
如何理論。
試舉看。
釋迦老子。
在靈山會上。
拈一枝花。
瞬青蓮目。
普視大衆。
時百萬人天。
惟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雲。
五有正法眼藏。
涅盤妙心。
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
付囑於汝。
汝當護持流通。
毋令斷絕。
敢問諸人。
畢竟喚什麼。
作正法眼藏。
既是實相。
如何說個無相底道理。
微妙法門。
又從什麼處入。
遮一枝花。
在世尊手裡。
不曾動着。
付囑個什麼。
汝當流通。
毋令斷絕。
又教什麼人流通。
還知麼。
若也未知。
更聽。
仰山為汝從頭說破。
若是正法眼藏。
敢道釋迦老子。
自無半錢分。
實相無相。
惟其無相。
所以實相現前。
山青水綠。
鴉鳴鵲噪。
夜暗晝明。
風動雲起。
處處皆微妙法門。
除是離卻見聞。
絕卻現行。
不移跬步。
全身已在裡許。
然後見門裡出身易。
身裡出門難。
若是遮一枝花。
世尊未曾拈起。
已被迦葉與百萬人天。
和根摵碎了也。
更說什麼付囑。
汝當護持流通。
毋令斷絕。
自古自今。
接響承虛。
如稻麻竹葦。
如靈雲見桃花。
便道。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
香嚴去除糞穢。
瓦礫擊竹作聲。
便道。
一擊忘所知。
更不假修治。
動容揚古路。
不堕峭然機。
處處無蹤迹。
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
鹹言上上機。
此二老。
可謂聽事不真。
喚鐘作甕。
又如太原聞畫角。
沩山撼門扇。
黃蘗吐舌。
龍潭吹滅紙燭。
臨濟吃三頓痛棒。
異端并起。
邪法難扶。
到遮裡。
須是個漢始得。
有麼有麼。
如無。
更聽一頌。
無影枝頭一點春。
笑他無地可藏身。
黃金自有黃金價。
何必和沙賣與人。
上堂。
金不博金。
水不洗水。
啐啄同時。
劍去久矣。
且道是什麼人。
發明如是事。
試舉看。
達磨大師。
自西天竺國。
而至金陵。
見梁武帝。
帝問曰。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達磨答雲廓然無聖。
武帝曰對朕者誰。
磨雲不識。
帝不契。
達磨因此折蘆渡江。
至魏。
後武帝舉問志公。
公曰陛下識此人否。
曰不識。
志雲。
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帝曰。
當遣使去诏。
志公曰。
莫道陛下。
合國人追他亦不回。
達磨與武帝。
一挨一拶。
如兩鏡相照。
間不容發。
無端被志公。
向明鏡上。
彩畫。
虛空。
翻成瑕翳。
武帝問雲。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當時教法盛行。
教家有真俗二谛之說。
第一義即真谛也。
達磨雲。
廓然無聖。
且道是為武帝說。
答他語。
畢竟廓然無聖。
理作麼生。
聖谛第一義。
義何所宗。
兄弟到遮裡。
也須是着些子眼腦。
揣摩始得。
往往盡道。
武帝被達磨當面熱瞞。
殊不知。
武帝自是個作家君王。
到他面前。
一點子也用不着。
你看。
他才被達磨道個廓然無聖。
随口便問。
對朕者誰。
好兄弟。
遮一句子大親切。
達磨到遮裡。
未免露出本來面目。
道個不識。
武帝不契。
又是放開漫天鐵網了也。
隻如折蘆渡江至魏。
且道。
出得梁朝天地也無。
帝後舉問志公。
也要此話大行。
志公雲。
陛下識此人否。
臂肘不向外曲。
帝雲。
不識。
達磨元來猶在。
志雲此是觀音大士。
傳佛心宗。
和聲便好一時屏出。
帝雲。
當遣使诏。
能縱能奪。
能殺能活。
公雲。
莫道陛下。
合國人去。
他亦不回。
若回堪作什麼。
此是祖師門下。
第一個話頭。
頌者拈者。
自古及今。
不知多少。
未免盡道武帝蹉過達磨。
誠謂刁刀相似。
魚魯參差。
一箭尋常落一雕。
更加一箭已相饒。
直歸少室峰前坐。
梁主休雲更去招。
此是白雲端和尚頌。
今時兄弟将謂一箭尋常落一雕。
是頌廓然無聖。
更加一箭已相饒。
是頌不識。
若如是。
又是個識情計較。
讨什麼白雲端和尚也。
末後卻道。
直歸少室峰前坐。
梁主休雲更去招。
又隻是尋常世俗之話。
大凡宗門下語言。
不說體便說用。
不說事便說理。
卻如何隻恁麼說。
若向遮兩句下。
親見白雲和尚。
方知道遮兩句。
一句全體。
一句全用。
於二中間。
事理雙全。
然後則知。
白雲與達磨武帝。
在楊子江心握手。
卻在鳳凰台上相逢。
鳳凰台上握手。
卻在楊子江心相見。
雪窦和尚頌雲。
聖谛廓然。
何當辨的。
對朕者誰。
還雲不識。
遮四句一時頌了也。
為他才地寬闊。
又向下面。
下個注腳道。
因茲暗渡江。
豈免生荊棘。
遮兩句占了多少田地。
合國人追不再來。
千古萬古空相憶。
休相憶。
清風匝地有何極。
要緊是遮一句子。
若向遮一句下。
透得。
一千七百則公案。
許你一串穿卻。
且道遮一句。
落在什麼處。
遮裡有祖師麼。
喚來與老僧洗腳。
保甯勇和尚頌雲。
煉得通紅打一錘。
周遭無數火星飛。
十成好個金剛鑽。
攤向門前賣與誰。
遮四句子。
卻無你下口處。
亦無你計較處。
且道落在達磨分上。
武帝分上。
志公分上。
須是參始得。
山僧效颦。
也有一頌。
西來十萬路迢迢。
智鑒當軒影莫逃。
四海浪平龍睡穩。
九霄雲淨鶴飛高。
上堂。
玉樹瓊林。
寶階銀阙。
皓若蘆花。
恍然明月。
直鈎垂釣。
自有金鱗上鈎。
地平如掌。
依舊七凹八凸。
且道是什麼人。
有如是照用。
得如是心髓。
了如是因緣。
試舉看。
二祖神光於少林初參達磨。
時天大雪。
神光堅立雪中不動。
遲明積雪齊腰。
可謂是埋沒天地。
孤負自己。
達磨闵而問曰。
汝久立雪中。
當求何事。
已是和贓捉敗。
光悲泣曰。
願和尚慈悲。
開甘露門。
廣度群品。
若不折蘆渡江。
幾被梁主毒手。
磨曰。
諸佛無上妙道。
曠劫精勤。
能行難行。
能忍難忍。
豈以小德小智。
輕心慢心。
欲繼真乘。
徒受勞苦。
神光聞師誨勵。
潛取利刃。
自斷左臂。
置于師前。
是名真法供養。
達磨知是法器。
乃曰。
諸佛最初求道。
為法亡軀。
汝今斷臂吾前。
求亦可在。
因與易名慧可。
向什麼處着。
光問曰。
諸佛法印。
可得聞乎。
但盡凡情。
别無聖量。
磨雲。
諸佛法印。
不從人得。
将謂自西天帶來。
光曰我心未安。
乞師安心。
喝一喝。
甘伏聽人處分。
磨曰将心來為汝安。
光曰。
内外覓心。
了不可得。
一翳在目空花亂墜。
磨曰。
我為汝安心竟。
賺了古今多少兒孫。
面壁九年。
将謂有多少奇特。
平地無端陷了神光。
白着隻臂。
是汝諸人且道。
立雪齊腰。
正恁麼時。
是有心耶無心耶。
於覓心不可得處。
與雪深三尺。
相去幾何。
遮裡着得一隻眼。
便見神光。
大師立地處。
便知諸佛法印。
不從人得。
利刀斷臂如斬太虛。
覓心不得處。
山河大地。
脫爾現前。
隻改舊時行履處。
依前隻是舊時人。
所以白雲端和尚頌雲。
終始覓心不可得。
寥寥不見少林人。
滿庭舊雪重知冷。
鼻孔依前搭上唇。
鼻孔在面上是定。
終不生在颔下。
妙喜頌雲。
覓心不得更何安。
嚼碎通紅鐵一團。
縱使眼開張意氣。
争如不受老胡瞞。
立雪齊腰。
寒凍徹骨。
妙喜卻雲。
嚼碎通紅鐵一團。
何得句語相返。
畢竟意作麼生。
你兄弟家。
無事也須東咬西嚼。
自家蔔度看。
忽然蹉口咬着。
方知道。
諸佛法印。
果然不從人得。
無為子頌雲。
九年面壁太多言。
接得門人一臂全。
京洛至今三尺雪。
天寒何止普通年。
九年面壁。
默然而坐。
他卻道。
九年面壁太多言。
隻遮太多言三字。
畢竟如何體解。
京洛至今三尺雪。
非獨京洛。
直得盡大地六月盡是嚴霜。
汝等諸人。
還覺寒毛卓豎麼。
其或未然。
聽取一頌。
利刀拈起白如霜。
可惜無端成自傷。
消盡少林三尺雪。
古今天地隻尋常。
上堂。
明如日黑似漆。
取不得舍不得。
是什麼。
試舉看。
五祖大師。
示衆索偈。
欲傳衣法。
堂中上座呈偈雲。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無使惹塵埃。
過遮邊着。
六祖能大師和雲。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也是背後叉手。
北秀南能。
大似徐六擔闆。
各見一邊。
已為諸人。
掃蕩了也。
仰山莫别有長處麼。
聽取一頌。
時勤拂拭與掀翻。
錯莫無端認定盤。
點石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上堂。
三界惟心。
萬法惟識。
譬如擲劍揮空。
莫論及與不及。
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畢竟如何辨的。
試舉看。
六祖能大師。
至法性寺。
暮夜風揚剎幡。
聞二僧對論。
禍不入慎家之門。
一僧雲。
風動。
錯。
一僧雲。
幡動。
錯。
往返未能契理。
一對無孔鐵錘。
祖雲。
還許俗流。
辄預高論否。
鼠口應無象牙。
祖曰。
仁者心動。
錯。
山僧在天目會中。
聞舉老佛照在室中。
要舉。
是風動是幡動。
遮僧如何。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甚處見祖師。
天目下語。
是風動是幡動。
遮僧如何。
貪觀白浪失卻手桡。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甚處見祖師。
揭卻腦蓋。
佛照喜之。
後到松源會下。
因舉前話。
松源乃橫點頭。
且道是不肯佛照如此舉話耶。
是不肯天目如此下語耶。
汝等諸人。
若於橫點頭處。
見得祖師。
識破二僧。
便見法昌遇和尚頌雲。
不是風兮不是幡。
黑花貓子面門斑。
夜行人隻貪明月。
不覺和衣渡水寒。
畢竟遮一頌。
意作麼生。
隻如道。
不是風兮不是幡。
黑花貓子面門斑。
卻落在什麼處。
後面又道。
夜行人隻貪明月。
不覺和衣渡水寒。
又作麼生。
如今有一等。
在情識意路上行底。
未免道是頌二僧。
隻知是風動是幡動。
卻不知是心動。
若果如是。
法昌堪作什麼。
當知道他古人着着自有出身之路。
豈不見保甯勇和尚頌雲。
蕩蕩一條官驿路。
晨昏曾不禁人行。
渾家不是不進步。
無奈當門荊棘生。
不妨說得太煞明白。
山僧今日。
舉也舉了。
注也注了。
隻是要見祖師與二僧。
大遠在。
聽取一頌。
兩岸桃花紅欲然。
洞中流出自涓涓。
仙家不會論春夏。
石爛松枯是一年。
上堂。
依依稀稀。
彷彷佛佛。
名不得。
狀不得。
三世諸佛。
於此沒溺深坑。
帶累天下老和尚。
與盡大地衲子。
總跳不出。
試舉看。
南嶽讓和尚。
往曹溪參六祖。
棄卻衣下明珠。
卻向外邊尋逐。
祖問甚處來。
曲開方便。
讓曰嵩山來。
道途跋涉。
曰什麼物恁麼來。
無端無端。
讓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大好大好。
祖曰還假修證也無。
探竿影草。
讓曰修證即不無。
染污即不得。
添得一重狼籍。
祖曰。
即此不染污。
諸佛之所護念。
汝既如是。
吾亦如是。
冬瓜印子。
然雖如是。
自古自今。
撐天拄地。
戴角擎頭者。
如稻麻竹葦。
要且未有一人。
脫得遮個印子。
且道印文。
在什麼處。
豈不見汾陽頌道。
因師顧問自何來。
報道嵩山意不回。
修證不無不染污。
撥雲見日便心開。
灼然要承當個事。
須是如撥雲見日始得。
畢竟那裡是他撥雲見日處。
莫是說似一物即不中麼。
不是遮個道理。
又莫是修證即不無。
染污即不得麼。
不是這個道理。
且道那裡是他撥雲見日處。
到遮裡須是親面一見始得。
又不見。
保甯勇和尚頌雲。
戴角披毛恁麼來。
鐵圍山嶽盡沖開。
閻浮踏殺人無數。
蓦鼻渾牽拽不回。
若要撥雲見日。
須是有遮個氣槩始得。
其或未然。
更聽一頌。
堂堂日用妙無痕。
才涉纖毫即是塵。
照水銀蟾沉夜魄。
戀花香蝶醉芳魂。
上堂。
白衣拜相。
平地登仙。
是人知有。
别無秘傳。
試舉看。
馬祖在庵中坐禅。
死水不藏龍。
讓禅師往問。
汝在此。
圖個什麼。
打草驚蛇。
祖雲圖作佛。
妄想不少。
讓乃取一片磚去磨。
垂絲千尺。
祖雲磨磚作什麼。
上勾了也。
讓曰磨磚作鏡。
意在深潭。
祖雲磨磚豈能成鏡。
已是照天照地。
讓雲磨磚既不成鏡。
坐禅豈能成佛。
露出本來面目。
祖無對。
乃雲如何即是。
把定咽喉了也。
讓雲如牛駕車。
車若不行。
打車即是。
打牛即是。
喝一喝雲。
汝等諸人。
若能於此一喝下。
承當得去。
莫問打牛打車。
和讓禅師手内一片磚。
百雜碎了也。
直得寒光炯炯。
洞徹山河。
讓禅師又謂祖曰。
汝學坐禅。
為學坐佛。
若學坐禅。
禅非坐卧。
若學坐佛。
佛非定相。
於無住法。
不應取舍。
若學坐佛。
即是殺佛。
若執坐相。
未達其理。
祖聞師誨。
如飲醍醐。
古人根器敏利。
輕輕一撥便轉。
豈似今人遲鈍。
終年卒歲。
從生至死。
隻麼昏昏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