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和尚語錄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普說
仰山普說。
舉天衣懷禅師舉。
古人雲。
五蘊山頭一段空。
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
到頭不識主人翁。
後有古宿拈雲。
既不識他。
當初問甚麼人賃。
天衣又雲。
古人與麼拈。
大遠在。
何故。
須知死人路上。
有活人出身處。
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那個是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那個是死人路上。
活人出身處。
若明得。
拈卻炙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妙喜雲。
天衣古佛。
美則美矣。
善則未善。
遮一隊不唧[口*留]漢。
隻知踏步向前。
不覺四棱塌地。
仰山不免為伊從頭扶起。
五蘊山頭一段空。
髑髅裡眼睛。
同門出入不相逢。
拟向甚麼回避。
無量劫來賃屋住。
自家祖業。
卻作他人契券。
到頭不識主人翁。
用識作甚麼。
既不識他。
當初問甚麼人賃。
更求牙保那。
古人與麼拈。
大遠在。
将謂無人證明。
何故。
須知死人路上。
有活人出身處。
點即不到。
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到即不點。
那個是死人路上。
活人出身處。
作麼作麼。
那個是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低聲低聲。
若也會得。
拈卻炙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添一重了也。
妙喜老漢道。
天衣古佛。
美則美矣。
善則未善。
慣将烏豆換人眼睛。
雖然妙喜不知已被天衣換卻。
是汝諸人還知落處麼。
若也未知。
須向烏豆未萌已前。
挨得一線路子。
透始得。
如何是烏豆未萌以前消息。
良久雲。
遮裡領略得去。
便見五蘊山頭一段空。
真個是。
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
且喜到家。
到頭不識主人翁。
話堕了也。
且道是古宿話堕。
天衣話堕。
妙喜話堕。
仰山話堕。
若也明辯得下。
雲門問僧。
光明寂照遍河沙。
豈不是張拙秀才語。
僧雲是。
放過雲門老漢了也。
台山路上。
有一婆子。
見僧問台山路。
向什麼處去。
婆雲蓦直去。
僧才行。
婆雲好個阿僧。
又與麼去。
後來傳至趙州。
州雲待我去與汝勘破。
州至彼亦如是問。
婆亦如是答。
歸來道。
台山路上婆子。
我為汝勘破了也。
且道趙州勘婆子。
與雲門話堕。
相去多少。
若也向遮裡。
識得趙州心肝五髒。
雲門三百六十骨節。
被你一時穿透。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
一日飯遲。
自托缽下堂。
雪峰問雲。
鐘未鳴鼓未響。
托缽向甚麼處去。
德山低頭歸方丈。
死水不藏龍。
岩頭聞雲。
遮老漢。
未會末後句在。
遍地刀槍。
德山喚岩頭問。
汝不肯老僧那。
翻轉面皮來也。
岩頭密啟其意。
錦包特石。
爛似泥團。
德山次日上堂。
果别。
岩頭拍手雲。
且喜老漢。
會末後句。
雖然隻得三年。
且道還出得德山低頭歸方丈也無。
參學漢。
須是具三千裡外。
定誵訛底眼。
未曾點着。
便知落處始得。
若欲向遮裡。
讨他末後句。
勘破婆子。
話堕了也。
更待達磨面壁九年始得。
不然且待彌勒下生。
大凡須是揩磨自己明白。
揀辨古今是非。
得明自己。
不明古今。
是你工夫未到。
田地未穩。
明得古今。
不明自己。
是你關鍵不透。
眼目不明。
當知自己即是古今。
古今即是自己。
古人因你自己不明。
為你自己分上。
等閑拈出一星子。
放在面前。
直是蓋天蓋地。
照古照今。
何曾有一絲毫。
情識知見。
到你穿鑿解會。
你才向這裡起一念。
要去明他古今。
會個自己。
便被他一個明字與會字。
隔作兩段去也。
所以道。
情生智隔。
想變體殊。
隻如情未生時。
隔個甚麼。
須是向遮裡。
一皎百雜碎。
不見有古今自己始得。
莫隻悠悠漾漾。
虛度時光。
直待臘月三十日。
眼光落地。
不知何往。
隻如前日。
顯首座标上座二人。
死了燒了。
即今在什麼處。
苟或不知去處。
撞入驢胎馬腹。
與異類中。
總不見得。
是汝諸人。
即今在這裡。
兩腳着地。
還知去處麼。
若也知得。
便見死人面前。
有活人出身處。
活人面前。
有死人無數。
古今即自己。
自己即古今。
而亦不妨古今自古今。
自己自自己。
死人自死人。
活漢自活漢。
然後卻向這裡。
打一個回合。
塵毛剎海。
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
終始不離於當念。
複雲。
提起即有。
放下即無。
作如是見。
便見親疎。
譬如鑄鏡成像。
像成後光在甚麼處。
通身沒可得。
遍界不曾藏。
佛法下衰。
無甚此時。
全仗你後生晚進。
發大勇猛。
負大志願。
赤手扶持。
隻肩擔負。
兄弟可惜許。
法門廣大。
莫孤負佛祖建立。
垂慈法乳之恩。
莫孤負國王外護。
匡扶水土之恩。
莫孤負父母師長。
養育剃度之恩。
莫孤負自己出家行腳之志。
莫虛消信施。
莫虛度光陰。
時不待人。
轉眼便是來生。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莫待臨渴掘井。
莫待臘月三十日到來。
眼光欲落未落。
貪生怖死。
手腳忙亂。
一似落湯螃蠏。
到那時。
縱欲回光返照辦此道。
以破生死。
遲了也。
着手腳不辦了也。
莫教被一陣業風吹。
入十八重無間地獄中去。
被閻羅老漢。
與你打算火帳。
問你索飯錢。
有鐵枷枷你項。
有鐵棒打你骨臀。
到那時喚爺不應。
叫娘不聞。
縱有親爺親娘。
親兄親弟。
救你不得也。
平生所作善不善業。
一時現前。
碓搗磨磨。
無有了日。
縱出離化生。
也隻在六道中輪回。
至為虼[蟲*匡]蝼蟻。
在廁坑中。
頭出頭沒。
誠謂是袈裟下。
失卻人身。
真個是苦。
何不趂如今身強力健。
五體康安。
四肢輕利。
打教徹去。
讨教明白去。
何幸又得在此名山大澤。
神龍世界。
祖師法窟。
安單僧堂明淨。
粥飯精潔。
湯火穩便。
你若不向這裡。
打教徹去。
是你自暴自棄。
自甘陸沈。
為下劣愚癡之漢。
你若果是茫無所知。
何不也博問先覺。
凡遇五參。
見曲錄床上個漢。
胡說亂道。
何不也曆在耳根。
反覆自家。
尋思看畢竟是個什麼道理。
三世諸佛。
謂之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謂之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悟佛知見。
入佛知見。
佛之知見。
别也無他。
隻是你一切人。
十二時中。
一個折旋俯仰。
見聞覺知而已。
隻是你即今在這裡。
挨肩并足。
聽曲錄床上個漢。
鼓兩片皮。
忉忉怛怛。
一段孤明曆曆者是。
自是你自信不及。
不能直下承當。
領個現成受用。
馬祖謂即心是佛。
即佛是心。
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
佛是覺義。
蓋謂你從無量劫來。
流浪生死。
背覺合塵。
為生死漂蕩。
為愛河汩沒。
為無明煩惱。
昏沉散亂。
所罩。
要這一着子。
脫爾現前。
卒不能得。
所以勞他先聖。
遞相出興。
分宗列派。
激濁揚清。
餘波末流。
至今尚在。
兄弟佛法二字。
難遭難遇。
莫教打個翻身。
堕異類中去。
便不聞佛法了也。
須是發大勇猛。
一往直前。
提起金剛寶劍。
向他佛祖頭上坐。
佛祖頭上卧始得。
山僧到這裡。
叨冒主席。
已是匙挑不上。
行解荒蕪。
去古遠矣。
全仗你後生晚進。
憤一口氣出來。
為他佛祖雪屈。
前日有兩個兄弟。
來侍者寮說。
要上方丈請益。
我與侍者說。
每遇五參。
須說做工夫一段。
他何不領略。
又何須到方丈聽說。
方才便是。
這裡無口傳心授底佛法。
待此後五參。
把我自己。
為伊再說一遍。
山僧五歲出家。
在上人侍下。
聽與賓客交談。
便知有這事。
便信得及。
便學坐禅。
一生愚鈍。
吃盡萬千辛苦。
十六歲為僧。
十八歲行腳。
銳志要出來究明此事。
在雙林鐵橛遠和尚會下。
打十方。
從朝至暮。
隻在僧堂中。
不出戶庭。
縱入衆寮。
至後架。
袖手當胸。
徐來徐往。
更不左右顧。
目前所視。
不過三尺。
洞下尊宿。
要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
隻於雜識雜念起時。
向鼻尖上。
輕輕舉一個無字。
才見念息。
又卻一時放下着。
隻麼默默而坐。
待他純熟。
久久自契。
洞下門戶。
工夫綿密。
困人。
動是十年二十年。
不得到手。
所以難於嗣續。
我當時忽於念頭起處。
打一個返觀。
於返觀處。
這一念子。
當下氷冷。
直是澄澄湛湛。
不動不搖。
坐一日。
隻如彈指頃。
都不聞鐘鼓之聲過了。
午齋放參。
都不知得。
長老聞我坐得好。
下僧堂來看。
曾在法座上贊揚。
十九去靈隐挂搭。
見善妙峰。
妙峰死。
石田繼席。
颕東叟在客司。
我在知客寮。
見處州來書記說道。
欽兄你這工夫。
是死水不濟得事。
動靜二相。
未免打作兩橛。
我被他說得着。
真個是。
才於坐處。
便有這境界現前。
才下地行。
與拈匙放筯處。
又都不見了。
他又道。
參禅須是起疑情。
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須是疑公案始得。
他雖不甚做工夫。
他自不庵會下來。
不庵是松源之子。
說話終是端正。
我當下便改了話頭。
提個乾屎橛。
一味東疑西疑。
橫看豎看。
因改這話頭。
前面生涯。
都打亂了也。
雖是封了被。
脅不沾席。
從朝至暮。
行處坐處。
隻是昏沈散亂。
膠膠擾擾。
要一霎時淨潔。
也不能得。
聞天目和尚。
久侍松源。
是松源的子。
必得松源說話。
移單過淨慈挂搭。
懷香詣方丈請益。
大展九拜。
他問我。
如何做工夫。
遂與從頭直說一遍。
他道你豈不見。
臨濟三度問黃蘗佛法的的大意。
三遭痛棒。
末後向大愚肋下。
築三拳道。
元來黃蘗佛法無多子。
汝但恁麼看。
又雲。
混源住此山時。
我做暫到入室。
他舉話雲。
現成公案。
未入門來。
與你三十棒了也。
但恁麼看。
天目和尚。
這個說話。
自是向上提持。
我之病痛。
自在昏沉散亂處。
他發藥不投。
我不歡喜。
心中。
未免道你不會做工夫。
隻是伶俐禅。
尋常請益。
末上有一炷香。
禮三拜。
謂之謝因緣。
我這一炷香。
不燒了也。
依舊自依我。
每常坐禅。
是時漳泉二州。
有七個兄弟。
與我結甲坐禅。
兩年。
在淨慈。
不展被。
脅不沾席。
外有個修上座。
也是漳州人。
不在此數。
隻是獨行獨坐。
他每日在蒲團上。
如一個鐵橛子相似。
在地上行時。
挺起脊梁。
垂兩隻臂。
開了兩眼。
也如個鐵橛子相似。
朝朝如是。
日日一般。
我每日要去親近他。
與他說話些子。
才見我東邊來。
他便西邊去。
才見我西邊來。
他便東邊去。
如是二年間。
要親近些子。
更不可得。
我二年間。
因不到頭。
捱得昏了困了。
日裡也似夜裡。
夜裡也似日裡。
行時也似坐時。
坐時也似行時。
隻是一個昏沉散亂。
輥作一團。
如一塊爛泥相似。
要一須臾淨潔。
不可得。
一日忽自思量。
我辦道。
又不得入手。
身上衣裳。
又破碎也。
皮肉又消爍也。
不覺淚流。
頓起鄉念。
且請假歸鄉。
自此一放。
都放了也。
兩月後。
再來參假。
又卻從頭整頓。
又卻到得這一放十倍精神
舉天衣懷禅師舉。
古人雲。
五蘊山頭一段空。
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
到頭不識主人翁。
後有古宿拈雲。
既不識他。
當初問甚麼人賃。
天衣又雲。
古人與麼拈。
大遠在。
何故。
須知死人路上。
有活人出身處。
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那個是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那個是死人路上。
活人出身處。
若明得。
拈卻炙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妙喜雲。
天衣古佛。
美則美矣。
善則未善。
遮一隊不唧[口*留]漢。
隻知踏步向前。
不覺四棱塌地。
仰山不免為伊從頭扶起。
五蘊山頭一段空。
髑髅裡眼睛。
同門出入不相逢。
拟向甚麼回避。
無量劫來賃屋住。
自家祖業。
卻作他人契券。
到頭不識主人翁。
用識作甚麼。
既不識他。
當初問甚麼人賃。
更求牙保那。
古人與麼拈。
大遠在。
将謂無人證明。
何故。
須知死人路上。
有活人出身處。
點即不到。
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到即不點。
那個是死人路上。
活人出身處。
作麼作麼。
那個是活人路上。
死人無數。
低聲低聲。
若也會得。
拈卻炙脂帽子。
脫卻鹘臭布衫。
添一重了也。
妙喜老漢道。
天衣古佛。
美則美矣。
善則未善。
慣将烏豆換人眼睛。
雖然妙喜不知已被天衣換卻。
是汝諸人還知落處麼。
若也未知。
須向烏豆未萌已前。
挨得一線路子。
透始得。
如何是烏豆未萌以前消息。
良久雲。
遮裡領略得去。
便見五蘊山頭一段空。
真個是。
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
且喜到家。
到頭不識主人翁。
話堕了也。
且道是古宿話堕。
天衣話堕。
妙喜話堕。
仰山話堕。
若也明辯得下。
雲門問僧。
光明寂照遍河沙。
豈不是張拙秀才語。
僧雲是。
放過雲門老漢了也。
台山路上。
有一婆子。
見僧問台山路。
向什麼處去。
婆雲蓦直去。
僧才行。
婆雲好個阿僧。
又與麼去。
後來傳至趙州。
州雲待我去與汝勘破。
州至彼亦如是問。
婆亦如是答。
歸來道。
台山路上婆子。
我為汝勘破了也。
且道趙州勘婆子。
與雲門話堕。
相去多少。
若也向遮裡。
識得趙州心肝五髒。
雲門三百六十骨節。
被你一時穿透。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
一日飯遲。
自托缽下堂。
雪峰問雲。
鐘未鳴鼓未響。
托缽向甚麼處去。
德山低頭歸方丈。
死水不藏龍。
岩頭聞雲。
遮老漢。
未會末後句在。
遍地刀槍。
德山喚岩頭問。
汝不肯老僧那。
翻轉面皮來也。
岩頭密啟其意。
錦包特石。
爛似泥團。
德山次日上堂。
果别。
岩頭拍手雲。
且喜老漢。
會末後句。
雖然隻得三年。
且道還出得德山低頭歸方丈也無。
參學漢。
須是具三千裡外。
定誵訛底眼。
未曾點着。
便知落處始得。
若欲向遮裡。
讨他末後句。
勘破婆子。
話堕了也。
更待達磨面壁九年始得。
不然且待彌勒下生。
大凡須是揩磨自己明白。
揀辨古今是非。
得明自己。
不明古今。
是你工夫未到。
田地未穩。
明得古今。
不明自己。
是你關鍵不透。
眼目不明。
當知自己即是古今。
古今即是自己。
古人因你自己不明。
為你自己分上。
等閑拈出一星子。
放在面前。
直是蓋天蓋地。
照古照今。
何曾有一絲毫。
情識知見。
到你穿鑿解會。
你才向這裡起一念。
要去明他古今。
會個自己。
便被他一個明字與會字。
隔作兩段去也。
所以道。
情生智隔。
想變體殊。
隻如情未生時。
隔個甚麼。
須是向遮裡。
一皎百雜碎。
不見有古今自己始得。
莫隻悠悠漾漾。
虛度時光。
直待臘月三十日。
眼光落地。
不知何往。
隻如前日。
顯首座标上座二人。
死了燒了。
即今在什麼處。
苟或不知去處。
撞入驢胎馬腹。
與異類中。
總不見得。
是汝諸人。
即今在這裡。
兩腳着地。
還知去處麼。
若也知得。
便見死人面前。
有活人出身處。
活人面前。
有死人無數。
古今即自己。
自己即古今。
而亦不妨古今自古今。
自己自自己。
死人自死人。
活漢自活漢。
然後卻向這裡。
打一個回合。
塵毛剎海。
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
終始不離於當念。
複雲。
提起即有。
放下即無。
作如是見。
便見親疎。
譬如鑄鏡成像。
像成後光在甚麼處。
通身沒可得。
遍界不曾藏。
佛法下衰。
無甚此時。
全仗你後生晚進。
發大勇猛。
負大志願。
赤手扶持。
隻肩擔負。
兄弟可惜許。
法門廣大。
莫孤負佛祖建立。
垂慈法乳之恩。
莫孤負國王外護。
匡扶水土之恩。
莫孤負父母師長。
養育剃度之恩。
莫孤負自己出家行腳之志。
莫虛消信施。
莫虛度光陰。
時不待人。
轉眼便是來生。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莫待臨渴掘井。
莫待臘月三十日到來。
眼光欲落未落。
貪生怖死。
手腳忙亂。
一似落湯螃蠏。
到那時。
縱欲回光返照辦此道。
以破生死。
遲了也。
着手腳不辦了也。
莫教被一陣業風吹。
入十八重無間地獄中去。
被閻羅老漢。
與你打算火帳。
問你索飯錢。
有鐵枷枷你項。
有鐵棒打你骨臀。
到那時喚爺不應。
叫娘不聞。
縱有親爺親娘。
親兄親弟。
救你不得也。
平生所作善不善業。
一時現前。
碓搗磨磨。
無有了日。
縱出離化生。
也隻在六道中輪回。
至為虼[蟲*匡]蝼蟻。
在廁坑中。
頭出頭沒。
誠謂是袈裟下。
失卻人身。
真個是苦。
何不趂如今身強力健。
五體康安。
四肢輕利。
打教徹去。
讨教明白去。
何幸又得在此名山大澤。
神龍世界。
祖師法窟。
安單僧堂明淨。
粥飯精潔。
湯火穩便。
你若不向這裡。
打教徹去。
是你自暴自棄。
自甘陸沈。
為下劣愚癡之漢。
你若果是茫無所知。
何不也博問先覺。
凡遇五參。
見曲錄床上個漢。
胡說亂道。
何不也曆在耳根。
反覆自家。
尋思看畢竟是個什麼道理。
三世諸佛。
謂之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謂之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悟佛知見。
入佛知見。
佛之知見。
别也無他。
隻是你一切人。
十二時中。
一個折旋俯仰。
見聞覺知而已。
隻是你即今在這裡。
挨肩并足。
聽曲錄床上個漢。
鼓兩片皮。
忉忉怛怛。
一段孤明曆曆者是。
自是你自信不及。
不能直下承當。
領個現成受用。
馬祖謂即心是佛。
即佛是心。
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
佛是覺義。
蓋謂你從無量劫來。
流浪生死。
背覺合塵。
為生死漂蕩。
為愛河汩沒。
為無明煩惱。
昏沉散亂。
所罩。
要這一着子。
脫爾現前。
卒不能得。
所以勞他先聖。
遞相出興。
分宗列派。
激濁揚清。
餘波末流。
至今尚在。
兄弟佛法二字。
難遭難遇。
莫教打個翻身。
堕異類中去。
便不聞佛法了也。
須是發大勇猛。
一往直前。
提起金剛寶劍。
向他佛祖頭上坐。
佛祖頭上卧始得。
山僧到這裡。
叨冒主席。
已是匙挑不上。
行解荒蕪。
去古遠矣。
全仗你後生晚進。
憤一口氣出來。
為他佛祖雪屈。
前日有兩個兄弟。
來侍者寮說。
要上方丈請益。
我與侍者說。
每遇五參。
須說做工夫一段。
他何不領略。
又何須到方丈聽說。
方才便是。
這裡無口傳心授底佛法。
待此後五參。
把我自己。
為伊再說一遍。
山僧五歲出家。
在上人侍下。
聽與賓客交談。
便知有這事。
便信得及。
便學坐禅。
一生愚鈍。
吃盡萬千辛苦。
十六歲為僧。
十八歲行腳。
銳志要出來究明此事。
在雙林鐵橛遠和尚會下。
打十方。
從朝至暮。
隻在僧堂中。
不出戶庭。
縱入衆寮。
至後架。
袖手當胸。
徐來徐往。
更不左右顧。
目前所視。
不過三尺。
洞下尊宿。
要教人看狗子無佛性話。
隻於雜識雜念起時。
向鼻尖上。
輕輕舉一個無字。
才見念息。
又卻一時放下着。
隻麼默默而坐。
待他純熟。
久久自契。
洞下門戶。
工夫綿密。
困人。
動是十年二十年。
不得到手。
所以難於嗣續。
我當時忽於念頭起處。
打一個返觀。
於返觀處。
這一念子。
當下氷冷。
直是澄澄湛湛。
不動不搖。
坐一日。
隻如彈指頃。
都不聞鐘鼓之聲過了。
午齋放參。
都不知得。
長老聞我坐得好。
下僧堂來看。
曾在法座上贊揚。
十九去靈隐挂搭。
見善妙峰。
妙峰死。
石田繼席。
颕東叟在客司。
我在知客寮。
見處州來書記說道。
欽兄你這工夫。
是死水不濟得事。
動靜二相。
未免打作兩橛。
我被他說得着。
真個是。
才於坐處。
便有這境界現前。
才下地行。
與拈匙放筯處。
又都不見了。
他又道。
參禅須是起疑情。
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須是疑公案始得。
他雖不甚做工夫。
他自不庵會下來。
不庵是松源之子。
說話終是端正。
我當下便改了話頭。
提個乾屎橛。
一味東疑西疑。
橫看豎看。
因改這話頭。
前面生涯。
都打亂了也。
雖是封了被。
脅不沾席。
從朝至暮。
行處坐處。
隻是昏沈散亂。
膠膠擾擾。
要一霎時淨潔。
也不能得。
聞天目和尚。
久侍松源。
是松源的子。
必得松源說話。
移單過淨慈挂搭。
懷香詣方丈請益。
大展九拜。
他問我。
如何做工夫。
遂與從頭直說一遍。
他道你豈不見。
臨濟三度問黃蘗佛法的的大意。
三遭痛棒。
末後向大愚肋下。
築三拳道。
元來黃蘗佛法無多子。
汝但恁麼看。
又雲。
混源住此山時。
我做暫到入室。
他舉話雲。
現成公案。
未入門來。
與你三十棒了也。
但恁麼看。
天目和尚。
這個說話。
自是向上提持。
我之病痛。
自在昏沉散亂處。
他發藥不投。
我不歡喜。
心中。
未免道你不會做工夫。
隻是伶俐禅。
尋常請益。
末上有一炷香。
禮三拜。
謂之謝因緣。
我這一炷香。
不燒了也。
依舊自依我。
每常坐禅。
是時漳泉二州。
有七個兄弟。
與我結甲坐禅。
兩年。
在淨慈。
不展被。
脅不沾席。
外有個修上座。
也是漳州人。
不在此數。
隻是獨行獨坐。
他每日在蒲團上。
如一個鐵橛子相似。
在地上行時。
挺起脊梁。
垂兩隻臂。
開了兩眼。
也如個鐵橛子相似。
朝朝如是。
日日一般。
我每日要去親近他。
與他說話些子。
才見我東邊來。
他便西邊去。
才見我西邊來。
他便東邊去。
如是二年間。
要親近些子。
更不可得。
我二年間。
因不到頭。
捱得昏了困了。
日裡也似夜裡。
夜裡也似日裡。
行時也似坐時。
坐時也似行時。
隻是一個昏沉散亂。
輥作一團。
如一塊爛泥相似。
要一須臾淨潔。
不可得。
一日忽自思量。
我辦道。
又不得入手。
身上衣裳。
又破碎也。
皮肉又消爍也。
不覺淚流。
頓起鄉念。
且請假歸鄉。
自此一放。
都放了也。
兩月後。
再來參假。
又卻從頭整頓。
又卻到得這一放十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