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和尚語錄卷第二

關燈


    不問是生是死。

    是無明是煩惱。

    是真如是般若。

    是昏沉是散亂。

    一斬斬為兩段。

    赤骨律地。

    跳将出來。

    大洋海裡翻身。

    須彌頂上着腳。

    然後單單提起無上佛祖正印。

    盡百億山河大地。

    百億往古來今。

    若聖若凡。

    若草若木。

    一印印定。

    毫發無餘。

    豎起拂子雲。

    看看。

    印文露也。

    眼辦手親。

    一逴逴得。

    一任颠來倒去。

    橫搭豎搭。

    是神是鬼。

    是邪是正。

    悉與面門一搭。

    教伊轉身無路。

    回避無門。

    喚作海印三昧。

    亦謂之海印發光。

    正恁麼時。

    不見有生死。

    亦複離涅盤。

    不見有無明煩惱。

    昏沉散亂。

    亦複離真如解脫。

    般若菩提。

    還信得及麼。

     已得入手。

    不妨拈出。

    對衆一搭印破三世佛祖面門。

    也要燈籠露柱。

    相共證明。

    有麼有麼。

    如無。

    山僧不免借永嘉大師。

    見六祖底。

    拄杖畫一畫雲。

    畫開錦縫。

    拈出正印。

    普示諸人去也。

    卓一下。

    三要印開朱點窄。

    未容拟議主賓分。

     告香普說。

    光陰易老。

    果是無常迅速。

    夢幻不堅。

    豈非生死事大。

    有力量漢。

    一翻翻轉。

    直得大地平沉。

    乾坤獨露。

    萬裡長空。

    纖塵不立。

    森羅萬象。

    俯仰折旋。

    全體是個大光明藏。

    佛與衆生。

    同一受用。

    絲毫不異。

    隻為情生智隔。

    想變體殊。

    四聖六凡。

    輪回三界之内。

    善惡趣中。

    無由出離。

    遂勞我先聖。

    脫珍禦服。

    着弊垢衣。

    與爾同生同死。

    同來同去。

    同住如來。

    無上妙明性海。

    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說無說有。

    說是說非。

    說空說假。

    說權說實。

    說正說偏。

    說一乘圓頓。

    至於教外别傳。

    行棒行喝。

    指空話空。

    開三要玄門。

    分四種料揀。

    五位君臣。

    一镞破三關。

    兩口無一舌。

    即色明心。

    附物顯理。

    麻三斤。

    乾屎橛。

    庭前栢樹子。

    狗子無佛性。

    是皆一時方便。

    如将蜜果。

    換苦葫蘆。

    又如将一百二十斤重擔。

    一放放在你肩上。

    隻要知道。

    盡是自家珍寶。

    自家受用。

    無窮而已。

    伶俐漢。

    不受人瞞。

    道總是磚頭瓦礫。

    殘羹馊飯。

    不勞拈出。

    大地山河。

    本來清淨。

    見聞知覺。

    本自現成。

    出生入死。

    如同遊戲。

    塵沙剎海。

    自他不隔於毫厘。

    十世古今。

    始終不離於當念。

    自是你自生障礙。

    自作艱難。

    自信不及。

    咄。

    信個甚麼。

    頭上豈可安頭。

    缽盂豈可安柄。

    你若抵死。

    更不知歸。

    堅欲捕風捉影。

    不妨豎起生鐵脊梁。

    盡三百六十骨節。

    八萬四千毛竅。

    并作一個無字。

    一提提起。

    斬斷昏沉散亂。

    掀翻明暗色空。

    夜半突出金烏。

    照了空花水月。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仰山到這裡。

    已是有舌如結。

    言詞俱喪。

    不免将自己。

    抹作微塵。

    供養盡大地人去也。

    三千裡外。

    掩鼻橫趨。

    已吃老僧三十拄杖。

    聞香聽氣。

    途路之客。

    莫教認毒藥作醍醐。

    通身瀉下腸肚。

    通身換卻骨頭。

    也須腦後一錘。

    死中再活。

     自餘依依稀稀。

    彷彷佛佛。

    瞎驢趂大隊。

    認魚目作明珠。

    仰山這裡。

    卻用不着。

     今夏三百六十僧。

    多是諸方頭角。

    罷參宿衲。

    卍字堂前。

    竿木随身。

    探水而已。

     忽若傾湫倒嶽。

    又卻水洩不通。

    你向什麼處。

    與雪岩相見。

    拟議之間。

    莫怪霹靂閃電。

     就中亦多有新發道意菩薩。

    乍入叢林。

    未知深淺。

    切忌雜毒入心。

    直須棄取一生不會。

    下些實地工夫。

    一踏到底始得。

    切莫向古人冊子上尋。

    今人口角下覓。

    直饒學得。

    盛水不漏。

    莫教被明眼人一觑。

    如水銀落地。

    一時百雜碎了也。

    參須實參。

    悟須實悟。

    閻羅大王。

    不怕多語。

    若論宗門下事。

    擊石火閃電光。

    指南作北。

    換鬥移星。

    動若疾焰過風。

    那裡覓他縫罅。

    所以道。

    有賓有主。

    有體有用。

    有收有放。

    有殺有活。

    有賞有罰。

    有時全賞全罰。

    有時全罰全賞。

    有時賞中有罰。

    罰中有賞。

    有時賞即是罰。

    罰即是賞。

    賞罰俱明不明。

    方見有賞有罰。

    有時全生全殺。

    有時全殺全生。

    有時生殺同時。

    俱不同時。

    至於賓中有主。

    主中有賓。

    賓中賓。

    主中主。

    賓主交參。

    主賓互換。

    等閑拈起一微塵。

    便有如是賓主。

    有如是體用。

    有如是收放。

    有如是生殺。

    有如是賞罰。

    豈你杜撰長老。

    杜撰衲子。

    認些螢火之光。

    可以拟議者哉。

    雖然。

    太平不用閑戈甲。

    一統山河似鏡清。

     告香普說。

    參方上士。

    問道英靈。

    舉足動步。

    須看先輩典刑。

    德山見龍潭。

    吹滅紙燭。

    徹法源底。

    入門便棒。

    打風打雨。

    臨濟吃黃檗三頓痛棒。

    摟出心肝。

    入門便喝。

    如雷如霆。

    自餘隔江招手。

    望見剎竿。

    鳌山店上。

    畫角聲中。

    總是路途之客。

    無足道者。

    你輩後生晚進。

    不辨春秋。

    不分晝夜。

    被昏沉散亂。

    縛作一束。

    滞在無魂必死之鄉。

    也道我參方問道。

    得不逢人愧悚者哉。

    讨挂搭時。

    無一人不道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才跨僧堂門。

    便不見有無常。

    不知有生死。

    但知趂大隊。

    吃粥飯。

    屙屎送尿。

    随人上下而已。

    誰管你狗子佛性無。

    麻三斤。

    庭前柏樹子。

    便生佛出世。

    也隻道是西天老比丘。

    可謂是絲毫無系。

    直透大休大歇。

    大安樂田地者矣。

    其奈依稀相似。

    端的不然。

    腳又疼。

    背又痛坐一霎禅。

    吃一頓飯。

    兩腳如槌打相似。

    也好恓惶。

    也好生受。

    兄弟隻這便是生死無常。

    到來時節。

    隻這便是父母未生。

    本來面目。

    現前時節。

    若能如是領略得去。

    不越一念。

    親證如來清淨法身。

    不動一塵。

    親入如來寶明空海曆三大阿僧祇劫。

    不離當念。

    遍十方恒河沙世界。

    不離目前。

    演百千無量妙義。

    說百千無量妙法。

    總不離這個時節。

    還信得及麼。

    若信不及。

    将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豎起生鐵脊梁。

    提起一個無字。

    如一座須彌山。

    頂在額角頭。

    正恁麼時。

    自然不見有昏沉。

    亦不見有散亂。

    腳也不疼。

    背也不痛。

    孜孜爾。

    念念爾。

    不覺不知。

    噴地一下。

    親見三世諸佛。

    法報化。

    金剛正體。

    放光動地。

    照塵沙剎。

    盡是金色光明世界。

    森羅萬象。

    艹木叢林。

    盡是寶華王座。

    出微妙音。

    演微妙法。

    普度一切群生。

    平等成佛。

    現前清衆。

    不分内外。

    不間親疎。

    不問上中下座。

    有學無學。

    已出世未出世。

    盡是在須彌燈王會中。

    與釋迦如來。

    同受記莂。

    於五百劫後。

    同時成佛。

    各據一國土。

    各轉四谛法輪。

    各度無量衆生。

    轉度未度。

    轉化未化。

    直待衆生界空而後已。

     是則故是。

    卻須回光返照。

    自家真個是。

    那個成佛底面孔也無。

    亦須各各自家檢點。

    從朝至暮。

    還得成片段也無。

    還得一絲毫無間斷也無。

    還得一絲毫。

    不犯叢林規矩。

    像個衲僧去就也無。

     自其不然。

    未免隻是虛消信施。

    唐喪光陰。

    豈不孤負行腳本志。

    動是二三百裡。

    二三千裡。

    抛離鄉井。

    父母師長。

    成得個甚麼邊事。

    豈不自家奮發。

    自生勉勵。

    勇猛更加勇猛。

    精進更加精進。

    提一個無字。

    如合眼跳黃河。

    盡命一跳。

    必有契悟底時節。

    但要寬着期限。

    急下手腳。

    以悟為則。

    不得将心待悟。

    便被一個悟字。

    一礙礙住。

    直待彌勒下生。

    也無個悟底時節。

    喝一喝。

    悟個甚麼。

    直下坐斷報化佛頭。

    無第二人。

    無第二念。

    一切處現成。

    一切處成見。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直饒擘開太華。

    透出黃河。

    也隻是個山青水綠。

    閑看粉節過牆。

    添得數莖新竹。

     聖恩寬大。

    佛法中興。

    無如此日。

    祖道荒涼。

    叢林凋喪。

    無甚此時。

    你這一隊漢。

    一百裡。

    二百裡。

    一千裡。

    二千裡。

    總道來仰山寺裡。

    依附廣衆。

    親近師友。

    參禅學道。

    究明己躬下。

    生死大事。

    卻隻麼随群逐隊。

    業識茫茫。

    争人争我。

    争是争非。

    争先争後。

    蓦越叢林。

    埋沒自己。

    唐喪光陰。

    虛消信施。

    輕欺天地。

    慠慢佛祖。

    略不勉勵。

    抖擻自己。

    返面自看。

    是我畢竟。

    有甚麼長處。

    禅作麼生參。

    道作麼生學。

    死生大事。

    作麼生透。

    縱使有一知半見。

    也是口耳沿習。

    訛謬語言。

    認驢鞍橋。

    作阿爺下颔。

    指鹿為馬。

    喚鐘作甕。

    所謂一盲引衆盲。

    相牽入火坑者。

    是也。

    求一個半個。

    向佛祖命根下。

    直斷一刀。

    佛祖頂[甯*頁]上。

    倒行一步。

    萬中無一。

    多隻寮舍裡。

    經案頭。

    鐘樓鼓樓上。

    佛殿藏殿裡。

    長廊下。

    聚頭接耳。

    情識抟量。

    識情解注。

    傳授裡私佛法。

    殊不知。

    古人一時方便。

    垂慈。

    流落一言半句。

    如蟲禦木。

    偶爾成文。

    你若着意追求。

    着實理論。

    又卻全體不相似了也。

    直饒注得。

    明白又明白。

    解得分曉又分曉。

    隔截生死一念子。

    還曾破也未。

    面前五陰六塵。

    還曾開也未。

    仰山門下。

    論實不論虛。

    我在江浙時。

    有一種住大院尊宿。

    口裡水漉漉地。

    築一肚皮。

    殘羹馊飯。

    一味穿鑿古今。

    拈起拂子。

    東擊西敲。

    撒出一肚皮。

    野狐涎涕。

    直得遍地狼狼藉藉。

    臭不可聞。

    有一種不識好惡漢。

    攬着這般臭氣。

    喚作醍醐上味。

    為世所珍。

    蘊在八識田中。

    如油入面。

    永取不出。

    氣習熏陶。

    枝蔓滋長。

    子又生孫。

    孫又生子。

    莫不遞相傳授。

    互相證據。

    各各自謂。

    會禅會道。

    自己未曾明白。

    先要龜鑒他人。

    開室舉話。

    受人請益。

    寫法語示因緣。

    滿紙盈筆。

    說相似葛藤。

    诳惑江湖。

    聾瞽後學。

    造地獄因。

    結無間果。

    千佛出世。

    不通忏悔。

    正因行腳。

    正因辦道。

    正因做工夫。

    本色道流。

    直須寬作程限。

    急着手腳。

    以悟為則。

    若貪速效。

    又貪易入。

    便被這一種黨類。

    勾引在草窠中。

    成就野狐知見。

    野狐伎倆。

    半青半黃。

    不分不曉。

    朦朦胧胧。

    彷彷佛佛。

    如魂不散底死人相似。

    則是個焦芽敗種。

    若是有力量漢。

    直須棄取一生不會。

    今生不了。

    更有來生。

    來生不了。

    更有後世。

    曠大劫來。

    生死無明煩惱。

    與天地同根。

    要一翻翻轉。

    超過三大阿僧祗劫。

    與佛齊肩。

    豈易事也哉。

     今夏一衆。

    老成亦多。

    英俊不少。

    半是擎頭戴角。

    半是伏爪藏牙。

    必欲與生死二字。

    讨個明白。

    是故諸路鄉頭。

    力到侍者寮陳請。

    必欲老僧。

    為衆告香。

    我心裡道。

    今年七十。

    老不以筋力為能。

    成龍者從他上天。

    成蛇者從他竄草。

    而況老僧。

    無禅無道。

    無見無聞。

    生平不事方冊。

    又無記持。

    說個什麼即得。

    隻有個狗子無佛性話。

    揚下糞掃堆頭。

    四十餘年了也。

    隻得拈出。

    布施諸人。

    從教西咬東咬。

    橫嚼豎嚼。

    忽然失口咬碎。

    直得山河大地。

    森羅萬象。

    盡底平沉。

    一大藏教。

    五千四十八卷。

    一千七百則葛藤。

    氷消瓦解。

    生死與去來。

    不妨自由自在。

    若是逐旋參。

    逐旋透。

    逐旋和會。

    逐旋歡喜。

    叢林大有人在。

    非吾所知。

     雪岩和尚語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