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關燈
令入堂。

    唯專為念佛來者。

    乃導之使入。

    禮佛三拜已。

    即送随班旋念。

    或送左右班後。

    不得揖衆共語。

    若未滿期欲去。

    亦但禮佛而出。

    不用别衆缁素。

    於七前預到。

    發願終七者。

    必須終竟一期。

    不同随喜之例。

    倘年高有疾。

    力難支遣。

    可密啟護七師。

    乞其寫帖。

    轉達七主。

    或旋行時少坐。

    或入夜後早息。

    當破格方便之。

    次立監直師一人。

    衆中有違約者。

    即登名記罰。

    不可放過。

    次安香燈一人。

    行者二人。

    香燈司爐火香燭之事。

    遇燭暗則翦。

    香盡則換。

    衆赴齋則守堂不出。

    衆就寝則看香定夜。

    須老成者充之。

    若疲乏時。

    慭與監直師。

    更換寝息。

    不可失事誤衆。

    行者司茶水洗沐等事。

    午前行茶兩次。

    午後不拘次數。

    入夜複行一次。

    每行畢。

    随收器蕩滌。

    俟旋念班坐定。

    還須補行。

    凡盆水浣濯。

    衆所需待者。

    皆當盡心供辦。

    護七師須随時經理。

    毋令懈廢。

     滿七之日。

    入夜。

    六千佛竟。

    更俟下班接佛。

    後主七師如常鳴引磬。

    三班同起。

    旋念五百聲佛。

    主七師於佛桌東首。

    向佛立定。

    鳴大磬一下。

    衆皆面佛。

    鳴第三下時。

    随接鐘鼓一通。

    鳴大魚。

    跪稱觀音勢至清淨海衆各十聲。

    如晚課例。

    小淨土文。

    回向。

    禮佛十二拜。

    菩薩三拜。

    三自歸畢。

    随鳴大磬一下。

    衆相向側立。

    主七師至下方中央。

    展具禮佛長跪。

    衆稱南無大乘常住三寶。

    護七師宣疏畢。

    仍鳴小魚。

    誦往生咒。

    送疏。

    不拘徧數。

    結咒已。

    念發願偈。

    問訊。

    回至佛前。

    衆同展具作禮三拜。

    收具問訊。

    鳴引磬。

    引衆出堂。

    詣主七師室中。

    禮謝。

    主七師同衆。

    至護七師處。

    及諸職事師處。

    巡寮叙謝訖。

    然後歸堂圓禮。

    為一期事竟。

     罰例 罰有三等。

    上罰錢百文。

    中罰五十文。

    下罰十文。

    不論錢之貴賤。

    準此為式。

    堂中懸水牌一面。

    置筆硯一副。

    有應罰者。

    監直師随書牌上。

    書已。

    持示本人。

    令知俟期滿。

    結算某某罰錢若幹。

    仍令本人買香供佛。

    或放生命。

    若無錢者。

    罰持往生咒。

    每咒十徧。

    準錢一文。

     期中。

    第一禁止語話。

    不論堂内堂外。

    未起佛前。

    已止佛後。

    但有犯者。

    一上罰。

    三犯者出堂。

    若有不得已事。

    必欲語。

    可密告護七師。

    一兩語即止。

    若多語高聲語。

    罰同。

      凡欲抽解着衣等竟。

    自起身事畢速還。

    托事在外延緩者。

    一下罰。

    若私入寮舍。

    坐卧片時者。

    上罰。

      有事欲出堂。

    須甲來乙去。

    甲若未還。

    乙須少待。

    或時事迫促。

    亦得兩人并出。

    若四人中。

    兩人已出。

    第三人複出者。

    一下罰。

    随班後坐者。

    不拘。

      旋繞未竟。

    不得越班而出。

    須待歸位坐定。

    方可抽身。

    若越班出者。

    缁素同一中罰。

      上班繞佛将畢。

    下班不得離位。

    若非時出堂。

    以緻臨班不到者。

    一中罰。

      随班缁素當旋繞時。

    非年高有疾。

    禀白在前辄自坐。

    立者一下罰。

      若安坐時。

    性不耐坐。

    混入他班旋念者。

    一中罰。

      數數出入者。

    一下罰。

    除有疾。

      出班歸位。

    及出堂入堂。

    并須威儀庠序。

    踉跄急遽者。

    一下罰。

      堂中行動。

    左旋梗衆者。

    一下罰。

      沖班出入者。

    一下罰。

      香燈師不在堂。

    遇燭暗香盡。

    左右班中首末四位。

    或後坐衆。

    俱得暫起代行。

    唯旋行缁素。

    不得翦燭添香。

    伫立妨後。

    違者一下罰。

      三班缁素中。

    有不善随魚者。

    臨班須默念。

    或低聲念。

    若高聲亂衆者。

    一下罰。

    護七師當引至僻處。

    密啟令知。

      入夜止佛後。

    須随衆安寝。

    若更禮佛持誦。

    作餘功行者。

    一中罰。

    香燈師應勸止。

    若不聽。

    方白監直師記罰。

    食時赴齋堂。

    随行兩班。

    前後失次者。

    二班首各一中罰。

      齋堂食畢。

    起身抽解者。

    一下罰。

      定夜失時。

    緻入堂後。

    三班旋念。

    未滿一回。

    即天明者。

    香燈師一下罰。

    入堂辄曉者。

    一上罰。

    或昏睡失香。

    失之太早。

    緻衆疲乏者。

    一中罰。

      監直師随時随處。

    當為衆勤察。

    依式登記。

    若屢犯不知。

    或雖知不記罰。

    同本人之例。

      凡同七護七諸師。

    於未起七前并須熟規式。

    次将罰例錄出。

    粘客堂前。

    有後到缁素。

    先令細覽條約。

    方送入堂。

    或不解文義。

    當與摘要說知。

    若造次引送。

    以緻入堂。

    昧昧動辄犯約者。

    護七師一下罰。

     此三等罰。

    其計二十三條。

    今開明記罰式。

    如左。

     犯不語禁。

    一上罰。

      多語。

    一上罰。

      高聲語。

    一上罰。

      私入寮舍坐卧。

    一上罰。

      定夜失時。

    一上罰。

      越班出堂。

    一中罰。

      非時出堂。

    一中罰。

      亂班旋念。

    一中罰。

      入夜别作功行。

    一中罰。

      随班失次。

    一中罰。

      定夜失時。

    一中罰。

      托事久出。

    一下罰。

      接踵出堂。

    一下罰。

      臨班坐立。

    一下罰。

      數數出入。

    一下罰。

      行動急遽。

    一下罰。

      左旋梗衆。

    一下罰。

      沖班出入。

    一下罰。

      伫立妨後。

    一下罰。

      高聲亂衆。

    一下罰。

      食畢先起。

    一下罰。

      造次送人入堂。

    一下罰。

      定夜失時。

    一下罰。

     如上條例。

    事在必行。

    蓋欲制止放逸。

    助成勝行。

    非好為煩刻也。

    行者當念。

    一生悠忽。

    止此七日精進。

    各須激切奮勇。

    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