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元直指集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無法說 從來懶得起規模
山居唯置一禅床 定裡心忘法亦忘 臨濟德山施棒喝 老僧不動見空王
山居自在可藏身 天下知心有幾人 除卻我家親的子 世間宜假不宜真
山居塵垢(苟音)不相侵 自在逍遙樂道心 此事人人皆可學 本來非古亦非今
山居窮理自歡娛(隅音) 不被虛名幻(患音)相拘 三教本來同一體 非僧非道亦非儒
山居靜地暗嗟籲(虛音) 紅紫紛紛反亂朱 要識先天皆此理 谷神太極即真如
山居閑處樂清幽 散慮逍遙得自由 沉默寂寥情念盡 晝眠夕寐(昧音)萬緣休
山居空寂學無為 過去因緣莫要追 現在尚應無所住 未來豈可預前思
山居默坐養希夷 額下藏珠要保持 開口向人言不得 點頭唯許自家知
山居獨樂自家知 左右逢原任所之 心地若能無挂(卦音)礙 何妨說偈與吟詩
山居孤逈(戶頂切)在高崖 嘯月吟風稱我壞 堪歎世人全不省 一輪真性永沉埋
山居無事不開門 獨坐穹心泯(闵音)見聞 紙帳梅花松月照 人間别是一乾坤
山居深遠路迢迢(條音) 大道無形本寂寥 日裡清風頻掃地 夜來明月挂松梢
山居獨立勢巉(讒音)岩(岩音) 明月清風一擔上 問我西來何祖意 前三三與後三三
山居常把正門開 大道當機任客來 若得老僧親勘(堪去聲)過 人人可作棟梁材
山居欲入覓(莫秋切)天真 先讀開蒙上大人 讀到牢關知禮處 十方世界現全身
山居深隐白雲隈(威音) 風入松林震法雷 驚動世間昏睡漢 速開兩眼莫徘徊
山居高照日先來 直下承當眼便開 明了一乘圓頓旨 何勞又去訪天台
山居四畔起煙霞 石鼎(頂音)焚香誦法華 三界無安如火宅 老僧長駕白牛車
山居夜半子規啼 瀑(泊音)布岩前瀉(卸音)碧溪 未到盡驚山險峻 曾來方識路高低
山居休把自心瞞 始識登高眼界寬 放去大千遮不住 收來秪(止音)在一毫端
山居知識異常倫 明鏡當台辨驗人 妍(研音)醜難瞞都照出 本來明鏡絕踈親
山居峭(七肖切)壁凜然寒 寶劍當軒孰敢看 外道邪魔俱腦(惱音)裂 老僧禅定正輕安
山居别是一家風 不與人間趣味同 木馬奔嘶(西音)天外去 杳(要上聲)無音信絕行蹤
山居路險信難通 瞎(火轄切)漢焉能達此宗 隻許作家施手段(斷去聲) 相逢盡在不言中
山居客到問禅宗 始覺從前錯用功 開口已知來曆處 可憐不識悟真空
山居悟得一真空 那問南宗與北宗 如意寶珠持在手 光明何處不圓通
山居學道未為艱(奸音) 唯有安心守道難 百尺竿頭重進步 一槌(直追切)打碎祖師關
山居回首歎歸欤(于音) 識破元來總是虛 莫去沿(鉛音)門窮乞食 自家衣裡有明珠
山居清苦不奢華 客到蒿(呼切毛)湯便當茶 具眼舌頭知味好 通身灑落早歸家
山居常隐白雲間 道在其中意自閑 公案現成人不識 外循枝葉強追攀
山居黃葉逐風飄 手握(於角切)空拳亦不消 佛祖隻傳家裡事 逢人懶得口勞忉(刀音)
山居葉落悉歸根 獨露真常顯法身 此事不明多費力 百城煙水渺無垠(銀音)
山居道者有何能 法法全彰最上乘 瞬(舜音)目揚眉皆祖意 拈椎(槌同)豎(汝音)拂亦真情
山居覆屋隻苫(失廉切)茅 冷淡清虛絕世交 一片白雲橫谷口 幾多歸鳥盡迷巢
山居渾不厭居山 就樹誅茅縛(房入聲)半間 一個老僧猶是窄(責音) 豈容俗客到禅關
山居見道已忘山 萬法由來本自閑 南北東西渾不辨 此身常寂太虛間
山居滿目是青山 峻疊崎(溪音)岖(區音)行路難 行到水窮山盡處 自然得到不空還
山居亦在苦娑婆 百歲光陰一剎那 盡此報身生極樂 前頭險路已無多
山居獨處樂天真 明月清風轉法輪 一大藏經都說盡 不知誰是個中人
山居百詠(終)
山居靜裡悟真空 普勸人間淨土功 一顆鬓珠親受得 雲林隐者遠相從
右木隐一偈。
金 镡 (尋潭)。
鍋 (戈)。
錐 (追)。
镮 (還)。
钏 (川去聲)。
锊 (此将切)。
鋒 (風)。
镂 (漏)。
鑿 (昨)。
木 析 (昔)。
[木*井] (昔)。
桎 (質)。
梏 (谷)。
楞 (棱)。
枚 (梅)。
樣 (羊去聲)。
杻 (醜)。
械 (胡介切)。
筏 (伐)。
劄 (則八切)。
朽 (休上聲)。
椽 (傳)。
床 (床)。
水 渫 (洩)。
涕 (他利切)。
涶 (湯卧切)。
浃 (接)。
洽 (狹)。
漱 (瘦)。
溥 (普)。
沩 (為)。
渌 (祿)。
渙 (喚)。
泛 (泛)。
澹 (炎)。
沂 (泥)。
瀚 (污)。
湮 (困)。
薦 (賤)。
澱 (殿)。
沃 (屋)。
滌 (狄)。
沽 (姑古故三)。
淆 (爻)。
泆 (逸)。
潞 (路)。
潦 (老)。
涘 (似)。
泯 (闵)。
洹 (完)。
湊 (青亘切)。
澆 (嬌)。
涅 (奴結切)。
汲 (急)。
滓 (子)。
汐 (夕)。
火 爝 (雀)。
炷 (注)。
炊 (吹)。
煜 (育)。
熾 (尺志切)。
炮 (庖)。
烙 (洛)。
燧 (遂)。
爍 (式灼切)。
熹 (希)。
黔 (鈚琴)。
土 墟 (虛)。
填 (田)。
冢 (中上聲)。
塑 (素)。
茔 (營)。
塹 (佥去聲)。
塾 (孰)。
玉 珣 (荀)。
珉 (民)。
琛 (敕今且林)。
顼 (旭)。
璞 (樸)。
璀 (崔)。
璨 (粲)。
瑩 (映)。
人 倨 (句)。
僅 (近)。
償 (常)。
傥 (倘)。
佞 (迎去聲)。
伺 (四)。
傀 (奎上聲)。
儡 (雷上聲)。
仞 (順)。
系 (易計)。
仔 (子)。
仍 (如淩切)。
愆 (愆)。
侪 (柴)。
倡 (唱)。
偉 (回上聲)。
僭 (子念切)。
佉 (丘加去伽)。
介 (戒)。
彳 徉 (羊)。
徇 (旬去聲)。
徤 (乾去聲)。
征 (征)。
沖 (充)。
彷 (仿)。
佛 (弗)。
衍 (演)。
徼 (教交)。
女 娘 (娘)。
奶 (乃)。
娛 (隅)。
娆 (韶)。
妓 (其上聲)。
婪 (力含切)。
心 惇 (迍敦)。
懈 (戒)。
怙 (戶)。
悚 (聳)。
憍 (嬌)。
愉 (俞)。
怖 (匹布切)。
恊 (葉)。
懾 (古入聲)。
恰 (苦洽切)。
恢 (奎)。
悴 (遂)。
憤 (文上聲)。
悷 (利)。
恍 (荒上聲)。
吝 (鄰去聲)。
悱 (匪)。
憊 (敗)。
恁 (甚)。
慰 (位)。
罹 (梨)。
悫 (殼)。
恚 (於瑞於避)。
恣 (資去聲)。
忒 (他得切)。
懲 (澄)。
慝 (忒)。
頁 颢 (浩)。
頤 (怡)。
颛 (專)。
顗 (宜上聲)。
頰 (甲)。
颟 (瞞)。
顸 (許安切)。
颙 (濃)。
顆 (苦果切)。
颕 (逈)。
項 (去頂切)。
貝 販 (泛)。
贖 (孰)。
賺 (暫)。
貶 (扁)。
赈 (真上聲)。
貸 (台去聲)。
赜 (仕革切)。
見 靓 (淨)。
顗 (計)。
觑 (趣)。
睹 (都上聲)。
覺 (莫狄切)。
手 挈 (愆入聲)。
摸 (莫)。
摭 (隻)。
揭 (結)。
攢 (子幹切)。
挪 (那)。
攜 (兮)。
援 (院)。
[打-丁+(恙-心+皿)] (堪入聲)。
扭 (牛上聲)。
捏 (涅)。
撒 (殺)。
撕 (斯)。
拗 (於巧切)。
抖 (鬥)。
擻 (叟)。
撲 (普木切)。
擒 (琴)。
捋 (力活切)。
攪 (絞)。
掉 (條去聲)。
拽 (延入聲)。
抟 (徒桓切)。
拯 (整)。
揣 (初委切)。
撓 (乃教乃飽)。
扯 (稱者切)。
撤 (直列切)。
拆 (策)。
擲 (直)。
掴 (直獲切)。
搥 (垂)。
控 (空去聲)。
撻 (坦入聲)。
撼 (含上聲)。
摧 (垂)。
據 (句)。
挫 (做)。
捺 (乃曷切)。
握 (於角切)。
擄 (魯)。
撐 (醜庚切)。
探 (貪)。
足 跖 (隻)。
蹻 (居略巨略)。
蹶 (決)。
跛 (波上聲)。
跻 (子兮切)。
迹 (迹)。
踰 (俞)。
蹈 (盜)。
跟 (根)。
跌 (颠入聲)。
跣 (先上聲)。
躔 (船)。
口 嗤 (癡)。
呻 (申)。
哂 (式忍切)。
咄 (教入聲)。
叱 (赤)。
咽 (燕)。
喀 (客)。
唾 (涶同)。
噎 (煙入聲)。
籲 (虛)。
噫 (衣)。
嗜 (示)。
叨 (滔)。
吼 (呼後切)。
啾 (子修切)。
嘲 (則交切)。
咦 (夷)。
喘 (川上聲)。
噴 (普寸切)。
嚼 (疾略切)。
啻 (屍去聲)。
售 (授)。
呙 (苦槐切)。
喆 (哲)。
齒 齡 (靈)。
齧 (妍入聲)。
骨 骸 (諧)。
髓 (雖上聲)。
月 膠 (交)。
春 (迹)。
臂 (閉)。
脾 (皮)。
腎 (忍)。
肢 (支)。
臆 (益)。
肪 (方)。
腕 (椀)。
肓 (荒)。
脔 (連上聲)。
力 勃 (蒲沒切)。
努 (奴上聲)。
勵 (利)。
劣 (力拙切)。
耳 聃 (貪)。
聩 (五怪切)。
聆 (靈)。
目 視 (視)。
眇 (苗上聲)。
眨 (則洽切)。
瞎 (火轄切)。
睽 (苦圭切)。
眵 (尺支切)。
睦 (目)。
盼 (攀去聲)。
睹 (都上聲)。
瞬 (舜)。
盲 (萌)。
瞥 (片入聲)。
瞽 (古)。
言 誼 (義)。
诩 (許)。
詛 (莊助切)。
诠 (七全切)。
譴 (愆去聲)。
訣 (決)。
[詣-匕+雨] (香入聲)。
酬 (酬)。
谧 (密)。
訊 (信)。
諱 (悔)。
詭 (鬼)。
谲 (決)。
諺 (彥)。
訖 (居乙切)。
譜 (補)。
譯 (亦)。
誡 (戒)。
诘 (乞)。
讵 (巨)。
謬 (米幼切)。
認 (順)。
燕 (燕)。
谶 (楚禁切)。
誐 (哦)。
讷 (奴骨切)。
訛 (哦)。
車 軟 (善)。
輶 (由有)。
辘 (鹿)。
轳 (盧)。
辍 (拙)。
轎 (喬去聲)。
輥 (衮)。
轇 (交)。
轕 (割)。
輾 (民)。
轄 (閑入聲)。
較 (教)。
軌 (癸)。
輙 (占入聲)。
子 拏 (奴)。
孕 (形去聲)。
孜 (茲)。
辵迨 (待)。
迢 (條)。
迂 (於于)。
迄 (欣入聲)。
邈 (莫)。
疊 (田入聲)。
逗 (豆)。
邁 (賣)。
遽 (具)。
逮 (代)。
遞 (地)。
蘧 (劬)。
這 (智)。
走 趂 (春去聲)。
趨 (池超)。
衣 褐 (曷)。
衽 (甚)。
裨 ([(白-日+田)/廾])。
衾 (欽)。
巾 幅 (福)。
帙 (侄)。
纟 绮 (起)。
縛 (房入聲)。
絆 (半)。
綴 (知位切)。
缁 (茲)。
繪 (位)。
纜 (濫)。
缢 (意)。
縮 (所六切)。
綸 (倫)。
才 (才)。
緘 (古鹹切)。
績 (迹)。
緝 (侵入聲)。
綽 (稱芍切)。
萦 (於營切)。
紊 (問)。
縠 (斛)。
食 餌 (仍吏切)。
餒 (内上聲)。
糇 (侯)。
饷 (商去聲)。
米 粹 (碎)。
粕 (滂入聲)。
粝 (力達力葛)。
糜 (梅)。
蘖 (妍入聲)。
酉 醇 (仁)。
酢 (醋)。
醒 (省)。
酥 (蘇)。
酪 (落)。
禾 種 (蟲)。
稚 (治)。
稼 (架)。
穑 (色)。
秤 (稱去聲)。
秪 (上)。
穰 (汝羊切)。
竹 箍 (瓜)。
籬 (梨)。
筮 (逝)。
筏 (伐)。
筋 (斤)。
筌 (诠)。
籯 (形)。
箧 (苦葉切)。
範 (範)。
纂 (子管切)。
草 茨 (慈)。
芒 (忙)。
萑 (完)。
藉 (謝)。
苌 (長)。
藩 (凡)。
菽 (叔)。
孽 (妍入聲)。
苎 (直呂切)。
爇 (舌)。
蓋 (蓋)。
蘸 (莊陷切)。
蒂 (帶)。
[薶-裡+(自/八)] (彌略彌沼)。
山 峙 (池上聲)。
峻 (思俊切)。
昆 (昆)。
侖 (論)。
嵩 (松)。
石 珷 (武)。
玞 (夫)。
砂 (沙)。
礫 (曆)。
磾 (低)。
确 (殼)。
斫 (酌)。
日 昊 (浩)。
杲 (高上聲)。
晁 (潮)。
暈 (運)。
昴 (卯)。
暵 (漢)。
曬 (帥)。
曬 (上同)。
亘 (居鄧切)。
替 (他計切)。
穴 究 (救)。
竅 (口弟切)。
窖 (教)。
窟 (坤入聲)。
窒 (隻)。
窈 (杳)。
窄 (責)。
阱 (淨)。
窺 (奎)。
窠 (科)。
突 (徒骨切)。
疒 痰 (談)。
癊 (陰去聲)。
[病-丙+ㄐ] (絞)。
疼 (徒冬切)。
[病-丙+責] (颠)。
瘤 (流)。
疹 (珍上聲)。
酸 (酸)。
癃 (隆)。
門 閨 (圭)。
合 (甘入聲)。
辟 (平入聲)。
暗 (暗)。
阆 (浪)。
閱 (悅)。
闡 (川上聲)。
閧 (洪去聲)。
周 雕 (刀)。
雕 (刀)。
凋 (刀)。
囗 囿 (又)。
囚 (似由切)。
囤 (沌)。
囹 (靈)。
圄 (女)。
匚 匪 (非上聲)。
匮 (求位切)。
匿 (逆)。
戈 戮 (六)。
戟 (激)。
刀 刺 (次)。
刎 (文上聲)。
剩 (盛)。
删 (山)。
剝 (邦入聲)。
刮 (關入聲)。
剜 (烏丸切)。
劃 (畫)。
劄 (竹洽切)。
克 (克)。
歹 殁 (沒)。
殄 (田上聲)。
殒 (允)。
殂 (鉏)。
卩 阜 (負)。
陛 (蒲劄切)。
升 (升)。
陌 (麥)。
隊 (頹去聲)。
亶 膻 (扇上聲)。
氈 (專)。
羽 翹 (喬)。
翔 (祥)。
翊 (亦)。
翮 (羽格切)。
翅 (屍去聲)。
翼 (亦)。
翳 (意)。
翛 (蕭)。
鳥 鶗 (啼)。
鴂 (徑)。
鴳 (晏)。
枭 (交)。
矢 雉 (池上聲)。
矯 (居天切)。
矧 (屍忍切)。
牛 牲 (生)。
[牛*餘] (途)。
馬 駒 (居)。
馱 (陀去聲)。
駭 (蠏)。
驟 (愁去聲)。
騁 (稱止聲)。
骘 (隻)。
蓦 (麥)。
蟲 蜎 (淵)。
蠕 (善)。
蛆 (七俞切)。
蠍 (歇)。
螺 (羅)。
蠅 (形)。
蛻 (稅上洅三)。
蚌 (棒)。
虺 (灰毀)。
蠲 (涓)。
蠢 (春上聲)。
蠱 (古)。
虮 (幾)。
魚 [魚*纟] (古木切衮)。
鯹 (星)。
[鲻-田+貝] (鎖)。
鲒 (巨栗切)。
鱍 (潑撥)。
鬼 魇 (掩)。
魋 (頹)。
魍 (罔)。
魉 (兩)。
魑 (癡)。
魅 (迷去聲)。
果 夥 (禍)。
裸 (羅上聲)。
裸 (上同)。
屍 屑 (洩)。
屢 (慮)。
屣 (洗)。
屦 (句)。
屙 (烏何切)。
尿 (奴吊切)。
屎 (矢)。
拾遺 奘 (藏)。
郯 (徒甘切)。
亟 (激氣)。
冀 (計)。
冀 (上同)。
耗 (好)。
肇 (兆)。
祚 (才故切)。
倐 (叔)。
汞 (洪上聲)。
舂 (書容切)。
崇 (碎)。
皿 (朋上聲)。
凳 (燈去聲)。
衷 (中)。
赧 (難上聲)。
刃 (順)。
弭 (米)。
爬 (則交切)。
馗 (葵)。
寵 (充上聲)。
旄 (毛)。
罄 (慶)。
匈 (兇)。
臼 (求上聲)。
些 (細)。
毅 (義)。
羸 (力為切雷)。
岐 (奇)。
蘇 (蘇)。
麴 (曲)。
虩 (乞)。
斥 (尺)。
罡 (剛)。
雱 (滂)。
斫 (卓)。
麈 (主)。
羌 (去羊切)。
奕 (亦)。
猜 (倉才切)。
豕 (始)。
挂 (卦)。
鬻 (欲)。
舶 (白)。
幻 (惠)。
夾 (甲)。
罤 (啼)。
廁 (次)。
狩 (手去聲)。
啬 (色)。
耨 (奴沃切)。
豎 (汝)。
龛 (堪)。
盟 (明)。
艱 (奸)。
鬓 (計)。
庖 (步交切)。
皡 (浩)。
飒 (思合切)。
[鞥-合+(白-日+田)] (皮)。
橐 (托)。
勿 (物)。
赜 (雖然仕革切亦與責音同)。
這 (篇韻是彥音今作智者呼)。
右上直音切字皆依篇韻考正覽者莫生疑慮。
上卷前序中有二字。
叵 (坡上聲不可義)。
儗 (泥上聲僭義也)。
伏願舍财助力者同生淨土書刻印行者悉赴蓮池信受持念者俱往樂邦見聞随喜者共登安養若取若舍者鹹資彼岸或順或違者終證菩提曰是曰非者面禮金仙所贊所毀者亦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界含靈齊超苦海。
定融焚香謹志 時大明隆慶庚午季冬谷旦 重刊 卍雲本書卷上末載西方百詠中有一葉逸紙仍補入于茲。
西方受用勝豪家 七寶池中四色華 衣食現成非造作 光明相好絕纖瑕 西方滿眼是蓮華 百寶莊嚴富可誇 諸上善人俱一處 不知其數倍恒沙 西方捷徑勝參禅 一句彌陀快着鞭(邊音) 十萬億程彈指到 為人隻欠自心堅 西方隻要辦心堅 努(奴上聲)力勤修速向前 順水行船加橹(魯音)棹 導師接引願繩牽 西方不擇富和貧 不揀(簡音)賢愚貴賤人 不問女男并老幼 不分僧俗及冤親 西方法眷最相親 盡是修行念佛人 我等欲歸安養國 即今便種往生因 西方啟教感能仁 一句彌陀淨土因 六道四生皆具足 要知作佛在人倫 西方功德水無痕(恨平聲) 念佛先須達本根 非但人倫生淨土 蜎(淵音)飛蠕(軟音)動也沾恩 西方今古鎮長存 慈父哀憐度子孫 八萬四千門路别 彌陀一句衆稱尊 西方極樂衆稱尊 普勸諸人入此門 有口不須閑講論 單提佛号度朝昏
金 镡 (尋潭)。
鍋 (戈)。
錐 (追)。
镮 (還)。
钏 (川去聲)。
锊 (此将切)。
鋒 (風)。
镂 (漏)。
鑿 (昨)。
木 析 (昔)。
[木*井] (昔)。
桎 (質)。
梏 (谷)。
楞 (棱)。
枚 (梅)。
樣 (羊去聲)。
杻 (醜)。
械 (胡介切)。
筏 (伐)。
劄 (則八切)。
朽 (休上聲)。
椽 (傳)。
床 (床)。
水 渫 (洩)。
涕 (他利切)。
涶 (湯卧切)。
浃 (接)。
洽 (狹)。
漱 (瘦)。
溥 (普)。
沩 (為)。
渌 (祿)。
渙 (喚)。
泛 (泛)。
澹 (炎)。
沂 (泥)。
瀚 (污)。
湮 (困)。
薦 (賤)。
澱 (殿)。
沃 (屋)。
滌 (狄)。
沽 (姑古故三)。
淆 (爻)。
泆 (逸)。
潞 (路)。
潦 (老)。
涘 (似)。
泯 (闵)。
洹 (完)。
湊 (青亘切)。
澆 (嬌)。
涅 (奴結切)。
汲 (急)。
滓 (子)。
汐 (夕)。
火 爝 (雀)。
炷 (注)。
炊 (吹)。
煜 (育)。
熾 (尺志切)。
炮 (庖)。
烙 (洛)。
燧 (遂)。
爍 (式灼切)。
熹 (希)。
黔 (鈚琴)。
土 墟 (虛)。
填 (田)。
冢 (中上聲)。
塑 (素)。
茔 (營)。
塹 (佥去聲)。
塾 (孰)。
玉 珣 (荀)。
珉 (民)。
琛 (敕今且林)。
顼 (旭)。
璞 (樸)。
璀 (崔)。
璨 (粲)。
瑩 (映)。
人 倨 (句)。
僅 (近)。
償 (常)。
傥 (倘)。
佞 (迎去聲)。
伺 (四)。
傀 (奎上聲)。
儡 (雷上聲)。
仞 (順)。
系 (易計)。
仔 (子)。
仍 (如淩切)。
愆 (愆)。
侪 (柴)。
倡 (唱)。
偉 (回上聲)。
僭 (子念切)。
佉 (丘加去伽)。
介 (戒)。
彳 徉 (羊)。
徇 (旬去聲)。
徤 (乾去聲)。
征 (征)。
沖 (充)。
彷 (仿)。
佛 (弗)。
衍 (演)。
徼 (教交)。
女 娘 (娘)。
奶 (乃)。
娛 (隅)。
娆 (韶)。
妓 (其上聲)。
婪 (力含切)。
心 惇 (迍敦)。
懈 (戒)。
怙 (戶)。
悚 (聳)。
憍 (嬌)。
愉 (俞)。
怖 (匹布切)。
恊 (葉)。
懾 (古入聲)。
恰 (苦洽切)。
恢 (奎)。
悴 (遂)。
憤 (文上聲)。
悷 (利)。
恍 (荒上聲)。
吝 (鄰去聲)。
悱 (匪)。
憊 (敗)。
恁 (甚)。
慰 (位)。
罹 (梨)。
悫 (殼)。
恚 (於瑞於避)。
恣 (資去聲)。
忒 (他得切)。
懲 (澄)。
慝 (忒)。
頁 颢 (浩)。
頤 (怡)。
颛 (專)。
顗 (宜上聲)。
頰 (甲)。
颟 (瞞)。
顸 (許安切)。
颙 (濃)。
顆 (苦果切)。
颕 (逈)。
項 (去頂切)。
貝 販 (泛)。
贖 (孰)。
賺 (暫)。
貶 (扁)。
赈 (真上聲)。
貸 (台去聲)。
赜 (仕革切)。
見 靓 (淨)。
顗 (計)。
觑 (趣)。
睹 (都上聲)。
覺 (莫狄切)。
手 挈 (愆入聲)。
摸 (莫)。
摭 (隻)。
揭 (結)。
攢 (子幹切)。
挪 (那)。
攜 (兮)。
援 (院)。
[打-丁+(恙-心+皿)] (堪入聲)。
扭 (牛上聲)。
捏 (涅)。
撒 (殺)。
撕 (斯)。
拗 (於巧切)。
抖 (鬥)。
擻 (叟)。
撲 (普木切)。
擒 (琴)。
捋 (力活切)。
攪 (絞)。
掉 (條去聲)。
拽 (延入聲)。
抟 (徒桓切)。
拯 (整)。
揣 (初委切)。
撓 (乃教乃飽)。
扯 (稱者切)。
撤 (直列切)。
拆 (策)。
擲 (直)。
掴 (直獲切)。
搥 (垂)。
控 (空去聲)。
撻 (坦入聲)。
撼 (含上聲)。
摧 (垂)。
據 (句)。
挫 (做)。
捺 (乃曷切)。
握 (於角切)。
擄 (魯)。
撐 (醜庚切)。
探 (貪)。
足 跖 (隻)。
蹻 (居略巨略)。
蹶 (決)。
跛 (波上聲)。
跻 (子兮切)。
迹 (迹)。
踰 (俞)。
蹈 (盜)。
跟 (根)。
跌 (颠入聲)。
跣 (先上聲)。
躔 (船)。
口 嗤 (癡)。
呻 (申)。
哂 (式忍切)。
咄 (教入聲)。
叱 (赤)。
咽 (燕)。
喀 (客)。
唾 (涶同)。
噎 (煙入聲)。
籲 (虛)。
噫 (衣)。
嗜 (示)。
叨 (滔)。
吼 (呼後切)。
啾 (子修切)。
嘲 (則交切)。
咦 (夷)。
喘 (川上聲)。
噴 (普寸切)。
嚼 (疾略切)。
啻 (屍去聲)。
售 (授)。
呙 (苦槐切)。
喆 (哲)。
齒 齡 (靈)。
齧 (妍入聲)。
骨 骸 (諧)。
髓 (雖上聲)。
月 膠 (交)。
春 (迹)。
臂 (閉)。
脾 (皮)。
腎 (忍)。
肢 (支)。
臆 (益)。
肪 (方)。
腕 (椀)。
肓 (荒)。
脔 (連上聲)。
力 勃 (蒲沒切)。
努 (奴上聲)。
勵 (利)。
劣 (力拙切)。
耳 聃 (貪)。
聩 (五怪切)。
聆 (靈)。
目 視 (視)。
眇 (苗上聲)。
眨 (則洽切)。
瞎 (火轄切)。
睽 (苦圭切)。
眵 (尺支切)。
睦 (目)。
盼 (攀去聲)。
睹 (都上聲)。
瞬 (舜)。
盲 (萌)。
瞥 (片入聲)。
瞽 (古)。
言 誼 (義)。
诩 (許)。
詛 (莊助切)。
诠 (七全切)。
譴 (愆去聲)。
訣 (決)。
[詣-匕+雨] (香入聲)。
酬 (酬)。
谧 (密)。
訊 (信)。
諱 (悔)。
詭 (鬼)。
谲 (決)。
諺 (彥)。
訖 (居乙切)。
譜 (補)。
譯 (亦)。
誡 (戒)。
诘 (乞)。
讵 (巨)。
謬 (米幼切)。
認 (順)。
燕 (燕)。
谶 (楚禁切)。
誐 (哦)。
讷 (奴骨切)。
訛 (哦)。
車 軟 (善)。
輶 (由有)。
辘 (鹿)。
轳 (盧)。
辍 (拙)。
轎 (喬去聲)。
輥 (衮)。
轇 (交)。
轕 (割)。
輾 (民)。
轄 (閑入聲)。
較 (教)。
軌 (癸)。
輙 (占入聲)。
子 拏 (奴)。
孕 (形去聲)。
孜 (茲)。
辵迨 (待)。
迢 (條)。
迂 (於于)。
迄 (欣入聲)。
邈 (莫)。
疊 (田入聲)。
逗 (豆)。
邁 (賣)。
遽 (具)。
逮 (代)。
遞 (地)。
蘧 (劬)。
這 (智)。
走 趂 (春去聲)。
趨 (池超)。
衣 褐 (曷)。
衽 (甚)。
裨 ([(白-日+田)/廾])。
衾 (欽)。
巾 幅 (福)。
帙 (侄)。
纟 绮 (起)。
縛 (房入聲)。
絆 (半)。
綴 (知位切)。
缁 (茲)。
繪 (位)。
纜 (濫)。
缢 (意)。
縮 (所六切)。
綸 (倫)。
才 (才)。
緘 (古鹹切)。
績 (迹)。
緝 (侵入聲)。
綽 (稱芍切)。
萦 (於營切)。
紊 (問)。
縠 (斛)。
食 餌 (仍吏切)。
餒 (内上聲)。
糇 (侯)。
饷 (商去聲)。
米 粹 (碎)。
粕 (滂入聲)。
粝 (力達力葛)。
糜 (梅)。
蘖 (妍入聲)。
酉 醇 (仁)。
酢 (醋)。
醒 (省)。
酥 (蘇)。
酪 (落)。
禾 種 (蟲)。
稚 (治)。
稼 (架)。
穑 (色)。
秤 (稱去聲)。
秪 (上)。
穰 (汝羊切)。
竹 箍 (瓜)。
籬 (梨)。
筮 (逝)。
筏 (伐)。
筋 (斤)。
筌 (诠)。
籯 (形)。
箧 (苦葉切)。
範 (範)。
纂 (子管切)。
草 茨 (慈)。
芒 (忙)。
萑 (完)。
藉 (謝)。
苌 (長)。
藩 (凡)。
菽 (叔)。
孽 (妍入聲)。
苎 (直呂切)。
爇 (舌)。
蓋 (蓋)。
蘸 (莊陷切)。
蒂 (帶)。
[薶-裡+(自/八)] (彌略彌沼)。
山 峙 (池上聲)。
峻 (思俊切)。
昆 (昆)。
侖 (論)。
嵩 (松)。
石 珷 (武)。
玞 (夫)。
砂 (沙)。
礫 (曆)。
磾 (低)。
确 (殼)。
斫 (酌)。
日 昊 (浩)。
杲 (高上聲)。
晁 (潮)。
暈 (運)。
昴 (卯)。
暵 (漢)。
曬 (帥)。
曬 (上同)。
亘 (居鄧切)。
替 (他計切)。
穴 究 (救)。
竅 (口弟切)。
窖 (教)。
窟 (坤入聲)。
窒 (隻)。
窈 (杳)。
窄 (責)。
阱 (淨)。
窺 (奎)。
窠 (科)。
突 (徒骨切)。
疒 痰 (談)。
癊 (陰去聲)。
[病-丙+ㄐ] (絞)。
疼 (徒冬切)。
[病-丙+責] (颠)。
瘤 (流)。
疹 (珍上聲)。
酸 (酸)。
癃 (隆)。
門 閨 (圭)。
合 (甘入聲)。
辟 (平入聲)。
暗 (暗)。
阆 (浪)。
閱 (悅)。
闡 (川上聲)。
閧 (洪去聲)。
周 雕 (刀)。
雕 (刀)。
凋 (刀)。
囗 囿 (又)。
囚 (似由切)。
囤 (沌)。
囹 (靈)。
圄 (女)。
匚 匪 (非上聲)。
匮 (求位切)。
匿 (逆)。
戈 戮 (六)。
戟 (激)。
刀 刺 (次)。
刎 (文上聲)。
剩 (盛)。
删 (山)。
剝 (邦入聲)。
刮 (關入聲)。
剜 (烏丸切)。
劃 (畫)。
劄 (竹洽切)。
克 (克)。
歹 殁 (沒)。
殄 (田上聲)。
殒 (允)。
殂 (鉏)。
卩 阜 (負)。
陛 (蒲劄切)。
升 (升)。
陌 (麥)。
隊 (頹去聲)。
亶 膻 (扇上聲)。
氈 (專)。
羽 翹 (喬)。
翔 (祥)。
翊 (亦)。
翮 (羽格切)。
翅 (屍去聲)。
翼 (亦)。
翳 (意)。
翛 (蕭)。
鳥 鶗 (啼)。
鴂 (徑)。
鴳 (晏)。
枭 (交)。
矢 雉 (池上聲)。
矯 (居天切)。
矧 (屍忍切)。
牛 牲 (生)。
[牛*餘] (途)。
馬 駒 (居)。
馱 (陀去聲)。
駭 (蠏)。
驟 (愁去聲)。
騁 (稱止聲)。
骘 (隻)。
蓦 (麥)。
蟲 蜎 (淵)。
蠕 (善)。
蛆 (七俞切)。
蠍 (歇)。
螺 (羅)。
蠅 (形)。
蛻 (稅上洅三)。
蚌 (棒)。
虺 (灰毀)。
蠲 (涓)。
蠢 (春上聲)。
蠱 (古)。
虮 (幾)。
魚 [魚*纟] (古木切衮)。
鯹 (星)。
[鲻-田+貝] (鎖)。
鲒 (巨栗切)。
鱍 (潑撥)。
鬼 魇 (掩)。
魋 (頹)。
魍 (罔)。
魉 (兩)。
魑 (癡)。
魅 (迷去聲)。
果 夥 (禍)。
裸 (羅上聲)。
裸 (上同)。
屍 屑 (洩)。
屢 (慮)。
屣 (洗)。
屦 (句)。
屙 (烏何切)。
尿 (奴吊切)。
屎 (矢)。
拾遺 奘 (藏)。
郯 (徒甘切)。
亟 (激氣)。
冀 (計)。
冀 (上同)。
耗 (好)。
肇 (兆)。
祚 (才故切)。
倐 (叔)。
汞 (洪上聲)。
舂 (書容切)。
崇 (碎)。
皿 (朋上聲)。
凳 (燈去聲)。
衷 (中)。
赧 (難上聲)。
刃 (順)。
弭 (米)。
爬 (則交切)。
馗 (葵)。
寵 (充上聲)。
旄 (毛)。
罄 (慶)。
匈 (兇)。
臼 (求上聲)。
些 (細)。
毅 (義)。
羸 (力為切雷)。
岐 (奇)。
蘇 (蘇)。
麴 (曲)。
虩 (乞)。
斥 (尺)。
罡 (剛)。
雱 (滂)。
斫 (卓)。
麈 (主)。
羌 (去羊切)。
奕 (亦)。
猜 (倉才切)。
豕 (始)。
挂 (卦)。
鬻 (欲)。
舶 (白)。
幻 (惠)。
夾 (甲)。
罤 (啼)。
廁 (次)。
狩 (手去聲)。
啬 (色)。
耨 (奴沃切)。
豎 (汝)。
龛 (堪)。
盟 (明)。
艱 (奸)。
鬓 (計)。
庖 (步交切)。
皡 (浩)。
飒 (思合切)。
[鞥-合+(白-日+田)] (皮)。
橐 (托)。
勿 (物)。
赜 (雖然仕革切亦與責音同)。
這 (篇韻是彥音今作智者呼)。
右上直音切字皆依篇韻考正覽者莫生疑慮。
上卷前序中有二字。
叵 (坡上聲不可義)。
儗 (泥上聲僭義也)。
伏願舍财助力者同生淨土書刻印行者悉赴蓮池信受持念者俱往樂邦見聞随喜者共登安養若取若舍者鹹資彼岸或順或違者終證菩提曰是曰非者面禮金仙所贊所毀者亦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法界含靈齊超苦海。
定融焚香謹志 時大明隆慶庚午季冬谷旦 重刊 卍雲本書卷上末載西方百詠中有一葉逸紙仍補入于茲。
西方受用勝豪家 七寶池中四色華 衣食現成非造作 光明相好絕纖瑕 西方滿眼是蓮華 百寶莊嚴富可誇 諸上善人俱一處 不知其數倍恒沙 西方捷徑勝參禅 一句彌陀快着鞭(邊音) 十萬億程彈指到 為人隻欠自心堅 西方隻要辦心堅 努(奴上聲)力勤修速向前 順水行船加橹(魯音)棹 導師接引願繩牽 西方不擇富和貧 不揀(簡音)賢愚貴賤人 不問女男并老幼 不分僧俗及冤親 西方法眷最相親 盡是修行念佛人 我等欲歸安養國 即今便種往生因 西方啟教感能仁 一句彌陀淨土因 六道四生皆具足 要知作佛在人倫 西方功德水無痕(恨平聲) 念佛先須達本根 非但人倫生淨土 蜎(淵音)飛蠕(軟音)動也沾恩 西方今古鎮長存 慈父哀憐度子孫 八萬四千門路别 彌陀一句衆稱尊 西方極樂衆稱尊 普勸諸人入此門 有口不須閑講論 單提佛号度朝昏